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 科教救国
CSP复赛日,北京有大雾,上海有降雨,仿佛是在提示孩子们,任何成绩都来之不易。
入门组的四道题主题分别是扑克牌、地图探险、小木棍和接龙,你看,几乎每一道题,都有很强的游戏元素在。烜妈最近还听说,CCF即将推广自己的训练模型,推出首款C++游戏,果然是任何事皆非偶然,都有前因后果啊。
对于游戏化教学这件事,烜妈和烜哥一样,都是欣然期待的。
一方面,目前学习信息学入门组的孩子有低龄化趋势,以小学生和初中低年级为主,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熊孩子,寓教于乐,更能深入其心。之前某图灵也是借助自身的游戏平台,引导孩子们进入C++的趣味世界,比起枯燥的宣讲,多元化的人机互动才是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虽然信息学之前没有明目张胆去传扬写代码对游戏产业的促进,但事实就摆在眼前,《黑神话悟空》的空前火爆,让荼毒青少年的游戏一夜之间也不那么邪恶了,而是有了承载传统文化的全球意义。人们渐渐也会明白,出问题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其在资本驱动下、急功近利的运营模式。
烜哥今天的战况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在于刷题数量太少,确实没那么多时间。我们也分析了一下信息学的学习规律,其实和其他学科差不多,基础知识掌握之后,就是刷题以增加熟练度了。每一次刷题都是在测试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思维,三分学七分练,追随优秀的教练,和同频者并肩战斗,是最佳的方法。
对于不擅长的文科,也一样如此,练习作为测试,积累寻找题感,这一点得到了他的认同,倒是意外收获。最近英语听说的练习成绩有所提升,渐渐找到规律。孩子们的成长真是螺旋上升啊。
写这篇文章时,烜哥已经进入了提高组的考场,不论结局如何,都是沿着自己的兴趣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
做一个不焦虑的科技娃家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以下的心态调整吧。
学习本来就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像烜哥这样半年完成了别人两年课程,真的是完全凭兴趣和体力,后面依然要把知识漏洞一一补上,没刷够的题逐步破解,就如同游戏过关斩将,有些地方跳不过去,还是要步步为营。
每个孩子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题型,和自己的思维模式有关。两年学习通关入门组,三年学习通关提高组,是具有一定天赋的孩子在课余时间学习,可以基本实现的。如果不能,要从几个方面寻找原因,课程的知识密度是否足够,形式选择是否适合,老师和孩子的互动是否充分,练习是否到位,以及最终也是最重要的,孩子是否真心愿意为兴趣投入,为自己而不是为家长在学?
做他喜欢的事,每一步都不会白走。如果只为成绩,就容易时刻权衡投入产出,忽略了其更重要的思维培养作用。自己焦虑,也导致娃跟着浮躁。
根据心性和天赋,孩子的学习结果有两种,就如同掘井人,一种是打了很多井口,却都不深,因为量大,也能遇到出水,另一种则是找准一个地方狠狠挖掘下去,不见水源不放弃。
第一种孩子是发散性思维,之前被称为文科思维,但也未必,涉猎广泛,总能找到用武之地。在人工智能时代,他们的优势是应变能力强,具有跨界融合的思维,属于解决方案的设计者,但却不善于单点突破。
第二种孩子是聚合性思维,理工逻辑型孩子居多,会在某一个领域深入垂直下去,进行钻研和探究,找到突破的方向,有专注力和定力,并以此为乐。
不论是哪一种娃,都需要积累,发散性娃需要水平积累,比如来自不同学科、行业、老师的启发和思考;第二种娃,也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吸收、接受其他领域对本领域的冲击和融合,适应多元化的人机协作模式。
一切都需要时间,也需要验证,所以,唯有长期主义,才能规划好养娃这个模块复杂的项目。
发现很多码农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刷题,探讨过程其乐融融。
但隔行如隔山,并不是各个家长都能做到。再说,未来孩子们或许需要更多,不仅仅是coding能力哦。
但你至少可以陪伴孩子去突破每一道难题,每一轮竞赛,分享每一次AK时的喜悦和成就感吧。
亲子心理学说要共情,最好的方式是组队冲锋,其次就当个补血师,也能体现价值。
娃乐此不疲地陪跑信息学,我们就心甘情愿地陪跑科技娃吧。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算法游戏,养娃这个大副本,见者有份,重在参与。
推荐阅读:
想要和烜妈深度链接,畅聊家庭教育,分享中考高考信息的,请关注后添加烜妈微信(legendpkucinder),邀您进入对应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