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 科教救国
这几天被留学生圈的恐慌求助帖给刷屏了,有STEM相关专业的,工程或计算机类,没想到当年的法令范围覆盖会如此之大,也有数学这类纯理论专业的在读硕博,觉得留美压力陡增,拿到绿卡的希望都渺茫。
给孩子做教育规划,不得不关注政策和时局,实在是因为风险太大了。尤其是对于热爱科技的孩子来说,求学之路没有一成不变,只能随机应变。
既然如此,不如把精力更聚焦于培养孩子的本质上,不论怎么读书,最终出口都是需要去就业的,一扇门关上了,必定会打开另一扇窗。
如果川普上台后的新政策对于在美华人更不友好,在职人才必然更大规模回流,国内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大厂,门槛又会不会水涨船高呢?
说实话,这几年已经不比前几年,对于海归追捧的时代渐渐过去了。水硕水博已经成为国内重点打假的对象,只有足够优秀的拔尖人才,才能在国内找到位置。一言概之,就是海外学历真的没那么有含金量了,甚至还会受到一些核心单位的“歧视”。
国内外的信息差在缩小,竞争却在不断加剧,全面博弈背后,正是各产业的人才大战。所以,不必盲目悲观于孩子们的学业,可以保持理性来分析一下在专业、院校和就业方向的选择。
如果你在国内,那么越被限制的专业,就越有学习的价值。“美国优先”的策略,会有一些人才引进的专业,大部分属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方面,可以理解为弥补短板和加固长板。
但是,这里的“工程”其实范围很大,需要过滤掉在国内原本已经过剩的专业,比如建筑工程。本身是基建狂魔,所以过多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以至于供过于求。同类专业还有不少,分析时,直接看相关企业的就业情况就可以了解个大概。
至于最近热度飙升的计算机专业,完全可以遵循本科学理论、硕士学基础、博士选方向的路径,如果打算本科毕业即就业的,动手能力远胜于一纸文凭,有否拿得出手的项目经验才决定着你“当牛做马”的起点。
对理工科生而言,专业只是方向,实践才是王牌。
最近见到太多焦虑的爸妈,因为孩子考不上高中,在贯通培养、职高技校、民办高中纠结徘徊,主要考虑的还是未来考学就业问题。
如今大学生已成为招聘标配,如果学历太低,会不会卷不过别人?
职高和技校哪些专业有出路,实际就业状况怎么样?
实际上,许多技校的就业状况远超你的想象。以北京地区为例,接近百分之百。烜妈并不认为这样的数据有必要造假,因为目前的就业市场之所以矛盾重重,无非是因为岗位和人才“不匹配”,作为制造业大国、供应链大国,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可比理论研究人才数量缺口大得多,供不应求实属正常。
也许爸妈们会担心孩子从事技能岗位会是“青春饭”,未来被人形机器人所取代,这就要看孩子选择什么专业了。据烜妈查询的资料,如今的技能岗位和从前的纯手工有所不同,很多都需要人机协同,从读懂计算机的数据,到能够完成智能驾驶,都会要求年轻人学习掌握,如果选择的专业是孩子真正所感兴趣,他(她)愿意去钻研,跟上时代并非难事。
对于高校选择,烜妈此前以北京为例已经分析过,在最卷的高考十年,211以上对普娃来说都会难于登天,但并不影响孩子读个双非普通本科,也不妨碍在校期间参与竞赛和项目,本科期间完成“第一桶经验”的积累,才是就业大计。
爸妈们很多也曾经是面试官,在你看来,招聘单位会需要怎样的人?
如果家里没有皇位或矿山去继承,最好还是实实在在分析一下孩子的竞争力,到底能否真正解决问题。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会由虚转实,原因很简单,面临生存危机。
社交媒体上有太多所谓“裁员裁到大动脉”的故事,一个企业因为失去了一个员工而蒙受巨大损失,一种是掌握着产品机密的技术骨干,另一种就是掌握着大客户的核心销售。每个精明的老板或领导都在心里有一笔账,对于人才的投入和产出,赚钱或省钱的能力,就是员工最关键的筹码。
而如果自身具备价值,能够解决某个领域的某个具体问题,也大可以实现“自就业”,并且在校园阶段开始尝试。最怕的就是孩子“没有想法”,或“懒得动手”。所以,作为爸妈,不如回归本质,去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提前认知和锁定职业目标。做自己热爱的事,才是能够排除万难的职业观,能乐于前行的就业路,也才是正确的路。
推荐阅读:
想要和烜妈深度链接,畅聊家庭教育,分享中考高考信息的,请关注后添加烜妈微信(legendpkucinder),邀您进入对应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