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文
之
光
/
点
亮
生
活
抱愧黎城
太行山,拿人来比,是一饱学长者。外表温文尔雅,质朴谦和,静默涵蕴,腹内则壁立万仞,飞瀑流泉,气象万千。太行山是百战将军隐市廛,胸藏韬略兵百万;太行山是静女其姝不露颜,窈窕秀美若天仙。套用吾友东坡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识太行真面目,只缘未进太行山。
东坡先生原句中一“入”字,用得极其妥贴,入,深入也,只有入乎其内,一木一石,一溪一瀑,一沟一壑,一径一阶,一攀一爬,一饮一啄,方能品其秀而味其隽。庐山能入,比起太行来,庐山是小巫。太行只能进,进而后谈入,八百里太行,你入一入看,门头夹道你也找不着。
进太行,你随便进,进一处,你会看到庐山,进一处你会看到泰山,进一处又有黄山,进一处便见华山,其余衡山、嵩山则不足道也。
黎城去过四五次了,黎城首次让我亲睹太行山风采,黎侯虎家中摆了三四只,但却没留下一点写黎城的文字。当黎城文联主席赵红梅女士向我索稿时,我感到深深的愧疚,彭图不才,彭图疏懒,彭图愧对黎城。
第一次去黎城在2000年5月,所以记得清楚,因为这一年有些异乎寻常的事,秦溱在黎城挂职,吕日周刚到长治当市委书记,同班同学王俊文新任《山西日报》长治记者站站长,而在从黎城回到长治那天,陈水扁正宣誓就职台湾总统。秦溱邀请俊文叫,盛意殷殷,也想去顺便看看多年沉寂复出曾为原平父母官的吕书记,于是在孝义省作协开会期间便与晋原平离会同去黎城。
第一次到黎城留下极为深刻印象的首先是黎城的干净整洁。小小山城,街道上不见一个烟头一片纸,即使小巷里也清清爽爽,让人心神怡悦,弄得我这个烟民在黎城街上扔烟头时必得找垃圾箱。回程时,和晋原平议论起来,皆感到一个小县城能做到这一点委实不易。便说了在路上看其它城镇,结果车到榆次,一进城,便不约而同笑了。不能贬低邻地区,只能说至少比忻州还要强点。
第一次到黎城印象深的第二点是这里文化生活的活跃,一到晚上,黎城的广场上便十分热闹,灯光璀璨,跳舞的,唱歌的,舞台上还有唱戏的。问起秦溱,说是不是每天晚上都这样?他说,不完全是,是你们正好赶上了周末,比平时要热闹好多,平时晚上,这里人也不少,但不唱戏。
第一次到黎城游了黄崖洞,让我第一次领略了太行山雄奇壮美的风采。黄崖洞景区南侧有一处名胜曰善陀。游善陀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我有恐高症,而要上到善陀村,得登几百米石阶天梯,得过上百米天桥天栈,石阶极其陡峻,虽有护栏,但直上直下,看着令人晕眩。登到中途,我心生怯意,想要退下,但退比上更让人晕眩。只好硬着头皮上。心惊胆战上去,气定神闲后,看善陀村景色,又感到不虚此行。山顶善陀村颇为平坦,上有一庙,庙内住一和尚,一对旅游局夫妇。庙外另有三五户村民,就在山上种地为生。山上房屋皆石头垒墙,石板盖顶,房屋低矮狭小,烟熏火燎,仿佛史前人所居。山上有一种草,像是灰灰菜,有七八尺高,山上人说是可当菜吃,却没问清是什么菜。山上游毕,下山时,我有一半路是倒退着下的。脚落平地,才长吁一口气,仿佛捡了条命回来。所以印象极为深刻。
善陀景区其实主要的景观不在善陀村,这里有高悬百尺的飞瀑;有高达一千多尺的佛祖头像;有九百多尺的大象峰;有佛祖降生的佛母洞;有佛祖得道成佛的通天洞;还有铜塑观音……然而在我看来,什么也比不上高居白云深处的“天上人家”善陀村。这里白云幽幽,群山环绕,古风犹存,远离尘嚣,是集宗教 、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关于善陀,本地人解释为“善哉,善哉,阿弥陀佛”,此说牵强附会,值得商榷。佛经中有《佛说善法方便陀罗尼经》,又有“获果利神增善陀罗尼”,“善护除病陀罗尼”……善陀当从此中省称或简化所出,犹如政治协商会议省称为“政协”,人民代表大会简化为“人大”一样。可能当时山上僧人即主修陀罗尼咒,经常念“善护除病陀罗尼”,为人祛病消灾,人便省称此处为善陀。
第一次到黎城返回长治时,恰逢陈水扁作就职演说。俊文从网上下载打印后,陪我去看吕日周书记,吕书记很高兴,就在他家招待我们晚饭,拿出汾酒厂厂长送他的高档汾酒招待我们。
第二次去黎城好像是开一个笔会,笔会由黎城文联主办,去的人不少,印象不是很深。
今年,又两次去黎城。第一次是在五月中旬,与秦溱、马增祥兄同去,秦溱是为下半年作协组织作家走太行打前站,联系市县,我和增祥兄是退休后闲下无事逛山水,专为旅游太行山。此行由长治市纪检委散志平常委一路陪同。散志平兄亦曾在黎城当过副书记,人熟地熟,到后,黎城孙县长招待,并陪同我们上黎城近年来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广志山游览。
