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葛兆光:为什么1895年的中国,和过去不一样了?
乐活
2024-10-29 14:00
湖南
葛兆光,出生于1950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史。本文2014年9月发表于
《解放日报·解放周末》。
从周边看中国
解放周末:“从周边看中国,可能会重新认知历史中国和文化中国。”这是2007年您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成立时提出的观点。今天,这种“可能”实现了吗?
葛兆光:2006年末,我到复旦大学组建文史研究院。
这些年,中国建立了很多研究院或者研究中心,但都不太考虑自身的特点和明确的方向。
而复旦大学希望我为研究院提出一个有特色的研究领域,“从周边看中国”就是当时的建议。
这个研究方向涉及新的领域、新的资料,也与重新认识当下中国相关。所以,复旦文史研究院从设计方向、人员招聘,到课题研究,都是从头开始的。
这几年来,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是借助周边的资料、立场和角度,来重新打量中国。
关于这种“可能”在今天实现了多少?我不能自吹自擂。
首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我们的一个原则。至于它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在中国学界有多大的影响力,也是我们没法估计的。
但是,可以看到这个话题现在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了。我想,文史研究应该致力于留下有积累的、能够让人看得到,并为后人所用的东西。
解放周末:您的新书《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就被解读为“重新打量中国”研究的又一次深入。
葛兆光:之前我写的两卷《中国思想史》都是到1895年就结束了。
结束是因为我大学读的专业知识和后来的研究方向都是古代中国,思想史写到了1895年,原本我的阶段性任务就算完成了。
但是,写到这里肯定要想一想,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整个中国就真的和过去不一样了。
那时,我也在读朝鲜汉文燕行文献。当时,中国这些文献资料很少,我是拜托在韩国访问的一个学生在那里复制和拍摄下来,一共拍了几万张照片,拷贝在碟片里寄给我。
我看了觉得很动心,想用“讲故事”的方式,写一些随笔,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
可是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这些周边国家记录中国的文献资料,过去我们的研究用得不多,而我越来越觉得,这是可以发展的学术方向,因此,写着写着,就越来越认真。
解放周末:写到了1895年的中国,为什么说“整个中国就真的和过去不一样了呢”?
葛兆光:对于中国来说,1895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因为直至这一年,中国才开始真正地被卷入了亚洲以及世界秩序里面去,也不得不向西转。
中国跌跌撞撞地半只脚走出传统,半只脚进入了现代,不能像过去一样可以关起门来称孤道寡,让周边臣服了,你必须得面对亚洲、面对世界,尤其是像日本这样的强势力量。
就像张灏先生说的,在1895年,中国现代的思想文化观念整体地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
解放周末:面对他者的时候,自我才更真切。
葛兆光:因为,你没有镜子的时候看不见自己是什么样子。
燕行文献就是中国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和我们习以为常的镜子不一样。
我们习以为常的镜子,在早期是我们以自己为中心的想象,到西方人来之后就是西方的尺度和模型。其实,在元明清几百年历史中,还存在着另外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我们的邻居。
和来自西方的尺度和模型不同,我们与周边的邻居原本有一些文化共性。
比如朝鲜,我们过去一直认为他是小兄弟;他呢,认为我们是榜样,模仿我们。
可是到了明清,这个状况有点变化。
在文化上,他变得不见得认同你是我的老师。这时候他观察中国就有很多特别的角度。
他熟悉中国文化,跟中国文化没有那么大的距离,他又能够在细微处看见你的变化。以异域的眼光、旅行者的好奇、变化的心态来看,他就会看见一些我们自己看不见的东西。
解放周末:这面邻居的镜子和西方的镜子,区别何在?
葛兆光:中国学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西方的范式起了很大作用,这无可否认,完全抵抗或者回到最初都是不可能的。
通过西方,让我们发现了一些原来被遮蔽的东西。
举个例子,比如《诗经》,用传统的方法理解就是两条,一条是训诂释义,像经学一样;另一条是道德美刺,赞美和讽刺。
而西方的方法传过来后,《诗经》就变成了春秋以及春秋之前的史料,把“六经皆史”的意思凸显出来了。
还有,它和社会学、人类学也产生联系了,如法国学者葛兰言,他读《诗经》完全是当社会风俗史来读的。当然,这其中的评价尺度是西方的。
然而,我们在承认西方理论、方法的有效性的同时,能不能还有些别的东西?所以,现在我们开始挖掘其他的打量中国的立场、角度和眼光,这可不可以是学术研究的一块新天地?
