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浦永安村在中国古代海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建筑遗存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解决自然环境的持续退化及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打造保留文化精髓与适应现代发展的“文化-建筑遗存空间”,促进其实现新的时代价值。从海防文化视角,选取永安村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归纳永安村的建筑遗存情况及历史人文要素。厘清永安村建筑遗存面临的问题,探究永安村建筑遗存文化保护的原则及具体的空间叙事发展策略。以期实现建筑遗存基因的再生与历史空间的重塑,为合浦永安村及其他传统村落的建筑遗存文化持久留存提供创新思路与研究路径。
关键词:海防文化;建筑遗存;空间叙事;历史传统村落
合浦永安村作为中国古代海防文化的聚集之地,其建筑遗存不仅记录着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演进轨迹,还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遗迹是历史文明与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其研究将有助于推进建筑遗存空间的重塑和海洋历史文化的保护。永安村的海防文化得到国家文物局的重视,曾将“海上丝绸之路——合浦遗址”纳入中国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项目[1] 。虽然政府和社会各界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保护偏重于外观风貌而忽视建筑遗存文化的内在延续和基因修复[2] 。这样粗犷的保护方式较难将文化精髓渗透到建筑空间,容易导致历史文脉消失和价值体系瓦解并陷入同质化境地。
立足于海防文化视角以永安村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空间的不断变化中提取空间趋同和遗存的原因[3] 。尝试对建筑遗存类型进行解读,以此获取不断变化的村镇空间潜在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价值,构建保护和传承的空间叙事理论模型,为乡村美好人居环境的建筑遗存文化发展提出新的保护策略。
海防是国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保障国家在海洋领域的安全与发展利益,并通过系列防御措施抵御外部威胁[4] 。海防文化是沿海地区的文化遗产,包括海洋历史、航海技术、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体现了沿海地区人民对海洋的认知、利用和保护[5] 。
海防文化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见表1)。海防文化不仅是当地人民的文化遗产,也是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保护传承可以增强人们对海洋的认知及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建筑遗存文化主要以建筑空间或艺术活动为媒介,用来表达乡村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旨在通过叙事手法依托具体空间展示建筑的历史性和独特性,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见表2)。
建筑遗存文化除通过以上四个方面进行构建,还包括绘画与摄影、音乐与舞蹈等方面。建筑遗存文化以深层次和多维度的叙事手法展现乡村的文化底蕴。
海防文化视域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探究建筑遗存的历史、文化及社会意义。其一,历史价值,解读空间的文化内涵,建筑遗存作为时间见证,承载着海防文化的历史记忆;其二,文化价值,表述空间的情感走向,街巷脉络不仅是物质存在,还承载着空间意象营造[6] 和精神象征,通过建筑遗存阐释永安村明朝抗倭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其三,教育意义,揭示空间符号的意义,建筑遗存作为历史文化教育的空间载体,通过建立乡村博物馆增强民众对海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其四,旅游价值,提升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筑遗存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 旅游IP赋能经济发展。
因此,保护建筑遗存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责任与担当,也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加强保护和管理能够延续历史记忆及强化文化传承。
The architectural relics of Yong'an Village are cultural expressions
永安村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东靠英罗港且南临北部湾,与铁山港隔海相望;西距县城70余km且北离山口镇8 km;有一级公路贯穿,水陆交通便利[8] 。
