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届【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入围作品:苍黄一叶———汉诗两岸文化交流采风侧记II邓绍林

文化   2024-11-28 05:00   江西  

点击上图,查阅征稿通知


苍黄一叶———汉诗两岸文化交流采风侧记

邓绍林



台湾——祖国的宝岛!如一串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少儿启蒙的课本里,从那时起也根植入我的心里。”阿里山”情愫缠绵,歌声绕梁,,一次次激荡着我青春的心房。


少时的梦,青春的激情,终生的情怀,未想到竟在垂暮之年了愿了。


八月未,我欣然应邀来到珠海参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笔会”。在餐厅里大家热情握手寒喧。上菜吃饭时,周团长致欢迎词。得知,原定的48人,由于当前特殊因素滋扰,有十几人临时退场了。


次日早餐后,负责我们这次“笔会采风”的陪导“燕子”赶来,向大家宣布"纪律":“不搭腔任何陌生人问话……”



瑰丽的港珠澳大桥缩短着海岸的距离,湛蓝的海水赏心悦目。然无形的阴影似乎影响着我们,进入香港国际机场时,忽然接到通知,一位广东诗友被台当局有关部门“遂客”了。


繁复的出入境手续,足足折腾了四五个小时。终于登上了飞越台海海峡的飞机。海碧蓝,天空蒙,引人遐思。窗外“雪山”不时打断我的遐想,令我们引颈探望。黄昏时分,我们着陆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其名“国际机场”只不过相当于我们一般省级机场而已。


次日早餐,仅辽宁省某团队同在,也是八月份以前办理签证的,其冷落可见一斑。八点整开始宝岛游。杨导阿哲开口既“热烈欢迎大陆文化交流团”,开闭口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称大陆“我们伟大的祖国”,瞬间拉紧我们之间感情纽带,博得阵阵掌声。接着,他介绍台湾的近代史及社情民俗:台湾融入祖国大家庭历经波折,现代也曾创下亚洲四小龙之冠,然文化较内地仍保留更多历史遗存,如汉语拼音,台湾仍用民国时期的拼音系统。汉字亦沿袭繁体,个别字还用生僻字,如”烟”写作“菸”。计量仍用十六两制,相当于大陆1.2倍,房屋面积计量使用“坪”,相当于大陸“米”的3.3倍等等。



出新北市,第一个自费项目野柳地质公园。途中从车上观看了台湾第一101地标建筑,高五百余米。


野柳地质公园是由欧亚两大板块剧烈地壳运动形成的原生态公园,景观漂亮,水天一色,浪花扑礁,白浪涟涟,令人赏心悦目。主要景点是英国女皇头像,形象逼真,唯妙唯肖。



赴台北途中,在大金碗吃台湾特色牛肉面,配有几碟凉菜,味道一般,价格不菲。三百台币一碗,约70元人民币。


饭后奔台北士林官邸,参观大蒋(台湾统称)故居。大蒋逝于1975年故居二楼,参观者可遥观瞻仰。接着参观大蒋纪念堂,不同于其它伟人,这儿只有“伟迹”,没有灵柩。最后一程是台故宫,馆藏65万件,占北京故宫百分之二十二,但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其中顶级国宝若干。关于镇馆三宝众说纷纭,如北宋三幅山水: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李唐巜萬壑松风》,堪称宝藏中的极品。而公认的则以“汝窑天青水仙盘”为首;票选的则以“翠玉白菜”为首;而杨导介绍的竟是雕刻红珊瑚“魁星”、毛公鼎、菲翠白菜 。


晚上,“两岸中华文化座谈会”,在新北市板桥区重庆路广香龙华楼举行。欢迎宴会主席台墙面挂着主题条幅。台湾方出席的有前交通内政部长马镇方,人民行动党主席马禄,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炳煌,两岸名家字画交流中心刘佳璋,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助理王清萍等。双方领导互致问候并贺词,然后,互赠作品字画,接着代表们热情洋溢的讲话,吟诗诵词,真情真性,场面感动。会后,全体代表合影留念。


次日,我们驱车大溪、慈湖。途经“铜像公园 ”,该园搜集蒋公各时期铜像百余座,散落在绿草如茵的坡地上,名义上为“公园”,实则为“屯集地”,看起来大大不恭。该园拜民进党“去蒋化”所赐,当年“台独”分子疯狂搗毁蒋公铜像,据说朱立伦为此将台湾各地的蒋公像集中在此保护起来,也算“功德”一件。



