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水||李人

文摘   文化   2024-12-08 00:01   江苏  

作者:李人



水是万物之源。

自然界中的一切,唯有水最珍贵。

                   ——题记

最近常常做梦,梦见自己坐在河边的垂柳树上,拽着柳树叶望着河面。那是清澈见底的河水,河面上闪烁着透亮的露水珠子,一晃一动的跳跃呢,我捧了一口水在手上尝了一下,有一股甜甜的味道,还有一种抹不掉的泥土清香味道,喝起来可口着呢,这水要是用来泡茶绝对是上乘的水。我伸出手,用指尖在水面轻轻的一划,泛起圈圈涟漪……突然间,不知道是谁从何处扔来一个石块,“咚”的一声划破平静的水面,惊醒我梦中的水,水波粼粼啊,水没有生气,我确开始笑了。我静静的想:水啊,水啊,一生中伴随着我,你让我思索、你让我长大,太多的水花飘忽不定,让我想起许许多多关于水的事情。

童年时候,我住在东长街。那时候还没有自来水,每家每户都有个储水的大缸,大缸没有统一尺寸,有人家是大的,也有人家是小的,装在缸里面的水是全家生活必需的。这种水缸通常由高质量的陶瓷材料做成,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耐久性,我们家的水缸是直径约一米左右,高一米多些,摆在小锅屋墙角,上面用几块木板担在上面,防止泥和灰尘掉进缸里,它静静的蹲在那儿,守候着自已终生的使命。父亲和母亲整天忙于生活还要照顾我们,自然是没有时间挑水的,东长街上有专门挑水的人,他们从小河里挑水送到每家每户,用现在的话说叫作挑夫,他们通常是黝黑的面庞,矮小的身材,厚实的胸膛,挺直的腰板儿,一根微微弯着扁担斜在肩上,挑水时可以左右换肩一口气把水挑到你家,东长街上不少人家喝的水都是他们挑的,记忆中的水大概是几分钱一担吧。那时候的钱值钱呢,父母亲会用一个小罐子装着一分、二分的硬币,还有很少的五分钱硬币,家中零用钱需要一分、二分的,都从这个小罐里拿。

我们吃的水是里运河引过来的水。在里运河边越河街有一处泄水闸,经越河街向南过同庆街,沿着皮革制品厂面前一个大渠流过来,然后在东长街三门搂小学院墙东边挖了个池塘,蛮大的,池塘中间深达一人高左右,河边长着荗密的芦苇荡,附近东长街、同庆街的人都吃这儿的水。在这个河塘边东西南北各有几个人工小码头,挑水、洗衣服都在这里,小时候到了冬天枯水季节,河边的芦苇荡就是我们捉迷藏地方,跑进芦苇荡蹲下躲起来是不容易找到的。到了夏天,我们会站在河边,慢慢的走进水里,水漫至肚子深的时候就不敢往河里面走了,小伙伴们互相泼水戏闹,享受着夏日的乐趣。回家后免不了会被母亲骂了几句,不准我下河玩水,母亲还吓唬我说,水里有妖怪,专门拖小孩至河中央吃掉,听得我毛骨悚然,发誓再也不敢下河玩水了,但小伙伴的呼喊和戏水的乐趣,我不一会儿就把母亲的话抛在脑后边了。

那时候家中必备明矾,是净水用的。从河里挑回来的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民间说法是“生水”,必须用明矾搅拌调和一下,然后待水慢慢的沌清,用水时勺子要轻轻的下去,以防沉淀在缸底的泥把缸里水弄混。童年的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吃水的來源基本上是买的。挑伕把水倒进缸里后,母亲拿出明矾在缸里搅动了一会,缸里的水一会儿就清了,没有经过锅里煮开的水我是不会喝的。我们家缸里面的水用处大着呢,夏天的时候,家里买来的西瓜,洗净后放进缸里,既能摆的时间长,又能吃的冰清玉润,遇上当天吃不完的饭和菜,晚上放在水缸里,第二天早上吃的时候也不会馊,父亲打铁时淬火的水必须是清水,因为含有杂质的混水,对淬火的钢硬度有影响。一盆经过明矾沌清的水,父亲把烧红的刀囗钢轻轻的、慢慢的,从前到后放进水里,一阵水面响声,刀口钢淬火过了,形成弯弯曲曲的刀口,然后父亲用铁钳夹着食刀、一手抡着小锤,在铁砧上把刀囗敲直了。

