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文
之
光
/
点
亮
生
活
粉 皮
文 \ 康美萍
家乡味道能让老人们重回往昔岁月,乡土滋味也会给年轻人带来惊喜。
粉皮即是如此。
每年清明节前后,天气乍暖,石鼓寺踏青爬山回来后,原平的母亲们一定会准备一大碗粉皮给孩子们降火。
红薯粉面加矾,用凉水搅拌匀,勺子慢慢缓缓来回转圈,匀匀流洒在特制的大盘中,盘入沸水,气腾波浪中仔细察看,乳白色的液体渐渐凝结,变成透明水晶状时候就可出锅,放在凉水中冷却几秒,一张或方或圆的粉皮就大功告成。
原平粉皮,厚度一般在4毫米左右,极富韧性。因为又薄又滑又沾水,非常考验刀工的技术。长柄大刀离案板不能超过3厘米,否则,这碗粉皮的品相就惨不忍睹。
素淡的粉皮能包容万千,承载无限可能。
配菜有几十种小料可供选择,而且风格各异,绝对满足你味蕾的探奇探新。麻酱配芥末,加小葱芝麻香菜干香椿,再来一勺老陈醋,一碗传统的原平粉皮马上让你酸爽至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南北风味逐渐融合。小镇原平的传统粉皮也获得了新灵感。慢火炖出卤汤,加羊肉片或羊杂,为清淡的素粉皮增添了丰腴之美。如果再来一勺红红的辣椒油,绝对让你胃口大开食欲大增。
近年,经过乡间美食爱好者的潜心研究、餐馆的创新和当地网红的宣传,粉皮这种小吃逐渐成为春夏当季的佳肴,食用方法和浇头调料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粉皮的调味求新、求变、求奇、求鲜,但粉皮的制作仍然恪守古老的传统。
街头李嫂的粉皮摊儿,由于制作精细一丝不苟,且一直坚持人工制作难成规模,愈发显得珍贵。
母亲渐老,已不能独自做饭。我在母亲的指点下也做过几次,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母亲吃后很是欣喜,那是她年轻时最得意的手艺,也是她如今最甜美的回忆,于我而言,那确实是母亲的味道。
粉皮制作简单又经济实惠,清爽可口不腻,在摆满鸡鸭鱼虾的餐桌上,她显得素净有气质,还颇有禅意。如果要我整治一桌原平菜来款待宾客,我一定会来一大碗麻酱小葱现吊粉皮,展现原平的文化情调和风土人情。让这样一道简洁淳朴的乡野江湖菜上桌,潇洒得很呢!
现在,李嫂的粉皮摊儿开始售卖一种名叫“白玉藏宝”的粉蒸包,用粉皮包裹海鲜、猪腿肉、素菜等后蒸制,鲜美软滑,造型独特,名字还雅,实在是地摊上的妙品。
那天,我突发奇想,你我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盘粉皮。磨难和梦想如同调料,味道只有自己清楚。
明天一早,李嫂的小摊还会准时上工。她靠着这个粉皮小摊位养大两个孩子,如今,孩子们远在外地求学。孩子们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但味觉的记忆却永留心间。无论他们走到哪里,粉皮的味道是和故乡原平的味道一样顽固的永久记忆。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