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福泉古城的红色记忆
闫京予
初冬的福泉古城,阳光轻柔地洒落,带来融融的暖意。我缓缓漫步于古城南门之外,一块庄重肃穆的纪念牌静静矗立,它宛如一位无声的讲述者,上面铭刻的文字将时光悄然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热血澎湃的年代。
1935 年 11 月 19 日,红军二六军团从湘西桑植出发,毅然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途。1936 年 1 月 23 日,他们抵达瓮安附近。随后,在 1 月 24 日至 27 日这短短几天里,红二军四师、六师十八团的战士们,冒着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向瓮安县城和平越古城奋勇挺进。那是一场场激烈且意义重大的战斗,硝烟弥漫,战火纷飞。每一声冲锋的号角,都激荡着战士们无畏的勇气;每一次扣动扳机的瞬间,都闪耀着坚定的信念。在激烈的交锋中,打死打伤敌军一百多人,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斗志。
然而,在福泉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红二军第六师十八团的副营长与两名英勇的战士,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他们的鲜血,浸染了这片土地,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了永恒的丰碑。如今,人们为他们树碑立传,让后世永远铭记他们的奉献与牺牲。他们的精神,如同古城墙上那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坚固的砖石,任凭风雨侵蚀,始终屹立不倒;又好似洒金谷中潺潺流淌的溪流,绵延不绝地诉说着往昔那波澜壮阔的故事。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冰冷的雪花无情地飘落。战士们面临着极度艰难的处境,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单薄的衣衫难以抵御严寒的侵袭,稀缺的食物无法满足辘辘饥肠,有限的弹药让战斗更加艰难。但红军战士们心中燃烧着顽强不屈的信念,怀揣着伟大的革命精神,那是对胜利的坚定向往,对人民的深情承诺,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他们的目光坚毅而果敢,步伐坚定而有力,毅然决然地继续向西进发。1936 年 1 月 28 日,红二六军团从茅草坪西渡清水江,毫不畏惧地直逼贵阳。2 月 2 日,红二六军团在镇西卫胜利汇合,成功渡过乌江上游天险——鸭池河渡口,随后顺利进入毕节城,出色地完成了向黔南、毕节转移的战略任务。
此后,他们继续前行,深入云南,突破金沙江北上。一路上,崇山峻岭未曾阻挡他们的脚步,湍急江河未曾熄灭他们的信念。终于,在 1936 年 7 月 2 日,红军二六军团到达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他们的身影,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黑暗的夜空;他们的脚步,如同激昂的鼓点,奏响了胜利的乐章。
这些故事的细节,或许在岁月的长河中鲜为人知,但它们绝不应被尘封。当我漫步在福泉古城,每一步都踏在这片被热血浸染的土地上,心中满怀着对先烈的崇敬与追思。红军二、六军团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他们不畏强敌封锁、不惧流血牺牲的伟大精神,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山峰,永远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值得我们敬仰铭记。
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还回荡着当年的冲锋号角,还闪耀着战士们坚毅的目光。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不懈奋斗。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让红军的旗帜在我们心中永远飘扬。
2024.12.16
作者简介:
闫京予,笔名海南, 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学者,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专业会委员,创新工程师,国际职业经理人。2023 年出版《实用可拓学与方法论》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