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摄韵】九、介绍斯蒂夫·麦凯瑞的《阿富汗女孩》:新闻摄影中的情感力量与瞬间永恒||陈军撰稿

文摘   2024-12-28 00:02   江苏  


编者的话

作为摄影人,不去深透了解他们,你面对的只是摄影表象的纷繁;反之,你将领略摄影世界的精彩。
史蒂夫·麦凯瑞,1950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74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取得摄影及历史学士学位。1980年开始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专题照片。1985年因成绩优秀,被聘为签约摄影师。主要拍摄东南亚地区和伊斯兰国家的专题。1979年,因在阿富汗采访获“罗伯特·卡帕最佳海外摄影金牌奖”。

在新闻摄影的历史长河中,斯蒂夫·麦凯瑞的《阿富汗女孩》无疑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这张照片不仅以其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更在情感层面上深深触动了人们的心灵。麦凯瑞通过镜头捕捉到的不仅是一个女孩的面孔,更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无数人命运的缩影。

一、瞬间的永恒

《阿富汗女孩》拍摄于1984年,麦凯瑞在巴基斯坦的一个难民营中遇见了那位年仅12岁的女孩,她的名字是沙尔巴特·古拉。她那双绿色的眼睛透出了一种深邃而又无辜的神情,仿佛能够看透人心。这一瞬间,被麦凯瑞完美地定格,成为了新闻摄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图像之一。

在摄影中,瞬间的捕捉往往是最具挑战性的。麦凯瑞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将这一瞬间转化为永恒。他没有简单地记录下一个难民的痛苦,而是通过沙尔巴特的眼神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让观者感受到女孩的脆弱与坚韧,更引发了人们对阿富汗战争、难民危机和人道主义的深思。

二、情感的共鸣

麦凯瑞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除了其卓越的摄影技巧外,更在于他对被摄者情感的敏感捕捉。沙尔巴特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恐惧、坚强和无助,成为了无数阿富汗人民共同经历的象征。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国家在战争与动荡中挣扎求生的缩影。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摄影常常被视为冷冰冰的记录。然而,麦凯瑞通过《阿富汗女孩》展示了摄影的另一种可能性:它可以是情感的载体,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触动每一个观者的心灵。这张照片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一种人类情感的共鸣,提醒我们关注那些在战争中失声的人们。

三、影响与反思

《阿富汗女孩》不仅在艺术界引发了轰动,更在社会层面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使人们关注阿富汗的困境,并激发了对难民问题的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张照片成为了全球人道主义运动的象征之一,激励着无数人投身于帮助那些受战争和贫困影响的群体。

然而,这幅作品也引发了关于摄影伦理的讨论。麦凯瑞在拍摄沙尔巴特时是否有权利将她的形象公之于众?这种“他者”的视角是否会加深对被摄者的物化?这些问题让我们在欣赏这幅作品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摄影师在捕捉瞬间与尊重被摄者之间的微妙平衡。

四、结语

斯蒂夫·麦凯瑞的《阿富汗女孩》是一幅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作品,它通过一个女孩的眼睛,讲述了一个国家的故事,传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与命运。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去唤醒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正如麦凯瑞所说:“摄影不仅是记录现实,更是对人性的探索。”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得以重新审视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遗忘的声音,让每一个瞬间都拥有了永恒的意义。


  作者简介     陈军,笔名蓝色微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信摄影协会江苏分会理事,淮安市手机摄影协会常务副主席,清江浦人家微刊小编。


运河摄韵

用光影叙述

呈运河万象

诉两岸风情

投稿邮箱
haqjprj@163.com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说1200字以上;诗歌成组,现代诗每组不少于五首,格律诗不少于十首。投稿时请附个人百字以内简介和照片1张。(简介字数太多请自行删减)
2.投稿请自己校对好,不要有错别字,小编不负责校对;
3.投稿务必原创未在其他公号发表过,二者缺一不可。

感谢关注清江浦人家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设置为星标



喜欢就点个在看
你会更好看哦



清江浦人家
闲煮时光,漫炖岁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