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届【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入围作品:家乡的月饼II吕笔活

文化   2024-11-28 05:00   江西  

点击上图,查阅征稿通知


家乡的月饼

吕笔活

       

王维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中秋佳节将要到来之际,在外打拼的我总会不由地想起家乡的亲人以及象征团圆的传统美食月饼,如今进入不惑之年的我,虽然吃过各式各样的月饼,但觉得家乡福建诏安县秀篆镇俗称绿豆饼的月饼最合胃口、非常好吃,那种口感、那种味道至今让人印象至深,每年都想吃,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第三个......



小时候,我每年都期盼着中秋节早日到来,因为在中秋节能吃上美味的月饼。那时,我们家比较穷,父亲只是个民办教师,母亲务农,家庭收入微薄,要保障柴米油盐都不容易,平日自然很少买诸如绿豆饼、糖果等食品,我难以吃上这些,对之的渴求更甚。


记得我读四年级那年,在中秋节当天下午,我和妹妹、哥哥来到村里制作和销售月饼的店铺,此时那里围着不少小孩在观看。店主一家人正忙碌着做绿豆饼,有的在做饼皮,有的在做绿豆馅泥,有的在烤饼。月饼虽然不大,但工艺颇复杂。饼皮由优质油酥面制成,即将面粉加入黄油、糖水拌匀,再擀成薄薄的酥皮。饼的内馅选用优质绿豆,经过清洗、浸泡、蒸熟、磨粉后,加入白砂糖炒制而成。然后用饼皮包裹内陷,擀成饼坯,撒上芝麻,放到铁锅上煎烤,直至月饼两面烤到金黄色即可出锅。那烤熟的月饼香气扑鼻,让我流出了口水。我看见妹妹也垂涎欲滴,她问我有没钱买两个,虽然一个只要两毛钱,但是我身无分文,我哥也没有钱,自然没法买随后,村民络绎不绝地前来买走用食品纸包好的一筒筒月饼,月饼存量不断减少,店主跟我们兄妹说道:“赶紧叫你爸妈来买,不然没货了。被店主这么一说,心慌起来,“好的。


我们几兄妹迅速跑回家,但是父母并没在家,他们去山里的茶园果园干农活还没回来。我们等啊等,等到天黑了才看到戴着草帽、扛着锄头的父母身影。他们刚一进门,我就十分焦急地说道:“爸妈,赶紧买月饼吧,不然被别人买光了。”妹妹也跟着说道:“就是啊!店主说快没货了。”父亲说道:“不会的。对了,你们做晚餐了没?”我回答道:“饭菜都做好了。”我们从小就开始学做饭,因为父母经常早出晚归,我们习惯在父母回来之前把饭做好,尽自己的一份力为父母分担家务,让父母一回家就有饭吃,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父亲面露喜色地说道:“这还差不多。”然后掏出四元钱,说道:“那你们去买两筒月饼吧。”“好嘞。”我接过钱,与哥哥、妹妹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往小卖部,幸好月饼还有,我们买了两筒,共20个。拿到月饼的那一刻我们高兴极了!



当晚,我们一家人把椅子搬到院子里,欣赏美丽的月色。八月十五的夜晚,如银盘一样圆的月亮格外皎洁,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洒向大地,仿佛给大地披上一层轻纱,给静谧的村庄带来温馨和安详。父亲读过高中,后又从事教育行业,因此知识比较丰富,他先给我们嫦娥奔月的故事,然后说这是神话传说,实际上月亮并没有住人,但美国人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踏上过月球,实现人类首次登月梦想。我们听了津津有味,说也想飞到月球去。父亲说,那就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来当个宇航员,说不定也能登月,然后爽朗地哈哈大笑。母亲说,这想得太远了,简直是瞎做梦,还是注重现实,把书读好,将来找份好工作,那就知足了。虽然我也知道我要登月太难了,但父母激励我好好学习、奋发有为我是牢记下来了。


我迫不及待地把月饼包装纸拆开,把月饼分给哥哥、妹妹,也递给父母一人一个。可是父母均说他们饭吃得很饱,现在吃不下了,还是让我们兄妹多吃点。我当时信以为真,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父母舍不得吃月饼,想把有限的月饼让给我们几兄妹吃。父母对儿女的爱真是太伟大了!我们几兄妹怕一下子把月饼吃完了,于是便小口小口地吃,细嚼慢咽,仔细品尝,深深地感受到月饼清香爽口、松脆酥嫩、甜而不腻,令人吃而不厌,那种味道我至今记忆尤深,与家人团圆赏月的情形也令人回味。


