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我在鲁高读书暨辍学后的那些日子(15)

文摘   2024-12-30 11:37   河南  


第十四回

大成殿内忆往昔 年少轻狂心不羁

 文/安彦瑾

高中的住校生活,宛如一首悠扬的旋律,在岁月的长河中奏响着独特的音符,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是一段充满欢笑与泪水、交织着温暖与感动的日子,即便时光流转,却依旧时常萦绕在我的心头,成为我记忆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贵篇章。

犹记得刚上高一时,高一(4)班男生宿舍所在的地方颇为特别,是在大成殿前左边的柴瓦房里。那时的住宿条件十分简陋,根本没有如今常见的那种舒适的床。学校给每两个人发一条苇席和一个稻草苫子,我们只能把苫子先铺在地上,再将苇席铺在草苫子上,如此便拼凑成了我们睡觉的“床”。虽然简单又粗糙,但对于当时年少的我们来说,却也满是新奇,并未觉得太过艰苦,毕竟大家聚在一起,那份热闹就冲淡了物质上的不足。

后来,因为学校要建办公楼,施工需要占用原本的柴瓦房宿舍,我班便被临时挪到了大成殿里住宿。那座大成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它可大有来头,鲁山一高过去叫“黉学”,乃是古代鲁山的最高学府,是专门培养秀才的地方,而我们住的大成殿,据说就是曾经秀才们读书学习的场所呢。

建办公楼的时候,那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地基挖得大约有一米深,劳动课的时候,老师组织同学们参与到建设的辅助工作中。把扒院墙剩下来的大蓝砖,用锤子一下一下地砸成拳头大小,然后再由建筑队拌上水泥,用来填充地基。同学们虽然累得满头大汗,手上也磨起了水泡,可看着那地基一点点被填好,心中都有着一种别样的成就感。而当学校的办公楼最终盖成后,那崭新的建筑矗立在校园之中,校容校貌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整个校园仿佛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不过,大成殿毕竟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从外面看上去,它破旧不堪,房顶的瓦楞上长满了苍苔和瓦松,仿佛是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走进殿内,那楹柱粗壮得一个人都抱不住,地砖呢,大多数都已经破碎了,使得地面显得有些高低不平。记忆里,大成殿好像是七间的规模,正中间后墙上方还镶嵌着据说是画圣吴道子描绘的孔子的石像,光是想想这尊石像的来历,就让人对这座大殿越发肃然起敬。

听闻在文革那样特殊又动荡的时期,当时的宋熙然校长冒着被批斗的巨大风险,小心翼翼地把上面的石像取了下来,然后埋在了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地方,这才让这一珍贵的历史古迹躲过了那场浩劫。直到文革结束后,石像才得以重见天日,又被重新镶嵌在了它原来的位置上。每每想到这里,心中都对宋校长充满了敬佩之情,若不是他的果敢与担当,这般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瑰宝,恐怕就要永远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无法挽回的损失了呀,那对于我们的文化传承而言,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


然而,大成殿作为临时宿舍,也有着诸多不便之处。由于屋子比较深,太阳光很难照进来,整个空间显得阴暗潮湿,这就导致了黏虫特别多。半夜里,大家睡得正香甜的时候,冷不丁就会有黏虫爬到脸上,那冰冰凉凉又蠕动的触感,瞬间就能把人从睡梦中惊醒,吓得急忙折起身子,慌乱地将黏虫甩得远远的,好一会儿才能平复心情,再次入睡。

在这大成殿的临时宿舍里,还发生过一件让人印象深刻又有些尴尬的不愉快之事呢。

那是一个寻常的下自习后的夜晚,也不知是谁从家里拿来了一副象棋,这可就像点燃了大家的热情之火。几个同学在地铺上迅速摆开了楚河汉界,嘴里喊着“当头炮,马来跳”,你来我往地厮杀起来,身边还围了一圈助阵的同学,大家或是出谋划策,或是为精彩的走法叫好,咋咋呼呼的,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可谁也没料到,就在大家杀得天昏地暗、全然沉浸在棋局之中的时候,闫书祥校长带着一班人来查寝,而且已经站在了我们身后,我们却毫无察觉。直到发现校长那严肃的面容时,大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刚才的热闹劲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宿舍安静得只能听见彼此紧张的呼吸声。

而这时,闫校长并没有直接批评我们这些下棋的学生,反倒对着身边负责寝室纪律的团委书记说道:“这就是你管的寝室纪律?今天我不批评学生,就批评你这管寝室的人,因为你的工作不到位。”这一番话,让我们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觉得比直接批评我们还狼狈,一个个齐刷刷地站在那里,呆若木鸡,脸涨得通红,满心都是懊悔和自责。

不过啊,少年人终究是有着那份无知无畏的劲头,前一晚还因为这事尴尬又懊恼呢,可第二天一觉醒来,那股子朝气蓬勃又回来了,仿佛昨晚的事儿就随着夜色一同消散了,大家又继续投入到紧张又有趣的住校生活之中,去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故事了。


第二天的晚自习,本应是安静学习的时刻,然而,车马炮的诱惑实在难以抵挡。一个同学又悄悄拿出了象棋,另一个同学担忧地劝说:“不要再下棋了,被老师再抓住了不得。”可那位同学却满不在乎地说:“没事的,料想今晚他们不会再来查了。”于是,象棋的棋盘再次摆开,一场激烈的“龙门阵”就此展开。而这一次,幸运的是,我正在铺床,没有参与到这场冒险的围观之中。

谁能想到,冷不丁的团委书记又突然出现在门口。那一瞬间,空气仿佛凝固,同学们的表情瞬间僵住。只见团委书记怒目圆睁,一把抓过棋子,一下子摔出门外,愤怒地将犯错的同学从大门拽了出去,并大声斥责:“因为你们违纪,让我挨批!今天,就让你们长点记性!”结果,那几个同学在外面罚站了大半夜。那一夜,星光黯淡,寒风瑟瑟,想必他们在寒冷与懊悔中度过了漫长的时光。

那时的我们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遇到一些事情,同学们常常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以班长谷长兴和同学徐增文为代表的几个同学,就像是控辩双方,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一个问题抛出来,双方据理力争,言辞激烈,谁也不肯轻易妥协。那场景,仿佛是一场激烈的辩论赛。现在想来,通过那样的争论,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呢?在观点的碰撞中,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直到现在,两位老同学的能言善辩水平,在同学们中依然是出类拔萃、数得着的。

那时候,也许是营养不良的缘故,我的个头很小。母亲为我精心做的褥子大概只有 2 尺来宽,被子又窄又薄。在寒冷的冬夜里,我的腿时常因冻得揪筋而疼醒。那种疼痛,犹如千万根针在扎,让我难以忍受。我只得起来,使劲地用手搓啊搓,直到搓得双腿发热,疼痛感方才会减轻许多。好在有好心的同学们,他们常常把我挤在中间,让我能在他们的温暖怀抱中“抱团取暖”。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善良和友爱,让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捱的冬夜。(待续)


仓颉文化视窗
立足仓颉故里鲁山,把她的风土人情推介给世界; 放眼多彩世界,把窗外的人文风俗介绍给桑梓鲁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