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没有特效药,但有肌动能帮助缓解,补充肌肉!

学术   2024-07-10 17:04   广东  


“人老,腿先老”有科学根据吗?

20岁时爬7层楼步履矫健一步能跨两个台阶,80岁时爬3层楼两腿沉重拖不动气喘嘘嘘……“人老,腿先老”,这是人们熟知的一句俚语,这句话有科学道理吗?

当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体重超重、肥胖、“三高”对健康的危害,还有一种似乎看得见、却又不被人们所重视的疾病正潜滋暗长悄悄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这就是“肌少症”(sarcopenia,又称肌肉衰减综合征、骨骼肌减少症、少肌症等)。 


肌肉是重要的“生命器官”
你知道吗?人体有肌肉600多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重约2千克,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35%~45%。
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肌肉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其中


骨骼肌 具有重要的运动、内分泌和贮备功能,是巨大的氨基酸贮备库,也是心肺功能贮备库,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

骨骼肌是瘦组织群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维持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机体组成,瘦组织群丢失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临床结局;由于骨骼肌是葡萄糖代谢过程中摄取和贮存的重要组织,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骨骼肌能够分泌多种“肌肉因子”,调节着其他的远端器官,包括调节葡萄糖、能量和骨代谢,肌肉损失可以诱发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紊乱;骨骼肌衰减降低人体对疾病和创伤的耐受能力,增加并发症,降低生存质量,增加死亡风险。肌肉是共认的“生命器官”和“组织器官”。


从这一点上看,“有钱难买老来瘦”值得商榷。因为更多的肌肉意味着更佳的健康状态,更强的组织修复与抗应激能力。

 肌肉随增龄发生改变 

人体骨骼肌有生长和衰老的规律。从30岁开始,骨骼肌肌量达到峰值,此后每年减少1%~2%,骨骼肌力量每年减少1.5%~3%。肌肉功能下降可能开始于35岁左右, 50岁后下降速度开始加速,60岁后进展加速,75岁后下降速度达到顶峰。随着人的年龄不断增长,控制骨头活动的骨骼肌(横纹肌)弹性纤维会逐渐由结缔组织所代替。结缔组织虽然很结实,但没有弹性,因此肌肉变得较弱,不能强力收缩。肌肉力量衰退了,反应也相应地变迟钝了。

在肌少性肥胖症中,肌肉萎缩引起的体力活动减少直接会造成体脂肪积聚,从而使肌肉萎缩的促炎因子水平增高。

现代人都知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如果肌肉贮备少了,相应的健康财富就少了,而再多的钞票也买不来健康!




 “肌少症”是一种疾病 

“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降低。肌少症作为老年性疾病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进展隐匿、渐行加重、不良影响广泛等特点。肌肉衰减症已于2016年正式入编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表(ICD-10-CM,代码M62.84)。

Sarcopenia,最早在1989年由Rosenberg提出。常见于老年人、体力活动缺乏者、慢性疾病患者及各种恶性肿瘤患者,与衰弱、跌倒、失能、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等不良结局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并带来高额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不同研究报道,肌少症患病率从3%到31%不等。

据统计,在60~70岁的老年人中肌少症的发病率为5%~13%,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则高达11%~50%。年龄越大,肌少症发病率越高,伴随的疾病也越严重,如老年衰弱、恶性肿瘤患者的恶病质、少肌性肥胖等。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较城市老年人更容易患肌少症。

“存钱不如存肌肉”,肌肉意味着力量,肌肉意味着更强的生命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贮备肌肉”的重要性,在年轻时通过科学营养、运动锻炼等方法,极大地提高肌肉和骨骼的峰值。

有研究发现,老龄化肌肉衰减时下肢力量降低明显超过上肢;伸肌明显超过屈肌,膝关节伸肌力量的下降为55%~76%,肌肉力量下降超过肌肉体积的衰减!
如何储备肌肉呢?


