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务必思考看不到的

财富   2025-02-02 10:18   湖南  

读《道德经》之十八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

《道德经》的第十一章讲的是“有”和“无”在功用方面的辩证关系。我试了下用Deepseek来评价这一章,但是效果并不好,AI工具并不擅长哲学类的思考。

这一章首先是三个比喻:车辐车毂、陶器、房屋,这三种东西,其功能都体现在“无”的地方,也就是不存在实物的地方,包括车毂的圆孔、陶器的空间、房屋的空间,而那些实物的“有”则是作为工具提供一个发挥功用的条件。

放在投资领域,那么“有”和“无”很有指导意义,我们能看到的东西、能够描述出来、能够进行查证的东西,可以说是“有”;而那些无法看到、难以描述出来的、甚至无法查证的东西,则是“无”。

典型的,价格是一种“有”,每时每刻都是固定的、确定的数字;而价值则是“无”的概念,价值这东西没有固定的数字描述、找不到绝对没有争议的依据。

同样的,价值这个“无”的功效,依赖于价格这个“有”的条件,只有通过价格,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一个高到天上的价格,就像一个实心的陶器,一点水都装不了,完全没有作为“容器”的功效。

当然,投资中不只是“价格和价值”这一对“有无关系”,还包括“已知信息与未知信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理性与非理性”等等,我们同样可以采用《道德经》这里的“有无分析法”,看到“有”的时候自然而然要想到“无”,用“有”去推断“无”。

比如看到已知信息,要去思考还有哪些未知信息;并通过已知信息去推演未知信息。少一点未知是我们的目标。

看到确定性,就要想到不确定性;并通过确定性去推演不确定性。降低和应对不确定性是我们的目标。

看到理性,就要想到非理性;并通过理性去推演非理性。减少非理性、防止非理性的泛滥是我们的目标。

诸如此类。


逸柳投研笔记
著力即差,厚积薄发;一篇珠玉,无愧生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