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必备:20 种新生儿常见的皮肤改变一文总结

学术   2024-12-30 20:01   浙江  


新生儿的皮肤变化经常难倒一批儿科医生,我们来盘点 20 种常见的新生儿皮肤表现。

了解这些,你就是科里最懂皮肤的崽!



01
新生儿的干燥剥落性皮肤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因子宫内堆积的角质层还没有脱落,皮肤出现干燥和裂纹(图 1,图 2)。

注意护理,予以保湿。


图 1.(A)手部皮肤干燥、脱屑、裂纹;(B)足背皮肤干燥、脱屑、裂纹

 


02
皮脂腺增生 


好发于新生儿鼻区和面颊,表现为皮脂腺开口处的黄色小丘疹,针头大小,密集分布(图 2A,图 2B),4~6 个月可消退。


图 2. 鼻背部黄色小丘疹,针头大小,密集分布而不融合



03
吸吮水疱


新生儿前臂、腕部、手背(图 3A)、手指、上唇(图 3B),表现为无炎症的皮肤上单发的完整椭圆形水疱,也可破溃形成糜烂。


图 3.(A)手背张力性水疱,疱壁厚,基底未见炎性反应;(B)上唇水疱,疱壁完整。

 


04
新生儿毒性红斑


通常在出生后 3 日发病,病程 7~10 天,好发于面部、躯干、四肢近端,不累及掌跖。皮损形态多样,可见红斑;红斑中央黄色、白色丘疹风团或水疱、脓疱,皮损数量数个至数百个不等(图 4A,图 B)。

具有自限性,不需特殊治疗。


图 4.(A)躯干红斑,中央黄色丘疹,绿豆大小;(B)下肢黄红色丘疹,质地坚实


05
蒙古斑


出生后即有,好发于腰骶部、臀部,偶可发生于肩背部、四肢,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灰色蓝、暗蓝、青褐色斑(图 5A,图 5B)。

可逐渐自行消退。


图 5.(A)臀部不规则形浅灰蓝色斑,表面光滑;(B)臀部椭圆形浅灰蓝色斑



06
新生儿痤疮


出生后至 4 周发病,男婴常见,好发于面部,可累及头皮、颈部、上胸部,典型表现为红色丘疹、丘脓疱疹,部分可见粉刺(图 6A,图 6B)。

具有自限性,严重者可外用抗生素制剂和角质剥脱剂。


图 6. 面部可见红色丘疹、黄白色丘脓疱疹,米粒大小,质地坚实,密集分布而不融合,额部明显



07
特应性皮炎(婴儿期)


出生后~2 岁内发病,初发皮损为面部红斑,表面针尖大小丘疹、丘疱疹,密集分布,糜烂、破溃、渗出、结痂等,多形性(图 7A,图 7B),可迅速发展累及头皮、躯干、四肢。

治疗方面,加强患教,注意皮肤护理,根据皮损选择不同剂型,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继发细菌、真菌感染时,合理选择相应外用药。


图 7. 面部红斑、糜烂、渗出、痂壳

 


08
脂溢性皮炎


在出生后第 1 月发病,好发于头皮、眉区、鼻唇沟,油腻性黄色痂壳或鳞屑,具有自限性(图 8A,图 8B),少数可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

治疗方面,可选择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复方制剂。


图 8.(A)头皮黄色痂壳;(B)眉部黄色痂壳、鳞屑


09
间擦疹


好发于皱褶部位,如颈部、腋下、脐周、腹股沟,皮损表现为鲜红色或暗红色红斑,境界清楚,逐渐加重,出现浸渍、糜烂、渗出(图 9A,图 9B)。

注意保持皱褶部位皮肤清洁、干燥,红斑可予以粉剂,发生糜烂渗出可溶液冷敷、氧化锌糊剂等。


图 9.(A)颈部鲜红色斑,潮红、浸渍、糜烂、渗出;(B)颈部鲜红色斑,境界清楚



10
尿布皮炎


好发于 3 周 ~2 岁婴幼儿,尿布区潮红、浸润,随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皮肤炎症反应逐渐加重,出现红斑、斑块、结节,严重时糜烂、溃疡、继发感染。

图 10:患儿尿布覆盖区域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伴散在丘疹,边界清楚,重者可见皮肤糜烂、渗出及结痂形成。




