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京予/难忘的中学时光:青春的底色与梦想的滥觞

文摘   2024-12-17 06:31   河南  

岁月回眸




难忘的中学时光:

青春的底色与梦想的滥觞

文/闫京予


1977 年,我满怀憧憬地踏入山城高中的校门。彼时的校园,大成殿和崇圣祠散发着古朴典雅的韵味,好似岁月沉淀下来的珍宝,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那时,正值时代教育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1978 年科学大会过后,“向科学进军”的热潮如春风般迅速席卷而来。报纸上,陈景润、吴吉昌等科研人才的事迹宛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照亮了我们这些莘莘学子的视野,激励着我们坚定地踏上求知的漫漫征程。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学校里有一批已届知命之年的老教师重新踏上讲台。他们心中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尽管我们当时所用的教材还略显简单粗陋,但这丝毫没有削减老师们教学的热情。周老师的英语课,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一扇通往新奇世界的窗户。虽然这扇窗开启得有些艰难,却充满了未知的魅力和新奇的诱惑。


文理分科之后,我毅然选择了理科。然而,我内心对文史的热爱,却如一颗悄然发芽的种子,在心底深深地扎下了根。叔叔讲述的中国革命史,语文课王老师口中的秦皇汉武,从陈胜吴广起义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那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就像具有强大磁力的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着我。


那是一段无比纯粹的时光,学生们心无杂念,一心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只为求得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程老师、崔老师……他们都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到传道授业解惑之中。体育焦老师带领着我们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奔跑在操场上,早操时响亮的口号声与青春的蓬勃活力在校园里久久回荡。那时,虽然也存在升学的压力,但远没有如今这般激烈的分数攀比和成绩的大肆公布。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都像是为我们敞开的大门,未来充满了无尽的可能和希望。


特别是中学语文,更是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捕蛇者说》《病梅馆记》中对社会现实入木三分的洞察与批判,陆游、辛弃疾诗词里的壮志豪情与家国情怀,白居易《琵琶行》中细腻入微的情感抒发和对人生的深沉感慨,这一切都如涓涓细流,无声地滋养着我的心田,为我青年时期励志成才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回首往昔,那段七十年代后期的中学岁月,犹如一首悠扬而质朴的老歌。它是青春的底色,纯真且热烈;它是梦想的源头,质朴而有力。它永远在记忆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成为我心中永不磨灭的珍贵宝藏。每当思绪飘回那段时光,心中总是涌起无尽的温暖与感慨,那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永远铭刻在我的灵魂深处。 


作者简介:

    闫京予,笔名海南, 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学者,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专业会委员,创新工程师,国际职业经理人。2023 年出版《实用可拓学与方法论》专著。


仓颉文化视窗
立足仓颉故里鲁山,把她的风土人情推介给世界; 放眼多彩世界,把窗外的人文风俗介绍给桑梓鲁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