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控制的恐慌

财富   2025-01-16 07:31   湖南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第13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心理现象,在这篇文章中,我简单介绍一下。

一、风险遗忘

也就是说,在某种灾难性事情刚过去不久,人们倾向于谨小慎微,做好各种各样的防备和减少损失的措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灾难的记忆就会变得模糊,担忧和防备的努力程度也会减弱”。

这种现象是我们通常所知道的“好了伤疤忘了疼”,造成该现象的则是人类的记忆机制,因为记忆变得越来越模糊,对灾难的担心也越来越弱,思想和行为都变得越来越松懈。

股票市场上的记忆更加短暂,毕竟涨跌转换非常快。记忆的强烈程度都是相对的,变化越快的环境下,持续时间也越短。

所以在亏损的时候,都想着回本的时候就再也不玩股票了,但是真的会被的时候,依然是舍不得离开,亏损的痛苦经历早就忘的一干二净了。

二、效用层叠

“效用层叠(availability cascade)”这个术语讲的是集体信念的自我强化过程,经过公共舆论的发酵,很多原本似乎没什么道理的东西,能够让大众感觉到其强烈的合理性。

比如一种还未得到证实的危险,经过媒体的渲染和推波助澜之后,最后会变得特别耀眼,形成一种群体性恐慌,而且,任何试图“推翻这种日益增长的恐惧和厌恶情绪”的努力,都会收效甚微;“所有宣称危险有些夸大其词的人都有‘欲盖弥彰’的嫌疑”。

这种恐惧往往在时候证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人们也会渐渐遗忘当时的恐惧,可是在群体信念发酵的过程中,那种“恐惧”却比真实还要真实。

人们在清醒时候能够认清的东西,在陷入“效用层叠”过程中的时候是认识不到的。

三、概率忽视

在面对小风险事件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完美的处理能力,而是有一种很大的局限:“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

而在过于重视风险的场景,就体现为想到了某种糟糕结果,却无法认识该结果的概率,也就是心理学家们说的“概率忽视”(Probability Neglect)

相较于对现象的感知,人们并不擅长对于概率的估算,因为概率并不能通过直觉感受到,而危险带来的结果,往往都很有画面感,那些画面感可能会让人陷入崩溃。

股票市场,亏损或者盈利都很容易产生画面感,其实“赚钱”的画面感有时候更强,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豪宅、豪车之类的,甭提有多爽,但是概率呢?虽然很小,但是都意识不到它很小。

一亿个人拿一块钱给一个人,这个人会有一个小目标;而一个小目标分给一亿人,每个人只有一块钱。在第一种场景,拿到小目标的概率仅仅一亿分之一。

逸柳投研笔记
著力即差,厚积薄发;一篇珠玉,无愧生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