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设计与科学发展大会即将启幕(南京,10月18日-21日)

文摘   2024-09-13 11:28   重庆  

大会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联合承办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研究专业委员会
中国文化传承与数智创新实验室
重庆红智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 工程 设计》编辑部
《包装工程》编辑部

联合协办单位(按拼音排序)


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东南大学现代设计研究所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贺州学院设计学院

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吉林动画学院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院工业设计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艺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设计学院


支持单位


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育联盟
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
文化创意设计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
重庆市服装设计师协会

指导单位


江苏省艺术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大会主题



设计之本·设计自信


人类通过设计将头脑中抽象的“理想之境”转化为现实,进而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提升自身生活、工作及社会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与科学始终相伴相生。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多模态、智能传感、空间计算等技术的广泛介入,设计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传统的设计理论、方法、架构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设计研究者与实践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定义“设计是什么?设计之路要走向何方?”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技赋能设计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性创新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厘清中华造物思想的源流,梳理中华设计美学的脉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设计理论体系、研究范式和实践方法,是当代设计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历史使命,也是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必将为推动世界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大会主论坛


(10月19日 08:30—12:00)

本次大会主论坛邀请了来自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5位权威专家,围绕大会主题作以下精彩报告:


报告一

从包豪斯到呼捷玛斯——设计历史的启示




报告摘要

包豪斯是欧洲现代设计思想的肇始,呼捷玛斯是苏联最著名的设计学院,包豪斯三任校长的追求包涵了西方文化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的选择:自由、理想、左翼、市场;而呼捷玛斯诞生于俄苏文化的新体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下,产生了超越现实之上的设计思维:技术美学超越了艺科融合和生产关系,开启了人类设计的宇宙时代。这是“异托邦”与“乌托邦”的关系,这一段历史所获得的经验,有可能启示世界设计的未来。


报告二

走向何方——新时期设计的发展趋势

报告摘要

设计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设计引领人类的创造、改变人类的生活。因此,设计学是人类最具价值的学科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文明时代,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类与大自然及所有生灵共生共存的产品循环体系受到空前重视,在此背景下的设计呈现出以信息技术为主体,注重创造和开发知识,走出本土,融入世界的特征和趋势。因此,用设计营造出一个人类、生灵与自然之间平衡而和谐的生存环境和精神家园,不断促进人类和所有生灵生活方式的改良,进而将他们的生活状态带入高度合理、完善,精神高度自由的境地是新时期设计的发展理念和趋势。

面对我国在设计上出现的文化身份虚无化,奢侈化,高度商业化,长官意志化,以及极端功利化等问题,须对当代设计本身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和再设计。在此基础上,杜绝盲目的标新立异,将创新置于法度之中,强调创新的价值意义,让设计展现出刷新固有的经典界面之后呈现出破土而出的生命气息,这也必将成为设计的发展趋势。报告在最后强调新时期“以生灵为本”的设计理念,并据此提出了设计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让所有的生灵生存得更合情、合理、和谐、美满,给所有的生灵带去真诚、友善、利好。


报告三

设计自信理论与实践问题

报告摘要

设计自信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之一,亦是设计研究者与实践者对自身设计能力、设计理念、设计风格以及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坚定信念与积极态度。首先,中国古代丰富的设计思想能够充分表现社会整体技术与文化发展的面貌,“材美工巧”“文质彬彬”“顺物自然”等造物观念是设计自信的理论基础。其次,中国传统与民间优秀设计的“两创”实践是设计自信的根基。中国传统与民间的优秀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湛的技艺,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传统设计元素与现代生活需求、审美趋势和科技手段相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最后,三大体系的系统构建是设计自信的充分表达。中国设计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以古代设计思想为基础,对完善设计学学科体系、充实设计学学科的文化维度、指导设计实践、解决设计界所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报告四

AI时代的设计技术中立论与设计风格

报告摘要

进入AI时代,智能化技术给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极大地解放了设计师简单劳动的生产力。有一种观点认为未来设计是技术至上,还谈什么风格?以往设计师几个月完成的工作,智能化生成技术几秒钟就完成。设计风格在AI技术支撑下已经扁平化和符号化,设计的美学风格已经不重要。而且设计界热衷于大谈算法就是设计,算法就是美学。在技术理性思潮当中充满着唯技术论和技术至上论,由对未来的迷幻变为了新的技术迷信。今天谈论看似中立的技术其实不中立。我们常常发问AI时代技术中立吗?设计活动中设计美学风格仍然存在,尤其是涉及到衣食住行的生活产品设计。由于民族的、国家的、年龄的、不同文化程度的审美差异,一定存在着不同的美学诉求,风格仍然非常重要。AI技术至上必将替代设计师是设计的悖论!


报告五

人工智能时代与设计思维变革

报告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对创新设计的工具、方法与思维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传统设计思维既受到文本、图片及视频等生成式AI的影响,也受到技术迭代思维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思维范式,将数据、分析、迭代、文化及伦理与设计思维做新的整合,以适应时代设计的变革。


大会八大平行论坛


设计理论方向——设计挑战:迈向自主创新


环境设计方向——智慧引领·文化自信:塑造中国特色设计新地标


工艺美术方向——话语体系·传统赋能:工艺美术功能的时代转向


数字媒体艺术方向——智能·数字·艺术:文化自信的时代表达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视界之内·视野之外: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图景

产品设计方向——智识演进·设计革新:从制造到智造的提质引擎


服装设计方向——自塑·他塑·共塑:中国服饰形象的新时代传播


公共艺术方向——以美为媒,科技赋能:艺术城市的中国路径



设计理论方向平行论坛

设计挑战:迈向自主创新

(10月19日14:00—17:30)

邀请了广东工业大学专家作为本论坛发起人,与主办方共同策划邀请了来自南京艺术学院、江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东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的共9位专家,作以下精彩报告:


告一

从约翰·杜威出发:设计理论研究的当代性

报告摘要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设计要发挥最大化的学科价值,学科交叉既是自身的内在属性也是时代所需。作为一门始终强调应用与实践的学科,如何理解并发挥设计理论研究的当代价值,是摆在我们每个自诩为“理论研究者”面前的时代命题。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作为非常重要但尚未被认真对待的设计哲学立场,本次发言将基于杜威的功能主义、经验主义以及其社会政治观,从以下三个议题展开探讨:(1)何谓优良的设计理论——讨论设计理论的基本特征与评判标准,探究在杜威实用主义视角下,如何定义“好的设计理论”;(2)如何进行有效的理论研究——探讨理论研究的方法与路径,结合杜威的经验主义,分析如何在设计实践中进行理论建构和验证;(3)设计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讨论设计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影响,强调设计理论如何回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与挑战。


报告二

设计学口述历史理论研究:多学科视角

报告摘要

设计学口述史理论研究对于设计学学科层面的智识增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跨学科性与民主性的特性关联中国设计人物主体性的复活,也关联中国设计叙事话语时间性的回归,兼具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价值。

以社会学质性研究参与到设计学科的研究中,口述中国设计的知识价值,是科学认知和回顾中国设计跨学科性、叠层性及复杂性的重要路径。以口述史的方法将以往对静态结构的设计学科发展的关注转向以时间性和主体性的复活所带来的学科发展的结构性研究。围绕中国设计学学科建设情境及问题意识的访谈记录,口述对象涵括设计发展进程中的跨学科设计群体,构成了中国设计叙事话语的主体,他们的观察与所见,不仅是对设计自身认识的深化,还应包括对设计学科发展历程的揭示与领悟。


报告三

设计现象学视野中的创新本质与传统挑战

报告摘要

被称为“西方艺术史之父”的乔尔乔·瓦萨里,在其《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家名人传》中提出“设计的艺术”(Arti del disegno,英文即Art of design)这个概念,其中,design指的是“上帝创造茫茫宇宙和人类”时的“绝对完美的”理念构思。搬出一个上帝来,在瓦萨里的时代是很正常的,非此不足以表达design含义的神圣崇高性。

今天,我们用设计现象学的眼光,可以把design还原为人类追求绝对美好事物的理念构思活动。最美之物是人的有限性所达不到的,但对完美理念的追求、模仿、靠近,却是人所能做的,也应该做的。即使没有瓦萨里心目中的上帝,现代中国人也能从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中,领会design的本质含义,并把它倾注在对“设计”一词的理解中,将传统对“设计”的手段层面的理解提升到目的层面。

设计,就是人把心中的美好理念显现为形象的创造活动。简言之,设计是美好理念的赋形活动,这就是设计的本质。与设计相关联的创造或者说创新,其本质也只有在设计的本质中才能得到正确理解。在新技术飞速迭代的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在表象上的“新”,必须具有本质上的“好”,才能造福人类。设计创新所遇到的传统挑战,是观念的挑战,是文化母体在设计精神诞生时所必然经历的阵痛。设计理论工作者应能胜任助产士的工作,为设计的时代精神接生。


集体创新模式与设计发展的内在路径:延安设计创新的启示

报告摘要

在困难的客观环境下,延安设计本着“艰苦奋斗、自立更生”的原则,在实践层面和思想层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了克服物质资料的匮乏和技术人才的不足,延安的各大工厂和政府机关都充分地发挥生产中的集体智慧,形成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延安的集体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仅是一时的应急之策,相反,它逐渐造就了一种对于集体性创新在观念上的尊重和信赖。也就是说创新模式影响了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影响了新中国的集体性创新,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近现代设计发展的内在路径。