广志山在黎城西北与襄垣交界处,从黎城出发,车在山谷中行,渐行渐上,两山之间,中间为河谷,流水潺潺,间有村庄,绿树掩荫,有古朴之风。车在一处高崖上停下来,崖甚高峻,山岩皆一层层红石,崖下流水聚成一长条小湖。大家下车来,孙县长介绍说,这里准备建一水库,是黎城“十二五”期间的大型水利项目,也是省市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这里就是高峡平湖,到那时,可以划船,可以钓鱼,还可以搞水上漂流……
景区有水,才有秀色,山清水秀,没水秀不起来。其实,黎城并不是没水,哪条沟里都有水,可说是流泉处处,他们并不满足,还要一块大片的水面,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再上车前行,就是盘山路了,越盘越高,路也渐渐陡了起来。车停时,已到广志山半山腰了。这里有一片开阔的平地,正在搞建筑,听说请的是五台山的古建匠人。车在风景区管理处停下后,稍事休息后,开始爬山。
广志山是一道教道场,建有娲皇庙、玉皇庙、老君庙等,后来又建了佛教寺庙,将文殊、观音、普贤菩萨也请上山来,融合佛道于一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807米,是太行山高峰之一。山势巍峨陡峭,奇峰高耸。登上玉皇顶南望,上党盆地一览无余,四围群山森列,峰壑起伏,气象万千,让人胸襟顿开,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慨。抒怀广志,所以才叫广志山吧?据说广志山有八景:上山第一景是土地庙所对的大石崖,望去酷似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曰“雄鹰励羽”;它对面的老君殿建在一个环抱的山岫中,上下梯田宛然相扣,就像阴阳鱼,称为“太极图”;向上攀登,有宽2.6米、高500米的高大石梯直通天际,名之为“登天有路”;将及老顶,有一处悬崖,高可数十丈,崖头平坦,有一棵宛若苍龙的古树,面前一望无际,浮云常在脚下游动,曰“平步青云”;登上绝顶,有袖拂天星之感,称“登峰造极”;两峰连接处有一石桥,称“复道行空”;山后有老君池,名曰“耄耋天池”;傍晚站在广志山观日落,可以看到夕阳在离山老高处沉落的奇特景观,称之“中天落日”。可惜登山太累,汗流气喘,没能一一领略,但山顶庙宇玉皇庙、娘娘庙、药王庙都一一朝礼拜谒过。站在玉皇顶登高远眺,心胸豁然,尘劳暂息,清风拂来,浑身舒泰。
抗日战争时期,广志山建有八路军一二九师后方医院,1940年秋,日寇集结一个营兵力进攻广志山,山上仅有一个警卫连驻守,30余名八路军战士凭借天险和当地民兵的配合,激战两昼夜,击退日寇疯狂进攻,保卫了医院的安全。此次战斗,八路军有42名干部、战士和民兵为保卫后方医院壮烈牺牲,烈士遗体葬于广志峰之阴,1987年建了烈士纪念亭,因时间关系,未能前去瞻拜。
游山回来,就在山上吃饭,散常委为人豪爽,酒量亦大,大家开怀畅饮,十分尽兴。返程时,在路上一个村庄附近看“抗战四渠”之伯承渠,渠其实主要是桥,沟这面有水,那面无水,八路军在两沟之间建桥,石砌拱桥,打洞穿山,将水引向对岸,灌溉良田。抗战期间,八路军一二九师在此期间建有四渠,分别以伯承、小平、秀峰等命名,对当地百姓为功极大,军民鱼水之情于此可见一斑。返回黎城后顺路看了黎侯山庄,是一新建别墅大院,三层四层小楼各具风格,亦为城边一景。山庄下面是滨河公园,植物生态园,绿树清波,草秀花红,园中且有游乐之地,正有一伙年轻男女在那里跳舞,公园为黎城人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十年之后,再到黎城,变化委实不小。
9月初,作协采风团走太行,我又一次随团来黎城。这次去的是黄崖洞与谷堆坪文化村。
到黎城当日下午游黄崖洞,车到黄崖洞景区外,征求大家意见,有七八个人以前去过,说是不去了,在下面休息。我以为还要游善陀,想起上次胆战心惊,便亦说不去了。在休息处与大家闲聊中,方知此次只游黄崖洞,不上善陀,便有点坐不住了,犹记上次游黄崖洞,沟内风景极佳,与其在这里坐着,还不如一个人进去走走,走到哪里算哪里。于是便悄悄步行而去。
此次来,已是仲秋,天晴气爽,午后太阳照耀着峡谷两面山宇,松柏苍翠,峰岭朗然,壁立如画,流水潺潺。峡内花椒正红,核桃亦熟,一块块谷地、豆田、玉米、高粱都秆粗叶壮,穗沉粒饱,丰色喜人。路上遇到几处男女农民正在剪花椒,不由伫足而观。