后来,随着我成长而外出求学,在中秋佳节往往难以与家人团圆。念高中时,我在离老家60公里远的县一中就读,跟家人聚少离多。第一年参加高考,我考前生病、考试失常,不但没上本科线,而且连专科一二志愿也未上,后被调剂到福州一所十分普通的院校,这与我的理想差距太大,虽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选择将就着读吧。记得要搭车去福州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当天下午父亲陪我坐班车来到县城车站为我送行,然后我搭上前往福州的大巴,临行前,父亲交待:“儿子,袋子里有绿豆饼,记得吃。”“好的。”虽然今天是团圆的中秋节,但我要首次独自出远门,要与家人告别,总感觉鼻子酸酸的,在汽车启动后,我与父亲挥手道别,自己情不自禁流下泪水。就这样,当天晚上我在车上过了中秋节,看着窗外的圆月升起,我思亲之情愈发浓烈,但也知道自己长大了,不可能一直待在家里,得到外求学逐梦,得适应新生活。那时尚未开通高铁,一路上足足颠簸了七八个小时才到省城车站,由于肚子饿,我把两筒月饼吃光光,深感幸好有父亲带的月饼可以充饥。到校后,发现学校跟我理想的大学差太多,我思虑再三,过了几周后决定退学回去复读。那时父亲也有些茅盾,但最终支持我的决定。复读的压力很大,我不好意思回老家见父老乡亲,连周末和节日都没回家,而是留在学校发奋学习。有一天,我竟然收到父母托老乡给我带来的几筒家乡绿豆饼以及煮熟的土鸡蛋,老乡还转达父母的嘱托,说让我吃饱点、吃好点,好好学习,不用紧张,保重身体,争取考出好成绩。我十分感动,此后更加努力读书,每天都早起晚睡,认真学习钻研,并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好身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年高考时我的成绩超出本科线30分,终于考上理想的华侨大学。



毕业后,我想趁年轻在外闯荡,相继在泉州、广州、天津、福州等地打拼,由于离家较远,每年中秋节都难以回家团圆,也难以吃上家乡的月饼。虽然公司会发包装更加精美、价格更贵、馅料更丰富的月饼,但我总是惦念着家乡包装传统、价格便宜、食材古朴的月饼,可以说这月饼已承载了许多游子的乡愁,成了许多人的一种情怀和回忆。后来我甚至想,如果能够在家乡工作,如果能年年与家人团圆、年年吃上家乡月饼,那该多好啊!


此后,我尝试考老家的单位、争取回老家工作,以便陪伴父母,可惜考试屡次失败,未能如愿。好在后来成功考上了广东揭阳的税务部门,这里离我老家仅100多公里,并不算远,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高铁、高速公路都通了,这大大方便我回家。中秋之际,我大都选择回家看望已经年迈的父母,跟父母聊聊天,陪父母到田间道路散散步,十分惬意。中秋佳节自然少不了月饼,虽然家乡的月饼价格比以前提高了,由以前的一个两毛钱提到两三元钱,包装也由以前的纸包装变成塑料盒包装,但它与市面动辄上百元、数百元的月饼相比,仍然显得物美价廉,而且那种美味没有变,依旧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绝佳的送礼品。每每我要返回工作地时,父母总会往我的行李包里塞上几盒家乡的月饼,说可以带去揭阳吃,这种体现出来的父母对儿女的关爱之情也没有变。


作者简介

吕笔活, 福建漳州市诏安县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就读于华侨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学专业、暨南大学古籍所中国史专业,广东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高攀》《物婚》《择偶》《中国式留守》《抗倭英雄俞大猷传》和励志书《不信?我就这样考上了公务员》,另著有历史作品《大明王朝抗倭始末》和长篇小说《清官上任》《税务铁军》《最美女税官》《巨枭炼爱》等,还在央广以及《中国税务报》《泉州晚报》《海峡导报》《闽台文化研究》《现代台湾研究》等发表(播发)作品。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点击下方链接,查阅征稿通知)

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截稿日期:2025年2月10日


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大赛暨首届“长江之声”诗歌朗诵征稿大赛

投稿邮箱:hrwxj06@sina.com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李洪华   冰耘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执行编辑:周嘉琪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国际诗歌网
欢迎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