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相亲”爆火的背后,是年轻人们对恋爱的无能和倦怠

情感   情感   2024-04-04 11:51   甘肃  

一夜之间,开封万岁山景区爆火。

这次火的不是什么烧烤麻辣烫或者网红打卡点,而是一个自称“王婆”的阿姨。

这位阿姨打扮成《水浒传》里的媒婆,在景区里为游客们牵线做媒——只要你敢站到台上,说出你的择偶要求,“王婆”就会帮你对着台下的所有异性吆喝,看对眼的直接登台,原地牵手。

其“高效快捷”的程度,基本可以说是手把手给你“发对象”。

而且全程伴随着欢声笑语,各种掌声起哄,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场上快活的空气。

有人说,这是低配版的《非诚勿扰》,我倒觉得这比《非诚勿扰》要热闹多了,整套流程也更“短平快”,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于是很多网友都说,看得他们都心动了,也想亲身体验一把“王婆说媒”。

也有网友调侃说:嘴上都说单身好,私下都往开封跑。

这就很有意思。

其实现在大家普遍都说谈恋爱麻烦,结婚没意思,搞对象不如搞钱。等等。

按理说,一个相亲娱乐节目,应该是没什么市场的。但为什么偏偏王婆却在年轻人里面火出了圈呢?

而我认为,关键就在于这种“短平快”的“发对象”的形式,击中了年轻人迷茫中的某根神经。

同样是相亲,为什么很多人抗拒传统的相亲?

因为麻烦。

两个互不了解的人生搬硬凑到一起,查户口,尬聊,没话找话,明明觉得做朋友都费劲,还得逼着自己去奔着谈婚论嫁聊下去。

聊完了发现实在不合适,还得再去见下一个,越见越觉得煎熬。

这就是传统相亲,给大多数人的直观感觉——过程无聊,希望渺茫。

王婆相亲的短平快,却好像正好补上了这一块bug:

基本完全省略了那些铺垫环节,你只要敢站上台露个脸就行。

而且回报来得也出奇的快,台下那么多人,总有几个愿意跟你认识一下的,再加上王婆本人擅长烘托气氛,陌生男女的“破冰”也不会那么尴尬,甚至时不时的,还给你带了点缘分天定的浪漫。


而我觉得王婆的爆火,正好投射出现在很多习惯性单身的年轻人,最真实的心态:

要说他们真的对情感毫无需求,面对爱情内心毫无波澜,一心想着搞钱,也不完全是。

但那一点点的,时不时冒出来的情感冲动,又完全不足以支撑他们去寻找和走进一段真实的,深入的恋爱关系里。

所以,在短视频软件里,追一把“短平快”的王婆相亲,看看别人怎么10分钟get一个对象,带来的情绪刺激刚刚好。

四舍五入,跟隔着荧幕磕一下cp也差不多。

所以在这里,我们好像会看到某种别扭和矛盾感:

一方面,年轻人对情感的期待并没有完全消失,我们看到甜甜的恋爱会心动,会向往,也会在很多个孤独的时刻,期待爱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期待被理解,支持和陪伴。

但同时,说到真的去找个对象,好好谈一场恋爱,我们似乎又会本能地回避——

太累了,太麻烦了,怕没结果,怕受伤,怕输不起……

想要,但又没那么想要。

或者说,想要,但又不大愿意主动去争取,去获得。

这种心态的背后,是对于恋爱的无能,无力,疲惫和倦怠。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恋爱,从一件给人带来愉悦,带来精神满足的事情,变成了让人疲惫和厌倦,以至于直接放弃掉的选项?

其实就是因为——爱是一件成本高,但收益不确定的事情。

恋爱成本高,或者说越来越高,这一点大家一定都很容易体会到。

首先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生活压力真的是太大了。

算一笔最简单的账,两个普通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加在一起月薪可能刚勉强过万。

在一二线城市,租个差不多的房子就要两三千,剩下的七八千,要通勤,要吃饭穿衣,购置基本的生活用品,还要维持基本的社交和娱乐,能余下来多少?

前几天我还在网上看过一个统计,说结个婚,从婚礼,蜜月,婚纱照,彩礼等等一整套流程下来,总得有个小几十万,还不包括房子和车子。

那这么一对加起来月入过万的小情侣,得用多少年才能攒够结婚的钱?

更不要说之后还想着养孩子了。

经济压力还只是生活压力的一部分而已,这还没算为了赚到这些钱,996已经成了年轻人的日常。人们一周可能都抽不出1天为自己而活。半夜12点还得和客户对明天的brief。

在这样的高竞争,高压生活之下,恋爱的成本也就变相的提高了。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说,每天应付工作和生活已经精疲力尽了,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去社交,去追求异性,去陪伴男女朋友?

