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昔日同窗多壮志 今朝回首皆沧桑
文/安彦瑾
时光荏苒,回首 1979 年考入鲁高的那些来自瀼河籍的同学,他们的身影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清晰可见,他们是林旷德、王建省、邬国安、陈豪、郑广栋等。除了邬国安和我中途返回家乡外,其他几位同学都如愿考上了大学,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在这其中,邬国安同学尤其让我难以忘怀。他似乎是瀼河老庄人。当初,他与林旷德、郑广栋一同被分到了高一(6)班。说起邬国安这个名字,或许知晓的人寥寥无几。然而,要是提到他的大哥邬国龙,想必相当一部分鲁山人都有所耳闻。邬国龙是鲁山县医院声名远扬的中医专家,他一生救死扶伤,以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只可惜天妒英才,他因病英年早逝,这让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
我回到家乡后,便进入了村小学,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某个星期天的近午时分,忽然听到街上传来阵阵吆喝:“翻砂造煤火!”这陌生又新奇的声音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快步走出去一探究竟。没想到,眼前的人竟是邬国安同学。那一刻,内心的喜悦如潮水般汹涌,简直难以言表。我急切地拉住他的手,满心热忱地邀请他到家里坐坐,想留他在家里吃顿便饭。可国安同学性格内向腼腆,无论我如何盛情邀请,他都执意不肯跟我回家。无奈之下,我们俩就站在街边聊了起来。我关切地询问他的近况,他神情略显黯然,说自己高中毕业参加高考时发挥失常,未能考上大学。又因家里经济条件不佳,没办法再去复读,于是便在家里搞起了家庭铸造工艺。他从各地收购一些废旧的生铁,将其融化后,倒入事先精心准备好的翻砂模子里,就这样造出了供人们烤火用的煤火炉子。在那个年代,还没有手机这样便捷的通讯工具,自那次分别之后,我们便再也没有见过面。
还有一位老四班的同学王文琛,他在古文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底,写作水平更是出类拔萃。他在班上的作文常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教室里声情并茂地诵读。他文科成绩格外出色,然而却存在偏科的问题。在二年级期末文理分班时,他被分到了二(5)班。
当时,或许是因为高考评卷工作压力巨大,又或许是出于其他种种原因,高三毕业生在参加高考之前,必须事先参加省里组织的预选考试。但凡预选未达标的同学,不管平时考试成绩多么优秀,都不被允许参加当年的高考。不得不说,这样的政策的确埋没了一些在预选考试中发挥失常的同学。
王文琛同学便是被这预选政策淘汰的一员。那个时候,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都十分窘迫,王文琛家也不例外。毕业回到家乡后,为了谋求生计,他承包了村里的小砖瓦窑,做起了制作土坯烧砖的生意。那时,农村里盖瓦房的农户为数众多,屋脊上的兽头需求量很大。于是,他自学捏兽头的手艺,将其与蓝砖一同烧制。
有一次,在回老家的途中,我竟意外地遇见了开着手扶拖拉机的王文琛同学。久别重逢,我们都欣喜万分,站在路边畅聊了大概十几分钟。只见他忙前忙后,神色匆匆,我也不好过多耽搁他的时间,便与他匆匆告别。自那以后,我们也再也没有见过面。
在我的高中生涯中,有一位同学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叫李厚锋。他来自石坡头公社(今观音寺乡)桐树大队袁家生产队。
还记得刚考入鲁高的时候,李厚锋走路总是慢腾腾的,每晚睡前,他都会喝上一口药酒。当被问起时,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那是用来治疗风湿腿疼的。后来,因为座位的调整,我有幸和他成为了同桌。
李厚锋的钢笔字写得极其工整,一撇一捺皆透着认真与执着,那字迹就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看他的字,真的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在我们同桌的时光里,有一件事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怀。
刚坐到一起不久的某天,我无意间瞥见他作业本上的名字,那一刻,我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激动地嚷道:“你名字中的厚字写错了!”他一脸疑惑地反问:“怎么错了?”我颇为自负地回答:“‘厚’字是由‘厂+白+子’三个字构成的,而你却把它写成了‘厂+曰+子’,这分明是写错了呀!”他斩钉截铁地说:“胡说。自己的名字从小写到现在,怎么可能会写错!”
我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自从上小学开始,老师就把“厚”字教成由‘厂+白+子’组成。所以,在我的认知里,毫无疑问是他写错了。就这样,我们俩为了这个“厚”字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最后,他无奈地搬出了新华字典,迅速找到这个“厚”字,用手指着对我说:“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当我的目光落在字典上的“厚”字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使劲地睁大眼睛,定睛细看,这才发现原来是自己错了,而且这一错,竟是将近十年的时光。那一刻,我心中满是懊悔与感慨,若不是遇到这位同桌,说不定这个字真的会让我一错到底,甚至错一辈子。
李厚锋同学虽然最终没有考上大学,但是他的功底十分扎实。后来,他改名叫“李宏志”,毕业后在梁洼煤矿子弟学校当了一名民办老师。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在那里,他邂逅了生命中的另一半,收获了爱情。再后来,他参加了民师招教考试,成功转为公办教师,他的爱人还为他生下了两个活泼可爱的男孩儿。生活似乎正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幸福的画卷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患上了尿毒症。原本就不算白皙的皮肤,在疾病的折磨下变得面目黑青,整个人都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为了能够延续生命,他不得不请病假,在县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子。这样一来,每次去透析的时候,就能少跑一些路,少受一些奔波之苦。
在这期间,我曾去看望过他两次。第一次去的时候,他虽然面容憔悴,但眼中仍闪烁着对生活的希望和坚强。我们聊了许多曾经在高中的往事,那些一起度过的青春岁月,仿佛就在昨天。第二次去的时候,房东却告诉我,他已经退房回去了。那时没有电话,无法及时联系到他,我也不知道他的具体情况。
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大约过了快半年,从一位观音寺的同事那里,我得知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他因病情恶化,已经去世几个月了。听到这个噩耗的瞬间,我的心仿佛被重锤狠狠击中,一种难以言喻的悲痛涌上心头。
高中三年,厚锋同学几乎都是在与药为伴中度过的。本以为民师转正后,他终于能迎来苦尽甘来的日子,却未曾想,命运是如此的无情,肾衰竭这个恶魔竟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撇下了他年轻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每每想到此处,心中便涌起无尽的伤感,为他命运的多舛,为他生命的早逝,也为他那未竟的人生。
李厚锋,这位曾经与我并肩奋斗的同窗,他的身影、他的故事,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珍贵而又伤感的回忆。愿他在天堂没有病痛,一切安好。
岁月如梭,那些曾经同窗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却又遥不可及。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心中总是涌起无尽的感慨与怀念。那些青涩的面庞、纯真的笑容、奋斗的身影,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成为了我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那些曾经的回忆,却永远不会褪色,始终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