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麻药,人到底会不会变傻?揭开麻醉神秘面纱!

文摘   健康   2024-08-22 21:03   广东  
麻醉,在大众心中十分神秘。有人认为,麻醉就是“打一针,让患者睡一觉”的简单技术,这种误解不仅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即便是在医务人员中,对麻醉不了解的人也不在少数。
大家常常好奇,麻醉医生在手术室是怎么工作的?全身麻醉会让脑子变傻吗?麻醉会不会让人产生幻觉?手术麻醉前为什么不能进食东西?打了麻药还是有感觉,这是不是麻药的量用少了?怕痛的人要多打点麻药吗?无痛分娩会不会影响胎/婴儿健康?

那么,麻醉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医疗技术?为什么说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患者应该如何配合麻醉医生的工作?今天我们就来近距离了解麻醉,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01


什么是麻醉?






在现代医学中,麻醉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医疗手段,对于确保手术和某些诊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决定性作用。麻醉不仅可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避免痛苦,还能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手术条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随着外科手术及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已远远超过单纯解决手术止痛的早期目的,工作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手术室。随着各临床科室对麻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麻醉医生的身影遍布医院的各个科室,如ICU、急诊室、胃镜室、介入导管室等等,麻醉技术为各科室的治疗工作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现代麻醉和麻醉学的概念有了更广的含义,成为一个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危重病医学,特别是围手术期医学的综合性学科。

1.全身麻醉

主要是指麻醉药物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

按照全身麻醉药物分类,全身麻醉具体分为三类:吸入麻醉、静脉麻醉,以及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实际工作中,全麻多用于手术中,但是随着舒适化医疗的推广,比如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等门诊诊疗中,全麻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区域阻滞

在患者神志清醒状态下,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如脊神经、神经丛、神经干或周围神经未梢,使机体某一部分的神经传导功能暂时可逆性阻断。

按照应用或注射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局部浸润麻醉、表面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等。

比如,拔牙的时候,就是局部浸润麻醉;做剖腹产、做无痛分娩,通常采用椎管内麻醉;手受伤了要做手术,需要打个臂丛局麻,就是神经阻滞麻醉。

3.复合麻醉

就是使用多种药物或者多种麻醉的方法,通过综合它们的性能取长补短,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简单来说就是麻醉药物与方法联合应用。

这是麻醉发展的比较成熟的使用方式,复合麻醉的应用是建立在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的基础上的,通过了解全身麻醉药物和局部麻醉药物各自的性能,进行合理的整合,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是目前临床手术比较受欢迎、被普遍接受的麻醉技术。


02


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常听说,“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这是真的吗?

实际上,麻醉医生的水平是手术质量的重要保证。正如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张雁灵所说,“一个医院医疗水平好不好,看看它的麻醉科就知道了。”

在一台手术中,最至关重要的、工作时间最长的就是麻醉医生。从术前评估到术后随访,都是麻醉医生的职责。

1.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药物过敏史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2.术中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麻醉医生不仅要让病人没有痛苦,还要始终保持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细胞内环境都处于正常生理范围,也就是说在麻醉和手术的过程中,患者将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一旦遇到手术或麻醉发生意外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紧急措施抢救患者。

3.术后管理与随访 

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的管理,包括疼痛管理、预防感染、促进康复等,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状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得到更快更好的康复。



03


麻醉常见误区




1.麻醉安全吗?

首先,麻醉肯定是有风险的。麻醉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医疗手段,但任何医疗操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麻醉。

关于麻醉是否安全,麻醉圈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段子。

我国注册的麻醉医生是10万人(还是远远不够),2017年因工作猝死的麻醉医生有16个人, 2018年在前几个月猝死4位医生,据此估计,麻醉医生的猝死风险约是1/5000。

但我们手术病人发生死亡的风险是1/100000。所以,手术病人比麻醉医生安全得多。可以说,只要麻醉医生没有猝死,病人基本上是安全的。

当然,麻醉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等,但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通过适当的护理和治疗可以缓解。

麻醉也可能有一些长期或永久性的后遗症,如神经损伤、认知功能障碍等,但是发生率非常低。


2.麻醉是否影响记忆?

麻醉可能会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记忆缺失,但通常不会对长期记忆产生影响。

麻醉后,患者通常会在短时间内恢复记忆,但恢复速度因人而异。

麻醉对记忆的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麻醉药物的种类、剂量、患者的身体状况等。


3.麻醉是否影响智力发育?

这可能是家长在术前谈话中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尽管说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有影响,但它是一个可逆性的变化。

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三岁以下的孩子,我们做麻醉手术的时候有一定的顾虑,比如全麻的药物要少,另外麻醉的时间要短;三岁以下,我们能够避免的就尽量避免,或者说三个小时以内,或者三岁的三次以内,这些都是安全的。当然这也是大致的讲法。

手术需要衡量利弊。比如说,一岁多的小朋友出现肠套叠。这是要命的急症,肯定是先救助生命。比如说矫形的手术,延误到后面手术的效果比较差,那还是建议尽快手术。如果是可以等的手术,建议推迟到三岁以后,会更加安全。


4.看牙需要全麻吗?

在牙科治疗中,局部麻醉是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治疗效果。

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牙科手术,如复杂拔牙、种植牙、特殊群体治疗等,可能需要全身麻醉。

虽然牙科麻醉是安全的,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过敏反应、呼吸抑制等。因此,患者在麻醉前应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健康状况、不要隐瞒相关病史或过敏史等,以免出现风险。


5.无痛分娩技术会影响胎儿吗?

