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 科教救国
最近接到好几位爸妈的咨询,孩子都在小学阶段,看到社交媒体上常有晒出二三年级参加CSP获得好成绩,心动不已,希望早点加入这条赛道。赶上我们这个全民卷娃的年代,千军万马涌入信息学奥赛,孩子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才会不走弯路呢?到底是不是“越早越好”?
其实,即便烜哥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学习信息学的最佳时机,烜妈依然不支持太早把孩子卷入这条赛道上来。原因有三。
烜哥在五年级到区队去学信息时,集团校还有几个一起去学的孩子,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卡在数学和思维方面。许多信息学题目会设定一个数学概念为背景,或用到数论知识,没学过的孩子很是被动。
本身CSP入门组本来就是面向初中生设定的,所以默认孩子早已学过并十分熟悉,而不是零星学习。数学思维也有一个培养的过程,拔苗助长仅适用于极少数天才,并且是极度热衷于数学的天才。但从未来的AI阶段需求来看,信息学培养的人才未必和奥数一样,在金字塔尖曲高和寡,而更需要够宽泛的跨界思维,CSP在初赛阶段或有一些奥数的排列组合等题目,到了复赛和NoIP阶段,需要的更是“工具驱动”的数学思维,能够用计算机去解决复杂问题,对工具的深刻理解,人机互动的肌肉记忆,会是更加独特的价值。
所以,在五年级之前,可以把数学知识掌握扎实,并培养借助工具的数理思维模式,不一定仅限于信息学,还有和物理、化学、生物相关的各种实验路径,可以拓展视野的宽度。
不论是图书,还是玩具,面向孩子们的各种用品总是会标注一个“适用年龄”,阅读会从绘本到拼音再到纯文字,乐高会从大颗粒到小颗粒再到智能化,为什么呢?
只有符合孩子们心智成长规律,才能陪伴他走得更远。
现在专业化机构都会把少儿编程和信息学奥赛加以区分,虽有衔接,但并不等同。少儿编程多以图形化和Python为主,适用于小学四年级之前,通常以游戏化界面为主。
对于这类编程,烜妈通常建议能够和硬件结合,实现物联网的驱动效果,小学一年级就可以学习单片机,也开始用编程来智能化控制彩色丝带、灯泡等道具,一方面这类教程逻辑相对简单,和硬件的结合也可以让孩子们更有成就感,培养软硬件一体化的思维。
烜妈认为,在未来世界,不仅需要动脑,更需要动手。
经常见到社交媒体上的年轻妈妈们要对各种兴趣班“断舍离”,哪个都想让娃学,就难以抉择。
在孩子五年级之前,除了数学,除了学习习惯养成,还有一些真正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
一方面是体育和户外。如今我们已经明确在中考里,看到了体育的要求,甚至在强基计划里也有引体向上这样的考核,想要的一定不是临时突击,而是真正的健身习惯。能够多接触大自然,不仅能够开拓视野,还可以保护珍贵的视力,避免在未来沉迷于电子产品。
另一方面是实践性学习。如今的考试趋势,越来越需要丰富的知识面,且不仅局限于阅读量的增加,还需要生活常识和产业理解,这些要求,恐怕不是打卡走过场的研学所能满足,而是要通过家长走心的引导,深度活动的参与,才可能获取了。在课业相对轻松的小学阶段,时间花在这些方面会更加值得。
烜妈建议孩子们进入信息学领域学习的时间是最早4-5年级,对于学习能力超强的孩子,一点都不晚。而对于大部分思维发育正常的孩子,六年级完全来得及,初中阶段才是参加该项比赛的正常时间。
如果孩子试学阶段不感兴趣,或者进入不了状态,可以推迟一年。曾几何时,C++对于程序员们都是较为枯燥的,为什么非要逼迫孩子去适应呢?当他感知到代码里的趣味,学习才有可能从被动到自驱啊。
好娃不怕晚,愿我们都能拒绝焦虑,摆脱跟风,做有智慧的理性爸妈,对孩子们的成长有耐心也有信心。
推荐阅读:
想要和烜妈深度链接,畅聊家庭教育,分享中考高考信息的,请关注后添加烜妈微信(legendpkucinder),邀您进入对应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