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环境中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情况日益普遍。
为规范儿童家庭雾化吸入治疗,近期《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5)》最新发布,形成了 12 条推荐意见,并总结了实施雾化吸入治疗的相关知识。本文对指南要点进行整理,总结如下。
一、家庭雾化 ICS 治疗在以下情况中是否适用?
01 反复病毒诱发性喘息
反复病毒诱发性喘息指 6 岁以下儿童反复出现的伴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喘息(至少 3 次/年),使用 ICS 治疗有益于减少喘息急性加重及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推荐意见:反复病毒诱发性喘息患儿在出现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可使用 ICS 进行家庭雾化吸入治疗(2C)。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反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02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
哮喘急性发作的家庭监测和给药指导存在个体差异,具体取决于患儿的病史。12 岁及以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前急救常用雾化吸入药物及剂量见下表 1。
表 1 12 岁及以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前急救常用雾化吸入治疗药物规格及药物使用剂量和频率
推荐意见:哮喘急性发作时,给予雾化吸入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SABA)。重症患儿在第 1 小时内可每 20 分钟重复 1 次,最多 3 次,然后根据病情每 4 小时 1 次,同时使用 ICS 联合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雾化吸入。如果治疗后 1 h 内症状无缓解或病情加重,或者治疗后病情缓解不足 3 h,应立即到医院就诊(1C)。
03 儿童哮喘的非急性发作期
部分婴幼儿已明确哮喘诊断,但常规储物罐吸入效果不佳,并且其他装置可及性不高或依从性不佳,在哮喘非急性发作期可以通过雾化吸入 ICS 进行治疗。
推荐意见:部分 0~3 岁的婴幼儿在哮喘非急性发作期,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包括药物及剂量)进行家庭雾化吸入 ICS 治疗(GPS)。
04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的喘息发作
推荐意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因不同诱因可能出现反复喘息,应根据患儿的个体症状及对支气管舒张剂和 ICS 的治疗反应,制订应对喘息急性发作的家庭处理预案。方案应包括雾化吸入 SABA 和雾化吸入 ICS 治疗(2D)。
意见说明: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使用 ICS:小样本临床试验显示,部分患儿可能对 ICS 有反应,但有效率不及哮喘儿童。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使用 SABA:个案报告显示,吸入沙丁胺醇可加重患气管支气管软化婴儿的喘息,因此有继发性气管支气管软化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儿童谨慎使用SABA。
05 无基础疾病儿童的非重度毛细支气管炎
推荐意见: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非重度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不推荐常规使用家庭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和 ICS(1)。
意见说明:获益不明确;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06 儿童百日咳
推荐意见:对于儿童百日咳,不推荐常规进行家庭雾化吸入治疗。如有必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进行家庭雾化吸入治疗(GPS)。
意见说明:缺乏证据;雾化吸入可能刺激痉咳,并增加呼吸暂停、癫痫发作和脑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07 无基础疾病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或普通肺炎
推荐意见:对于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或普通肺炎,且无基础疾病的患儿,不推荐常规进行家庭雾化吸入治疗。必要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进行家庭雾化吸入治疗(GPS)。
意见说明:缺乏获益证据。由于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哮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喘息发作和肺功能恶化,因此,对于合并哮喘或哮喘样症状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可根据基础疾病的治疗需要,在家中进行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和(或)ICS,提醒注意不良事件的发生。
08 儿童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
欧洲指南建议在初次或新发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进行根除治疗,治疗方案包括至少 4~12 周的雾化吸入抗菌药物治疗(D)。但需注意反复雾化吸入妥布霉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其他雾化吸入治疗,如 ICS、支气管舒张剂、DNA 酶、黏液溶解剂等用于儿童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的获益证据较少。
推荐意见:儿童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的家庭雾化吸入,需雾化吸入抗菌药物(通常是妥布霉素)根除铜绿假单胞菌定植者。若医院治疗期间无急性不良反应,可在家庭环境中继续治疗(总疗程 4~12 周),但需定期监测耳毒性、肾毒性和新发细菌耐药(2D)。
推荐意见: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儿童的家庭雾化吸入,不推荐常规家庭雾化吸入 ICS(2D)。
推荐意见:儿童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的药物家庭雾化吸入,不推荐常规家庭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GPS)。
推荐意见:儿童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的家庭雾化吸入,不推荐家庭雾化吸入 DNA 酶治疗(2D),不推荐常规家庭雾化吸入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
二、实施雾化吸入治疗的相关知识
01 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药物因素、患儿因素和雾化装置的选择均可影响治疗效果。
➢ 药物因素:雾化微粒直径在 3~5 μm可有效扩散至气道和肺内,微粒直径过大或过小都难以达到理想疗效。其他因素还有气溶胶的密度、药物黏度和表面张力、药物状态等。
➢ 患儿因素:患儿的认知和配合能力、呼吸形式,慢而深的呼吸有利于气溶胶在下呼吸道和肺泡的沉积。基础病如气管黏膜的炎症、痉挛、分泌物潴留等会降低吸入气溶胶在气道分布的均衡度,影响疗效。
➢ 雾化装置的选择:须根据雾化吸入药物的具体性质选择适合的雾化装置。主要有 3 类雾化吸入治疗装置。① 射流雾化器适用于大多数雾化药物,包括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生理盐水、高渗盐水;② 振动筛孔式雾化器也适用于大多数雾化药物,对于高黏度溶液需及时清洁或更换筛网;③ 超声式雾化器适用于诱导排痰,可用于生理盐水雾化,但不适用于混悬液、脂质体、黏性溶液和蛋白质类药物(如布地奈德混悬液、DNA 酶)。
表 2 雾化吸入装置的优缺点
02 家庭雾化吸入治疗的操作步骤
雾化前:治疗前 30 min 避免进食过多;清除口腔分泌物、食物残渣等;拍背咳痰;清洗脸部,不涂油性面膏。
雾化中:
➢ 正确佩戴面罩或咬嘴:可在开始时使雾化面罩缓慢接近口鼻,最终紧贴口鼻部,让患儿逐渐适应雾化液的温度,减轻不适。
➢ 体位的选择:最好选择坐位,保持上半身直立且舒适。不能采取坐位者应抬高头部并与胸部呈 30°,婴幼儿可半坐卧位。
➢ 患儿呼吸形式:治疗时,平静潮气呼吸或间歇性深吸气,使雾滴吸入更深。
➢ 患儿哭闹的处理:年幼儿在安静时吸入比在哭闹时效果更好,因哭闹时吸气短促,药物微粒主要以惯性运动方式留存在口咽部,从而影响疗效。哭闹的婴幼儿可暂停治疗,待其安静后或安抚入睡后再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 其他注意事项:手持喷雾器保持与地面垂直,避免药液外溢。避免药物接触眼睛,选择密闭性较好的面罩可减少这种接触。治疗中密切观察,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异常烦躁及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
雾化后:及时清洁面部,用清水漱口或适量饮水;对于不会漱口的小婴儿,用棉签擦拭口腔。丢弃药杯内残余药物,根据雾化设备制造商的建议清洁和消毒设备,风干并妥善保存装置。
特别说明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题图|站酷海洛
投稿|zhangxinyu2@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