我经常打一个比方,你拿着西方这面镜子看,只能看到前面,可是你去理发的时候,如果能在后面多放几面镜子,就完整看到脑袋后面侧面了,是不是?
我总觉得,中国与西方的对比,是在大尺度上粗略地显现我们的特征,而与那些看似差异很小、曾经共享一个文化传统的国度的比较,才能让我们真正认识细部,确认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
不要在通往世界的路上垒起一堵墙
解放周末:确认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尤为重要。面对世界、面对他者的眼光,中国该如何呈现自己?
葛兆光:人文学科的意义何在?我们过去忽略了一点,就是研究文史哲的人们,应当自觉意识到自己始终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搞清历史根源,重建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时代,你的身份如何确定,你是哪一群人中间的一个,哪一个传统里面的一个,哪一个历史里面的一个,这是与文化认同相关的。
现在,有些人了解了一部分历史,就觉得自己把握了历史,甚至觉得自己掌握了全部文化钥匙;有些人并不真的了解历史和文化,凭着感觉,抢抓话题,搞一些所谓传统的象征和概念,再把这些象征和概念放到无限大,觉得这是中国特色。
其实,在现代你面对世界,无论是中国象征,还是中国元素,真正重要的,是其要有“现代性的改造”和“创造性的诠释”,没有现代的改造和创造的诠释,表面上是“中国”,实际上恰恰可能让“中国”垒起一道与世界之间的墙。
解放周末:精神的“中国”,才是真正的中国。
葛兆光:我以前说过,我一直比较担忧的是,当中国文化成为“元素”、当中国风格只剩下“调料”,人们都注意碎片化、符号化包装起来的东西,而没有现代精神贯穿和支持,这只能让人“买椟还珠”。
解放周末:当您选择“想象”这个词,来代表他者视野下的观察与记录时,是不是暗示着某种主观性?
葛兆光:马克思好像说过,歪曲的理解形式是理解的普遍形式,当然这个“歪曲”是打引号的。
任何人看一个东西,都摆脱不了自己的位置、角度和立场。
比如,朝鲜燕行使者对于大清帝国的观察和记录中,会有他们自己的立场,有他们自己的历史记忆,也免不了有一些想象。
恰恰是这些想象,呈现了他们的立场和观念,反而很重要。
人文和科学不一样,科学是很准确的,而人文必然是有立场的,掺杂着主观色彩。
从历史的角度讲,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接近客观、接近真实,但也不要特别害怕不同的立场和观点。
你有你的立场角度,我也有我的立场角度,这样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多角度的东西。
比如,在清朝史中,朝鲜使者看不惯中国很多事情:出殡的仪式,死了人还吹吹打打;男的和女的坐在同一辆马车上;当大官的还去隆福寺市场做生意倒买倒卖,这都不像话嘛。
但在我看来,你换一个角度,也许这些都是进步,死了人吹吹打打是为了转化悲伤;男女界限不那么严是一种开放;做做生意也没什么不好,说明传统的“士农工商”也开始变化。
我们并不是接受他们的判断,我们接受的是他们对我们的认识。这种认识合乎事实,当然也有偏见和立场在里面。
而我们最需要想的是,为什么他们有这些“偏见”和“立场”?
解放周末:反过来,对我们自身而言,面对异质文明时我们也需要一种世界眼光。
葛兆光:当然要有世界的眼光,这看起来是比较讨巧的说法,但实际上必须是这样的。
我们现在做中国学问,你完全不看外面的东西,不看外国对中国的研究,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你是“身在此山中”。但是,你如果只在外面看,里面的风景怎样你同样也看不到。
所以,你要把内和外结合起来,既有中国立场,又有世界眼光,再说一遍,不要在通往世界的路上垒起一堵墙。
你不传递你的研究,很多戏说、胡说、瞎说就会代替你
解放周末:假如割裂了数千年的深厚文明,只有“当代”而无“历史”的话,人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单薄的平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普通大众,历史学家是否有责任将历史传递给他们?