11
粟丘疹


约 40% 的新生儿有皮肤粟丘疹,好发于前额、面颊和鼻区,表现为白色丘疹,表面光滑(图 11A,图 11B),直径 1~2 mm。

可自行破裂、剥落,无需特殊治疗。


图 11.(A)额部白色丘疹,表面光滑;(B)右侧面部近眼角处白色丘疹



12
婴儿血管瘤


出生时可出现,初起为充血性或毛细血管扩张性斑片,迅速增殖形成鲜红色肿块,质地柔软,高出皮面,境界清楚,单个或数个(图 12A,图 12B),偶见整个肢体受累者。

图 12.(A)左上眼睑红色斑片,压之部分褪色;(B)头部红色肿块,鲜红色,质地柔软,境界清楚

 


13
鲑鱼色斑


多数出生时出现,位于额部、枕后部(图 13A)、上眼睑(图 13B)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而不规则,大部分可自行消退。

图 13.(A)枕后红色斑片,鲜红色,表面光滑;(B)右眼睑淡红色斑疹,表面光滑,境界清楚而不规则



14
鲜红斑痣


多数出生时出现,好发于头面、颈部,典型表现为一个或数个淡红色至暗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而不规则,压之可褪色,一般无自觉症状(图 14A)。

部分头面部鲜红斑痣可出现神经、眼部受累,成为 Sturge-Weber 综合征。

肢体部位发生鲜红斑痣型的毛细血管畸形、受累肢体肥大,警惕 KT 综合征,以血管畸形、静脉曲张、软组织及骨肥大三联征为主要表现(图 14B)。

图 14.(A)左侧面部红色斑片,边界清楚;(B)左下腹部、左阴囊、左下肢暗红色斑片,边界清楚,左侧大腿肥大,肢体周径变粗。



15
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


出生时或出生后数日发生皮损,好发于四肢或躯干,通常累及单个肢体,表现为蓝紫色或青紫色网状斑,外观呈大理石样特征性改变,可出现萎缩或继发坏死、溃疡,并遗留萎缩性瘢痕(图 15A,图 15B)。

大多数皮损随年龄逐渐好转,部分儿童期可自行消退。

图 15. 右手背、右手臂青紫色网状斑,外观呈大理石样特征性改变

 


16
皮脂腺痣


出生时即有,好发于头皮、面部,表现为黄色、橙色斑块,常单发,略高于皮面,表面蜡样光泽,圆形、卵圆形或者条带状斑块,表面平滑或者呈颗粒状,无毛发(图 16A,图 16B)。

皮脂腺痣具有继发肿瘤风险,如基底细胞癌,首选手术切除。

图 16. 头部橙色斑块略高于皮面,表面蜡样光泽,表面呈颗粒状、沟回状



17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


出生即有,全身各处均可发病,褐色、棕黑色、黑色斑块,界限清楚,表面常有粗黑发(图 17A,图 17B),大小差异显著,直径大于 20 cm 为巨型(新生儿头皮>9 cm,躯干 > 6 cm 均为巨痣)。

图 17. 黑色斑块,界限清楚,表面粗黑发

 


18
先天性表皮发育不良


主要见于头皮,表现为溃疡(图 18A)或者皮肤光滑菲薄、呈羊皮纸样外观,周围一圈毛发围绕(图 18B)。面部、躯干、四肢表现为界限清楚的皮肤缺损,基底暗红色。

部分可能伴发唇裂、腭裂、并趾(指)畸形、缺趾(指)、先天性心脏病。

图 18.(A)头顶破溃,圆形,基底黄红色,边界清楚;(B)头皮毛发缺如,皮肤呈羊皮纸样,周围一圈毛发围绕



19
肥大细胞瘤


主要见于婴儿,多见于四肢,也可见于躯干、面部、头皮,一般不累及掌跖,表现为红棕色或褐色斑块、结节,常单发,摩擦后可出现水疱,边界清楚(图 19A、19B)

图 19. 躯干、左大腿褐色斑块,摩擦后表面出现水疱

 


20
色素失禁症


X 连锁显性遗传病,具有女性发病倾向,男性胎儿常死于宫内。典型临床表现分 1 期,一期为红斑及水疱期,多数出生时或出生后 1~2 周发病,表现为水疱,呈不规则或条索排列,主要累及躯干、四肢(见图 20)。二期疣状损害期,三期色素沉着期,四期萎缩期。


图 20.四肢线状排列的红斑,鲜红色,右前臂可见水疱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作者:王露
题图:站酷海洛
投稿:zhangxinyu2@dxy.cn


参考文献
1. 马琳,儿童皮肤病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44
2、张学军等,皮肤性病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0
3、UpToDate 临床顾问

丁香园儿科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更懂中国儿科医生。前沿、用药、指南、病例一网打尽,轻松玩转儿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