后来东长街路面改造,地下埋了铸铁自来水管子,我们开始用上了清清的自来水,几十户乃至上百户人家一个水龙头,但洗衣服还是去小河里去的,家里的水缸也不用明矾了。“水龙头一扭,清水划划流,”我们终于用上了水质有充分保证的自来水。只是我们仍然保留了祖祖辈辈使用水缸的习惯,用大人们说的话,只要放满一缸水,就不用担心突发停水之意外,恰似“仓里有粮,心里不慌”一样的放心呢。

那时候虽然有了自来水,但不是每家每户都能装得起的,由居委会指定一家装上自来水,附近居民可以去买水。后来我家搬到新村后,才知道能装上自来水的,一般都是和居委会有点联系的,每装一个自来水龙头,居委会掏些,上面再补贴些。

上世纪六十年代未期,我们家搬到新村。是父母亲花了二百元买的三间主屋,外加一个院子,那口陪伴了我们多年的水缸,父母亲小心翼翼的找人运到了新的家,竟然还一点没坏,完整无损的又坐在新家院子里。我们吃水是后面一家姓许卖的自来水,听说许大妈是居委会小组长,她在当地还是有点威信的,居委会交办的事情,只要许大妈出面,大家都很配合。由政府出钱装了几十米长水管子到她家,附近上百户居民都去她家买水,我记得水是按担卖的,一担两桶,大概是几分钱吧,遇上家里抬水的,一桶也是可以卖的。许家当时七个孩子,也没有可以赚钱的大人,卖水的钱除了上缴给自来水厂,余下來就是利润,许大妈家靠着卖水赚的钱,竟养活了一家人。为了多买点水回来,我们也会尽量用大一点的桶,自来水龙头放水的时候把捅装满了,挑回来后倒进缸里,水是不能浪费的,一家人的吃喝都是它了。

搬到新村后,我是上了初中的孩子。一米多高的个头,已经能帮着家里做些事了,一家人的用水都是我,我每天要盯着缸里,确保缸里有水,那是我必须做的事情,加之又身为长子,自然要多做些事。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从童年起就经常替家里买油、买米,过早的分担了家中事务,因为那时候父母忙于生计已经够累的了,到了能挑水的年龄,我自然是要做的。我会向住在后面一排东首的张姓邻居借水桶,因为他家的水桶好,弧形的不大不小,带有弯曲的扁担挑起水来又省劲,我开始尚能勉强走上几步,累了我就把扁担横在桶上坐着休息片刻,要是遇上下雨后,粘性油拉泥的地,人空手走都费劲,我挑着水更加难以走路的,挑着水我走一步、挪一步,扶着路边的树和墙,抛掉脚上的烂泥慢慢朝家里走,一担水晃掉了许多,母亲有时候会不高兴的叽咕几句,说我浪费水了。后来听说东边厂里宿舍区里自来水是可以畅开用的,一个直径有两公分粗的自来水龙头不停的淌水,家里淘米、洗菜和洗衣服都会去那儿,为我们家生活用水节约了许多。后來家里装上了自来水龙头,能在家里淘米洗菜和洗衣服,我们家的那口大缸还依然是保留着,遇上停水、停电的时候,那口大缸里装满了家里所需的生活用水,大缸仿佛是我们家里的“定海深针”。到了夏天它还是我们家的“土冰箱”,我记得那口伴随我一生的大缸,缸底是一圈圈的螺纹,那是经常用明矾搅拌留下的缸底旋转痕迹,粗粗的缸边和缸底颜色又不一样,永远是稳稳的坐在那儿,到了冬天零下温度结冰时,冻不坏的缸里结上一层层冰,顽皮的我会敲下冰块含在嘴里,天然的冰捧又清又纯。

