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经济开发区尚锦城小区的社区活动室,一群象棋爱好者正在捉对厮杀,一群附近几个社区的象棋爱好者早早地来到这里,看似平静的比赛现场,实则杀气腾腾,各自暗暗较劲,其组织者是来苏北的运河人胡永海。
胡永海出生在淮安区南闸乡,老淮安人素有喜欢经商的传统,被称为“淮刁”,这个“刁”不是刁蛮不讲理的贬义,而是精明、头脑活络的意思。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老淮安人纷纷外出打工,他们大部分人直奔上海,摆摊设点,卖蔬菜、炸油条、做豆腐、开小吃店等等,从社会最底层的小本生意做起,此后亲帮亲,邻帮邻,常常是父老乡亲聚集在一起做生意,其吃苦耐劳精神享誉上海滩。胡永海的父母也加入了经商大军。胡永海小时候只得寄宿在宝应的外婆家读书,小时候聪敏过人,学习成绩很好,在防震棚里就着煤油灯学习,晚上过了八点外婆就让灭灯,怕浪费煤油。他就等外婆睡着了,偷偷地把煤油灯藏在被窝里继续学习。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上体育课,因为下雨,体育老师把课安排在教室里,讲的是中国象棋,对于好静不好动的胡永海来说,从此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省吃俭用买了一本棋谱研究棋艺,他常常在课余时间一头扎进象棋世界里半天不动身子,很快学校里包括老师都找不到对手,他就左手与右手下,下得难解难分,如痴如醉,赢得小棋王的称号。小升初的考试取得宝应山阳镇所有小学第一名,加上数学竞赛满分,完全可以上扬州中学,由于兄弟姊妹多,家里没有能力支撑到扬州读书,又转回南闸读初中,这也成了他一生的遗憾。上了高中以后,对象棋更是痴心不改,熬更大夜地研究棋谱,从而分心影响了学习,高考以失败而告终。父母深刻体会到外出经商之艰苦,不让他走自己的老路,就让他参加招工来到运河上成了一名船员。
从农村里来到城市,行船在运河上经风历雨,从南到北,从一个城市港口到另一个城市港口,风土人情,文化纷呈,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渐渐融入了有着运河文化氛围的船员大家庭。聪明伶俐的胡永海有了用武之地,船停在南港,他就会来到我的办公室,虚心请教,慢慢积累写作经验,他的新闻作品上了《中国水运报》的头版头条。我非常喜欢和看好这个性格内敛、好学上进的年轻人,成为莫逆之交。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棋艺突飞猛进,因为航行之余,他有大把的时间心无旁骛地研究棋谱。船员的业余生活比较空闲枯燥,有不少人喜欢下象棋,只要船舶停航了,三两个人就扎堆下象棋,长期历练,高手如云。开始很多人不把胡永海放在眼里,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年轻,初来乍到,还不拜倒认师。最后船队上一个个所谓的高手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于是,常常出现以下奇特画面,两方对垒,一方是胡永海一个人,棋盘对面是黑压压头挨头的一群人,多少双眼睛,多少只手,在棋盘上飞舞,关键时刻对面本来是一伙的人,为走哪一步棋吵得口沫四溅,不可开交,集中了大家伙的智慧也不是他的对手,后来允许对方悔棋,或者让一个“车”,最后还是输得鸦雀无声,心服口服。航运公司鼓励船员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尤其是下象棋,每年都搞公司级别的象棋比赛,就胡永海的水平还拿不到冠军。有一个船员师傅叫方朋林,象棋造诣很高,70年代淮阴地区职工象棋比赛连续三届冠军,全省职工象棋比赛第六名,是淮安市一级棋师。胡永海找到领导软麿硬泡,调到方朋林所在的船队,拜师学艺,师徒二人一有时间就在一起切磋棋艺,复盘、起手、中局、残局,让胡永海受益非浅,棋艺日进,师徒俩常常互有胜负。当时,运河航运有一批职工象棋高手,如张茂友、郑风武、邵元伦、徐玉奎,其象棋水平一直享誉淮安职工象棋比赛赛场。他作为后起之秀忝列其中,成为当时运河航运职工的一流棋手。
在运河航运风风雨雨,跌打滚爬,从一个船舶水手、财务员、业务员,一直干到船队副队长。老淮安人善于经商创业的基因在他的脑子里生根发芽,不断闪念。他果断提出辞职,带着在运河航运15年的人生历练踏上回乡创业之路。
