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难忘露天电影||汪玉娥

文摘   文学   2024-12-29 00:02   江苏  

上世纪65年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一拨人,“三年自然灾害”没赶上,“十年动乱”倒成了童年的底色。哥哥姐姐们热血冲天地搞打砸抢、斗批改、抓“现行”,小孩子除了个别躺枪被当作“典型”的,多也只是个看“二层”凑合热闹的角色。父母想尽办法弄吃的、搞穿的,孩子们照样不知忧虑地玩着童趣。精神世界里除了跟大人们学着喊口号、唱红歌,基本上对长知识、学本领提不起神来。不过,能让人热血上涌、身心为之一振的恐怕得说到看露天电影了。只要听说哪里放映电影,十里八集的小把戏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朝着那块白布聚拢过去。在那个精神文明匮乏,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年代,露天电影给我们单调的生活注入了一丝生机,它揉进了我们的生活,流进了我们的血液,它象一颗种子种在我们心中,开花,结果。

当我提笔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脑海中不停地浮现出一个久远而又熟悉的场景:露天电影院-马路-营房-工厂大食堂-白墙-公社大场,凡能容纳上千人且能放电影的场所,随处可选。设备:正方形的白色幕布,四个角被固定在两边的木柱上,木柱上挂着一个大喇叭,十米远处一张桌子,一台放映机,一个暗淡的电灯泡,一个放映员,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纯天然露天电影院了。露天电影没有严格的放映时间,没有固定坐位,人们没有社会地位之分,进了电影院就是一观众,谁先到谁就能抢到最佳观看位置,坐凳子上的,站边上的,坐地上的,小孩扛大人肩上的,攀树上的,骑墙头上的。实在不济反面有请,都能高高兴兴地看完一场电影。

只要天一黑电影就开演。那时春秋天还好,夏天人们则很早就洗完澡吃过饭,三三两两,扶老携幼,自带竹椅木凳,有的妇女还带些针线活趁电影没开场忙里偷闲做些。有时电影放映到一半,倾盆的大雨“哗啦啦”的下下来,雨水浇湿了幕布,而我们却象落汤鸡一样无处躲藏。冬天人们穿着大棉衣,戴棉帽,口罩,就留两只眼睛在外面,为了看场电影人们得经得住寒冬腊月,冷风瑟瑟,雨雪的考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流溢着异样兴奋的光彩。

最高兴的莫过于孩子们了,电影没开场之前,孩子们先“演场电影”给大人们看,欢欢笑笑,打打闹闹,抢占座位、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我们玩得最多而又常玩常新的,恐怕就是八路军打鬼子、追坏人,警察抓特务、公安局逮小偷的游戏。我最拿手的是出演潘冬子和胡汉三。

露天电影院坐落在县城最繁华地方,和我上学的小学校,门对门,也就是站在我家墙头上,大致就能看到电影院放什么电影,就是声音小了些,只能隐约看到反面。虽然电影院离我家很近,但我也不是能经常看上电影的。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偶尔只有大姐厂里发电影票了,带着我们去看,一张票能带两三个小孩,那时也没1.2米的规定,小时候我们没有比看场电影更娱乐的了,能看场电影是我最快乐的事,我每天都想着去看电影,放学路上就看见人们拿着凳子向电影院涌去,心早就飞进电影院了。每天做作业,那喇叭里电影的声响总在耳边环绕,特别风向顺着我家时,放战斗片,那枪炮声,英雄在壮烈牺牲时那泣鬼神的呐喊声“黄河,黄河,向我开炮,向我开炮...结果作业是四题五叉。

又是一期署假的到来,我们绞尽脑汁怎样才能每天都能看上电影?昨个办呢?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进入电影场内看电影,我们组织了一支“看电影游击队",大约六人,年龄六到十岁,有计划地设定方案。一走正门:找准目标,我们一般是跟着有票的,四十岁的大人后面且没带孩子的,检票高峰,等到进入检票口,我们会趁大人不在意,贴在身旁拉住大人的衣角,这样检票人员就认定我们是一家人,这种方案是上乘,因为这样就能看整场电影又方便与外面的“同志”接应;二钻门缝:第一批进去的人隔着大铁门与我们里外配合,趁工作人员不在,两扇铁门同时向两个方向使劲拉开,因为是铁链锁有空档,这样门最下面的缝隙就更大,我们身体才能进出自如:三攀院墙:影院墙很高,即使上去也不敢往下跳,这个我们很少干。四售票口:我们身体小,又是夏天,衣着单薄,只是售票口比我们高的多,电影大约放到半小时售票人员才离开售票口,里面的“同志”确定工作员走远了,这时我们才会象鱼一样贯入售票口,里面的“同志”随时会接应我们,最后一位“同志”必须有牺牲精神,是我们硬拉进来的,可想而知身上是伤痕累累的了,在此向我们这位同志敬以迟到的礼。五是最不济的了,至今也没有人揭秘过,电影公司永远也破不了特大案件。场内有公厕,旁边有个小小巷,只有小孩才能躲进去,能容纳45个,这个当年都是我们游击队员,举拳发过誓的,谁也不能说出去的,打死也不说的秘密,几十年了,可能只有我今天在这里说了,您可千万别再外传哈,我算是破了誓了吧!就这样谁也阻止不了我们,每天能看场电影,运气好的前面放些附片,能看上整场电影。运气不好只能看下半场,然后,散场了就随人流,听人们意犹未尽的上半场解况。

