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之六十七
在收编了柴武等人的兵马后,刘邦的部队仍然还没有上万,他继续率军向西走,途中经过了高阳,然后就碰到了郦食其。郦食其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他是一个儒生,为了养家糊口,在当地做了个看城门的小吏,工作之余,他喜欢观察经过高阳的各路人马,跟他们闲聊扯淡之类的,一连来了几十批人,他琢磨下来,都不是能成大事的主。
当看到刘邦过来的时候,郦食其觉得眼前一亮,正好刘邦手下一个骑兵是他老乡,于是就找到他,希望对方能够向刘邦引荐下自己。
我们郦食其在自荐的时候,首先说了自己的一些观察结论,那些路过高阳的诸侯将领们,大多都气量狭小、喜欢摆个臭架子、自以为是、听不进建设性的建议,他们都成不了什么气候。
而对于沛公,“我听说他为人傲慢也不尊重人,但是很有远见卓识,是我想要跟随的老板,只可惜没有人为我引荐。你见到沛公之后,希望向他介绍我一下,就说:我有一个同乡郦生,六十来岁,身高八尺,大家都称他为‘狂生’,而郦生却自认为‘不是狂生’”。这个骑兵听了之后,就对郦食其说:“我家主公平日里很讨厌儒生,每当在宾客中看到有戴帽子的儒生,他总是会脱下对方的帽子,在里面撒尿。与人谈话的时候,也不喜欢所谓的礼节,经常对人破口大骂。我劝你不要用儒生的身份去游说他”。郦食其回答道:“没事,你按照我刚才的话去说就行”。
这位骑兵于是将郦食其的话如实转达给了刘邦。
刘邦听了之后,觉得这老小子有点意思啊,于是就让人把郦食其叫过来。当然,沛公是个时间管理大师,他当时在正叉开两腿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郦食其看到这个场景,于是只拱手鞠了个躬,并说到:“您是想要协助诸侯攻打秦军,还是要给秦军帮忙啊?”
沛公听到这个直接骂起来了“没见识的竖儒,天下人早就忍受不了秦朝的暴政了,所以各路诸侯揭竿而起,你小子竟说出帮助秦军的蠢话”。
郦食其则回应道“既然你想要率领义军讨伐秦军,就不应该如此粗鲁地接见一个长者”。
刘邦于是立即停止洗脚,整理好衣裳,请郦食其到客席上就座,并为自己刚才的不礼貌言行向他道歉。
接着,两人就聊开了,聊到了六国的合纵、秦国的连横等等,并就未来的行军策略进行了调整,攻城和劝降双管齐下,而就眼下的事情,郦食其建议先拿下陈留,而且还自告奋勇要去劝降守将。当然,郦食其马到成功,被刘邦封为广野君。接着,郦食其的弟弟郦商也带来四千兵马来投奔刘邦,郦商被任命为将军,兄弟俩一文一武,共同为刘邦效力。
❖
在这个故事中,第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郦食其的眼光,不管是什么时代背景,眼光都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努力远没有选择那么重要,并且我们尤其要避免不经思考的埋头苦干。
对于谋臣而言,眼光就体现为选对领导。陈胜吴广起义后大概一年半的时间里,郦食其一直坚守着原来的岗位,他在观察着起义将领们的言行,跟他们接触(类似于投资领域调研),并等待着一个好的领导出现。
好的决策,其实有更多的时间是在等待和观察中。当然,我们可以放心的是:绝大部分人都不善于等待,而且这玩意也不是能够靠言传教会的,不管如何强调等待的好处,总有人心浮气躁,耐不住性子,不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教训,大部分人都学不会等待。
如果从统计的角度来看,眼光是一般人没有的眼光,因此,所有人都能看到、都能掺合进来的机会就不是机会。
第二点是要重视反差感。郦食其知道刘邦讨厌儒生,所以他不只是以普通儒生自荐,而是通过“狂生”这样的名号,这个称号不是他自封的,是大家的看法。间接就说明了自己不是个迂腐、只会逞嘴皮子的儒生。
最后,如果我们看另外一个主角,刘邦身上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因为跟他的出身有关,历史记载中他经常是痞里痞气,但这却也是他的重要优点。在跟郦食其这个故事中,我们要学的就是两点,一是认识错误、迅速改正错误。你看,郦食其一指出他的粗鲁,他马上就停止洗脚,整理衣服,并向对方道歉,所以,即便是他有不少坏毛病,但是大家都愿意跟随他,这也是原因之一;而很多人在面对别人指出错误时,往往还要反射性的抗拒一番。
二是做事情不要有心理包袱,礼仪/规矩啥的都不是事儿,要专注于将事情做成。比如,道德感强的人,经常是彬彬有礼,而且一旦说了什么粗鲁话,心里头好一段时间过意不去,或者自尊心强的人,别人说一两句不好的话,得怄气好一阵子,这样的表现,怎么能够做成事情呢?用现在的话说,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内耗上,哪还有半点心思就留反思和改进。
刘邦做事情就没有这些个的包袱,只要能做成事就行,自己打脸的事情他没少做过,可是丝毫不影响他的自信和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