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文
之
光
/
点
亮
生
活
【图片源于网络】
编者按
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找回内心的平静呢?从阿艾先生的读书札记《何处是远方》中,我们或可窥见一斑。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将他所阅读每一部文学作品,都进行了私性解读和精彩呈现。每一篇札记都是作者从自身生活阅历与文化底蕴出发而对作品的抵达,除了有助于帮你理解作品本身、提升文学素养、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和启发,还可以让你感受到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洞察。这不仅仅是一本读书札记,更是一本充满思考和智慧的书,值得每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去阅读和品味。
阿艾先生就是我们时光的老朋友,知名文化学者赵晓春。经授权,时光平台独家推出《何处是远方》连载,以飨读者,同时,由一级播音员杨光领衔主播。强强联手为我们开启一扇别致的窗,让我们平静下来,看到月光,远眺群山,听到读书人向世界的问候以及世界的回响……
主播 | 赵青春
商品的价值是主观的
文 \ 赵晓春
书 名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作 者 :[美]约翰 · S.戈登
译 者 :祁斌
出版机构 :中信出版社
出 版 年 :2005-01
I S B N : 9787508601632
这本书始读于 2011 年,至今没有读完。这当然是我见异思迁的读书秉性使然,但今天能继续捡起来读也得感谢这种秉性。毕竟,已经过去9 年时间。
康德说过,只有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能够在他的心灵中唤起日新月异、不断增长惊奇和敬畏。如果让我也就此发表看法,还需要加上第三样事物,那就是金融。
金融具有天使和魔鬼的一切特征。从某种意义上,金融在十七世纪以来(也许还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的意大利)的欧美经济乃至随之而来的世界经济中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它创造的经济成果彻头彻尾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令数以亿计的人们一贫如洗、锒铛入狱乃至死于非命。
很多人相信经济物品有其客观价值。相信客观价值论的人们甚至乐于计算每一商品的“客观价值”,以作为计量之用。我以前也是这一派经济理论的拥趸。虽不至于像李敖论国史那样认为 “有李某一支笔在,五千年青史没有说不清的道理”,但总还是认为只要数据足够,经济过程不仅可分析,经济结果也可完全阐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诺贝尔奖为数学家斩获,大约也是这个缘由。那个阿基米德不是说了吗——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发现这种理论的荒谬其实并不容易,世界上有许多乌托邦乍一听闻其实是更有道理的。计划经济就是一种如此的乌托邦,但它甫一提出,多少英雄为之竞折腰。波兰经济学家兰格还专门建立了计算模型,试图解决计划经济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曾声名鹊起,赞叹一片。其实,比兰格早将近20 年,奥地利经济 大师米塞斯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在中央计划中有实行经济计算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可能性。但在人类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你总有机会 “博傻”。
金融现象作为经济现象,其实质也必然是主观的。你可以探寻规矩,但永远无法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数学模型。这正是我读这本九年前没有读完的老书所获得的感悟。书中有一段令人忍俊不禁,但绝对发人深省:
那时印第安人生产的毛皮是当时殖民地经济中最赚钱的商品,但他们不愿意皮毛的购买者付给他们金币或者银币。这些金币或者银币,尽管被欧洲人视为至宝,但由于印第安人对它们一077无所知,因此认为它们一钱不值。相反,印第安人要求欧洲人用 “真正的钱”——贝壳串珠来支付。
一时,贝壳串珠奇货可居,价格高昂。直到十九世纪有一种人工生产替代品出现,它才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其实在经济学的历史上屡见不鲜。归结起来,经济现象只有极少的情形才符合客观价值论者所描绘的那种计算模型——环境封闭、产品同质、需求稳定、供给竞争门槛高,等等。多数情况下, 就如同华尔街数百年的历史所呈现的,市场日益开放,参与门槛低,人们充满形形色色的欲望,市场主宰力量变幻莫测。回到米塞斯,其实现在这样一个开放和复杂的市场中,我们做决断的唯一可能是序数性的比较和抉择,就是在满足欲望诸多可能中,以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决定一个次序。这些海量的主观抉择共同决定了价格。在今天,也许海量数据是可以计算的,但由于决策主体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每个数据每一秒钟都在发生变化,数据的搜集如何进行?
后来,米塞斯将他这些天才的观点写成了一本旷世奇书—— 《人的行为》。对我来说,这也是未曾读完但一直膜拜的一本书, 也许下次可以聊聊。
特别鸣谢
肖光华 | “沙河畔,用一首诗等你”——《秋日·时光》咏诵晚会活动侧记
王红梅 | “我们仿若一首诗”——于“时光·秋日”咏诵会落幕之时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