报告五

困境与突破:设计的人文精神和文化重构

报告摘要

设计从一门古老手艺发展至今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并日益朝着学科化方向迈进。20世纪以来,西方各种设计理论如功能主义、产品语义学、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情感化设计、伦理设计、组织设计、社会创新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令人目不暇接。一方面,它们暂缓了设计应对复杂现实情境的种种危机;另一方面,设计学理论建设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积淀方能在实践中显现其成效。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印发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新增“交叉学科”门类,“设计学”作为其下一级学科赫然在列,可见我国对“设计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跻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设计学何以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实践先于理论。设计虽然包含直观性、创造性和个人因素,但设计并非艺术,因为它不是个人想象力的自由驰骋,而是服务于不同利益相关者,属于“戴着镣铐跳舞”;设计虽然协助实现功能性目标,但设计并非技术,因为它与模糊的跨学科话语而非客观标准息息相关;设计流程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实验过程,但设计并非科学,因为它并未对现实世界提出新的阐释模型,而多半是有目的地改造现实。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日新月异引发人类面临种种复杂不确定性时的茫然失措以及如影随形的精神空虚和焦虑困境,“人类成为拥有巨大成产力的猿猴”(许倬云,2012)而陷入布兰茨困境:“我们都是原始人”。如何找寻失落的人文精神,对文化进行重构,从而重建价值体系,不妨回望我国几千年积累的诸多智慧——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及其根植于人文精神的价值关怀,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庶几能矫正和弥补西方现代文明的缺失,以期创建对生活环境关怀、对人生价值关怀、人与人之间彼此关怀的新的生活文化形态。


报告

红色设计基因研究的价值、问题与方法

报告摘要

红色设计基因研究是中国设计领域的原创性研究主题,它旨在理清红色设计的发展历史、挖掘红色设计的历史文化资源、洞察红色设计的生成机制以及社会作用机制,进而提炼中国当代设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本土资源。对于设计学研究而言,红色设计基因研究不仅能够填补以往中国设计史研究的空白,而且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设计艺术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红色设计基因研究要结合文献学、实地考察、口述历史、政治学方法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开展系统的理论建构。


报告七

民族性与全球化:海外中国民间工艺的物质文化表述

报告摘要

海外流散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和手工制品是我国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碎片化、隐秘化、非活态的特质存在于国内设计学研究的视野之外,却是我们今天讨论全球化设计史和创新型设计理论时意义深远的材料。几个世纪以来,这些在异时空旅行的民间物质文化材料在国内鲜有揭示,这与离开了原生文化的海外资料语义模糊、分散隐蔽有关,也与海内外不同的文化视角和设计史演进逻辑相关。本报告从海外中国民间工艺品这一特殊类型出发,通过物质文化研究的视角,讨论中国民间工艺品在跨越空间、时间、知识、媒介等范畴后产生创新的可能,并在一个新框架中来观察和评述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民间民族工艺。


报告

交叉学科视域下的设计理论:回顾、反思与前瞻

报告摘要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交叉学科建设的背景下,本报告对设计理论研究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并针对国内设计理论研究存在的各种误区,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什么才是“设计的”理论?为什么研究设计理论?如何研究设计理论?希望通过对设计理论“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往哪里去,我该怎么做”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能够寻找到一条解决当前设计理论研究中理论与实践分裂、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分裂、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分裂等难题的可行性路径。最终,笔者将设计理论研究的路径归纳为:应用“为了设计的理论”的研究、反思“关于设计的理论”的研究、发展“作为理论的设计”的研究。


报告九

中国自主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问题

报告摘要

重点考察中国自主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问题,包括目标、原则、核心内涵、体系建构、话语系统、理论工具、传承方式等。(1)目标——第三种体系:中国人自己的设计学理论体系;(2)基本原则——打开理论、开放融合、打通古今中外;(3)三大板块理论 —— 空间结构体系、历史形态体系;(4)建构模态 ——当代设计学体系建构的18种基本原生模态;(5)知行能成理论;(6)工匠文化研究发展史及其定义;(7)设计立国、12字方针(理论先导,政策跟进、产业繁荣);(8)传承 —— 考工学体系、世界经验。


环境设计方向平行论坛

智慧引领·文化自信:塑造中国特色设计新地标

(10月19日14:00—17:30)

邀请了大连理工大学专家作为本论坛发起人,与主办方共同策划邀请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东华大学、J&A杰恩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的共9位专家,作以下精彩报告:


报告一

辽南石棚建筑的文化地理解析与空间环境构建




报告摘要

辽南石棚是辽东半岛的璀璨明珠,以其数量之丰、类型之全、保存之好,傲立于世界文化遗产之林。它们不仅是物质与文化的双重遗产,更是民族记忆与身份认同的深刻印记。辽南石棚如同沉默的见证者,屹立数千年,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对其研究与保护,不仅能追溯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更能深刻理解其文化的独特价值与精髓。辽南石棚是历史的瑰宝,是文化自信的象征,引领我们跨越时空,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报告二

现场与在场的设计知行








报告摘要

知行合一,应是每一位设计工作者的标杆标尺。从词义上看,“合一”的设计,统合的是“良知”与“行动”。基于此,本报告从“剖析现场致良知”导向“呼吁在场行实践”,以期启发设计工作者的知与行。

其一,剖析现场是致良知的关键路径。日本作家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写到:工作现场有神灵,强调了现场的重要性。对于设计创新而言,现场具有设计问题、创新素材、优秀经验等设计创新的重要要素。以地域资源的系统创新为例,通过现场发现问题,寻找地方故事、图形,创新文创产品设计、IP设计、空间设计等,以此推进现场的街区更新和体验升级。

二是呼吁在场行实践。以“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行动为例,从异质链接、去中心化、人人都是设计师和自下而上,4个设计原则出发,阐释“论文写在大地·设计做在城乡”的在场行动的精神。并以联合毕设行动中大学生“真题真做”的白枇杷助农直播毕业设计为具体案例,围绕毕业设计如何知行合一的问题,系统阐述学生“现场”与“在场”的知行行动,以此启发设计青年践行“知行合一”的优秀精神。


报告三

博物馆展陈空间的互动机制研究









报告摘要

博物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而且还是人们的“心灵驿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考、感悟和放松的空间。同时博物馆对于促进文化传承、学术研究、教育推广、文化交流以及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个案为切入点,强调置于宏观的博物馆展陈设计大背景。以事见理,通过设计所呈现的行为现象,探究物与人、物与物、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揭示博物馆展陈设计与人的行为偏好之间的规律性问题。本研究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环境行为、行为偏好、感知质量等相关理论为依据,探究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互动机制与运行过程,旨在揭示博物馆展陈空间行为偏好与质量影响因素,多角度进行研究,构建博物馆空间设计的感知评价与质量提升模型。通过参观者对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中的流线、叙事、智慧系统、色彩、形式、灯光以及情景方面的体验偏好需求,对其进行感知、解读、选择以及判断得出体验质量的数据结论,结合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体验质量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实际体验评价的反馈。最后,通过展陈设计实践项目对参观者体验偏好与认知进行修正,再量化体验质量得出结果反馈,不断修正体验质量。最终形成“需求—体验—反馈—需求”循环的互动机制。


报告四

未来设计 数智赋能——以室内设计为例




报告摘要

围绕室内设计领域的发展,阐释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引领设计领域进入一个革命性的新时代。AI不仅在改变设计的生产流程,更在重新定义创意与技术之间的协作关系。

当下,AI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利用AI技术提高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流程,AI如何为设计产业带来新的动能。从创意的萌生到设计的实现,从数字经济的兴起到产业的转型,AI在设计创新方面的贡献正逐步显现,它以一种不易察觉却影响深远的方式,对设计行业的工作模式进行着根本性的重塑。

报告将阐述AI如何成为设计创新的驱动力,以及它如何帮助设计行业适应并引领数智化时代的发展潮流。通过这一主题,旨在启发听众对设计领域未来趋势的思考,并探索AI技术如何为设计行业带来无限可能。


报告五

落花有情——重塑日常生活诗意情境的社会参与式艺术实践





报告摘要

日常生活空间的管理维护成为公共事务治理中常被忽略的方面。本文以木棉花的落花污染为例,分析了城市日常生活空间中公共环境的管理局限性和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基于情境主义反思日常生活中“表演”遮蔽生活本真而产生自我与他人和社会逐渐疏离现象,进一步分析出落花污染的深层原因。透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落花有情”的艺术实践,总结出一条抵抗日常生活异化、引导公众共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路径。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社会参与式艺术实践介入和改造日常生活的策略,从情境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日常生活空间,结合情境主义国际的艺术实践策略展开直接具体的“情境”建构,补充了国内对情境主义理论工具的具体应用和在地性的空间实践案例。


