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组织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贺州学院设计学院
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吉林动画学院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院工业设计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艺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设计学院
大会主题
人类通过设计将头脑中抽象的“理想之境”转化为现实,进而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提升自身生活、工作及社会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与科学始终相伴相生。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多模态、智能传感、空间计算等技术的广泛介入,设计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传统的设计理论、方法、架构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设计研究者与实践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定义“设计是什么?设计之路要走向何方?”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技赋能设计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性创新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厘清中华造物思想的源流,梳理中华设计美学的脉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设计理论体系、研究范式和实践方法,是当代设计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历史使命,也是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必将为推动世界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工艺美术方向平行论坛
(10月19日14:00—17:30)
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专家作为本论坛发起人,与主办方共同策划邀请了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吉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的共9位专家,作以下精彩报告:
报告一 | “新质生产力”引领下民族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途径探讨 |
报告摘要 | “新质生产力”是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发展必须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自身的传承体系的改革,深化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转化和创新机制,有度、有序地进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技化渗透,确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促进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高质量发展,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成为现实,为培育和塑造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助力。 |
报告二 | 生产·生活·生态——关于数智时代与新质工美的三点思考 |
报告摘要 | 2023年伊始,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一个以数据驱动、智能创造为特征的数智时代也正式来临,这也是中国工艺美术从传统走向当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数字时代积淀的工美大数据、数智时代的智能驱动为工艺美术的新质生产带来了可能。另一方面,国潮兴起、东方美学复苏等时代命题为工艺美术回归日常生活带来了契机。两者合力,共同铸就符合中国工艺美术深度转型升级和前瞻发展的文化生态。总的来说,以数智助推工艺美术的新质生产,回归新的日常生活,并创造中国工艺美术新的文化生态,这正是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和工美人的时代使命。 |
报告三 | 丝绸之路上游牧与农耕民族的工艺美术互动——以高勒毛都匈奴墓地(Gol Mod )出土器物为例 |
报告摘要 | 中国广袤的北部、蒙古国以及俄罗斯的库尔干地区构成了一条适合农耕与游牧特殊地带,这个地带成为北方地理环境变化后游牧民族南下与农耕民族争夺的核心地带。这一地区游牧与农耕民族的工艺美术互动异常活跃,成为丝绸之路上工艺美术新的审美与技术诞生的重要地区。本文以以蒙古国高勒毛都匈奴(Gol Mod )墓地出土器物为例,结合亲历高勒毛都遗址考查经历,对匈奴吸收汉代棺材、马车、漆器、玉器产生的工艺美术,与以及适应游牧生活为目标的工艺美术改造进行分析,进而以一种宏观视角探讨丝绸之路上游牧与农耕民族的工艺美术互动问题。 |
报告四 | 异势与更新:“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下民间工艺美术的价值转向 |
报告摘要 |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理念,而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种类丰富、底蕴深厚,是创建乡村之“美”的宝贵素材;其造物观念富含吉祥寓意、伦理准则与正向能量,是构建乡村之“和”的重要内容。张道一先生很早就把民间工艺视为“母体型”艺术,它滋养了其他工艺美术的发展,足见其重要意义。但在承载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文化语境与社会生活早已时过境迁的前提下,如何重新检视民间工艺美术的价值构成,并应时因势将其价值体系与“和美乡村”的建设需求相融合,则显然是立足乡村业态,强化乡土民艺时代生命力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探索今天民间工艺美术赓续与创新的重要课题之一。 |
报告五 | 指尖上的乡愁:传统工艺与乡村文化认同 |
报告摘要 | 本论题聚焦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乡村如何应对文化传承断裂、文化认同感弱化等挑战。传统工艺作为乡村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对于凝聚乡村身份认同、促进文化认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论题将深入探讨传统工艺蕴含的文化符号、精神价值和审美追求,及其对塑造乡村文化身份的独特作用;并分析传统工艺如何通过技艺传承、情感联结、符号象征等路径,影响村民的文化归属感、价值认同和行为模式。此外,还将探究如何振兴传统工艺,并将其融入乡村建设、文化旅游、教育传承等领域,以促进文化认同的构建。最后,本论题将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传统工艺助力乡村文化认同构建的成功经验和现有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论题旨在揭示传统工艺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价值,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增强村民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