到了我下放农村时候,那儿的村民一直饮用从里运河引过来的池塘水。位于村东头、队里仓库旁边,是村民们自已挖的,一条长长的渠从大寨河引过來。这口池塘是队里最重要的一个,她除了饮用水和灌溉田地的任务外,还是全生产队人畜用水、清洗衣被等,唯一的一口池塘。我印象最深的是,夏日清晨,用棒槌、搓衣板洗衣服的大姑娘、小媳妇常常围满高大的塘坝内侧,而到塘里取水的男人们则在她们前来清洗之前就已将水担回家里缸中。夏日,因为夜短,一些较懒的鸭子往往就夜宿塘中,与在塘坝上纳凉的人们相互陪伴。个别起得早的人,绕塘一圈,有时还能幸运地捡到或多或少的鸭蛋,那可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鸭蛋,现在怕是花钱也很难买得到的了。

当时全生产队的好几十口人饮用的水,都是从这口池塘里挑回后饮用的,回家后用明矾搅清。我们知青也有一口小水缸,我从池塘里挑一担水,小缸里水就满了,每次都是女知青用明矾搅拌的。队里池塘水除了夏季因雨水充沛而溢出水面外,其余时节均为“死水”,在我插队农村生活的几年间,从没有看见村里有人在池塘里刷洗粪桶,他们都是在家里冲洗,更没有看到有人下池塘洗澡,爱护池塘里用水,成了村里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所以村里从没有发生过饮水安全方面的事故。生产队里有位吕姓老人,她一生都饮用此塘中水,竟活了近九十周岁。现在回想起来,不得不赞叹这池塘里的水养人呢。其实细细的想一下,那时候的水清澈见底,宛如一块明镜,能从水里看清蓝天白云的影子,波光粼粼,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微光,没什么污染物,走在河边常常令人流连忘返,现在走遍市区的几个公园和河边,还有多少这样的水呢?

我每天都会沿着公园水边跑步和锻炼身体,看到现在的水不如以前了,到了六月盛夏季节,太阳晒得公园河面发烫,热腾腾的水面有时还飘来一阵阵异味,令人掩鼻而过。梦中那股清澈见底的水,现在不容易找到了,我不由得感到一阵阵难受。人啊、人,已经到了应该重视水的时候了,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啊,水养育了我们,我们离不开水。

我喜欢水,喜欢那清清的水,清清的水会给予我绵绵的遐思和感悟。有时路过运河挢,远远的望着向东流去的运河之水,让我感到似水流年、时光飞逝,我多想乘一叶扁舟,沿着运河之水、沿着人生的轨迹,让水变得淸若透明、造福于人类。

202411




作者简介



人,做过农民(知青)、秘书和保卫工作,在公安机关十多年, 媒体从业若干年。平时会写些文字,爱好读书写作,尤其喜爱诗歌。偶尔会有文字见诸报刊和网络平台,曾在<<作家>><<清江浦>><世界名人会>><<作家美文>><<作家驿站>><<长三角先锋文学>>等报纸和网络媒体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闲暇之余涂些文墨,把读书当成快乐,自称为读书人


期荐读
▼▼▼

冬天来了

大口子湖回忆点滴

做个健康快乐幸福人

麦子熟了

童年时候的夏天

“童心未泯”的老同学们

土 墙

父亲牵着我的手

老同学“王八斤”

我奶奶

难忘那时同学情

知青宿舍楼

八十年代难忘的人和事

知青纪事

大姑

难 忘 那 时 美 好

我的东长街岁月回忆

草 房

我是太阳

母  亲

我的宣传班老同学

我的父亲是铁匠

雄 鹰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投稿邮箱
haqjprj@163.com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说1200字以上;诗歌成组,现代诗每组不少于五首,格律诗不少于十首。投稿时请附个人百字以内简介和照片1张。(简介字数太多请自行删减)
2.投稿请自己校对好,不要有错别字,小编不负责校对;
3.投稿务必原创未在其他公号发表过,二者缺一不可。

感谢关注清江浦人家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设为星标


清江浦人家
闲煮时光,漫炖岁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