报告六

数智驱动的规划方案设计——以蒙古新首都哈尔库姆城为例




报告摘要

针对蒙古现有首都乌兰巴托城市污染、交通拥堵和基础设施薄弱等重大挑战,创建一个新首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用数据驱动,为规划决策提供信息;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设计优化城市通流量、能源使用和公共安全;应用空间叙事为新首都人民塑造不同使用场景,通过将蒙古传统文化和遗产融入新首都的结构中,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公民的自豪感。目的是创造一个绿色、活力、凝聚力、认同感、体验牧文化中心的绿洲之城。


报告七

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教学与思考——以木结构实验性设计为例







报告摘要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从自身的学科特色出发,在前期探索与实践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及时更新学科的知识体系;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探索跨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路径;打通艺术学科专业壁垒、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培养,通过国际合作、协同创新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开展环境设计专业建设。

报告将阐述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南艺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应对新的形势所进行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实践,例如在“材料与构造”课程中更侧重从“材料科学”的角度组织教学,从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生产流程和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入手讲授相关知识,再从材料的视觉表现到构造特征,到材料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和最终的应用设计,真正将理工科的知识与艺术学科的知识深度融合,以新的视角去建构和完善原有的课程体系。再以本科毕业设计课程“木结构实验性设计研究”为例,深入介绍环境设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探索。


报告八

在场与离身:数智时代的空间流变





报告摘要

历史维度的空间多以人具身的在场感知与功能应用的设计体验为前提,在注重功能与形式的基础上,人类的行为多以具身在场空间的物理边界上不断创新、变异,以突破空间、材质及形式审美的场域,由此产生众多独具魅力及形式的空间作品。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了虚拟空间镜像的产生、拓展了创新设计的工具方法,人类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离身与具身的跨空间转换,一方面数字技术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环境审美空间的还原与建构,而另一方面这种空间转换导致了空间认知错误、身体场景混乱、空间文化缺失等空间主体性及身体在场性流变的问题。建构具身在场与离身空间的空间新形式,梳理生成式空间流变的内在机制,探讨空间逻辑构建及文化表征新体系,化解人工智能时代环境设计中存在的身体在场与空间认知迷惑等问题及突破离身性的空间困境。同时探讨数智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中在场与离身、具身与体验等空间定义、边界改写、审美认定、空间流变与创新的问题,以达到身体在场与空间体验共振,离身空间神性、抽象及自由精神审美共协的环境观。


报告九

论“被遗忘”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振兴之道





报告摘要

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中,存在着许多拥有优质山水环境、独特建筑空间与丰饶物产的古村落,但因种种原因,其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振兴依旧困难重重,步履艰难。据此,本文选取部分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我国乡建理论的钩沉,分析这些古村落嬗变的原因与空间特征;同时结合福建康里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振兴的案例,探讨了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之道:重启“天、人与物的机理”,以“人理”为推手,实现“天理、物理”的有机结合,以此,激发村民乡建之自觉、文化之自信,实现古村落文化的改造与创新,促使村民能自觉保护与活化利用古村落遗产,并由此认为古村落的文化景观保护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


工艺美术方向平行论坛

话语体系·传统赋能:工艺美术功能的时代转向

(10月19日14:00—17:30)

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专家作为本论坛发起人,与主办方共同策划邀请了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吉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的共9位专家,作以下精彩报告:


报告

“新质生产力”引领下民族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途径探讨




报告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发展必须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自身的传承体系的改革,深化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转化和创新机制,有度、有序地进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技化渗透,确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促进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高质量发展,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成为现实,为培育和塑造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助力。


报告

生产·生活·生态——关于数智时代与新质工美的三点思考




报告摘要

2023年伊始,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一个以数据驱动、智能创造为特征的数智时代也正式来临,这也是中国工艺美术从传统走向当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数字时代积淀的工美大数据、数智时代的智能驱动为工艺美术的新质生产带来了可能。另一方面,国潮兴起、东方美学复苏等时代命题为工艺美术回归日常生活带来了契机。两者合力,共同铸就符合中国工艺美术深度转型升级和前瞻发展的文化生态。总的来说,以数智助推工艺美术的新质生产,回归新的日常生活,并创造中国工艺美术新的文化生态,这正是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和工美人的时代使命。


报告三

丝绸之路上游牧与农耕民族的工艺美术互动——以高勒毛都匈奴墓地(Gol Mod )出土器物为例




报告摘要

中国广袤的北部、蒙古国以及俄罗斯的库尔干地区构成了一条适合农耕与游牧特殊地带,这个地带成为北方地理环境变化后游牧民族南下与农耕民族争夺的核心地带。这一地区游牧与农耕民族的工艺美术互动异常活跃,成为丝绸之路上工艺美术新的审美与技术诞生的重要地区。本文以以蒙古国高勒毛都匈奴(Gol Mod )墓地出土器物为例,结合亲历高勒毛都遗址考查经历,对匈奴吸收汉代棺材、马车、漆器、玉器产生的工艺美术,与以及适应游牧生活为目标的工艺美术改造进行分析,进而以一种宏观视角探讨丝绸之路上游牧与农耕民族的工艺美术互动问题。


报告四

异势与更新:“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下民间工艺美术的价值转向




报告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理念,而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种类丰富、底蕴深厚,是创建乡村之“美”的宝贵素材;其造物观念富含吉祥寓意、伦理准则与正向能量,是构建乡村之“和”的重要内容。张道一先生很早就把民间工艺视为“母体型”艺术,它滋养了其他工艺美术的发展,足见其重要意义。但在承载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文化语境与社会生活早已时过境迁的前提下,如何重新检视民间工艺美术的价值构成,并应时因势将其价值体系与“和美乡村”的建设需求相融合,则显然是立足乡村业态,强化乡土民艺时代生命力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探索今天民间工艺美术赓续与创新的重要课题之一。


报告

指尖上的乡愁:传统工艺与乡村文化认同






报告摘要

本论题聚焦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乡村如何应对文化传承断裂、文化认同感弱化等挑战。传统工艺作为乡村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对于凝聚乡村身份认同、促进文化认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论题将深入探讨传统工艺蕴含的文化符号、精神价值和审美追求,及其对塑造乡村文化身份的独特作用;并分析传统工艺如何通过技艺传承、情感联结、符号象征等路径,影响村民的文化归属感、价值认同和行为模式。此外,还将探究如何振兴传统工艺,并将其融入乡村建设、文化旅游、教育传承等领域,以促进文化认同的构建。最后,本论题将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传统工艺助力乡村文化认同构建的成功经验和现有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论题旨在揭示传统工艺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价值,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增强村民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报告

华夏文脉探源——智能协同下民族文化的当代创新






报告摘要

历经千年孕化赓续的华夏文脉在漫漫时光星河中形成以互嵌、共生、多元为特色的文化体系。探赜史料可以发现,我国各民族文化生态单元的衍化脉络皆指向同一个基因源点,证明我国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一直以来是一个协同进步的整体。以斑斓繁盛的民族服饰为例,那些浸没无声的文化基因通过造型结构、刺绣工艺、纹样符号以及色彩审美等方面为载体,向世人无言倾诉着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即发扬民族精神与凝聚文化认同。在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伟大趋势下,延续历史之辉就需要创新书史之笔。对人类文明的最大的礼仰,就是创造新的文明形态。

鉴于此,我们应沉浸在宏观整体的民族文化语境下,观照各民族单元之间的文化动态关系。将传统手工艺中蕴含的造物之美润化于当代日常,唤醒人们对于传统造物的美学之思,进而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创新。


报告

价值感与传播力:工艺美术的“复数性”探讨


报告摘要

借用版画中的“复数性”概念来分析工艺美术领域相关现象。“是否唯一”曾是作品属性乃至价值的一个维度,继而使得区分真赝变得重要,也使得作品天然与批量的人造物相斥。然而,当复制以不同形式出现的今天,工艺美术作品不仅不再与批量对抗,而且在不断调适如何在不同情况下体现价值感与传播力。


报告八

“非遗融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下传统工艺乡村振兴实践探索




报告摘要

本次将主要分享“非遗融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探讨如何在高校传统工艺课程中塑造具有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能力的“传创型人才”,以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其独特价值。第一部分,将从个人学术研究的起点出发,回顾并总结在传统工艺保护方面的前期工作和理论研究成果。随后,将详细介绍“非遗融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致力于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的非遗拔尖人才,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设计的深度融合。最后,将通过《传统工艺与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创新,展示如何将传统工艺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业中,为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与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报告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的调适与变革——以“苏州刺绣研究所”为范







报告摘要

1949 年之后,中国工艺美术在党的政策方针引导下,发挥了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强有力作用,在传承经典、工艺创新、人才培养、传播交流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苏州刺绣研究所的探索发展历程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在国家自上而下的方针政策引导与工艺美术行业自下而上的内在需求影响下,苏州刺绣研究所也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变革,不仅实现了由分散的个体加工,向集体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在生产创作、工艺探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丰硕成果,开创了以“研究推动创作”“创作引领生产”“为生产培养人才”的联动机制,推动了苏州刺绣研究所成为具有明确生产流程与管理规范的现代工艺美术产业机构。并且在多层次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苏州刺绣研究所的设计观念不断更新,形、色、光、质等工艺语言不断突破,为提高艺术表现力的材料研发成为常态,“多元融合”的新苏绣创作风格得以形成,苏绣作品作为代表当代中国工艺美术最高水平的国礼近80次被送往世界各地,承担起了中国工艺美术对外形象的代表。从某种程度上说,苏州刺绣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工艺美术时代转型的“中国经验”之范。