之后,驱车进入慈湖。慈湖是一座前后湖组成的人工水库,状如新月,因景色幽雅,酷似浙江奉化,蒋公为追思慈母王太夫人,将此地改为现名。沿途植林修竹,形成一条苍翠藩篱。湖中豢养着宋美龄喜爱的黑天鹅,红嘴黑毛浮碧水,黛山青渚映蓝天,别有一番福地洞天景致,为蒋公生前钟爱的休闲处,故蒋公过世之后,遂遗嘱厝灵柩于此。为何“厝”,据说蒋公念念不忘大陆,临死时还寄希望“荣归故里”。既如此,小蒋焉敢入土也效法“厝”。两父子陵寝同位于桃源市大溪镇福安里,据此,台湾民间便风传过世不下葬,遗弊于后人。故自蒋经国之后,显赫一世的旧中国四大家族之首,蒋氏一脉便一蹶不振。


蒋公过世了,其表面文章还未完全褪色。其灵柩及停放厅室因“保护”己謝绝入内,但 外面风光还在演绎。每天定时由卫兵举行交接班仪式,我们专门目赌了那一刻,虽无“中正纪念堂”那么隆重、庄严,但也一板一眼,一丝不苟。


离开大溪镇,开始我们环岛之旅。南投县辖区的日月潭是风景游首站。日月谭是台湾风景优美的“天池”,地处玉山之北,潭中有一小岛名拉鲁岛,以此为界,北半湖状如圆日,南半形如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素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其令人神往除优美景色和浪漫神话外,堪为称道的是水质,该湖水由人工开渠引入活水用于发电,流水不腐,始终澄澈。由于人气旺,成就了二个女人名声沸扬。一个是卖茶卤蛋的老妪,据说每天卖五千个,价格不菲。一个是宋美龄。台湾香烟都是生丝做的,宋美龄不吸此味,蒋公则在此地专门为她生产烤烟叶,故产生了宋美龄牌专利,而且唯独仅限此地销售,价格人民币五百元一条。颇为旅游人品尝、送礼所青睐。


日月潭环湖重峦叠嶂,四季景色不同,夏季清爽宜人,是避暑胜地,该地高档休闲养生所,借风水宝地名气。掩隐在水光山色之中,散漫出人间奢华和峥嵘。



同为台湾名片的阿里山是我们行程的第二大景地。阿里山是台湾第一林业区,有“台湾森林宝库”之称。经“触口”入山,行至“天长地久桥”赏观第一景。之后,到第二景 “達娜伊谷”,峡谷之上由吊缆铺就一条桥链,晃晃悠悠约数百米长,满谷葱郁,桥名幸福桥。攀过峡谷。我们乘车沿着盘山公路逶迤前行,沿途槟榔树铺天盖地,虽然始终没有看到那神往的“阿里山神木”,然“高高的树上挂槟榔”隨同槟榔林一路悦人耳目。


不久,大巴将我们带到一处制茶场,该茶场是国民党党产。大厅里赫然張扬着“习马握手”的历史一瞬。茶场负责人带领我们参观了整个制茶流程,接着请大家到客厅品茶。俗话说高山出好茶。上帝赋予台湾种植高山茶的自然环境,可谓“得天独厚”;位于千公尺以上的五大山脉,其茶叶纯天然,无有害物资的污染。阿里山茶因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导致茶树芽叶所含儿茶苦涩成份降低,进而提高了甘味的贡献:茶树生长缓慢,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优点。茶场负责人边介绍,边演示茶叶泡制及识别技巧。我们则一边欣赏,一边慢品各种茶质茶味。几位烟客相邀出外品尝宋美龄香烟,我们戏谑调侃:“阿里山上抖风流,禹岭香茗茗裊裊,美龄香烟烟悠悠”。


品茶进入尾声,推销渐入高潮。茶场老板很会做营销。他从蔡英文封杀国民党党产谈起,为纾解困境,茶场低价惠友,赢取同情,大家纷纷解囊,厂家也一再让利,由买一送一到送二,还有送三的。我因从日月潭买过灵芝孢子粉,放弃了这个机会。


