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李蕙兰丨以爱为名的“为你好”缘何引发反感?

时事   2024-12-12 10:00   四川  

近年来网上流行一句话:有一种伤害叫“我是为你好”。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酷叫妈妈觉得你该穿秋裤”,和父母的聊天框里常被转载的营销号消息……在不少人心中,这些“爱”已经成为负担。

以爱为名的“为你好”,小到亲密关系,大到校园、职场甚至国际关系都有存在。近期引发热议的婚姻观察纪实节目《再见爱人》中,男生打飞的到上海买青团送伴侣却未被领情。有旁观者直呼惊喜、感动,也有不少网友为这类 “自我感动式”“作秀式”付出表示反感。

当我们反感“为你好”时到底在反感什么?回头看小学作文里常见的桥段,“父亲在大雪天为我买了一碗热面条”,总能隐隐感觉到付出中藏有一点“爹味”,感动中带着一丝惭愧。反过来看,“卧冰求鲤”放到现在并不合时宜,“跪地洗脚”式感恩教育颇为尴尬。这些付出背后仿佛总有一架天平,一端悬着爱的砝码,另一端吊着“感激”“回报”“道德绑架”等字眼。

代入到“付出者”的角度,不难发现人们很容易陷入“为你好”的漩涡,这是个体对事物的感知和评价差异性表现。有的是因为过度共情而不愿“放手”;有的则是自视经验丰富而觉得有资格规训那些不如自己的人;还有的企图用这些看似有心的话语或行动来付诸“爱”。

那么,该如何走出“为你好”的自我感动陷阱?

“为你好”不是真的为你好。浙江大学教养与文化实验室研究发现,“为你好”的出发点使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采取密集教养、过度教养的养育方式,自主性支持的教养方式则是被普遍证实有效、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各方面发展。面对前者,孩子非但不一定“领情”,反而致使压力徒增;家长也会在过度参与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感到不痛快。

就像电影《抓娃娃》中,父亲马成钢到最后一刻仍然对远走的儿子说:“你以为你被操控,你不也在操控我们的人生?你个幸运儿你还委屈上了!”长远来看,这样的“为你好”既容易恶化亲子关系,还会窄化孩子的成长价值观、引发心理问题。

相互理解与尊重才是硬道理。比起“包办人生”,孩子更需要在大事上得到更多理解与支持。而在亲密关系中,“买青团”看似迎合了伴侣的喜好,实际也是本末倒置的体现——当对方想要爱与尊重,收到的却只有苹果与面包。无论生活还是真人秀,真诚胜过一切表面功夫,爱往往存在于不言之中。

放下过度关注,建立合理边界。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出:人际关系的矛盾往往源于对他人的过度干涉或自己被他人干涉。“为你好”源于过度关注,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比如,亲人、友邻之间以传授经验之意过度说教,诚意不足,“爹味”满满。再如,网络中的陌生人借关心之辞恶意攻击发色着装,大兴网络暴力之风。更如,霸权国家假“为你好”之名干涉别国内政导致战争不断。

当我们反感“为你好”时,实际上反对的是以爱为名的情感绑架和缺乏边界的行为。“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放心、放下、放手,让各自驶向各自的轨道。

(文/李蕙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红星评论
观点有趣、行文至软、理性有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