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我在鲁高读书暨辍学后的那些日子(19)

文摘   2025-01-01 12:49   河南  

岁月回眸

第十八回

昔日学友风华茂 今日故交思念长

文/安彦瑾

在老四班的同学中,几乎都是些又瘦又矮的“小猴子”。那时的我,身上穿的是由爷爷的粗布黑夹袄改成的外罩,左肩上有一个显眼的大布丁。这件衣服,若是搁在如今,哪怕扔在路边,估计都不会有人多瞧上一眼。可就是这样一件破旧的夹袄,却陪伴着我度过了整整两年的学习时光。

别看我们个头小,一个个可机灵着呢,学习上特别卖力,也懂得感恩。记得每当有家长来学校时,若是赶上饭点,几个要好的同学总会主动和家长围坐在一起,还会特意去买学校食堂里最高级的豆腐菜来招待同学的家长。

高一开学没多久,发生了一件令人感慨的事。有位同学的父亲,穿着极其破旧,为了给儿子送粮饭,不辞辛劳地步行了二十多里路来到学校。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这位同学给自己打了一份不错的饭菜,却只给父亲打了一份萝卜菜和馍汤,让父亲一个人蹲在角落默默吃着,而他自己却和我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

看到这一幕,我和身边的同学忍不住问他:“给你送饭的那位大叔是谁呀?”他竟回答说:“是老家的邻居。”可后来,我们从他的老乡那里得知,那分明就是他的亲生父亲。或许是觉得父亲那身破旧的衣服会让自己失了面子,所以他才不肯承认。

得知真实情况后,向来嫉恶如仇的我,径直找到了他,毫不留情地指责道:“你的父亲步行二十多里,就为了给你送粮食,而你却因为他衣着破烂,觉得丢了你的脸,连父亲都不敢承认。你这样的行为,真让人看不起!你现在上学的所有花费,哪一样不是父亲辛辛苦苦挣来的?你却这样对待他,我们都小瞧你!再这样下去,班上的同学都会看不起你的!”这一番话,说得他满脸通红,无地自容。最终,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回想起那段在老四班的时光,那些纯真的脸庞、那些真挚的情感,仿佛就在昨天。我们曾一起在简陋的教室里为梦想拼搏,一起在艰苦的条件下相互扶持。那些小小的摩擦与错误,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成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的磨砺。而那些温暖的、感人的瞬间,也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老四班的同学们,无论如今身处何方,我相信那份曾经共同拥有的同窗情谊,会如同岁月的陈酿,越久越香。愿我们都能带着那段美好的回忆,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不忘初心,不负时光。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位名叫李战立的同学。他生得明眉大眼,那双眼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明亮而清澈,只是个头不算高。可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平凡的同学,却凭借着他的人格魅力,深讨全班同学的喜欢,好多同学都乐意与他相处。

辍学到故乡后,我和班上的李战立同学联系较为频繁。他来自当时的梁洼公社许坊大队(如今已划归石龙区管辖)。那个村子可谓地灵人杰,出了好几个考上鲁山高中的孩子,像景松现、郭玉峰、李战立等等。景松现后来考上了天津大学,接着成功考研。郭玉峰则考入了郑州大学物理系,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他还兼修了法学专业的课程,毕业时获得了物理和法学的双学士学位,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如今在国外工作。即便远在海外,他也始终未曾忘却母校的培养与教育,始终与母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那时的他,在学习上可谓是出类拔萃。特别是在英语这门学科上,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才华,因而曾担任班上的英语课代表。每次英语课上,他标准的发音、流畅的表达,都让老师和同学们为之赞叹。他的作业总是书写工整、答案准确,考试成绩更是名列前茅。在大家的眼中,他就是那棵注定会在学术之路上茁壮成长的树苗,未来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被失眠所困扰,那无尽的黑夜成了他的噩梦。每一个辗转反侧的夜晚,都无情地吞噬着他的精力和健康。随之而来的头痛,更是如恶魔一般紧紧缠绕着他,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最终,他不得不选择休学,离开了那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校园。

每当回想起那段时光,我都忍不住感慨万千。倘若没有这突如其来的病痛,凭他的学习成绩,考上大学对他而言简直是易如反掌。那高等学府的课堂上,定会有他的一席之地,他或许会在学术的海洋里畅游,探索未知的领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休学后的日子里,战立同学为了散心,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西岳华山的旅程。在那巍峨壮丽的华山之中,他邂逅了当时的华山玉泉院道长闵智亭大师。

闵智亭大师,号玉溪道人,1924 年 5 月 5 日出生于河南省南召县。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幼年时期,因日寇侵华,他被迫辍学。但由于家学渊源深厚,他在诗词经典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喜读《留侯传》及陶渊明诗词,常有出世之想。于是,在 1941 年 2 月,他毅然入华山出家修道,宗奉全真华山派。

闵智亭大师多才多艺,可谓是文武兼备。他精通丝竹管弦,那美妙的乐声如同天籁之音,令人陶醉。每当他抚琴,那悠扬的琴音仿佛能穿透山谷,直达人心;他的棋艺精湛,每一步棋都蕴含着深思熟虑和智慧的光芒;他的书法刚劲有力,绘画栩栩如生,让人赞叹不已;在武术方面,他也是造诣颇深,一招一式都展现出非凡的功力。与之来往的皆是上层人士,真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后来,闵智亭大师担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在 2003 年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十届常务委员,并任全国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还曾任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为弘扬道家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令人惋惜的是,2004 年 1 月 3 日,闵智亭大师在北京羽化仙逝,享年 80 岁。

