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的四味痛苦药

财富   2025-01-25 22:21   湖南  

在大学时候,看到一个电影《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当时很有感触,而现在我也会时不时重新看一下。当两位主人公坐在金字塔顶上,看着美丽的晚霞,卡特(摩根·弗里曼饰)跟科尔(杰克·尼科尔森饰)讲到了进入天堂中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你这一生过得快乐吗(Have you found joy in your life)”,另一个则是“你的一生给别人带来快乐了吗(Has your life brought joy to others)”。

这两个问题,有时候想起来会觉得不好回答,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问法:“你这一生规避了痛苦吗”,以及“你的一生让别人规避了痛苦吗”。在1986年哈佛毕业典礼上,芒格给学生们讲了“获得痛苦生活”的“四味良药”,收录在《穷查理宝典》第四章中,我们一起看看。

第一味药:“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

也就是做一件事情,不要想着坚持不懈,让事情形成积淀,而是要经常想着半途而废,三分钟热度,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然后就能够如愿以偿地得到痛苦。

在股票市场上,频繁切换股票也能够成功让你痛苦,并且使用一种确定性的费用(佣金和税费)去替代不确定性的损失。

当然,这件事情反过来就不一定对,如果虔诚和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可不能肯定会得到快乐,毕竟,得到快乐的“虔诚”,需要确保你做的事情的方向是对的。坏习惯的日积月累,最后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第二味药:“只从自身经验中获得知识,别从其他人的成功或失败经验中吸取教训”

不会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很容易带来痛苦,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人类常见的灾难全都毫无创意”。但是对于个体而言,刚开始对这些事情毫无经验可言,如果凡事都自己去蒙头碰一下,先去尝一下失败的滋味,假以时日,大概率就会失去再生的能力。

世界上有不少的“教训”,只要尝上那么一次,就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像什么酒驾、吸毒、赌博等等。为什么还要去尝试呢?也是人性的一个特点,比如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得意而忘形”,“不撞南墙不回头”等。

记住牛顿的话:“如果说我比其他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三味药:“当你们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就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吧”

“即便是最聪明、最幸运的人,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败”,我们看古代那些可以称得上成功者的人,最典型的就是刘邦,好几次都差点死了,他在战场上失败和逃跑的次数也是非常多,但是我们什么时候看到他一蹶不振了?反而是项羽,大半辈子都顺风顺水,结果一次失败就起不来了,他的那首《垓下歌》,都是“可奈何”、“奈若何”的。

因此,如果想要痛苦,就碰到挫折就一直消沉下去,不要尝试着清醒过来,不要去寻找精神的寄托、不要去想自己的梦想或者志向或者家人,这味“痛苦药”非常灵验。

第四味药:忘记“乡下人的故事”

芒格演讲中的“乡下人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就是:“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我将永远不去那个鬼地方”。之前我也写过一篇文章(牢记那个乡下人的故事)。

“乡下人故事”的内涵就在于一种反着想的思维模式:如果想要得到X,先思考如何得到非X。这味药是对整个思维方法的总结,也就是否定这一整套的逻辑和方法,不要想规避痛苦,也不要想避免失败。


在演讲的最后,芒格先生还有一个痛苦建议,就是“尽可能减少客观性”,跟着自己的情绪走,并极端相信自己没错、所有的事情都是别人的错。如果想要获得痛苦的话,尊重客观规律会起到很大的反作用,也会让你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和方法,无助于获得痛苦

芒格给的这些“痛苦药”,他的用意就在于告诉演讲台下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够以“避免痛苦和失败”为目标。

避免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而避免了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逸柳投研笔记
著力即差,厚积薄发;一篇珠玉,无愧生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