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有没有一件事可以坚持做十年以上?
注意,这件事不是吃饭睡觉这样的生存刚需,不是通勤上班这类被外力所迫,也不是抽烟喝酒这样的生活习惯。
而是一种你主动要做,而且想要做好的事情。
我预感,绝大部分人都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如果你能回答出来,恭喜,你有一件你真正热爱的事。
为什么绝大部分人回答不出来,因为想要达到“热爱”,真的太难了。
什么是不计代价?
就是我真心热爱一件事,不管付出再多,只要我能做到,我就去做。
如果没做到这个程度,那最多就算是个兴趣。
举个例子,我喜欢看电影,愿意买票进电影院。
但我会衡量,一张票多少钱?50,可以去,80,就有点心疼,要是再贵,可能我就不想花这个钱了,宁愿等着视频网站上。
但我见过真正热爱看电影的人。
别说票贵不贵,他们甚至会跑到另一个城市,参加电影节,去看一部电影。
我是很难理解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对看电影,就只是兴趣,到不了热爱。
同时,这些真正有热爱的人,他们不计代价地为了自己的热爱去付出,但是不会想着要有什么回报。
还是用看电影举例子。
对我来说,如果一部电影可能会对我写文章,做视频有帮助,它是个热门选题,那我为了追热点,可能也会花高价去看。
但很明显,我这个付出是需要回报的,我需要它对我的工作有帮助。
而那些真正热爱电影的人,他们不会想着这一场电影看完能有什么实际的回馈,电影本身,就是他们的回馈。
正反馈
没错,热爱本身会带来正反馈。
正反馈不是单纯的“感觉好”,“很爽”这么简单。
学生时代考完一场试,或者工作之后谈成一个大项目,都很爽。
但正反馈的关键是,这种很好,很爽的感觉,会推动我们继续把这件事做下去。
我们恐怕很难说,考完试很爽,还想再考一场……
所以我不能说我热爱考试。
但我见过很多真正有热爱的人,比如热爱跑步,健身,他们追求的不完全是健身之后身材变好,体能变好,事实上,哪怕他们已经对自己的身材和身体素质很满意了,他们依然会继续健身。
因为健身这个行为本身,就会让他们觉得很快乐,而这种快乐,他们要持续不断地追求下去。
这就是正反馈,正反馈的核心是,良好的反馈,会带来正向循环。
在这里我们也会发现,其实“热爱”,往往和一个人的“天赋”,和他“擅长”的部分,是紧密相关的。
天赋是什么?
做同一件事,你花费的努力比大部分人要少,却更容易比大部分人做得好。
别人跑步三个月能提升的速度,你跑两个月,甚至一个月就做到了。
也就是说,有天赋,本身就意味着你更容易从这件事里得到正反馈。
你发现自己做这件事更轻松,效果还好,那往往也就更容易导向,太棒了,还想做。
从而形成“热爱”。
心流
我们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情时,会有专注的沉浸感,会达到“心流”的程度。
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只有我,和我正在做的这件事。
《奇葩说》有个辩手叫詹青云,她曾经去哈佛读大学,为了交学费欠了一百多万。
当然,她在国外的生活肯定也很拮据,每天上学都要在拥挤的地铁上辗转很久。
但她,会在挤地铁的路上,专注地读《庄子》。
其实这种感觉,就是心流。
对詹青云来说,当她读书的时候,她就会忘了自己正在挤地铁,忘了自己生活条件艰苦,甚至可能忘了自己还在负债。
她的世界里,只有正在读的这本书。
所以我们可以说,詹青云一定是热爱读书的。
所谓的,为了一件事“废寝忘食”,也就是这个意思,专注地沉浸其中,忘记周围的一切,也忘记时间过了多久。
克服艰苦
时间和环境的校验
也就是一开始我们问的这个问题,这个所谓的热爱,我们能坚持多久?五年?十年?还是短短几个月就失去兴趣?
以及,我们能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面坚持?
是此时此刻,我刚好处在一个闲暇的,条件和环境也都合适的阶段,我喜欢做这件事。
还是不管任何情况,不管我多忙,多累,我在哪里,我都持之以恒地喜欢这件事。
就像是,有的人只有在图书馆,才有兴趣读书。
而詹青云在拥挤的早晚高峰地铁上,都能沉下心读书。
有的人只有在有钱有闲的时候,才愿意去旅游。
而真正热爱旅游的人,挤出钱和时间,哪怕是穷游,也要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兴趣,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热爱,则是主动克服所有的外部环境,去坚持。
——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标准也太苛刻了,普通人谁能做得到?
是的,确实是很苛刻,因为“热爱”本身,就是这么一件苛刻的,罕见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样,其实很多人真的是谈不上对什么事有“热爱”的,就算是有,一般也只能有一件事。
因为我们很难再去拿出这么多的精力,付出这么多的成本,去投身更多的事了。
但是,有一件,本身已经够了。
其实我们为什么要聊“热爱”呢?如果热爱这么难,要它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对于真正有热爱的人来说,压根就不是问题。
他们根本就不会去思考,因为“热爱”,是他们精神世界里的支点。
某种意义上说,是热爱,塑造了这个人,甚至拯救了这个人。
年初我看电影《热辣滚烫》,就会有这种感觉,女主角就是一个从浑浑噩噩,到因为有了热爱,而被从内到外救赎了的人。
起初她对拳击也只是停留在兴趣,她是有很强目的性的,她为了接近喜欢的男人嘛。
但到后来,她开始真正热爱这件事,她工资很低,但大部分的钱都投入到拳击里面,而且是长时间地,持续性地投入。
她为了参加比赛,减肥瘦掉了半个自己,其中的辛苦是旁人很难想象的。
而且她不求回报,虽然她说自己“想赢一次”,但最后她没赢,照样是很开心的。
对她来说,所谓的“赢”,就是站在那个赛场上,能好好打一次拳击,她就已经满足了,这种心流,这种正反馈,是拳击本身给她的,和别的东西无关。
看起来她付出了这么多,基本没有回报,但我想,没有人会去问她,所以你练拳击有什么用?值不值得?
因为所有人都能看到,她整个人都被拳击改变了。
由于热爱,她从内而外地,变成了一个更好的,更积极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的人。
对拳击的热爱,就是她精神上的支点,足以撬动她原本荒废的人生。
没错,真正有热爱的人,才会明白,这种被一件事注入能量,把整个生命都点燃了的感觉,实在是太棒,太棒了。
尤其是,当下的生活也许未必是我们完全满意的,有时候,生活本身很累,很艰难,它千疮百孔,破破烂烂。
而“热爱”,把它又重新缝合在了一起。
这种“缝合”,甚至不一定需要我们时刻都在做这件事,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想起它就够了。
工作很忙,但周末可以去健身。
失恋了很痛苦,但下个月喜欢的电影就上映了。
这一年过得都很糟糕,但年底可以开启一场期待已久的自驾游。
那好像,也就没那么难熬了吧。
这生命,因为这些别人眼中的小事,而闪闪发光。
~ END ~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