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平行论坛

智能·数字·艺术:文化自信的时代表达

(10月19日14:00—17:50)

邀请了北京邮电大学专家作为本论坛发起人,与主办方共同策划邀请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江南大学、湖北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的共10位专家,作以下精彩报告:


报告一

人工智能重塑数字媒体艺术的三种力量




报告摘要

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技术引爆的是一场生产力革命,并终将彻底改变瓦解并且重构数字媒体创意生产、艺术表现和内容传播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从业者开始深入思考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 - 如何以及该为什么样的受众服务的问题。在这场浪潮中我们无疑看到了三股改天换地般的力量,即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想象之力”,扩展现实技术带来的“艺术之力”和云网融合技术带来的“商业之力”。在三种力量的综合影响下,新的行业闭环正孕育而生,同时还会在“云设计”的宏观框架下不断产生新的交叉应用场景。本报告将以《人工智能重塑数字媒体艺术的三种力量》为题,分别阐述这三种力量正如何深刻地改造这个新兴的领域,并畅想在云网融合时代它又会以何种姿态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报告二

能技术重塑虚拟现实影像及叙事







报告摘要

以OpenAI 的大语言模型GPT的发布为标志,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正式进入大众视野。AIGC不仅包括静态影像、动态影像、场景空间及音乐,更涵盖AI Agent(智能体)及由此产生的全新影像叙事方式。

虚拟现实影像并非局限于佩戴头显方可观看的影像,其沉浸交互才是其核心特征,即360度全视域影像的沉浸空间,及在此基础上的多种可交互影像。与虚拟现实游戏不同,虚拟现实影像更关注人而非物,更关注叙事及情感体验,并具有“终极移情机器”的强大特征。

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实质是媒介与内容的关系。虚拟现实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更构成虚拟交互空间及全新的在场媒介形态。人工智能技术则支撑视听内容生成、智能虚拟角色和全新叙事形态。当虚拟环境、自主角色、随机事件、具身反馈成为叙事的主体,虚拟现实将是AIGC的最佳媒介和承载体。虚拟现实影像叙事模式从全景叙事、交互叙事、智能叙事到涌现叙事。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虚拟现实叙事将从空间、角色、剧情等完成叙事涌现,并形成一个持续开放、涌现生成、智媒共创的影像系统。


报告三

数字劳动:数字文化大模型的知识图谱构建与智能传播研究







报告摘要

本报告基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国家战略引领,创新媒体艺术大模型设计研究,媒体艺术从媒体生活、媒体生产、媒体传播、到艺术消费的过程;基于数字劳动理论主要从五个维度展开讨论,即电竞与多模态交互体验(媒体生活)、知识图谱与可视化分析((媒体生产)、社会媒体与数字叙事(媒体传播);数字艺术藏品与文化计算(艺术消费)、情感计算与测量等;三大理论基础,即本体论、认识论与符号互动论相结合;三个关系的耦合效应,即知识图谱与智能技术、数字孪生与数字原生、生成式AI与虚实共生等展开探讨;应用三个方法,即大算力、强算法、大数据分析等科学研究,探究与解决两个问题,即如何应用数据可视化理论与方法,结合计算机科学、图形图像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与艺术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成果,理解文化艺术数字化和生成式AI的原创性、科技进步和人类情感的同理心?如何通过智能数据可视化执行高速、高效传播效果、情感识别、用户体验评估等任务?塑造中国文化空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实现智能技术赋能下数字媒体艺术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助推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创新目标。


报告四

“人工智能+”时代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思考







报告摘要

当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现时代的主题话语与时代特征,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进入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周期中,不同行业都在对此积极思考。报告将站在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的视角,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新闻传播学学科、设计学学科三个不同维度,回答在“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媒体艺术领域中,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内在关系:即人工智能在未来能否超越或替代人类文明?智能机器是否会有与人类道德相容的道德准则?碳基文明是否会被硅基文明所消灭?从而为我们合理勘定人工智能的内涵与边界,重新理解人工智能的本质与功能,并对其发展路径进行准确定向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报告将分为:(1)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如何看待人工智能?(2)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如何看待人工智能?(3)从设计学的角度如何看待人工智能?(4)结语。4个部分,相互独立又联系地阐述人工智能带给数字媒体艺术的挑战与契机。


报告五

数字娱乐引领新生活






报告摘要

数字娱乐指通过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进行的各种娱乐活动,如视频游戏、流媒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社交媒体及数字内容创作。它在现代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深刻改变了我们的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数字娱乐的主要类型包括:互动性强的视频游戏、提供随时随地视听娱乐的流媒体、沉浸式体验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通过内容分享和互动带来娱乐的社交媒体,以及创意表达的数字艺术和内容创作。数字娱乐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并通过社交互动增强人际关系。

AI技术通过智能推荐系统、个性化内容生成等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娱乐需求。AI还在游戏开发、影视制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通过AI算法生成高质量的游戏场景和角色动画,极大地提升了制作效率和效果。此外,AI驱动的虚拟偶像和数字人正成为新的娱乐潮流,吸引了大量粉丝。

数字娱乐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闲暇时光,还极大地促进了社交互动。在线游戏、直播平台和社交媒体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与全球各地的朋友分享快乐、交流思想。这种跨越时空的互动方式不仅增强了社交联系,还创造了更多的娱乐价值和经济机会。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娱乐将继续引领人们走向更加精彩、便捷和多彩的新生活。


报告六

XR沉浸式数字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进展与应用





报告摘要

本报告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XR沉浸式数字交互媒体艺术的相关技术发展进展。从技术的视角,主要报告XR沉浸式数字交互媒体的演进历史、关键技术进展及其相关创新数字媒介形态的发展。2.跨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XR沉浸式数字交互媒体艺术的设计思维。从跨学科的视角,探究XR沉浸式数字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的知识体系;从场景应用的视角,探究XR沉浸式数字交互媒体艺术的设计思维与方法。3.面向场景应用的XR沉浸式数字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的国内外典型前沿案例。从场景应用的视角,探究和分享国内外XR沉浸式数字交互媒体艺术在不同行业与产业中的典型设计应用案例;从场景应用设计实践的视角,探究和分享XR沉浸式数字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的技术路径。4.XR沉浸式数字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思考。人工智能视角下,探讨XR沉浸式数字交互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设计应用与相关问题的思考。


报告七

文化记忆的智能创构:基于地域特色的AIGC“小模型”训练研究





报告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基于地域特色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小模型的训练与优化,旨在捕捉并再现特定地区的文化特色。这些小模型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捕捉并再现特定地区的文化特征,如语言风格、艺术形式和设计元素等。研究强调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的重要性,指出需要从目标地区收集多样化、高质量的样本数据,以确保模型的泛化能力。西安邮电大学依托智能媒体陕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通过“云墨AI”平台开展地域特色AIGC小模型训练,努力克服AIGC图像生成中的同质化问题,推动技术与地域文化的结合。该研究不仅要求掌握深度学习知识,还需深入理解目标地区的社会文化,以实现创造性内容的本土化生成。


报告八

AI思维下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报告摘要

AI思维是AI技术变革下新的思考方式,强调对数据与算法的利用,以数据驱动结果。它重新审视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重构工作的途径与方法。思维的改变不是零散的应用,而是底层与原点的改变,是从方法论与范式上进行变革,是系统性的影响。AI思维方式下,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能够跳出原有固化框架与模式,从数据关联、算法协同、多模态表达等层面系统化的探索新的方法与途径。在AI思维下,对非遗文化的研究与剖析首先需要数据思维与视角,寻求数据分析下的关联与逻辑,任何非遗文化在大数据的分析下能够快速进行逻辑梳理与规律显现,有助于研究者方便寻找到文化内核与本源表现。同时需要算法思维和视角对数据进行深度学习与状态生成,能够具备利用AI技术工具的思考方式展开进一步探究和剖析,协同AI建构规律系统与生成构架。再次还需要多模态思维与跨媒介视角,在智能算法下的多模态表现能够对打破原有表象进行衍生和创新,在坚守文化内核和本源特征的同时探索新的表现途径。


报告九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城市形象传播与数字文旅演艺




报告摘要

共建“一带一路”宏观倡议十年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城市形象的“走出去”,既是出于同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合作的需要,也是出于双方文化贸易和商业合作的需要。设计创意赋能文旅产业,智能技术重塑艺术形态,将历史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通过综合演艺的表现形式呈现给受众,搭建数字媒体艺术的文旅消费应用场景。新时代打造演艺体验的“科技范儿”,培育演艺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对城市(西安)在丝路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及其传播的国际形象确认基础上,剖析数字文旅产业对于城市形象建构的价值,总结数字文旅演艺助力城市形象传播的优化路径。


报告十

新时代的信息与交互设计









报告摘要

在智能、数字、艺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信息与交互设计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艺术的融合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空间和表达方式。本报告探讨在新时代浪潮下信息与交互设计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首先回顾了信息与交互设计的历史脉络,阐述了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信息与交互设计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与数字世界的互动方式不断革新,设计师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创造更直观、高效且富有意义的交互体验。