 补充多种营养素 

蛋白质——抵抗肌少症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既是构造细胞和组织的基本原料,又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包括人体免疫、血液凝固、新陈代谢调控、基因表达调控等功能。此外,在体内糖类、脂肪的代谢不足以供给能量所需时,蛋白质还可在体内氧化供能。在众多营养不良症中,肌少症尤与蛋白质摄入和代谢密切相关



遇到的问题:半数以上老年人蛋白质摄入不足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2年中国居民每人每日平均蛋白质摄入量为65g。有关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的研究发现,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蛋白质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为55.6g,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比例为55.6%;65岁及以上老年人蛋白质每日平均摄入量为47.9g,有76.6%的老年人蛋白质摄入不足,尤其是高龄老人和农村的老年人,蛋白质摄入不足率均已超过80%。老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导致人体负氮平衡,加速肌肉萎缩、器官功能退化。因此,经常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对于增加肌肉蛋白质是必需的。



维生素D——减少跌倒及骨折

维生素D在维持血钙和磷水平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骨骼正常矿化、肌肉收缩、神经传导以及细胞基本功能都是必需的。


维生素D增加肌肉力量和功能的作用可能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一方面,维生素D通过与骨骼肌细胞表面特异性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促进肌纤维合成;另一方面,维生素D可使肌浆网内钙储存量增加,从而促进肌肉收缩功能。


体内维生素D水平对肌肉功能有直接影响,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降低与肌肉质量减少、握力下降、体力活动受限以及衰弱等有关。低维生素D水平的老年人,其发生肌少症的风险是正常维生素D水平者的5倍。



 借助外源性HMB 

HMB——加速蛋白合成的速度

HMB是亮氨酸的关键活性代谢产物,在蛋白质合成和裂解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促进肌肉蛋白合成、抑制肌肉蛋白分解、降低炎症反应、稳定细胞膜等作用。随年龄增长,内源性HMB浓度减少,其血浆浓度与四肢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显著相关。研究显示,老年人补充HMB,能有效预防肌肉质量的减少和肌肉力量的丢失,并改善身体活动功能。


遇到的问题:缺少外源性补充HMB
HMB的来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来源于日常膳食或含HMB的补充食品。内源性是由体内亮氨酸代谢而来。通常情况,80%的亮氨酸被用于蛋白质合成,只有约5%的亮氨酸会被代谢为HMB。


一个体重70kg的成年人一天只能产生0.2~0.4gHMB。研究表明,HMB的推荐补充剂量为3g/d,尽管HMB能够通过亮氨酸代谢产生,但仅有约5%的亮氨酸会被代谢为HMB,要达到3g/d的剂量,约需要消耗60g亮氨酸。通过食物摄入60g亮氨酸很难实现,因此有必要额外补充HMB。


HMB的常见补充形式有2种:一种是游离形式,一种是其钙盐形式,即ß-羟基-ß-甲基丁酸钙 (CaHMB)。在法规层面,我国仅批准CaHMB为新食品原料,使用范围包括饮料、乳及乳制品、可可制品、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糖果、烘焙食品、运动营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食用量≤3g/d。


研究表明,在每日补充剂量为1~3g/d时,HMB发挥的生理功能具有剂量依赖性。对于高剂量补充的研究发现,HMB的补充剂量为6g/d时,不能使瘦体重(去脂体重)或力量产生的增长超过补充3g/d时的水平。


有效减少肌肉损伤的CaHMB补充最短时间为持续2周。多数研究建议,每天分3次服用HMB,每次1g,共计3g/d(38mg/kg体重)以获得最大效果。


肌动能HMB复合蛋白固体饮料

扫描图片二维码 即可下单购买





产品介绍
  • HMB(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是《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2020》A级推荐的有效增肌的成分,每天3克HMB可以有效增肌。

  • 肌动能每条不仅含1.5gCaHMB
    ,还含有进口乳清蛋白、鱼胶原蛋白肽、牛骨胶原蛋白肽,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有效逆转并改善肌肉减少症,预防恶液质;
  • 维生素C、乳矿物盐维持肌肉稳定、调节人体离子平衡、降低炎症反应,补充生理功能;
  • 更添加双重膳食纤维,改善肠道健康,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肠道蠕动力,加速营养物质吸收。
适用人群
  • 肌肉减少症及恶液质肿瘤患者
  • 围手术期、放化疗及康复期肿瘤患者
  • 因疾病致肌肉损伤的临床患者
  • 65岁以上的老年肌肉衰减综合症人群
  • 健身人士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刻删除,谢谢!

医学中文网
医学中文网(www.medlinkcn.com)是创新医疗专业服务平台,我们关注前沿医疗技术和创新医疗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