葛兆光:我的自我定位比较清楚——我是一个做历史的人,是一个学者,希望通过我的历史研究和学术知识去表述一些问题。
当然,我们也确实应该把学术问题讲得更清楚,使历史变成活泼的、立体的,所谓“有图有真相”。
过去,学界归学界,通俗归通俗,是分裂的。我们面向公众的学术是远远不够的。
而现在我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才能把好的学术传达给公众。其实有些东西啊,通俗的做得好,并不比学院里精深的研究容易。
以前学院里的人太多地放弃了这份责任,使得学术越来越象牙塔。
解放周末:您曾这样批评说,“现在的文化史、思想史著作普遍存在一种教科书倾向。”
葛兆光:是的。
我们一些学术著作的写法、语言和逻辑很类同于教科书模式,而教科书过于强调政治意识形态。
所以,这样的学术著作往往风格呆板、文字干瘪、面目可憎,像是被切割开来并且风干很久的豆腐。
应该承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历史研究的传播并不尽如人意。
一个事实就是,历史已经不那么有吸引力,公众对历史的关注也是有限的。这种状况如不作改变,将会贻害无穷。
解放周末:如何改变?
葛兆光:有人提倡做“公众历史”,这很好。否则,历史就变成没人关注的纯技术活儿了。
在这方面,海外一些历史学家做得比我们好,他们通过叙事的方式,将历史写得非常可读。
文史研究是必须和社会沟通的。除了完成学院里的知识训练和专业研究外,学者还有一个知识传递的问题,就是怎么把你的研究传递给更多的人知道。
今天身处一个传媒非常发达的时代,你怎么借助这些传媒,包括报纸、电视、网络,以及其他的,比如音乐、戏曲等这些艺术形式来传递出去。
如果你不传递出去,你的知识就变成了纯粹象牙塔里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公众又是需要对历史的了解的,否则很多戏说、胡说、瞎说就代替你了。
解放周末:现在社会上有不少面向公众的历史讲座,把一个个历史故事放进去,很多人喜欢这种讲授方式。
葛兆光:问题是有些普及型的讲座,常含有商业性元素,内容往往是迎合大众的,不仅是心灵鸡汤,甚至可能还要俯就低水平的口味。
这就涉及我们应该如何让历史和经典通俗化、普及化的问题了。
对于历史和经典的通俗化和普及化,我赞同,但关键在于是学者降低水准来将就公众的水平和兴趣呢,还是使公众逐渐提高欣赏和理解的能力,来增进自己对历史和经典的了解?
这是不同的,我早就说过,一个是共同提升,一个是集体沉沦。
解放周末:毫无疑问应该是共同提升。
葛兆光:国外的很多公众历史讲座是很严肃的。
很多名著,比如《历史是什么?》就是一个系列讲座,《法兰西的形成》就是由一个广播电台的公众讲座结集而成的。
特别是,像美国历史学者史景迁写的书,都是在畅销榜上的,却都很严肃。
他在耶鲁大学给学生上课,听者爆满,为什么他讲得吸引人?他把历史资源、公众兴趣以及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是很能打动人的。
解放周末:我们的一些“戏说”、“穿越”类历史通俗读物和影视作品,也很打动人,成为热门,但又被专家们批为是对历史的解构、对历史的消费。对此您怎么看?
葛兆光:我的态度相对宽容,只要你把它当电视剧,别当做历史就行了。
外国的很多历史剧也是戏说,没办法,挡不住。
但如果是专题片或纪录片就不一样了,像国家地理频道和探索频道,还有BBC(英国广播公司)的一些电视专题片,很专业很精致,其实是专家在做。
既然有人爱看穿越剧,也一定有人爱看严肃又精致的东西。
在加速度的心理紧张下,能沉下心来看点历史的人并不多
解放周末:您曾说“像我这个年龄的人,不忘情于社会是很自然的。”这种不忘情社会,体现在您的学术里有着现实关怀和人间情怀。
葛兆光: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样,但像我这个年龄,60多岁的人,曾经被我们生活的历史和时代,刺激出一种超出自身的理想主义,容易关心国家大事。
当然,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关心社会政治和国际大事。
也许,因为我们的一生是跟中国变动的大历史连在一起的,所以,无论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始终会关怀国家和社会,而且这种关怀会有意无意地渗透到你的学术研究中去,可能,这是中国历史学家的一个特色。
有时候,我和国际上一些同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也觉得诧异,会觉得你们中国学者的现实关怀怎么那么重?
这也许影响到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但是反过来看,我也觉得,尽管我们说,海外的历史学家专业性很强,但最好的一批学者,其实也都是有现实关怀的。
当然前提是,虽然对政治、社会和世界有关怀,但研究的时候必须要守住学术的边界。
解放周末:历史学家的学术边界是什么?