报告其次将深入探讨数字艺术的创新形式,分析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应用,AI辅助设计将改变传统的设计流程,使个性化和智能化设计成为可能。特别是如何通过智能技术实现更加沉浸式和互动性的用户体验,并展示一系列基于算法生成艺术的前沿案例,探讨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独特价值。

报告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信息与交互设计中的现代表达。通过智能技术的赋能,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数字艺术不仅能够传承和再现传统文化,还能创造新的文化符号与叙事方式。如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交互技术的数字艺术作品,展示智能技术如何为文化自信提供新的表达途径。

总之本报告旨在启发与会者思考智能技术与数字艺术的融合如何塑造未来的信息与交互设计,推动文化自信在数字时代的实现。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平行论坛

视界之内·视野之外: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图景

(10月20日08:30—12:00)

邀请了中国美术学院专家作为本论坛发起人,与主办方共同策划邀请了来自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的9位专家,作以下精彩报告:


报告一

寻觅东方:亚运美学视域下国家形象的格局、视角与形象

报告摘要

国家形象的格局、视角与形象是亚运美学视域下国家形象的理念内核、身份表征和国家品牌互构逻辑的前提。亚运美学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是一种视觉和文化表达,也是一根无形的链接纽带。亚运美学视域下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是中国于东方乃至于世界大国尊严的全面展示。明晰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重要战略的格局,旨在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身份认同与价值取向,意在探索系统性的国际重大赛事美学营造国家形象的设计范式。


报告二

锦绣·辉煌—南华彝绣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





报告摘要

敦煌,千年古韵的沉淀之地,壁画中的色彩与线条,如同历史长河中的明珠,熠熠生辉。彝绣,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图案和精湛的技艺,诉说着古老而深邃的民族故事。当彝绣遇上敦煌,不仅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更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共鸣。东南大学建校122周年暨学术年之际,千年敦煌与千年彝绣,跨越时空在百廿学府东南大学相遇。

以非遗为名,与传承与创新对话。项目团队考察了敦煌石窟中的藻井、壁画和造像,提炼了飞天、鹿王、器乐、山水、花草等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形象,又结合彝绣独特的材料、针法、色彩和造型,进行了焕然一新的艺术再创造。通过“我把敦煌绣给你看”展览,以敦煌壁画艺术精品中的传统纹样为蓝本,用国家非遗彝族刺绣技艺来呈现,激发年轻学子到西部乡村去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在城镇化发展中积极担负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用创新为发展赋能添彩。这是科学技术与文化遗产的碰撞与交融。

项目团队致力于为南华彝族绣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提供切实、可行、高效的实践思路,为少数民族手工艺品的创新型转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案例。团队依托“校校地企”协同帮扶模式,帮助了乡村109位残疾人稳岗就业。


报告三

一个一直在改变名称的专业——科技至上主义之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讨论

报告摘要

今天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在其并不长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变换名称,调整着其定义的描述,内容涵盖的范围边界也不断调整,甚至至今都存在模糊的不确定性,平面、传达、符号、创意、媒介、商业、艺术…纠缠期间,面对这种调整的事实也需研究背后的成因。科技的发展无疑是以上变化的重要推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更是使得科技至上主义甚嚣尘上,而此时更需冷静,避免“信息茧房”的发生,更加关注“人文”的重要。我们需要探讨在面对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内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在全面使用AI技术后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理念与体系的重新建构问题,与科技发展的速度相比,这是非常紧迫的命题。


报告四

迁移与变体——传统造物的再造

报告摘要

每一种文明都建立在历史的总和之上,没有脱离时代的设计,也没有脱离民族文化根源的设计。设计总是受到时代、政治、经济、阶级、习俗、技术等等的影响,也同时创造着历史,在延续与变革中,我们依赖于传统的营养,也努力挣脱束缚,向未来迈进。我们在延续性渐变的文化中缓慢前行,也在交错多元的路径中升降起伏。当代的我们看似与传统已渐行渐远,实际上却如此依赖于传统文化的脐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宝藏,我们越是走近她,越觉得她无穷无尽,璀璨光辉。回看中国古老文明与传统造物并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希望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去寻找东方的根脉,形成与当代的对话。

课题以传统造物(原设计)为出发点,通过调研、分析、梳理和总结,了解“原设计”的存在方式、社会背景、材料工艺、审美观、价值观等,以传统造物智慧为基础,以当代设计视角进行“再设计”,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的语境下理解传统文化,传承文脉,延续故事,在变革中寻找新的可能性,通过解构素材、变化风格、变异符号、嫁接新技术等手段,进行尝试,探索形式语言,从传承到创承,挖掘文化意义,开发传统文化的当代设计应用场景。


报告五

文字诗学——作为写作的中国文字设

报告摘要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超级符号”,中国文字设计也应成为传播中华现代文明的“超级符号”。基于中国文字设计教学与实践的多年积累,《文字诗学》项目汇集了以“激进的位置”作为写作的新文字设计,这是一种对现代主义以来在空间中的文字排版秩序的再思考。通过“经营位置”而形成形式与内容的重新编织,文本与话语被串联与并置出新的表意装置,文字设计因此从线性的“语境”转为了非线性的“织体”。《文字诗学》致力于探索表意文字的多维系统与流动性,推动将汉字作为艺术设计的中国道路与中国风格的基础训练,从生生不息的汉字大地上,去重新生长出一种中国文字设计的自主性,完成从拉丁文字设计的移植现代性到中国文字设计的生长当代性的转变——“回到根本性,回答时代性”。《文字诗学》是一次中国文字设计的自觉,一个重新定义文字设计的探索,一次融合文字设计与文本艺术的实验,从关键概念、模式语言与路径方法等方面,推动新一代设计师们将创作重点,从原先局限的形式语言转移到更有力量的内容写作上去,从而实现一种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能量。


报告六

视觉设计的力量

报告摘要

视觉传达设计正接受着一波又一波“科技”的洗礼,新技术的诞生总是以旧工具和被旧工具局限规训的人被无情地代谢为代价。要想不被新技术替代,作为主体的人必须发挥出人之所以为人的自我驱动性,而创造力就是这一驱动力的核心。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使命,这种创造性当然表现在专业的创作能力上,以应对艺术与设计职业发展的需求;也同样表现在面对未来充满各种不确定的日常生活中,能积极能动地去求新求异求变。

本报告以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设计实验与设计实践为例,探索“不变的内核”与“多变的视觉”的视觉设计本质。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工具客体,回到本源的设计思考,用人的主体性去创造与掌控,借助科技的力量,从而获得更大的视觉设计自由。


报告七

技术哲学视域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及其发展

报告摘要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专业,在与社会文化的高度融合中获得专业的价值和意义。视觉传达设计推崇多元审美和个性表达,强调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具有高度的人文特征和艺术色彩;另一方面,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又极为倚重技术的变革与发展,依托和借助技术工具和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与符号表达。在数智时代,传播媒介和技术工具的持续发展与不断革新,逐步消解了专业的边界,改变了专业的创作理念、流程、工具与方法等。在专业的范畴之内进行探讨,专业发展的核心价值,专业运行的底层逻辑在哪?何为变革,“以变应变”?何为坚守,“以不变应万变”?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作审慎的思考和判断。

技术哲学是以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是关于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创造方法的哲学,仅对“技术”的发展之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古往今来,技术哲学中有乐观和悲观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这与我们当下的境况何曾相识。从技术本质论、技术价值论、技术方法论、技术发展模式论、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出发去重新审视和思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或许会对我们有新的帮助与启迪。


报告八

文化基因图谱设计研究:文旅融合时代传统与当下的视觉转译

报告摘要

文化基因图谱,是传统文化设计符号的当代视觉转译成果。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与类目分析,梳理出一系列具有当代文创价值的设计概念,并对其进行统一规范的视觉可视化,形成具有高-中-低对级信息量的视觉素材库。文化基因图谱可叠加各种流行风格,形成衍生图谱,可用于文创产品的开发,将极大提升文创设计开发效率,有效地避免水平良莠不齐和规范性不足等问题。

报告将介绍文化基因图谱设计的概念与边界、理论框架,目的意义、程序与方法、研究内容与重点。辨析文化基因图谱与文旅品牌VIS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阐述文化基因图谱在文创衍生中的作用。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在圆明园、颐和园、北京动物园、大同古城、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等国内有影响力的项目实践,让听众全面了解文化基因图谱的概况及其应用案例,并思考在文旅融合背景和新文创时代,文化基因图谱设计研究未来的发展前景。


报告九

数智时代,青年设计师的设计升维与自我表达

报告摘要

研究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和视觉设计实践的相互促进与完善,更加重视在此过程中智能化辅助设计生成的社会价值、文化影响以及伦理考量。

在“理论”内核的教学环境下聚焦视觉设计的原理研究,在过程中涉及到历史、方法、审美的梳理和思考,并将创新性生产力要素与数智时代相关知识体系与生产力的迭代模式,渐进式地通过数字资源的分享与交流,数字技术的更新与整合,强调数智时代语境下视觉设计以“数据映射新时代新发展语境下的社会形态”,并探讨如何通过设计的力量构建智能驱动下新的语境与联系。同时强调“问题导向”的思维观察法,收集并整合全球命运共同体下的环境与社会特征数据,探寻更加系统完善的智能化设计方法论同时,关注伦理和文化多样性,以达成优质的数字艺术形态生成与数字视觉内容产出。