从茶场出来,大巴开始下行,起初未在意,下了一坡又一坡,我不禁纳闷起来,何故像是返程一样?全车人都蒙在鼓里。阿里山景观多元:高山铁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为阿里山五奇。“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伟大”。遗憾的是我们到了阿里山,却沒有真正领略到阿里山的风采,还真是浪费了我来台前做的那些“功课”。



从自然景观来看,日月潭与阿里山是姊妹花。从现代都市来说,台北与高雄则是哥弟俩。台北是全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高雄是南台湾的文化中心与外国联系的重要窗口。其倚重就是高雄港。


大巴进入高雄市区“马不停蹄”的将我们送至高雄港,夺人眼目的是韩国瑜巨幅画像和他的口头禅“进驻发发发大财”。我们乘游轮从入口沿右侧环港游览。阔大的港湾和琳琅满目的各式海船使我们目不暇接。平素在内河或近海岸看到的巨大轮船,在这些巨无霸海轮面前,就像大母鸡旁觅食的鳮崽,帮助这些海轮进出港的拖轮紧贴在高大的船体一侧,则像依偎在母鸡腋下的幼雏。不知名的各式特种货轮仪态万方,半沉半浮的水上船坞和一些价值非凡的私人豪华游轮令人惊讶。尤其是在电影或电视里看到的军舰活生生地在我们眼前缓缓而过。真真使我们感受到大海的神奇和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另一类景象,对我们这些大陆内地人来说,可谓大饱眼福。在敬仰海上宠儿的同时,亦可远近眺望海港所带来的海岸繁华。最醒目的就是85大楼!它是南台湾地标,是仅次于台北101的第二高大楼。


游港上岸,沿着港湾长堤徜徉,就可以看到“打狗英国领事馆”。昔时台湾第一栋洋房,在今人的眼里已失去辉煌,但所占据的地理却是旅游、休闲的绝佳之地。


晚上安排高雄小吃和夜市自游行。走进小吃街,人流熙熙攘攘可称热闹,各种花色食品气味混阵,令人眼花瞭乱,也撩披食欲,但总选不准吃那一样。我们挨摊一个个挑过去,七嘴八舌沒有定论,最后一致同意,各选各的,我选了一个没见过也忘了名的,发现壳里也只是肉馅且量多而已,忙叫老婆另挑一种。再想吃饱点,已难决下手了。


回到酒店,大家议论,高雄夜市和小吃并不怎么的,感觉还不如自己的城市,这种认识在北戴河几位诗友另寻选地回来得到证实而强化。

从台北至高雄是台湾环岛游的西半环,经屏东至台东就进入东半环。东半环面向太平洋,沿途海岸风光很美。也有一段黑、黄、蓝分色海流,处在台东接近花莲区域。黑色滩礁与黑色海水形成很宽一条黑色带,其外则是褐黄色,再外就是碧海无涯啦,层次分明,涌动和谐,也可谓难得一见。


进入花莲县境,海水渐无污染归趋本色。大巴在一个名叫“加路蓝”的景点驻足小憩。让大家脚踏实地欣赏太平洋风光。闻名遐迩的太平洋近在咫尺,面海临风,足蹬草地,极目天涯,令人心潮澎湃!于是乎,大家忙过拍照后,各自归于沉思中。我亦即兴赋了一首《七绝.临风花莲东海岸》:“太平洋阔涌云端,碧海蓝天加路蓝。心旷神驰名景地,褐礁白浪绿茵绵。”。


台湾四面环海,东部为典型断层海岸,陡直的岸壁紧贴太平洋海岸。于是造就了天然与人工二大杰作。天然杰作乃闻名如见其面的“清水断崖”,是台湾东海岸的一大奇观,台湾八景之一。其高千多公尺,以近90度角傲挺太平洋洋面之上,竖面是郁郁葱葱,高耸入云的中央山脉清水山,断崖形状如劈,绝壁万丈;横面是浩瀚蓝海,一望无际的太平洋,白浪滔天,碧波万倾。形势险峻,气象万千。爱者山葱茏,水碧蓝,天高云淡,令人心旷神贻;敬者鬼斧神工,天造地化,利落纯粹,令人叹为观之。


