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茅以升旧居》
文/闫京予
在初冬的微寒中,我走进了平越古城。古城东门附近的南北街右侧,一座坐西朝东的旧居,宛如一位沉静的老者,静静地守候在时光的角落里。这座旧居紧邻路边,地势稍高,仿若遗世独立,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幽静,古色古香的韵味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扑面而来。
沿着那层层石阶而上,踏入院子,左右两层的木质楼房静默而立,古朴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这里,曾经被称作刘家大院,它承载过岁月的沧桑,见证过历史的变迁。
茅以升,这个在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于 1896 年降临人间,1989 年与世长辞。他的一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是一曲激昂澎湃的报国之歌。年少时,他怀着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和报国的赤诚之心,远渡重洋留学海外。在异国他乡,他刻苦钻研,汲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待学业有成,他毫不犹豫地踏上归乡之路,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上。他始终坚定地相信“科学造福人类,人类创造科学”,并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这一崇高的信念。
时光回溯至 1937 年,那是一段黑暗而沉重的岁月。北平铁道学院、唐山工程学院在战火中沦陷,茅以升带着家人,辗转数千里,历经江西、湖南,最终来到贵阳。原本计划将唐山交通学校迁至贵阳,然而协商未果。所幸,在贵阳公路局和教育厅工作的平越人潭汉谦、黄俊昌伸出了热情的援手。经过他们的多方协调,北平铁道学院、唐山工程学院最终在平越古城安下了家,而善良热情的古城人民,也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学者和学生们。
1939 年 1 月 20 号,三百多名流亡学生陆续抵达平越古城,重新开启了他们的求学之路。茅以升一家租住在刘家大院的东西厢房。茅先生住在南厢房一楼,不大的空间,不过十几平米,摆放着一张伴随他多年的小木桌和木凳,这里既是他工作的地方,也是他与夫人温馨的卧室。中间是客厅,摆放着一张方桌和几把椅子。遥想当年,前浙大校长竺可桢也曾在这里与茅以升畅谈理想,共话家国。二楼北厢房住着他的儿女。他们在这里度过了六年多的时光,在那段艰苦岁月里,茅以升从未忘记教育救国的使命。在平越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于文庙和福泉山上租用教室、宿舍,开启了继续教书育人的新征程。学院聘请了三十名知名学者授课,在几年间培养了九百三十三名流亡学生。这些学生如同星星之火,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绽放出绚烂的光芒。其中九人成为新中国院士,两人成为“两弹一星”功臣,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旧居里陈列着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它们定格了那段艰难却充满希望的岁月,也记录着学校千里迁徙的艰辛历程。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学者们的坚守与担当。
茅以升,这位著名的桥梁专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独立自主地建成了钱塘江大桥,这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然而,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为了阻挡日军的侵略步伐,他又忍痛亲自指挥将桥炸掉,那一声巨响,震碎了他的心,却也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之后,他来到了贵州福泉。福泉,这座千年古城,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城的附近,有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葛镜桥,那是葛镜耗费三十年心血在峡谷中建成的古桥,至今依然坚固完好。站在这座旧居里,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茅以升等先辈们在艰难时局中坚守理想、传承薪火的身影。
他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在战火中砥砺前行。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为国家的未来点亮了希望之光;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奉献,为后人树立了永恒的榜样。他们凭借自身坚定的信念以及无畏的担当,于动荡的岁月中,为国家和民族撑起一方充满希望的苍穹,播撒下知识与希望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后续的时光里扎根破土、抽枝发芽、绽放繁花、结出硕果,持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激励着我们于新时代的征途中,始终坚守初心,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矢志奋斗,再续辉煌华章。
当我缓缓走出这座旧居,心中满是感慨与敬意。而这座旧居,绝非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精神的厚重承载物。茅以升先生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铭记往昔,激励着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奋勇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12.26
作者简介:
闫京予,笔名海南, 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学者,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专业会委员,创新工程师,国际职业经理人。2023 年出版《实用可拓学与方法论》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