洞察潜在的创新机会,链接智能网联、量子技术、大数据、大模型等前沿新兴科技、新媒体、新介质和新材料。以感官外化信息本体在高维层面的认知过程。为数智时代下的人机共生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产品设计方向平行论坛

智识演进·设计革新:从制造到智造的提质引擎

(10月20日08:30—12:00)

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专家作为本论坛发起人,与主办方共同策划邀请了来自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东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的共9位专家,作以下精彩报告:


报告一

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摘要

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支持下,工业4.0给制造业带来了诸多变化。通过对数字技术背景下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的方法进行分析梳理,从产品生命周期思维出发,总结出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基于此,提出从传统设计向集成设计转型升级的设计方法论解决方案,并对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未来体系提出思考与展望。


报告二

激活历史记忆:博物馆文物活化的协同式创新设计策略

报告摘要

将新质生产力与博物馆文物活化相结合,强调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如何通过协同式创新设计策略来活化博物馆文物,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传递历史文化和知识价值。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质生产力在文物活化中的应用,分析新质生产力,如数字技术、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在文物活化方面的潜力和应用;(2) 协同式创新设计策略的重要性,探讨在博物馆文物活化过程中,协同式创新设计策略的重要性,包括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整合不同资源和技术,以创新的方式展示文物,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质量;(3)博物馆文物活化的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的博物馆文物活化案例,分析这些案例中的协同式创新设计策略,包括设计思路、技术手段、实施效果等,为其他博物馆提供借鉴和参考;(4)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探讨在博物馆文物活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技术难题、观众需求多样化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展望新质生产力在博物馆文物活化中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报告三

AI+HI融合智能的系统设计与创新应用







报告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HI(人工智能+人类智能)融合智能的概念逐渐成为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报告旨在探讨如何利用AI+HI的融合智能系统设计方法,促进健康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健康设计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在这一领域,AI+HI融合智能可以帮助识别个体的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甚至能够在预防疾病、康复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报告将首先介绍AI+HI融合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然后讨论这种新型的人机协作模式如何应用于健康设计之中。接着,将展示团队所开发的一些原型系统,这些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并且已经在一些实际场景中得到了验证。此外,还将分析AI+HI融合智能系统在健康设计中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最后,报告还将探讨AI+HI融合智能系统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伦理考量,以及如何确保技术进步的同时,保障用户的隐私安全与数据保护。通过此次分享,激发更多关于AI+HI融合智能系统设计与健康设计交叉领域创新应用的思考与讨论,推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进一步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智慧的生活环境。


报告四

“跨学科教育塑造下一代设计领导者”的江南方案





报告摘要

对于设计学交叉学科进行简要解读和分析(包括设计学学科发展历程、学科目录变更、变化与启示等)。在此基础上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60余年来的设计教育为例进行分析跨学科教育如何塑造下一代设计领导者,主要从江南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经验进行分享。主要包括: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五次重要的跨学科教学改革举措:国际思维艺工结合、创新根本国际视野、全面培养跨界合作、战略转型整合创新、立足实践多维协同,并因此荣获五次国家教学成果奖。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以及“整合创新设计、交互设计专题研究、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等特色课程。介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跨学科 “整合创新设计实验班、设计青山前瞻计划”等创新性跨学科教育案例。分析跨学科科研方向与成果及其对于跨学科设计教育的支撑和助力。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实验室、研究基地、跨学科产教融合项目和平台等研究和教学资源对于跨学科设计教育的支撑和保障。面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报告五

对抗与共生:人智交互协同创新设计的思辨






报告摘要

人工智能已经对产品设计对象与创新设计方法两个维度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本报告从聚焦人智交互协同创新设计中的对抗与共生关系,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创新过程中的参与者构成与协同关系,智能技术下的伦理与确权问题,以及未来设计师的角色变化。本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智造下的产品设计对象与设计方法之变背景下,分享对人工设计与人工智能设计之间多维关系的思考;第二部分浅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人智协同创新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可解释性与原创性、偏见与包容性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基于上述思考对未来设计师的角色变化与知识属性进行讨论。本报告希望通过上述开放性的分享与思考,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同仁们共议未来智识演进下的设计革新提供一些拙见。


报告六

轮上的文艺复兴——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研究








报告摘要

从百家争鸣至文艺复兴,自工业革命迈入智能时代,值此中国车市产销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之际……构建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可谓正当其时。

本研究从历史回溯到当代发展,从实践观察到理论思辨,以技术与文化交织的DNA双螺旋结构为设计日晷之轴,创新性提出并建构思想与理论体系、文言与知识体系、视觉与表达体系、交互与场景体系“四轮驱动”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探讨中国设计与汽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外在表征发展趋势。“思想-理论体系”,以中国道器观为引领,提出新天人合一的超体系统设计理念;“文言-知识体系”,以文字的形意解构与活化,思考中国汽车设计活体字典的可能;“视觉-表达体系”,思考未来中国汽车设计的生命与流域共生、高技与感知交融的超体媒介形态;“交互-场景体系”,探索理性与感性交织的第三空间生活世界,力求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在日益扩容的创新蓝图中,展望明天,共创未来。


报告七

智识边界:新质生产力下的协同式创新设计策略







报告摘要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高等院校作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理论发展重要阵地,在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智库支撑作用。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新质生产力下的协同创新设计策略需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理念,通过跨区域、跨领域、跨平台、跨团队协同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报告将分享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中心团队近年来在品牌升级、产品创新、文化传承、社区更新等领域,在新质生产力下协同创新方面的方法机制、路径策略与实践案例,如AIGC协同创新设计、数据驱动协同创新设计、产学研群智协同创新设计、社区利益相关者互助共创设计等。通过全视角、多维度、立体式协同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提升赋能献智。


报告八

超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设计路径




报告摘要

深度全球化语境中,为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适应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并实现国际化传播的方法与路径,本次分享通过分析内文化与跨文化视角存在的问题,指出超文化视角引入设计领域的必要性;依照设计领域问题的特殊性,归纳总结出建立超文化认知并应用于实践的方法。超文化视角对于中国设计适应国内需求以及开拓海外市场均具有其必要性,设计师需在坚定的民族立场下积极开拓国际视野,在认知、选择、转换、内化、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转译与传承的现代原创成果。


报告九

人工智能与主动健康设计




报告摘要

健康设计是人性化的交叉学科。随着系统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的衔接,健康设计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贯通,进一步推动主动健康的研究由技术创新转向价值和体验设计创新。AI为数据分析和场景构建提供智能技术支撑,有利于充分发挥设计驱动创新的引领作用,从产品、环境和服务等层面构建全方位的主动健康设计和服务创新模式,为人们提供智能、健康的生活方式。报告围绕AI与主动健康设计的融合创新应用于预防、治疗、康复等不同阶段展开研究案例分析,探讨了智能时代健康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范式,对于健康设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做了有益的探索。


服装与服饰设计方向平行论坛

自塑·他塑·共塑:中国服饰形象的新时代传播

(10月20日08:30—12:00)

邀请了苏州大学专家作为本论坛发起人,与主办方共同策划邀请了来自江南大学、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江苏大学的共9位专家,作以下精彩报告:


报告一

新时代中国服装设计体系塑造与国际影响力提升战略




报告摘要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大”“服章之美”,各时期的服装特色鲜明,衣着属性不同、形制不同、风格不同、质料不同、文化内涵不同,所诞生的汉服、旗袍、马面裙等各美其美,无不包含了服装设计者、制造者、穿着者的造物思想,成就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繁荣景象,也形成了蜚声海内外的中华服饰美誉。当前,面临全球化趋势及民族文化的传播问题,我们更需关注历史,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传承,着力推进中国服装设计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自我革新和国际影响力的双重飞跃。基于此,我们一方面探究新时代中国服装设计体系的塑造路径,倡导以文化自信为根基,推行具有中华底蕴、时代精神又富含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的服装设计战略,完善新时代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实践-价值-传播”矩阵,构建新时代中国服装设计的话语体系、行动体系、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探索提升中国服装设计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战略,进一步丰富服装传播载体与媒介,塑造设计典型与行业标杆,积极参与全球设计对话,推动设计教育与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设计师队伍,为中国服装设计体系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的同时,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中国服装设计的话语权。