他选择的创业项目是在白马湖养殖螃蟹。南闸处于里下河地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这里人素有水产养殖传统。对此,他充满必胜信心,他一口气租下了400多亩的养殖基地投放蟹苗(低圩高围养殖340亩,围网养殖80亩),为了照顾蟹苗,他在圩塘边搭个雨棚子,常常在棚子里和衣而眠。可是别人的蟹苗一天天见大,自己的蟹苗总不见长,还常发病害,为此他心急如焚,胡子拉碴地也顾不得剪,最后花钱请专家诊断,是蟹苗放得过密造成的,加上当年突发洪水,冲破了围堰,绝大部分的螃蟹都被冲走了,天降灾难,猝不及防,他茶饭不思,欲哭无泪,冲天的热情一下子被打入万丈冰窟。最后算帐,当年损失了50多万,都是父母辛苦打工的血汗钱。父母闻讯从上海赶回来,看到儿子愁容满面,像个小老头,心疼得对他没有一句怨言,说要不然跟他们一起去上海学做生意吧!他把自己关在雨棚里三天三夜闭门思过,天底下哪有不付出不交学费就能成功的事,下象棋还炮有隔子才能打,马走斜线才能进,小兵小卒明知前进一步就会成为炮灰,还要坚挺着往前拱,因为只有拱过界河才能赛大车。
他决定从头再来,用家里的房产抵压贷款,第二年开始稀放精养,同时,筑高圩堰,都是自己一锹土一锹土地干,大冬天里挥汗如雨。勤奋终于换来回报,第二年他养的螃蟹获得大丰收,不但个头大(个体单重三、四两以上),而且品相好,呈非常明显的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湖蟹特征,当年实现毛利润170万元,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中国象棋的博大精深告诉他,要想进攻必须扎牢篱笆稳固后方做好防守,有时候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他深知道水产养殖风险大,他是个爱动脑筋的人,第三年开始他就转变养殖模式,实施多种经营,在实施从普通养殖到稀放精养精品模式转变以后,建成了一个存放饵料的冰库,为养殖户提供存放和售卖饵料服务,开辟了新的经营渠道。第四年又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苦草、伊乐藻,成为淮安、宝应、金湖地区推广苦草、伊乐藻养殖模式第一人。第五年从山东日照引进海鱼作为螃蟹饵料试验,获得成功以后,使螃蟹饵料成本大大降低,一时名声大燥,成了当地螃蟹养殖第一人,自创白马湖大闸蟹品牌,他养殖的螃蟹直接卖到脱销,甚至被人冒充阳澄湖大闸蟹对外销售。他不忘打电话给我,让我有时间去南闸品尝他的螃蟹,可是我忙于工作,一直未能如愿。
正当他的养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当地政府开展白马湖保护与开发,征用了他的养殖基地,加上岁数也大了,创业热情意兴阑珊。后来儿子学有所成,在无锡成家立业(省内智慧交通的技术专家),需要他们老两口去无锡带孙子,他的生活重心便转为儿子做好后勤工作上,开始淮安无锡双城记。
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日子闲下来了,他又在象棋上倾注热情,自建了一个象棋爱好者群,把小区里的象棋爱好者组织起来,还自掏腰包赞助开展象棋比赛,时间长了大家都喜欢上这位来自淮安的热心人。
越是上岁数的人越容易怀旧。走千走万,不如运河两岸,想家的时候,他常常徜徉在流经无锡市区的苏南运河边,看船来船往,激起的浪花拍打在河岸上,有时候情不自禁地俯下身体去感受河水的清凉,那是从故乡流过来的河水吧,此刻非常怀念在运河上飘泊航行15年那些风起潮落的那些日子,怀念一起下象棋的老哥们,君住运河头,我住运河尾,让北向的风带去我的问候吧,“千帆过尽自从容,温柔一笑已半生”。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在象棋世界里浸染大半辈子的胡永海对此应该有更深刻地感悟吧!
作者简介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友情提示:
感谢关注清江浦人家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设置为星标
感谢关注清江浦人家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设置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