黄崖洞本以这里曾是八路军兵工厂而闻名,“黄崖洞保卫战”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中日战况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纪录”。1941年11月,5000多装备精良的日军主力,兵分多路强攻黄崖洞。八路军以不足一个团的兵力英勇抗击,激战八昼夜,歼敌1000余人,保卫战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水窑口,日军连续进攻4天,伤亡近千,才突破几百米。守卫在水窑口阵地上的战士与三面进攻之敌,展开了地雷战、肉搏战,击退敌人11次冲击。山石上血迹斑斑,阵地前遗尸累累,敌人始终未越过水窑一步。日军突不破阵地,便向我前沿阵地发射喷火器和燃烧弹。八路军特务团八连八班长王振喜在工事燃烧起火、敌人乘机涌来的情况下,率领战士跃出工事,带着满身烈焰向敌群猛烈射击、投弹,与敌肉搏,毙敌70余人,直至壮烈牺牲。战士温德胜,举起最后一颗冒着烟的手榴弹,冲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
昨天9月3日,在武乡,恰逢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天游黄崖洞,不由感慨系之,便边走边在手机上就所见所思成诗一首:“抗战胜利六六周,采风重来黄崖游。谷子秆壮豆苗旺,核桃正熟花椒稠。满山夕阳石壁明,遍沟秋绿瀑水流。军火制造惩倭贼,太行抗日说八路。”
一个人信步走来,穿溪过桥,饱览着奇峰绝崖,葱茏林木,仰望悬瀑飞溅,俯看流水碧潭,走到兵工厂遗址附近时,大队人马已在各自返回,日已悬山,便随同众人兴尽而归。
第二天游洗耳河景区,洗耳河名字由上古贤人许由、巢父的故事而来,传说尧帝闻许由之贤,欲让位于许由,许由很不高兴,对尧说:“你这些话污了我的耳朵”,便在河里洗耳,这时有个叫巢父的人牵着牛正准备在河里饮牛,看到许由洗耳,很奇怪,问他为何洗耳,他说了原由,巢父听了他的述说,牵着牛就向上流走去,对许由说,尧这些话进了你耳,你洗耳污了下游之水,我的牛喝了岂不污了牛口。这自然是传说,但从传说中可看出黎城历史之悠久,黎城县名出自黄帝时期的古部族九黎,这是山西省境内少见的远古地名之一。黎城在商汤时即为黎国,西周武王又封商汤后裔于黎,即为春秋时的黎侯国。这样古老的地方,自然会有许多古老传说,会有娲皇庙,会有洗耳河、洗耳池。
洗耳池在谷堆坪村外,石砌了一个圆池,坝拦了一泓碧水,石栏护水,石板铺地,其中绿水如莹,倒看不出水被尧所污染的痕迹,可能太古远了吧,尧那些浊言浊语早为世风所融,进入中国人的骨髓,大家争先恐后在名利场上厮杀,一切向钱看,哪里还有许由、巢父的高风。
虽然如此,谷堆坪却实在是个风景绝美的所在。此处地处谷口,两厢高山奇峻,清水长流,林木森郁,绿树环合,面对谷口,右手小路蜿蜒向上进入谷堆坪村,绿树间隐隐可见一二石板屋顶,几柱石头屋角,几截石垒墙头,林边树下散着两三牛羊,村路上忽然跑出一条瘦狗。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陶渊明先生笔下山村之景于斯有见。右手古雅,左手却俨然西方现代化,半山石壁之下绿树丛中一幢幢欧式别墅,白楼纯白,紫房纯紫,尖顶高耸,圆球欲滚,门掩大理,户缀绮罗,院中所栽也多为花木果树,豪宅俨然,却不见人迹,说是这些别墅多为书画名家、文学名流所有,时来写生写作,休闲度假,一宅百万千万,只有望而兴叹,所以当众人先后上去观光时,我在下面吸烟看他们。没那个闲钱,也没那个闲工夫,又不准备来这里建别墅,看也白看。话虽如此说,但此处融民俗文化村与书画艺术村于一处,在旅游事业上却是独具眼光的。两相对照,更增魅力。据说正是洗耳河风景区内雄奇的山形地貌、雄壮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俗村落,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而且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画家来此创作绘画。这才有了书画艺术村一幢幢别墅的相继建成。春来野芳发,夏至佳木秀,秋到风霜高,冬临瑞雪飞。望不尽山峰争奇,好一派太行风光。
其实每次来黎城,感受都很深,但由于嗜酒疏懒,酒昏记不住山名村名,手懒未留得笔记资料,时过境迁,难以追述,拉杂记下,以酬黎城之愧。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