报告二

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佩饰中的“盛香器”研究




报告摘要

陈国公主墓出土佩饰中的“盛香器”,根据器型及尺寸大小之分,主要有三种用途:其一盛放香包作香囊之用;其二盛放脂粉作粉盒之用;其三盛放香药作药瓶之用。将粉盒、香囊、荷包等作为佩件随身携带,是游牧民族自先秦以来就有的生活习惯,其雏形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系链青铜小罐以及角雕香薰等物。陈国公主墓所出这类盒形、瓶形佩的样式与工艺,是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交流融合的微观缩影,由于其所处时间为辽代中期,所以更多的是受到唐代文化的影响,如唐代“鱼符”的佩戴制度以及金银器、玉器之工艺,同时也保留了契丹民族自身的艺术特色,如琥珀佩中的卧伏状大雁造型设计,而金盒、玉盒佩上所饰鸳鸯纹、龙凤纹等,表明对于夫妻好合的婚姻祈愿,契丹民族与汉民族是一样的,这些物品应也是为了公主出嫁而特别制作。辽代的宗教信仰在其中也有反映,如海螺形、忍冬纹、盘长纹、仙鹤纹设计中所包含的佛教与道教因素。而器物内所盛装的物品,或不仅仅是为熏香、护肤、化妆、药疗等实用所需,亦可能与宗教信仰相关。


报告三

符号学语境下中国服饰形象的构建路径研究










报告摘要

本次报告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首先,该报告从符号学的理论结构开始,探讨服饰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所包含的深厚含义。服装承载了社会身份、文化身份以及审美倾向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在符号学视域下分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所蕴涵的“意”与“象”关系,揭示其深层内涵和外延。并深入剖析服饰图案、色彩、材质、款式等元素如何作为能指,指向并构建出特定的所指意义,如民族传统、地域特色、时代风貌等。

其次,该报告将聚焦于中国服饰形象的构建路径,并探索如何在尊重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双轨并行中,实现中国服饰形象的现代化转型和国际化表达。从一方面来看,我们强调对传统服饰形象的深入挖掘和再创新,利用现代设计及技术对这些传统元素进行解构和重塑,赋予它们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我们鼓励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整合,借鉴国际时尚潮流,并将中国的设计元素融入到全球的设计语境中,让中国的服饰形象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重要纽带。

最后,该报告将对中国未来服饰品牌形象的构建路径进行前瞻性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中国的服饰形象建设将更加重视展现个性化、可持续性和文化自信。我们期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找到更多符合时代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形象构建途径,使中国服饰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报告四

区域时尚文化特色与国家时尚形象塑造——谈西方时尚历史经验与当代数字化背景下的中国时尚品牌







报告摘要

围绕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整体目标,汇报内容将放眼国际,通过对西方时尚历史经验的梳理,不难发展区域时尚文化、国家时尚形象、时尚产业生态往往共同滋养着区域范围内的时尚产业,并贡献于时尚品牌价值的提升与国际时尚形象的塑造、传播。报告内容将涵括世界时尚之都如何各自形成独具特色的时尚文化高地,并贡献于区域范围内的时尚产业与品牌发展。并通过分析西方时尚建构自身国际时尚形象的历史经验,为中国时尚话语权体系的形成,以及中国国家时尚形象的建构提供可研究的样本与参考。主题汇报还以自塑·他塑·共塑为目标,基于中外比较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产业、设计等多维度共同探讨中国时尚文化的传播与国际市场拓展路径。探讨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服饰形象建构发展的路径,以及中国时尚品牌在新时代的传播方式。


报告五

新时代服装设计的中国化路径






报告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传统服饰文化,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提高民族文化自信,更有助于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本次报告扣紧“新时代要求”“服饰设计”与“中国化路径”三个关键词,基于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象征符号性、共享性、可习得性、整合性、适应性和变迁性”,以我国文化复兴战略问题为前提,探索新时代服饰设计中国家文化形象的内涵要素,重点研究中国服饰文明的文化符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服饰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外在显性文化标识,如何在政治性方面指向和体现国家文化形象问题,并解决新时代文化背景及文化形象建设需求的问题;解决服饰设计中国家文化形象的视觉符号特征的问题;解决国家文化形象构建过程中思想价值、服饰风格、传播方案等问题。以民族复兴与服饰文化“中国化路径”为主线,从服饰造物“中国符号”、服饰设计“中国风格”、生活美学“中国智慧”和服饰传播“中国方案”四个维度构建新时代服饰设计的中国路径。


报告六

设计的动力与关顾伦理







报告摘要

设计创新往往与两个因素相关,一为精神之崇高目的;一为生存之绝对必须,二者实际上紧密相连。精神之崇高目的是要有永久而普遍的爱心、关顾,如宋大儒张载所言“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而解决生存之必须对于设计而言,只要有人的生存问题没有解决,设计就要为之寻求解决的办法,无论是落后地区,城市的贫民,还是残障人士,以及老幼鳏寡孤独病患等。生存问题总是存在的,但设计必须有对无论何处生存问题的关注。生存的必须以及这崇高的关注总会激发无限的创造力。

设计若只为有闲者的奢侈,或是年轻人一时的好尚,即便有社会经济的推波,媒体的助澜,也只能是一波波潮动而已,难以为继。但若这设计与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助老养老、身心疗愈等结合在一起,则会激发无穷的想象力,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建筑、服饰、餐饮、交通都可以进行非常具有创意的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同时又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可以这么说,心灵的宽广、眼界的高远和爱心的深度决定着设计创新所能达到的高度以及持续的长度。


报告七

以终为始:“新质”产品力的动力学迭代




报告摘要

经济下行周期对品牌的影响?品牌力和产品力与消费者如何融合?成熟品牌如何焕发新能量来吸引年轻一代?产品力提升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产品力背后的设计人才支撑?产业在面对上述严峻问题的同时,对学校的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严苛的挑战,如果产业与学校两者之间的人才培养GAP在日趋扩大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叠加了经济周期的影响,如何缩小GAP、重塑有效设计理念、让设计价值成为商业成功的重要核心之一,值得深层次探讨。


报告八

新时代民族服饰手工艺创新设计的文化自觉与新选择









报告摘要

当下文旅融合发展时代背景下,设计介入到民族服饰手工艺的创新发展浪潮中,对传统工艺进行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土民族手工艺创作者与设计师们努力发现新的形式语言与艺术表现方式,探寻使传统技艺焕发新光彩的潜力与另一种可能性,形成基于民艺精神的设计文化自觉。民族服饰手工艺的创新发展在面对新选择时也相应所作出调整,彰显出中国智慧。

民族服饰手工艺在高质量发展中也呈现出与当代设计合流的新态势,基于时代艺术审美需求,思考着传统与创新、手工艺与当代设计之间的关系,以设计为中国传统美学和手工艺增添现代气息,将手工艺、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和情感加以创造性融合,创新着中国风格的设计。以品牌化、IP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式打造出的指尖上的手工艺,不仅让全球人欣赏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以及看到其可塑性,也助力传统手工艺文化与时代需求的碰撞与融汇。“造物人-设计师”是基于当下“新时代”背景下而产生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手工艺的新生力量,实现了手工艺人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内生创造力的提升,手工艺与设计在跨界碰撞中实现着交融与创新,在相互砥砺、携手同行中用中国手工艺的传统之韵描绘出当代之美。


报告九

穿着的“边界”与“融合”:一个侗族村寨的服饰田野调查


报告摘要

报告基于2015年至2023年间本人对一个侗族村寨仁吉的田野笔记,以他者的角度讲述当地侗族女性在制衣工艺上的坚守与创新。通过日常生活中,身处多民族聚居地的仁吉女性与周边民族交流交往的趣事,尝试阐释仁吉村女性在服饰工艺上的“边界”与“融合”。报告中的仁吉村是我国新时代多民族和谐交流、互相尊重的一个缩影,也是民族服饰文化自信与互鉴创新的典型案例。


公共艺术方向平行论坛

以美为媒,科技赋能:艺术城市的中国路径

(10月20日08:30—12:00)

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专家作为本论坛发起人,与主办方共同策划邀请了来自广州美术学院、上海大学、江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共9位专家,作以下精彩报告:


报告一

人文城市——艺术城市生态系统




报告摘要

艺术城市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文化创新系统网络,它以动态互动的方式促进城市中各种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合与发展。在这个系统中,艺术不仅仅是审美的展现,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的体现,更是一座城市创新发展的最大不动产。“人文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以“艺术城市生态系统”推进中国的人文城市建设乃至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是一条极具价值的实施路径,在此过程中公共艺术是一个理想的支点,能够较为快速有效的提升城市的人文环境品质,同时生态的建设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报告二

自然与人:艺术与城市文化的视觉思考




报告摘要

本报告以艺术创作历程为线索,深入探讨了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中的角色与影响,以及其如何促进自然、艺术与人的和谐共生。冯峰教授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广泛涉及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等多个领域,尤其在公共艺术领域有着卓越贡献。他的创作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洞察,更体现了对社会人文关怀的独特视角。

报告首先回顾了冯峰教授的几件代表性公共艺术作品,如《时间的宫殿》、《保持微笑》等,这些作品巧妙地融合了自然元素与现代都市景观,激发了公众对城市空间的重新想象和对生态环境的深度思考。接着,报告分析了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身份、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促进社区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冯峰教授的作品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性符号,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更成为了市民情感共鸣的载体,增强了城市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最后,报告提出了公共艺术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一是鼓励艺术家与城市规划者、社区居民的跨界合作,共同探索公共艺术的创新模式;二是加强对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研究,提升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三是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保障公共艺术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些举措,公共艺术将在构建和谐城市、推动文化繁荣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报告三