我们经常约上几个机灵鬼,呆板的,胆小的,统统的不要,行动必需悄悄的。方案既定,“同志们”分头行动,只要能进场看电影,那就是我们最大的胜利。从人生记事看的第一场电影《张铁生》,那时候主片《青松岭》,附片《传染病怎样防治预防》,《果树虫害的防治》,国外译制片也有,有前苏联《列宁在一九一八》、《乡村女教师》、朝鲜《卖花姑娘》、《看不见的战线》、《鲜花盛开的村庄》等。还有与劳动生产有关的农技片,中央新闻什么的,说是新闻其实已经过有两三年了,期间还看了些我并不喜欢的又听不懂的样板戏,咿咿呀呀,七个咙咚呛!舞台剧电影,与我们无关的政治题材的电影,为能看上电影我们捡过废品,去生产队拾粮食,工厂捡煤碴,还动用了我们的'国库'压岁钱。我们的最爱动画,剪纸,木偶,皮影,寓教于乐的《小猫钓鱼》、《猪八戒吃西瓜》、《拔萝卜》、《猴子下山》、《没头脑和不高兴》、《萝卜回来了》、《马大哈历险记》、《东郭先生》、《森林之王》、《三毛流浪记》、《渔童》、《小蝌蚪找妈妈》。就这样我们看着各种题材的黑白电影,听着那并不标准或翻译的普通话,“同志们,冲啊,为乡亲们报仇”、“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黄河黄河,我是长江,我是长江,听到请回答”“高,实在是高”,“共产党员是杀不完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当李侠发完电报内容后,镇静地向战友们告别:“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是何等的壮烈!当董存瑞高举炸药包,拉响了引火索,向战友们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这是何等的气壮山河,蒋家王朝在这呼喊声中瞬间倾覆;《英雄儿女》中的王成,面对着美国侵略者,大声呼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刑场上的婚礼》“让国民党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这些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激荡着我们几代中国人的心啊…一个个难忘的片断,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一招招英雄視死如歸的动作,常伴着我呢喃入梦,却又常常把我从梦中唤醒。有的电影重复看有十遍,那些经典台词我都能背上,且主题歌也都能唱上。那一块上演着另一种生活的白色幕布,那一串胶片不停流转发出的如秒表的嗒嗒声,构成了我童年怀想里最闪光的要素。

是露天电影让我真切地认识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可歌可泣,让我体会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气壮山河;让我懂得八年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和中国人民英勇顽强斗志;让我了解到世界上还有多少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让我认识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警惕一切坏分子的破坏,守护着烈士们的胜利果实……而这一种情感,是今天的少年们无法感受的。如今,再也难见着它如此激情的场面,它如一朵烟花,永远绽开在那个年代,而在我的心里已深深地烙下了多彩印记,燃放过后的灿烂,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露天电影,它已是我童年不可磨灭又挥之不去的记忆。是我心中永远的文物,无价之宝。现在只要看到电影里的一个镜头或一句台词我就能脱口说出电影的名称,就这样,我和它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悲,一起啼,一起成长,我深深的迷恋着它。