无痛分娩技术通过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无痛分娩技术通常在产妇进入第二产程时实施,麻醉医生在产妇的腰部进行局部麻醉,然后通过导管将麻醉药物注入产妇的硬膜外腔,以减轻分娩疼痛。

无痛分娩技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通常是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这些药物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较小。


6.麻醉就是打一针这么简单吗?

提及麻醉,“打一针,睡一觉”一定是不少人对其最大的误解。

在手术中,麻醉医生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实现精准用药和精准调控。“精确麻醉”既体现在个体化之间,又体现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上,是与患者所接受的手术应激创伤和自身的病理生理条件密切匹配的麻醉深度。

同一台手术,不同的患者因为体重、年龄、基础病理条件的差异,所需的麻醉深度也不同。另外,一个人从入室到切皮、探查、切除、冲洗、缝合等每一个步骤所需的麻醉深度也并不是完全一样的,需要精确对标、综合考量。

所以,麻醉学科已经转型成为围术期医学科,麻醉医生不单纯只是推一下麻药,维持一下,监护一下那么简单,而是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整个围术期都要进行精准管理,让患者舒适的目的。


7.麻醉还能治疗慢性病?

“麻醉治疗学”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它是运用麻醉的药物、方法,来治疗一些慢性的、难治性的疾病,比如顽固性失眠、多动症、银屑病、青春期的痤疮、偏头痛、偏瘫、自闭症,都能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虽然麻醉治疗学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麻醉治疗学逐步应用于临床推广后,未来一定会大放异彩,这也是麻醉学科走向真正临床学科的关键一步。




麻醉医生的话


在每个人的就医过程中,无论是无痛胃镜等日常辅助检查项目的“精准舒适”,或是开展镇痛诊疗缓解疼痛的“人文关怀”,还是急危重症抢救时的"生死时速”,麻醉科早已成为守护生命的支柱力量。精准永无止境,这是麻醉医生的追求与梦想。未来,个体化、精准化的麻醉,将能更好地为病人无痛与安全服务!




互动环节




您说在无痛分娩的影响很小,如果有影响的话是什么?

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产科的无痛分娩,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选择剖腹产有一个问题,就是伤口的愈合过程比较久,肠粘连的情况比较多。还有生二胎,生三胎,如果每次都剖,那肯定影响比较大。那么无痛分娩技术是这样的,首先它是一个有创的操作,就是在背上打一根针,置一根管到椎管内,椎管是我们脊柱中间一个很小的间隙,最宽的地方是2.2毫米,这是很精细的一个操作,为什么?如果说你过头了,就容易把硬脊膜给戳破,容易碰到脊髓里面去,造成腰麻,或者是其他的并发症。第二,我们用了局麻药以后,她可能会有短暂神经综合征,就是麻、胀的感觉,属于一过性的副作用。一般来说影响是不大,但是如果有的时候浓度高了,可能还是对产妇生产的时候用力、憋气有点影响,但是事实上我们正常的剂量是不大的。第三,虽然做了无痛,但还是正常分娩的,孩子要出来的这个过程,整个机体的结构是有变化的,特别是初产妇,既然不痛,可能她生的动作大了,或者生的过程过于顺利了,反而可能造成的损伤就增大了,如果有痛的感觉,可能就稍微缩一点,动作小一点,慢一点了。



-End-


本文作者系: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麻醉科主任 旷昕教授

编辑:健桥君


本期名医

旷昕 

博士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后合作导师

麻醉科主任 麻醉重症教研室主任



麻醉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中心访问学者。现任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麻醉重症教研室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深圳市龙华区医学高层次A类人才。社会任职:国际华人麻醉学院会员,中国中西结合麻醉学会委员,中国妇幼微创协会麻醉学组委员,中国麻醉与围术期科技专业委员会麻醉与围术期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麻醉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精准麻醉分会常委,深圳医院协会麻醉分会常委,深圳市龙华区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医师协会麻醉分会副会长,《中南医学杂志》编委审稿专家,《实用医学杂志》编委。擅长: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肺手术麻醉、颅脑外科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内分泌外科麻醉、产科和早产儿与新生儿麻醉、小儿麻醉、老年麻醉、脑部外科麻醉、骨科手术麻醉、创伤外科麻醉,尤其擅长心血管、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抢救与麻醉管理。麻醉技术精益求精,不断学习新理论,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国内率先开展快速康复与麻醉治疗,尤其是无痛舒适化与睡眠障碍及疑难杂症治疗。已培养研究生20余名,获科研课题10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主持省级课题7项,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老年病人围术期神经变性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

 出诊时间地点 

周日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00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麻醉门诊6号诊室

 预约挂号方式 

1.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健康深圳微信公众号、健康桥微信公众号

2.健康深圳APP、健康160APP

科室简介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是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院级重点学科;是广东省医学会可视化实践基地与加速康复外科实践基地;还是深圳市医师协会麻醉分会副会长和龙华区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科室现有医护人员共44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15人,住院医师10人,护士7人。其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1名,龙华区高层次人才1名。科室拥有多种进口高端器械设备:彩色B超、全身麻醉机、多功能监护仪、智能麻醉药品管控系统、无线术后镇痛系统、脑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美格尔麻醉深度检测仪、可视电子喉镜、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自体血液回收机、加温毯等。目前麻醉科开展了多项先进技术,如: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精准麻醉、术中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自体血回收、支气管封堵术、术中唤醒麻醉、血液保护、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多模式镇痛等。

荟萃名医名家,畅谈健康理念

交流健康心得,分享生活态度


每天群内分享健康知识↓↓




这里有靠谱、实用的科普干货

长按下图关注一波↓↓


好看就点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