艺术的无界之城:城市更新时代的公共艺术




报告摘要

新时代中国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担当新时代文化的新使命。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是注重城市文化创新活力的激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成为了卓越城市建设的核心要务。通过社区艺术营造、无墙博物馆、社会美育等行动,充分实现城市文化的价值,促进当代城市功能更新再生,激发民众关爱生活、关注城市未来和关心时代精神塑造,使居民共建、共享城市文化发展成果。公共艺术以“公共性、在地性与艺术性”相互融合的特性,高度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从注重城市文化创新活力的激发与城市风貌保护再利用,到将当代城市功能再设计、再创新,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品质的向往结合起来,通过社区艺术活动、无墙博物馆、社会美育等行动,充分实现公共艺术的价值,创造“艺术的无界之城”,使居民共建、共享城市文化,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活的高品质打造,为城市发展赋能。


报告四

塑造城市形象: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共艺术的时代使命




报告摘要

公共艺术代表着艺术与城市、与大众、与社会、与时代关系的取向和追求,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城市文化最直观、最显现的载体,是城市精神气质、人文形象最为明显的体现。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介入,可为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带来诸多的有益价值。因此,公共艺术是城市更新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内容,也能够赋能城市更新,在城市更新背景下考虑公共艺术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城市更新能够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国家的重要无形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当前的新时代背景下,塑造城市形象是公共艺术的使命,是公共艺术赋能城市更新的目的和方向。


报告五

文化塑造城市、艺术激活城市——AUD艺术导向的城市设计实践




报告摘要

埃罗·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们看看自己的城市,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理想与抱负呢?在人类城市建造的漫长历史中,我们逐渐理解到城市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塑造了一座城市。中国的城市转型发展正在步入“美学时代”,人们对“美的城市”的追求,和对艺术化生存方式的探索愈发强烈!而公共艺术也经历了艺术美化城市、艺术激活城市,迎来了艺术塑造城市的阶段。AUD的理念是用艺术思维和城市设计激活、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塑造城市的核心精神和文化格调,构建宜人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空间体系,彰显城市品格、活跃城市人文氛围、培育创新动力,创造永续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文化遗产。实现AUD的理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建立新的机制和模式的创新,打破已往城市综合开发“纵向机制”规划、设计、建筑、景观、公共艺术等相对独立、缺少融合的弊病,以艺术家、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市政人员横向协作为基础,以继承历史遗产为基本理念,融入艺术生活的主题,将艺术作为原点带动规划设计、城市设计,使整个城市充满艺术魅力和不朽活力。演讲通过用几个实践案例具体阐释AUD理念的建构和实施。


报告六

当机器成为艺术,当机器成为艺术家




报告摘要

本次分享将探讨智能机器与大型媒体艺术装置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呈现及创作特征。智能机器成为艺术媒介,艺术家成为机制构建者,扮演着元艺术家的角色。创作系统通过数据处理、传感器和算法生成参与性的艺术形态,改变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报告将从低科技艺术实验室的具体作品案例出发,包括数据化声音装置《生理反应》、互动灯光装置《问候》、互动灯光装置《机器的自在之语》、数据化动态装置《未知时空的光泽》和跨媒介艺术装置《Data Pool》等,探讨在智能化技术的背景下,通过量化人类的行为,将艺术作品展示于公共空间,使观众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参与性与交互性,重新定义了公共艺术的参与形式和美学系统。

机器深度参与到公共艺术的生产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作品的表达,使机器的属性特征被外化至作品中。作品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具有高度的技术复杂性,AI机器的进化能力使作品能够自主学习和适应环境,大型媒体艺术装置中机器的自主性赋予作品独立的行为能力。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智能机器艺术的“机器性”。机器在这个过程中既是艺术的呈现者,也是艺术的创作者。

智能机器艺术正将公共艺术推向媒介复杂性、自适应性和行为自主性共存的新领域。


报告七

从造型美学到空间诗学——公共艺术创作的媒介拓展




报告摘要

公共艺术作为空间艺术和一种社会文化和美学现象,在人类社会文化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共艺术的感人力量总是通过物质和美学的相关法则表达出来的,同时,物质、经济、科技也直接影响着公共艺术的发展。我们应将其放在整个人类广阔的空间中作全面的审视,使其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性标志的符号,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公共艺术的媒介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得以通过科技手段精确控制诸如液体、声音、光影乃至气味等一些“非固体媒介”。以它们特有的动态魅力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融入公共艺术创作的表现语言。这也是当下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时代性体现。讲座结合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媒介语言拓展,以及“从空间到场所”、“从架上到工程”的转化,阐释了“从造型美学到空间诗学”的公共艺术发展特征。


报告八

空间生产与公共艺术路径




报告摘要

公共空间具有物质构成、感知体验和社会化实践等多样内容,包含从认知经验到行为方式再到意义表达的完整过程,是公共艺术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主要对象。当代空间生产意味着规模化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社区营造和各种类型设计。公共空间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体现某种生产关系,决定公共艺术的公共属性和日新月异的实践表现,代表技术进步和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空间重构,不断生成新型空间图式。与此同时,语言、思想、意识,包括商业、文化与艺术的各种激荡,使得公共空间受到不同意义的反复影响与塑造,成为各种社会机构群体利益相互交织的关系产物。如同拥有AI智能的万花筒或传感器,当代公共空间的边界不断延伸,效应持续扩散,不断改变着公众对于城市生活的认知。

在此背景下的当代公共艺术,需要探索更多体现时代品质的设计路径:在构建城市形象方面组织公共艺术专委会,搭建社会性公共平台制定能够多方协调一致的政策机制。公共艺术家在此机制下统筹资源,突破设计范式,把握文脉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在人居环境设计和社区营造中,公共艺术家秉承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以宜居、韧性、智慧生活为主要目标,把握绿色生态、互动参与、服务共享的原则,增加设计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高质量城市文化建设;在最为活跃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作品需要展现瞬间性和交互性的特征,游戏、快闪、异质性、沉浸式、符号的编码解码引发设计语意的多元解读,构建最具时代感的设计语境。


报告九

“唯一解”、空间芭蕾、公众艺术:公共艺术的生态伦理世界

报告摘要

针对“在地性”的滥用、侵占型公共艺术的“空间暴力”、作品同质化、模式“嘉年华”化、理论创新停滞等行业现状,提出三个概念:“唯一解”,强调发问和解决的精准性,有且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强化问题解决意识,倒逼创作极限,有点类似“质性研究”,反对可有可无的输出,这是艺术家主体的方法论创新;空间芭蕾,糅合了人文主义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公共艺术,是更大尺度的艺术创造,超越点状和纪念碑式的雕塑物层面,将生活方式、日常动线与城市肌理融为一体,形成生态回路,这是多元主体的跨学科行动;公众艺术,并非规训和学习的产物,弥漫出粗野质朴的生动真实之美,尤其在数智时代,大量自下而上的自发性公共表达涌现,形成对精英文化的解构和反拨,逼迫我们反思艺术合法性和公共艺术使命何为,这是大众主体性的回归。

旨于丰富艺术语言,启发机制创新,优化行业生态,刷新口碑舆情;主张生产的审慎、机制的规约、呈现的婉约、资源生态的集约;注重关系生成、视觉伦理和福祉为先。认为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是“创造一种关系”,助益解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无法解决的一些复杂问题、非显性公共问题;认为公共艺术是价值观艺术,肩负 艺术“入世”、撬动现实的使命,需防止自我矮化和流于套路,促建可持续的多元共赢的生态结构。






大会设计作品展——本体之力




本次大会期间将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涵盖设计学全专业方向的作品展览,邀请全国各地的高校共同参与,展示各大高校近年来优秀的教学转化成果!


举办时间:2024年10月18-20日

举办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大会注册




1. 报名参会

欢迎扫码填写报名回执


2.会务费

2024年10月8日前注册:1500元/人

现场注册:1800元/人

学生:900元/人

会务费包括:会议期间的用餐费、资料费、会务用品等。

汇款及开票提示:柜台或网银汇款时请备注上收票人姓名+开票单位+设计与科学发展大会;统一开具会议费发票,发票为电子票。

注:住宿费及差旅费自理。


3.缴费方式

1)银行汇款

收款单位:重庆红智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银行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渝高支行

账号:108802941586(行号:104653004623)


2)扫码缴费

(一般参会代表缴费通道)


(学生参会代表缴费通道)


4.开会地址

南京丰大国际大酒店(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北新区城南河路89号)


5.住宿安排

因会展旺季,会议酒店房间数量不足,住房推荐预定南京瑞斯丽酒店,距会议酒店约868米。

  酒店预定咨询请联系:18577086371(庞小姐)

  预订酒店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6.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话:023-68792836

邮箱:designresearch@126.com

网站:www.designresearchj.com

会务人员:欧阳编辑、罗编辑、刘编辑、陈编辑


2024设计科学与发展大会微信群




欢迎各位老师扫码加入大会微信群!本群为2024设计与科学发展大会交流通知群,欢迎大家分享学术信息,请勿进群打广告或发布其他与学术研究无关的内容,发布即刻踢出!谢谢配合与理解!


更多信息欢迎扫码关注

设计研究DESIGN
《工业 工程 设计》创刊于2019年,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主管,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主办。主要报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设计教育思想、方法与实践成果,设计行业的研创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