打倒四人帮后,改革开放了,一些禁片,还有港台的,国外译制片,彩色电影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很多大众特别喜欢的电影,特别是《红楼梦》上映。记得当年,我大姐知青的生产队人们,看场电影似旅行一样,下午开着手扶拖拉机,直奔县城,都在我家吃晚饭,待电影结束,人们都披星戴月欢喜而归。《刘三姐》载歌载舞,日本特色《人证》,《片山刑警》悬疑,美国特色《机器人在纽约》,《台风》科幻,港式《精武门》、《猛龙过江》、《汪洋中的一条船》、让我们目不暇接……电影教会了我怎样爱祖国,爱集体,尊老爱幼,讲卫生,要团结,友善,勤劳,有公德,有爱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电影教会我识别美与丑,恶与善,真与假。让我懂得,不经历风雨,什么时候都见不到彩虹,是电影让我今生受益匪浅。是电影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看电影,是我人生最美的艺术享受。我畅游在电影世界的海洋里。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影艺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渐渐的电视闯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露天电影院放映越来越少了,露天电影俨然像外婆手中铜色的水烟,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周围。好看的电视剧,像雨后春笋,如《敌营十八年》、《排球女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等,但对我来说只是进电影院的次数少了,我依然进电影院看电影,我依然热爱着它,只是我觉着心仪的,以及后来的立体电影,3D5D这是电视无法比拟的。我是从恋爱结婚,抱着三个月大的女儿进电影院看电影,到女儿长大成人,直至退休。找不到伴时,一个人也去看电影,经常是打开电视直奔电影频道,高兴了去看电影,难过了也去看电影。电影里的喜怒哀乐牵引着我,我很享受着现代电影院里的环境,设备给我带来新的音像视觉感受。最近观看了《三大队》、《逆行人生》、《钢琴课》、《里根》,期待着《大突围》上映。但无论时代怎么改变,我依然沉醉在我的电影世界里。

人生就像一部电影,在电影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导演,至于剧情,还需自导自演,如何将电影演的和谐,如何将电影演的淋漓尽致,片断精彩是否,这些,别人都无权过问,因为我才是导演,这些细节都必须由我来处理,是导演更是主角还得再有配角。我的朋友、老师同学和家人,主角与各配角共同在剧中尽情的演绎着生活的悲欢离合。导演没有权力去支配戏中的配角,不能知道配角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会有什么样的配角,又会在什么时候猝不及防的离去。配角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催化剂,是提高剧情视觉效果的最好调料,所以导演,一生都在不停的寻找着自己需要的配角。但主角始终不移的控制着剧中的情节,这就是一步一步走出的人生路线。没有一个人能一生都陪伴另一个人,一个人在另一个人的电影里,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或是一张画面而已。我希望在别人电影里我是最佳配角。演一场电影,就是在演绎生命,我们演得好,就将永远灿烂,一辈子过去了都值得人们关注。演得不好,就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过客,一个可有可无的过客,有的甚至被鄙视和唾骂,有的人的电影虽然很短,但平凡真实,有的轰轰烈烈,人们记忆犹新,留下印象,有的人的电影虽然很长却无人问津,在电影里,这些细节都必须是由我们自己来处理,当一个新的角色不经意闯进来时,当一个新的花幕拉开,又会有新的角色注入进来了,也许是鲜艳的,也许是暗淡的,有真实的,也会有虚伪的。那些张扬,活力四射的角色和在场的时间总是比较短;而那些平淡的,唠唠叨叨的角色在场的时间总是特别的长,甚至是相遇后的一生。有的人的电影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这就像那些不幸夭折的婴儿;有的人的电影很精彩但是还没演完就结束了,这就像是那些与世长辞的伟人;有的人的电影很长却没有中心,一切演的都很混乱,这就是那些无所事事的混混。每个人都会有一部自己专属的电影,精彩亦是不精彩也是,没有人能去改变,因为自己才是这部电影的主宰者,因此,这部电影很重要。悲痛中送走了那张张不舍的脸庞,却又在欢喜中迎来多少令人期待的笑容。所以不停的在分离与相聚中,挥手相别或热情相拥,深刻的或是已经被遗忘的个个片段,演绎着人生一部自己的电影。身边的角色像风中的落叶一样,来了而又要离去,一直都在不停的更换着,而永远不变的只有自己的这个主角。一个孩子的母亲,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公婆的儿媳,孙儿的奶奶,公司职员,社会的公民,和大多数人一样总是在演绎一部自己平凡的电影,也许很长,亦,或是很短,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必须得演下去,因为这是父母给予我当导演的权力,一个神圣的权利,我要珍惜这个权利,无愧于人生,一直演至电影落幕。


作者简介


汪玉娥,女,1965年生,江苏灌南人,金融系统退休职员。爱好文学和戏曲,已在《淮海晚报》,《灌河》《盱眙人家》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多篇。


往期荐读

▼▼▼


借你后院二两光

毛毯是船,亲人是帆

我的二舅奶奶


长按二维码,欢迎关注清江浦人家

清江浦人家
闲煮时光,漫炖岁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