报告六 | 华夏文脉探源——智能协同下民族文化的当代创新 |
报告摘要 | 历经千年孕化赓续的华夏文脉在漫漫时光星河中形成以互嵌、共生、多元为特色的文化体系。探赜史料可以发现,我国各民族文化生态单元的衍化脉络皆指向同一个基因源点,证明我国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一直以来是一个协同进步的整体。以斑斓繁盛的民族服饰为例,那些浸没无声的文化基因通过造型结构、刺绣工艺、纹样符号以及色彩审美等方面为载体,向世人无言倾诉着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即发扬民族精神与凝聚文化认同。在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伟大趋势下,延续历史之辉就需要创新书史之笔。对人类文明的最大的礼仰,就是创造新的文明形态。 鉴于此,我们应沉浸在宏观整体的民族文化语境下,观照各民族单元之间的文化动态关系。将传统手工艺中蕴含的造物之美润化于当代日常,唤醒人们对于传统造物的美学之思,进而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创新。 |
报告七 | 价值感与传播力:工艺美术的“复数性”探讨 |
报告摘要 | 借用版画中的“复数性”概念来分析工艺美术领域相关现象。“是否唯一”曾是作品属性乃至价值的一个维度,继而使得区分真赝变得重要,也使得作品天然与批量的人造物相斥。然而,当复制以不同形式出现的今天,工艺美术作品不仅不再与批量对抗,而且在不断调适如何在不同情况下体现价值感与传播力。 |
报告八 | “非遗融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下传统工艺乡村振兴实践探索 |
报告摘要 | 本次将主要分享“非遗融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探讨如何在高校传统工艺课程中塑造具有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能力的“传创型人才”,以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其独特价值。第一部分,将从个人学术研究的起点出发,回顾并总结在传统工艺保护方面的前期工作和理论研究成果。随后,将详细介绍“非遗融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致力于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的非遗拔尖人才,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设计的深度融合。最后,将通过《传统工艺与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创新,展示如何将传统工艺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业中,为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与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
报告九 |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的调适与变革——以“苏州刺绣研究所”为范 |
报告摘要 | 1949 年之后,中国工艺美术在党的政策方针引导下,发挥了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强有力作用,在传承经典、工艺创新、人才培养、传播交流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苏州刺绣研究所的探索发展历程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在国家自上而下的方针政策引导与工艺美术行业自下而上的内在需求影响下,苏州刺绣研究所也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变革,不仅实现了由分散的个体加工,向集体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在生产创作、工艺探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丰硕成果,开创了以“研究推动创作”“创作引领生产”“为生产培养人才”的联动机制,推动了苏州刺绣研究所成为具有明确生产流程与管理规范的现代工艺美术产业机构。并且在多层次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苏州刺绣研究所的设计观念不断更新,形、色、光、质等工艺语言不断突破,为提高艺术表现力的材料研发成为常态,“多元融合”的新苏绣创作风格得以形成,苏绣作品作为代表当代中国工艺美术最高水平的国礼近80次被送往世界各地,承担起了中国工艺美术对外形象的代表。从某种程度上说,苏州刺绣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工艺美术时代转型的“中国经验”之范。 |
本次大会期间将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涵盖设计学全专业方向的作品展览,邀请全国各地的高校共同参与,展示各大高校近年来优秀的教学转化成果!
举办时间:2024年10月18-20日
举办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大会注册
1. 报名参会
欢迎扫码填写报名回执
2.会务费
2024年10月8日前注册:1500元/人
现场注册:1800元/人
学生:900元/人
会务费包括:会议期间的用餐费、资料费、会务用品等。
汇款及开票提示:柜台或网银汇款时请备注上收票人姓名+开票单位+设计与科学发展大会;统一开具会议费发票,发票为电子票。
注:住宿费及差旅费自理。
3.缴费方式
1)银行汇款
收款单位:重庆红智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银行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渝高支行
账号:108802941586(行号:104653004623)
2)扫码缴费
(一般参会代表缴费通道)
(学生参会代表缴费通道)
4.开会地址
南京丰大国际大酒店(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北新区城南河路89号)
5.住宿安排
因会展旺季,会议酒店房间数量不足,预订酒店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酒店预定咨询请联系:18577086371(庞小姐)
6.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话:023-68792836
邮箱:designresearch@126.com
网站:www.designresearchj.com
会务人员:欧阳编辑、罗编辑、刘编辑、陈编辑
2024设计科学与发展大会微信群
欢迎各位老师扫码加入大会微信群!本群为2024设计与科学发展大会交流通知群,欢迎大家分享学术信息,请勿进群打广告或发布其他与学术研究无关的内容,发布即刻踢出!谢谢配合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