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说 | 瑞派替尼治疗耐药性野生型胃肠间质瘤长期生存病例分享

学术   2024-10-18 20:30   北京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以下内容仅供中国大陆地区执业的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如您非前述专业人士,请离开本页面


病例点评:福建协和医院(旗山院区) 周永建 教授

对于晚期野生型GIST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十分有限。本案例中的患者在经历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的连续治疗后疾病仍进展,直至参与瑞派替尼的临床试验,才迎来治疗的转机。自2020年8月起,患者接受瑞派替尼治疗,至今已达4年之久,病灶得到持续的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一显著的疗效,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生,也为野生型GIST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病例点评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周永建教授




治疗小结






病例简介



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58岁,2018年3月因“反复上腹痛3月余”入院,CT提示十二指肠肠管增厚,最厚处2.7cm,考虑恶性肿瘤,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瘤,最大者8.6cm*6.8cm。 

2018.3.8 肝转移瘤及十二指肠肿物


治疗经过


穿刺病理确诊为胃肠间质瘤

2018年3月15日局麻下行“肝穿刺活检”,术后病理报告示:镜下可见游离梭形细胞组织,另可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CD117(+), DOG-1(+), Ki67 (2%),S-100(-),SMA(-),CD34(-),AFP(-),Heppar-1(-),GPC-3(-),CK8/18(-),CK19(-)。考虑胃肠间质瘤。结合影像学和病理报告,考虑胃肠间质瘤(十二指肠)合并肝脏多发转移。

伊马替尼400mg QD 治疗8个月疾病缓慢进展

2018年3月30日给予口服伊马替尼400mg QD,2018年5月31日CT提示:肝脏内多发病灶,最大者6.8cm*5.5cm,较前缩小,空肠局部管壁增厚处较前缩小,最厚处约1.6cm,疗效评估考虑为疾病稳定(SD)。

2018年11月12日随访CT提示:十二指肠管壁增厚处较前增厚,肝内病灶较前增多、增大,最大者7.6*6.2cm。考虑病灶缓慢进展。

伊马替尼600mg QD 治疗3个月疾病进展

2018年12月17日给予口服伊马替尼增量至600mg QD。

2019年2月28日随访CT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较前增大,最大者9.8*8.5cm,疾病进展(PD),考虑伊马替尼继发性耐药。


舒尼替尼 50mg QD治疗8个月疾病进展

2019年3月1日停用伊马替尼,3月4日开始口服舒尼替尼,方案为50mg QD,服4周停2周。

2019年10月29日随访MR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较前增大,最大者约11.5*9.5*11.4cm,考虑PD,舒尼替尼继发性耐药。

2019年9月肝脏穿刺活检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提示:野生型GIST。

2019.10.29 肝转移瘤


瑞戈非尼120mg QD治疗1个月疾病进展

2020年3月开始口服瑞戈非尼120mg QD。2020年4月1日随访CT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较前增大,最大者12.3*9.7*12.8cm,考虑PD。2020年4月20日停用瑞戈非尼。

2020.4.1肝转移瘤


瑞派替尼150mg QD治疗4年,疾病持续部分缓解

2020年8月6日参加瑞派替尼用于耐药性GIST四线治疗临床试验,口服150mg QD。

2020年9月1日随访CT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最大者11.2*8.4cm,疗效评估为SD。

2021年9月28日随访CT提示:肝内多发转移灶较前缩小,最大者7.3*6.2cm,疗效评估为PR。

2022年8月30日随访CT提示:肝内多发病灶较前缩小,最大者6.4*5.5cm,疗效评估为PR。

2024年7月31日随访CT提示:肝内多发病灶较前缩小,最大者直径约6.3cm*5.2cm,疗效评估为PR。


患者在服用瑞派替尼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未进行剂量调整,生活质量高。



专家点评

周永建教授:

该病例突显了野生型GIST患者在靶向治疗选择上的挑战。该患者在2018年确诊时已伴随多发肝转移,基因检测结果为野生型。野生型GIST由于缺乏KIT/PDGFRA获得性功能性突变,对于伊马替尼治疗反应相对不佳。目前尚无特定针对野生型GIST明确有效的药物,临床上对于野生型GIST的最佳治疗方案仍在不断探索中。该患者在确诊后接受了多种靶向治疗,包括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但均未能长久有效控制病情,最终导致疾病进展。在2020年以前对于三种标准TKIs治疗失败的晚期GIST缺乏可用药物,患者在常规治疗后往往面临生存期缩短及生活质量下降的风险。

该患者于2020年入组了瑞派替尼的临床试验,为其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瑞派替尼是专为耐药GIST研发设计的一种新型的酪氨酸激酶开关控制抑制剂,在全球III期INVICTUS研究[1]以及中国桥接研究[2]中均显示瑞派替尼对于晚期四线GIST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为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而且瑞派替尼一旦有效,持续作用时间长。基于此两项研究结果,瑞派替尼于2021年在中国获批上市,成为了晚期GIST四线标准治疗。本例野生型GIST患者在接受瑞派替尼治疗后肝转移瘤实现了部分缓解,并在随后的四年内均未见疾病进展,表明瑞派替尼在野生型GIST人群中的潜在优势和有效性。此外,患者在瑞派替尼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维持了良好的生活质量,这为临床提供了重要依据,支持其在野生型GIST治疗中的应用。未来应继续加强对瑞派替尼及其他新型靶向治疗的研究,以进一步优化野生型GIST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 Blay JY, et al. Ripre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INVICTUS):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 2020;21(7):923-934.

2. Li J,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ipretini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s a Fourth- or Later-Line Therapy: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II Study. Clin Cancer Res. 2022;28(16):3425-343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X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肿瘤资讯
分享肿瘤领域前沿进展,传播正确肿瘤防治理念,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的关注!新浪微博:@肿瘤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