这就是当下年轻人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也许我们要谈一段恋爱,需要付出的成本和父母辈是差不多的,但我们面临的现实生活本身,却远比父母辈更高压,更疲惫。

我们为生活付出的成本,必然挤占了原本可以拿来谈恋爱的那一部分。

与之相对的,却是付出了这么多之后,恋爱回报的不确定性。

谈了恋爱,就一定能结婚吗?

结了婚,就一定不会离婚吗?

都不是。

以现在的离婚率来看,我们爱一个人,却无法和他走到最后,才是更大概率的事件。

事实上,人们现在本身对婚姻的期待和信任,都在逐渐降低,我们似乎已经越来越少地听说,年轻人非常期待谈一段美好的恋爱,然后一步到位进入婚姻。

更多的时候,我们就算是谈了恋爱,也不一定会向往结婚,好像我们都已经看透了,婚姻不是恋爱的终点,而是更多新问题,新麻烦的产生。

我不能说这种担忧是没有道理的——其实我自己也认同,婚姻中的问题只会比恋爱更多,更复杂。

但它也的确从另一个层面,消解了恋爱的回报。

恋爱了也不一定能结婚,结婚了也不一定能过得更幸福,甚至恋爱的过程本身,都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所以说,恋爱是一件回报不确定的事情。

而这一切加起来,就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年轻人在婚恋关系中的困局:

我们已经无可选择地处在一个高压环境下,我们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于是能分给恋爱的时间,精力和热情,都变得无比奢侈。

这让我们的恋爱成本,也不可避免地水涨船高。

与之相对的,却是恋爱这件事的收益,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十分耕耘,都未必能有一分收获。

这样想下来,爱,似乎必然地成了一种被“战略性放弃”的选项。

不是不想恋爱,不是厌恶爱情本身,只是,进入一段真实恋爱关系的意愿,实在是被挤压得微不足道了。

就像是回南天里的一根火柴一样。

它好像依然可以被点燃,但又从里到外地,透着一股潮湿的倦怠。

于是我们说,这是一个爱欲消亡的时代——消亡的不是爱欲本身,而是人们对爱的热情和奋不顾身。


再回到“王婆相亲”的爆火,一切就都显得顺理成章。

“王婆”们完全塑造了一种,当下年轻人所担忧的恋爱关系的反面——

低成本,高确定性,轻松热闹的氛围中,就给你把对象安排了。

享受谈恋爱的快乐,又不用承受找对象的苦。

看起来,真香!

即使大部分人其实心里也都明白,这种“香”背后的真实性究竟有多少,比如最近就曝光出来,有些去参与“王婆相亲”的人压根就是已婚,也有些网红会借机炒作,蹭流量。

其实我们也都心知肚明,这是意料之中的——毕竟它只是一个娱乐节目。

但是。。有没有一些成本相对低,确定性相对高的方式帮我们找到那个长期伴侣呢?

我认为相亲,还真算一个。

这似乎也能解释,为什么“相亲”这种婚恋途径,一直能够长久地存在。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确定性”。

相亲是从古至今都有的婚恋习俗,尤其在古代,没有自由恋爱,人和人就是靠相亲,说媒走到一起的。

那个时候,说媒成功,基本就等于一锤定音了,哪怕是往前推个二三十年,两个人相亲认识,决定“接触接触”之后,还走不到结婚都属于小概率事件。

即便是到了现在,相亲这个词也基本等于“谈婚论嫁”。

你去酒吧夜店,或者交友软件认识个人,ta很可能只是想玩玩而已,但如果是你亲戚,同事,邻居给你介绍相亲对象,这还能玩玩吗?

肯定不行,因为介绍人就是你们的信任背书,就算是为了介绍人的面子,为了这层关系,也得相对认真负责地对待对方。

以及,就算不是熟人介绍,我们去找机构,找相亲网站,也需要填写资料,实名认证,尤其是如果成为付费会员,机构更是会一定程度上帮我们筛选条件更匹配,也更有诚意的异性。

虽然不可能是百分百的万无一失,但总归是多了一层保障,也就多了一层确定感。

所以,如同我们前面说的,相亲本身不浪漫,没有激情,没有自由恋爱的那种“怦然心动”。

但它的成本和确定性,相对于自由恋爱却又是有自带优势的。

相亲固然也很累,很乏味,但相比于自己花时间,花精力拓宽社交圈,结识新的异性,去追求,暧昧,碰壁,已经要简单得多了。

相亲不代表一定能走到结婚,但它又的确是提供了相对最大的概率,让我们结识一个和自己一样,以结婚为目的去谈恋爱的异性。

于是,相亲这条路径,必定会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一直成为一种被一部分人青睐的选择。

我们看起来,是不放弃相亲这种途径。

事实上,我们不想放弃的,也许是最后那一丝在高压生活下,对爱的渴求和期待。

~ END ~



好书推荐


点击图片打开

源姨
简单而深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