永安村地处丘陵地带,其依山傍水,且有景色秀丽的红树林自然生态景观护佑着村落的发展。村内以1 条主要村道连接 6 条小巷,串联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村落形成“山-海-林-田-居”为骨架的空间格局,体现天人合一的村落选址智慧。
永安村被称为永安古城,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清两代在此设立军事重镇形成独特的建筑遗存文化,并于2023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如今,村内保留着多处遗迹:有大王庙、关圣殿等9座古庙;古炮楼、大士阁等8幢古建筑;文衙门遗址等7处古迹(见表3~6)。
永安村现存民居有1 086多栋,建筑多为土坯砖木混合承重的抬梁式硬山四合院建筑。在永安村集中连片的民居建筑群中,以保存较完好的大士阁为典型。它是一座百年历史古楼,位于永安古城正中央且处于大街与横街主要交通要道的交叉点上,与四城门等距。该阁坐北朝南,采用穿斗式结合抬梁式结构由前后两座二层重檐歇山顶相连而成。36根铁木圆柱分列 4排,不用一钉一铁,可见其建造智慧[9] 。大士阁被誉为南海古建明珠,具有深远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
民俗节庆是永安村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乡村居民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生活方式等。其民俗节庆主要有舞狮、摆衙游神等(见表7)。
Protection issues and principles of architectural relics in Yong'an Village
永安村的建筑遗存保护受到自然侵蚀、社会变迁等因素影响,制约着建筑保护的完整性和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建筑老化和损毁、缺乏有效管理、文化传承困境及旅游开发压力。针对以上问题,政府需要完善保护措施和加强管理机制以 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同时平衡好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促进建筑遗存的可持续保护和发展。空间叙事策略的提出,将以更生动的形式推进永安村的建筑遗存文化保护及可持续性发展。
永安村建筑遗存文化保护原则主要包括:(1)尊重地域文化特色,保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特征,保护原有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2)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对建筑遗存的结构进行科学的加固和修复,以保持建筑遗存的整体性和完整性[10] ;(3)持续性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工作应该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需要根据现实发展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估及保护。
A strateg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rchitectural relics in Yong'an Village based on narrative theory
空间叙事的核心在于将主题思想进行优化表达[11] 。确定叙事主题需要对叙事要素进行深入剖析,提取与村落特征最相符的线索进行空间关联分析(见图 1)。基于主题的引导能够使原本分散的叙事要素形成具有自述功能的表达结构[12] 。
1.梳理时空脉络
永安村的发展演变凝练出丰富的历史线索以形成完整的时空交织网络。因此,厘清永安村叙事要素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时空关联是必要的。叙事要素主要分为自然、人工和人文三类。首先,自然环境是叙事的载体和空间叙事的基础,月牙山、北部湾和东部广袤的红树林及农田等自然资源,共同构成永安村“山-海-林-田-居”的空间布局模式,体现出中国古代风水营城思想下的叙事教化;其次,人工要素是村落空间中人工建造的可见物部分,包括建筑、街巷等,永安村的人工叙事要素与明清时期抗倭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最后,人文要素是指村落历史文化、地域民俗活动等文化要素,永安村的人文要素集中体现在精神信仰、民俗技艺与历史轶事三个方面。
2. 提炼叙事要素
永安村的叙事要素可以总结为:爱国抗倭、海丝文化、南珠文化及科举教育。以上的叙事要素可以从空间维度找到对应的历史场域,能够与古建遗存、渔村民居、海天书院等建立联系,并疏通空间演变的脉络,最终确定永安村的叙事主题为:“爱国抗倭、海丝南珠、科举传承”。从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角度呈现永安村物质及精神层面的独特魅力。首先,爱国抗倭突显了先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海丝南珠凸显了永安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赋予的自然资源;最后,科举传承强调了当地居民对国学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推崇,见图1。
