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 科教救国
最近和爸妈们聊到如火如荼的“拔尖创新人才”,今年各区名校的“抢人大赛”也已经差不多落幕了。北京的教育集团化趋势明显,由集团来组织各校区参加筛选,是普遍的模式。对于低年级孩子,考试的科目是以奥数和英语为主,对于高年级孩子,近年有些学校也加入了信奥项目的考核。
这样筛选出来的孩子,真的是具有创新天赋的吗?看看有多少孩子抢跑、提前备考,我们心中就有答案了,但也无可奈何,在大多数时候,考试虽然未必公平,但也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啊。
说到“更好的办法”,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个月,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和青少年科技奖都启动了申报,以科技成果来筛选人才,是不是更加直接而合理呢?
海淀区的一位资深科创老师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几个孩子抬着一辆自行车,来演示他们的自动清洗器,结果,车子洗干净了,却把一面墙搞得乱七八糟。虽有创意,却不具有实用价值。
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少年学生,创新之旅注定是要在挫折中前进的,但如果筛选模式是以套路来束缚人的思维,恐怕就和验证创意、突破常规的创新模式背道而驰了吧?
烜妈查阅了一些教育研究的论文,其中有一篇提到,美国、德国和日本三国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方面多元化发展,比如既有"先选拔—后培养"的静态型选拔培养模式,也有"识别—培养—再识别"的动态型选拔培养模式,还有"识别—培养—深化培养"的衔接型选拔培养模式。
这几种模式的第一关都是筛选或识别,区别更多在于后续是否有动态淘汰机制。事实上,即便是五大学科的竞赛生,也往往是对某学科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从而乐于钻研,但未必就能把这些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原因有多种,比如有些人更热衷于去完成科研任务而不是独立设定新课题,或者对于产业和生活的认知了解不够,如今的教学都鼓励孩子们动手去尝试,也是为了弥补这一短板。
但烜妈认为,其实不同的孩子思维模式还是有所差异的。如果在未来,AI能够把所有行业都改造一遍,其实需要大量的“创新发现者”和“问题解决者”,这两种角色都必须有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常识。
如果通过考试和竞赛选拔出来的孩子没有增强这方面能力的意识或意愿,其实也未必适合继续沿着拔尖创新的方向前进。
烜妈发现,北京各学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类是以信息学为主,把NoIP赛事做了一个普及推广,另一类则是请来高校专家,教会孩子们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找到把自己的创意想法一步步落地的路径。这两种方式所传递给孩子的,其实都是技能,而不是好奇心和探索欲,说到底,这些素养是需要天生的。
说到底,即便是信息学,也只不过是学会了技能,是创新中的一个环节,还需要加上跨学科思维和发现场景的能力,才能构成真正的创新项目。
相比于真正金字塔尖的极少数孩子,全民都去卷“拔尖创新”的意义,带给孩子们真正的收获是什么呢?一方面,是认知科学的底层逻辑,另一方面则是在筛选培养的过程中,找到不同的方向。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孩子们围绕自己的生活,用代码写出刷题神器,明天就可以看到长大后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借用AI智慧开发出帮助人类的各种工具,愿意去思考和研究,才是持续创新的能力。自古高手在民间,未来真正有创新力且发挥巨大价值的,还真不仅限于拔尖库里的那极少数孩子。
推荐阅读:
想要加入我们,聊科技教育、亲子关系和考试升学的,请关注后添加烜妈微信(legendpkucinder),邀您进入对应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