人工之伟大乃盘旋蜿蜒于陡峭断崖之上的苏花公路。连接宜兰与花莲,全长118公里,以沿断层海岸修筑而闻名。其高悬于海平面的山崖之畔。象条隐隐约约的长蛇,紧贴在悬崖峭壁之上,望之则心惊胆战。这条公路的修筑者就是跟随大蒋溃败来到台湾,后为小蒋领导被称为“荣民”的国民党残兵。修筑这条路牺牲了百多名老兵,为纪念他们,幸存的老兵在隧道口旁峭壁坚石上硬生生地雕凿出一个大石龛,将刻有死者姓名的石碑置于其中以示纪念和祭拜,又在相隔几十米的溪涧旁边修造了一个纪念祠。我们一行战战競競地攀扶着铁栏杆走入洞穴,参拜这些修路者的碑位,因天黑阴森,大家未能走近“长春祠”,遙向其默默致哀。


苏花公路因其凶险,事故不断,据杨导介绍,前几年发生三部大巴有其入纪录,未见其出,故此后,鲜有载人大巴经过,乘客过此则改乘火车。我们坐上火车,算是四大交通全体验啦。从花莲“大鲁阁”站进站,这是一座新站,其形象略好于我们一般县级站。火车及路轨是阵旧的,相当于我们70至80年代的状况,人流很少,车外景象,自然风光很美,只是人居形象差强人意,与我们沿途所看到的一样,城镇乡村普遍房舍低矮陈旧,鲜有高楼洋房,奇特的是庙宇多而华丽(被称为台湾三多之一)。


换乘汽车后,行程既将完成台湾全島闭环,杨导调侃转向荣民话题。“荣民”即台湾“荣誉国民”的间称。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原本隨蒋来台的60万士兵退伍后的生活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台当局于1954年设立了“退辅会”。小将亲自挂帅,为荣民建立了多处农场,尔后又修建了多处荣民之家,让荣民们能够自食其力和居有所安。这些荣民在6、70年代台湾的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功就是中部东西横贯公路的修建。这条公路穿越台湾险峻高耸的中央山脉,在几乎沒有机械的条件下,用生命筑路,共牺牲212人。如果沒有当年,现在的游客就不可能欣赏到太鲁阁的风光,也没有中横公路旁边优美的山林、连绵的果园,成为台湾重要的旅游带,改写了台湾农业史。“大禹岭茶”即是对这些荣民们历史功绩表彰的一个标志。尤其是对台湾东部的发展起到加速作用。此外,桃园机场、台中港、高雄造船厂……这些工程都是荣民们当年荜路蓝缕建成的,至今仍是台湾经济的支柱。


荣民对台湾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渐渐成为历史的纪忆。“荣民”们当年穿着印有鲜红色“想家”的白衬衣,高喊着“妈妈我好想你”热泪湿透衣襟的场景, 对推动两岸关系解冻的历史功绩犹存。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荣民逐渐老去,晚景凄凉。


车行途中,阿哲播放了台湾本地人刘里长里长数十年护送老兵骨灰“叶落归根”的风雨里程;“魂归故里护送人”高秉涵负疚受托,带着由他亲手判决的偷渡兵孩骨灰送至家乡时,“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惶恐淒苦之心境。看得全车人热泪盈眶。


情感的巨大号召力,在老兵开采制作的台湾玉石店得到热烈反应,有无需要都不论,钱多钱少不在乎,人无空手,都提上了购物包装盒。

车行至荣民之家附近,诚如阿哲介绍的那样,几位老态龙钟的“荣民”远远地问我们大巴车行注目礼,快临近时,频频地向我们挥手致意,我们亦纷纷站起、伸头向他们频频挥手,直至淡出视野。


回家后,那些风烛残年,茕茕孑立,踽踽独行的“荣民”的影子,总是不时地在我眼前晃动,犹如户外凄风苦雨中枯萎的秋叶,既将凋零……成泥,这何尝不是一个生命,一部历史的缩影。

作者简介

邓绍林,1950年生,号清浪滩居士,笔名林中魂,沅陵清浪乡人,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怀化市第三届政协委员,市政府办退休。省、市作协会员;省对联、中华对联文化传承人;中华诗词、中国楹联、中华当代文学会会员。怀化市国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益友文学社顾问。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点击下方链接,查阅征稿通知)

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截稿日期:2025年2月10日


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大赛暨首届“长江之声”诗歌朗诵征稿大赛

投稿邮箱:hrwxj06@sina.com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李洪华   冰耘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执行编辑:周嘉琪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国际诗歌网
欢迎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