叙事主题的确定为叙事文本搭建了严密的逻辑框架。空间叙事框架的搭建可借鉴“簇群-廊道-点核”的景观生态学结构。簇群是以相同特质的多个叙事空间的面状聚合来反映整体叙事的氛围与基调;廊道作为空间维度上的叙事轴线,串联各叙事点核以控制叙事节奏的起承转合;点核是具有历史意义与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文保单位、公共空间等节点,起到细节表述的作用。通过三者的空间组织与连接构建完整的空间叙事框架,为叙事策略提供有效的表达路径(见图2)。
1.划分叙事簇群
永安村需要结合爱国抗倭、海丝南珠、科举传承的主题开展叙事设计。通过梳理历史文化的分布情况,将功能相似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叙事簇群以构成完整的叙事框架。通过抗倭英烈、古巷悠居、海上丝绸之路和科举文化传承等4个叙事簇群的串联和协调来提升村落的建筑遗存文化价值。
2. 择取空间场所
在空间设计上要依托永安村的空间布局来展开。依托村落主要街巷去修复断裂的空间来连接各个叙事点核,形成人文体验廊和生态观光廊两条叙事廊道,为游客打造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将抗倭纪念馆、海丝博物馆、科举文化墙等单元作为叙事点核铆合于廊道上,构建“两廊四群多点核”的整体空间叙事框架。
在叙事场景设计中,营造和传递叙事氛围是设计师与体验者之间的桥梁。叙事氛围作为核心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情绪,是体验者传达历史文脉的重要一环。因此,采用逐级递进的方式进行叙事簇群的氛围渲染、叙事廊道的路径编排和叙事点核的场景塑造,可以营造特定意蕴的艺术空间和塑造叙事场景[13] 。
1.营造空间氛围
4个叙事簇群营造永安村原真的生活氛围。首先,针对建筑风貌的提升与整体意境的强化,通过着力规划村口的景观设计来展示厚重的建筑遗存文化;其次,以合理布局街巷空间和增设景观节点来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同时对民居进行传统风貌修缮,并将其转化为特色民宿;另外,还可以通过节庆活动、剧场演绎等形式将采珠工艺、航海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维度展示,使游客通过多感官的体验,深入领略永安村独特的海防文化。
2. 构建叙事路径
永安村的空间叙事构建需要将乡田野趣、寻脉而起、忆古思今、稻香六舍、登科义学、月牙同辉等叙事簇群进行划分,并结合“开端-过渡-高潮-结尾”的叙事模式将它们融入具体的空间设计中。街巷空间的设计是游客感知村落的重要路径,通过叙事廊道路径的编排将各个叙事空间进行关联,形成独特的故事线[14] 。另外,根据叙事点核进行场景搭建,以打造具有人文内涵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永安村拥有厚积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利用适宜的空间作为文化展馆来向游客展示永安村的历史沿革、海防文化及传统非遗文化是必要的。
1.提升文化体验
利用修复的建筑空间设立诗墨学堂,通过策划科考体验、诗文诵读和文物参观等活动赋能文化空间的打造。首先,在环境营造上运用色彩引导和音乐渲染等手法引导游客进入文化街;其次,在村口广场陈设科举文人雕塑和牌坊等小品营造街巷的独特文化氛围, 同时将青石铺地及古榕等景观要素融入体验路径,强化叙事的序列感;最后,通过找寻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设计古建微缩模型、木制雕饰、手摇舞狮等创意产品来提升游客的体验。
2. 传承历史文脉
将岭南民居的特色元素如坡屋顶、木构穿斗式结构等传统技艺融入永安村的历史记忆文化馆的建设中,实现建筑遗存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装置设计来呈现永安村先民抗倭的历史场景,打造虚拟现实的互动式体验方式,促进游客对建筑遗存文化的理解,构建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以达到情感的共鸣。从打造民族内生文化生态系统方面[15] ,建立村落文化空间和物质形态的承载关系,以促进其建筑遗存文化发展。
The conclusion
合浦永安村建筑遗存文化作为历史的见证,对研究明代海防文化、军事组织及地方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海防文化视角来探究永安村建筑遗存文化的发展状况。将空间叙事理论引入到海防文化体系中,运用更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的空间叙事手法对建筑遗存文化保护范式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归纳总结等方法,对永安村的建筑遗存文化进行定性研究。从空间叙事层面提出明确叙事主题、构建叙事框架、塑造叙事场景,以及唤醒叙事记忆等4 个兼具普适性及针对性的保护策略。未来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更深入的量化研究,助力永安村的建筑遗存数字化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工业 工程 设计
官方网站:designresearchj.com
邮箱:designresearch@126.com
编辑部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33号
邮编:400039
电话:023-68792836
长按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