战立同学脑聪目明,长相英俊,初次见面就深得闵大师的喜爱。大师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聪慧和悟性,有意对他进行栽培,传授道家的精髓和智慧。但与此同时,大师也有着深深的顾虑,担心这样的选择会误了战立原本可能拥有的美好前程。毕竟,世俗的世界还有着无数的可能和机遇等待着他去探索。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这件事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在战立休学的那段艰难日子里,我与他始终保持着联系。我们通过一封封书信,沟通交流着彼此的状况。在信中,我们毫不掩饰地畅谈自己的喜怒哀乐。我向他倾诉学习的压力和生活的烦恼,他则与我分享在华山的所见所闻和内心的感悟。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那些温暖的文字仿佛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彼此前行的道路。每一封信的寄出与收到,都承载着我们深厚的友谊和无尽的牵挂。

或许是命运的眷顾,又或许是他内心那股不屈的力量,战立同学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为了圆那个曾经被搁置的大学梦,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重新踏上了求学之路。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努力,他最终考入了海南大学艺术学院。

在大学里,他犹如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才华和光芒,用音符奏响着生命的旋律。每一次的课堂讨论,每一次的作品展示,他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如今,当我们回首往事,战立同学的经历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有过辉煌,有过挫折,有过迷茫,也有过坚定。但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他始终保持着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他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人生的道路或许充满坎坷,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希望和勇气,就一定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那片灿烂阳光。

在我告别鲁高的那半年多时光里,夜晚总是显得格外宁静而漫长。昏黄的煤油灯,散发着微弱而温暖的光芒,成为了我忠实的伙伴。在那摇曳的光影下,我常常捧着高中的课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温习着曾经熟悉的篇章。

那是一个寻常却又难忘的傍晚,我从朋友处借来了一本《水浒传》。当夜幕降临,昏黄的灯光点亮,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页,仿佛走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世界。从掌灯时分开始,我的目光就紧紧地钉在那一行行文字上,眼睛几乎一眨不眨。时间在字里行间悄然流逝,我忘却了周围的一切,完全沉浸在一百零八条好汉的传奇故事中。

不知不觉,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起来,而我却依旧沉醉其中,直到时钟指向第二天上午十点多,我才如梦初醒般合上了书本。几十万字的小说,就这样在我的匆匆翻阅中结束,但那些精彩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仿佛在我的心中扎了根。那是一次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让我在那个单调的时光里,感受到了另一个世界的精彩。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充满了书里的精彩与刺激,更多的是现实的无奈和苦闷。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我会揣着从私人窑主那里辛苦赚来的血汗钱,独自踏上旅程,去探寻外面的世界。郑州的繁华、少林寺的庄严、中岳庙的神秘、长坂坡的悲壮,每一处风景都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这迷茫的旅途中,经好友战立的介绍,我怀着一颗敬畏又忐忑的心,斗胆给闵智亭大师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我毫无保留地倾诉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彷徨,渴望能从大师那里得到一丝指引,帮我走出这迷茫的困境。说实话,当信投入邮筒的那一刻,我并未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大师事务繁忙,我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年轻人的烦恼,或许很难引起他的关注。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惊喜。半个多月后的一天,一封来自陕西华山玉泉院的来信,经邮差之手,送到了我的面前。当我看到那隽秀的字迹和落款时,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打开信封,闵大师亲切的话语跃然纸上,他不仅请我转达对战立同学的问候,更对我所面临的人生困惑给予了热情而耐心的疏导。

他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和关怀,如同明灯照亮了我黑暗的内心世界。那些话语,不只是简单的安慰和鼓励,更是一种深深的启迪,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那一刻,我深知,这封信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也决定要好好珍藏,让它伴随我走过未来的风风雨雨。

时光匆匆,转眼间来到了 2004 年元月份。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当我像往常一样翻阅报纸时,一则噩耗猛地刺痛了我的心——闵智亭大师驾鹤西去。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重锤击中,无尽的悲伤涌上心头。曾经给予我温暖和指引的大师,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甚至还未来得及当面向他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怀着对闵先生的深深敬意和怀念,我提起笔,写下了一篇《怀念闵智亭大师》的文章。在文中,我详细叙述了与他交往的点点滴滴,那些珍贵的回忆如同电影画面般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我将这篇文章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闵大师的高尚品德和慈悲胸怀,也希望借此表达我对他的深深哀悼和无尽怀念。

如今,每当我回忆起那段岁月,心中总是感慨万千。那昏黄的煤油灯、精彩的《水浒传》、独自的旅行,还有闵大师那封珍贵的来信,都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让我懂得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迷茫,都要保持信念,勇敢前行。而闵智亭大师的精神,将永远在我心中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不断追求真、善、美。(待续)


仓颉文化视窗
立足仓颉故里鲁山,把她的风土人情推介给世界; 放眼多彩世界,把窗外的人文风俗介绍给桑梓鲁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