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最新发表在《运营管理杂志JOM》上的论文《反馈在制造业中的影响:使用智能手表技术的实地实验》。随着制造业的不断数字化,如何有效管理和激励一线工人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传统反馈机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通常通过提供绩效信息来帮助工人改进工作表现。然而,在高度自动化的现代生产环境中,工人与机器协同工作的程度更高,他们对反馈的理解和接受方式可能会受到信息的呈现形式和传递方式的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反馈目标(个人或团队)和反馈框架(正面或负面)如何影响制造业工人的生产力表现,并为制造业反馈机制的优化提供新的实证依据。
研究作者在欧洲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两个工厂开展了实地实验,通过智能手表向工人提供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内容包括工人完成任务的数量,以四种组合形式呈现:个人正面反馈、个人负面反馈、团队正面反馈和团队负面反馈。实验分为两阶段,首先是为期六周的预处理阶段,工人在此阶段不接受任何反馈,以建立基准;接下来是为期三周的处理阶段,工人根据分组随机接受不同类型的反馈。研究数据通过智能手表和生产系统收集,包括29,669条机器状态报告,旨在量化反馈对生产力的影响。通过“双重差分法”(DiD)分析,研究比较了处理前后各反馈类型的生产力变化,从而评估不同反馈形式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个人正面反馈的效果最佳,能够显著提高工人生产力,提升幅度达10.4%;相比之下,负面反馈在团队层面更有效,能够传递紧迫感,推动团队改进。然而总体来看,反馈的目标(个人或团队)比框架(正面或负面)对生产力的影响更大。该研究为制造业反馈机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见解,建议管理者在设计反馈机制时应优先考虑个体化的正面反馈,以便更好地激励工人提升工作效率。此外,研究还展示了物联网设备在实时反馈中的潜力,为未来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经验。
唧唧堂学院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