葛兆光:学者的言论要有坚实的根据,发言要以你的专业研究作为支撑。尤其是历史学家,讲的东西得有依据,如果没有依据的话,那和侃大山也没什么区别。
解放周末:历史课题也需关注社会内容,因为历史是一种有责任的公共研究。
葛兆光:如果一个历史课题跟时代无关,并不是不可以做,也应当有人做,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一样,但是在历史领域,可能它就很难有辐射力和影响力。
我觉得好的历史课题,它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第一,是一个严肃的、有资料的、有意义的历史话题;第二,跟我们所处的现实有一定关联;第三,跟国际学术界关心的前沿话题有关联,这是我们始终要注意的三个维度。
一个课题要是能同时满足这三点,就会特别有意义; 否则的话,如果只是单纯处理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跟照着别人设计的图纸做一个螺丝钉没什么区别。
解放周末:在如今这个步履匆匆的时代,变化迅速、人心浮躁,人们是不是更需要来自历史的智慧?
葛兆光:我们都知道应该回头看。
但从晚清到现在,中国人似乎有种加速度的心理紧张。在这样的心态下,能沉下心来看点历史的人也就不是那么多了。
我是做思想史的,我特别关心的是,真正传递到公众那里、影响和指导生活世界的历史思想。
因为思想史与每个人都相关。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0NTkyMjA0Ng==&mid=2247486135&idx=1&sn=e4df69ad6eb4a5d9f480a480588c1652
失語者Aphasia
重拾失去的语言、失去的記憶,和失去的公共性。 防失联小号:SYZ_Aphasia
最新文章
项飙:教育系统正在批量生产炮灰
秦晖: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饭碗?|21世纪全球化危机(七)
任剑涛:官官矛盾才是官民矛盾的根源
任剑涛:为什么基层官员容易被污名化
周飞舟: 地方政府“公司化”,会有什么后果?
任剑涛:大国更适合联邦制
钱理群:在北大的最后一节课
秦晖:我为什么不喜欢特朗普?
秦晖:资本一定是强势的吗|21世纪全球化危机(六)
金观涛 刘青峰:中国民族主义的起源
张维迎:货币刺激不解决根本问题
周瑞金对话吴敬琏:20年来经济处于半统治半市场状态
郭于华:我们离威权主义模式尚有相当距离
许小年:今年不是赚钱的年头,而是求生的年头
周雪光:论“ ⼀管就死,⼀放就乱”
费孝通:我对中国农民生活的认识过程
殷海光:民主与自由不是一件事|民主与自由(一)
陈志武:21世纪的资本有什么不同?
秦晖:世界两极分化是因为全球化吗|21世纪全球化危机(五)
包刚升:避免寡头统治的3种方法
任剑涛: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皇权不下乡”
葛兆光:为什么1895年的中国,和过去不一样了?
吴思:潜规则是如何运作的?
茅于轼:不让有钱的人有势,不让有权的人捞钱
秦晖:中国模式的崛起使左右都陷入了困境|21世纪全球化危机(四)
包刚升:国家从何而来,又向何处去?
张维迎:为什么统治阶级会接受民主|诺奖得主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对民主制度的解释
谌旭彬:皇上不喜欢好人抱成一团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秦晖:如何认识西方危机
吴敬琏: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殷海光:自由还是极权?中国前途的命运何去何从?
秦晖:特朗普当选靠得是民粹主义吗|21世纪全球化危机(三)
历史留给政治的6个教训
王鼎钧:东北一寸一寸向下沉沦
金观涛:我们活在“盛世”,却从未如此恐惧风险
李厚辰:关于这波牛市的几个疑问|我们的钱
吴敬琏:什么叫“顶层设计”?
秦晖:印度落后的真正原因
余英时|辛亥革命后许多人还在等真命天子
柴静:一个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睹的中国
秦晖:民粹主义对群己权界的影响|21世纪全球化危机(二)
许成钢:中国改革绕不开基本的制度问题
邓晓芒:什么是自由?
张维迎:中国股市为什么骗子奇多
张鸣:辛亥革命背后的5大拐点,历史差点改写
许小年: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任剑涛:了解中国政治的源头与秘密,韩非子是绕不开的人物
陈志武:中国股市质量变差了吗?
钱理群:中国教育病症已不是观念问题,而是利益问题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