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
所有成功的商业行为都来源于实践进化。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发展出了眼睛、翅膀和爪牙,养成了独特的行为习惯,他们具备了捕食的本领,从而能够繁衍生息。人类的企业也是一样,在经过无数次成功和失败的磨砺之后,才总结出一系列的生存法则。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公司是可行的。作为投资者,有能力看透企业的实践进化,不愁在股市赚不到钱。 查理·芒格,《2000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这里体现出了多学科的思维模型,芒格在之前的讲话中,已经提到了数学(排列组合思维)、物理学(追溯事物本质)等学科对商业分析、投资分析的影响,而本篇强调生物学中进化观点。
进化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的各种选择。我们的历史一些政治机制都在不断进化,比如对藩王的态度,汉朝早期藩王力量很强大,有自己的军队甚至铸币权;唐朝除了早期之外,同姓王爷没有实权,但是地方节度使牛逼哄哄;明朝经历了靖难之役后,藩王权力受到了很大的控制,不过对于财政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清朝的皇子不会裂土封王,都待在京城,而且除了铁帽子王,一代一代的待遇都会逐步递减。这体现了在某种制度上的进化。
商业运营和投资活动,也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我们在金融学中,提到金融创新的时候,常常会有需求驱动的创新、供给驱动的创新、政策驱动的创新等等,其中主要是需求、供给,因为政策长期来看也是来自于需求、供给两个方面(但是短期,可能受到利益群体的影响,毕竟制定政策都是人,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完全期待他们从国家整体、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无论需求驱动,还是供给驱动,都是环境的变化。
企业经营是如此,我们的投资决策也是如此,现在的股市跟十年前、二十年前的股市还是有一些区别,人们的投资观念也在变化,所以就不能直接套用那个时候的方法,而是要不断进行微调。
二、孤独就对了,不孤独不足以称其为大道
在伯克希尔股东会上,我遇到了杰克·麦克唐纳。杰克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任教,主要教学生们如何用伯克希尔的方法管理投资组合。你知道他怎么说的吗?他说他经常有一种曲高和寡的感觉,他觉得很孤独。孤独就对了,不孤独不足以称其为大道。 查理·芒格,《2000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使用伯克希尔的价值分析为主的投资方式,尽管更加稳定,来钱相对是比较慢的,而且属于孙子兵法里说的“无智名,无勇功”,自然就很难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也是人性使然,人们就喜欢有故事性、有传奇性、能够快速“致富”的东西。
所以我们看自媒体,那些将技术分析、短线交易,似乎神乎其神的财经类博主粉丝量和阅读量都很高,但是稳扎实干讲公司分析、估值等等的文章,传播起来就非常困难,尽管是更适合普通人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确保在不亏钱的基础有所盈利,但是人们却不愿意采纳或者学习。
不过这也是世界的运转规律,很多心理规律,其实都是在维系人类的金字塔架构,比如人们的从众心理,因为从众心理,才会有意见领袖,而他们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并且有社会地位;比如人们的赌徒心理,赌徒无法致富,真正致富的是那些利用赌徒心理的人。
人们往往倾向于走大多数人走的路,但是那些路,基本无法通往财富。所以感到孤独的时候,或许就是一种进步的信号或者条件。孤独意味着没人跟你抢。
三、谁先把苦吃了,谁先做成了,谁就占据了先机
做生意就是这样,谁先进去了,谁先把苦吃了,谁先做成了,谁就占据了先机,后来者不但要把所有苦头再吃一遍,而且还要面对已经占据了先机的利捷航空。我们现在苦,后来的竞争对手会更加艰难。 查理·芒格,《2000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这告诉我们,在分析公司的时候,要看得更加长远,不能仅仅看到当前的得失,还要看到未来的收益。当然,大部分人都是短视的,所以股票市场中,遇到一些困难之后,很多人就会打退堂鼓,或者说取得一些成绩之后,就觉得天下唯我独尊,觉得某家公司永远也不会遇到挫折。
也就造成了股价常常偏离公司的内在价值,要么过低,要么过高,因为人性的弱点一直在发挥作用。
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有些苦越早吃越好,越早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积累自己的资源,往往会在未来收益良多。而在年轻的时候,如果偷懒取巧,不思进取,最后也常常会自食恶果。
四、把经济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
日本的现象不能只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我们必须把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把经济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我们就能看懂了。
在遭受风险重创之后,日本民众患上了紧张症。无论政府怎么撒钱,都没用。日本人害怕批评、注重脸面。日本的银行遭遇了严重的亏损,也受到了大量谴责,他们生怕再犯错,都不敢发放贷款了。
沃伦经常借用马克吐温的一个比喻,马克吐温说,一只猫坐在炉子上,把屁股烫了,它再也不敢往炉子上坐了,不管热的、凉的,都不敢坐了。日本的银行业和这只猫一模一样。在上次的危机中,它们伤得很重,不敢再发放贷款了。日本的消费者也同样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查理·芒格,《2000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经济学的理论很多都是基于利益得失的分析,假设人们是理性人,因此在不同选择中,会选最有利的那个。
只不过经济学又是一门社会科学,经济活动是人类的社会实践,人类的活动虽然会直接和间接地受到利益的驱动,但是却不完全如此,不一定是绝对理性的,而是理性与感性的综合体,就像芒格分析当时日本经济的例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尤其栽的跟头还比较大的时候。
这样的心理是来源于进化,只有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
五、互联网可能并不能让投资者受益
很多人宣称,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公司更值钱了,股票更值得买了。你们作为投资者,要保持清醒,要认识到互联网发展的另一面。作为股东,作为投资者,我们得知道,很多公司之所以能赚取高额利润,靠的是信息不对称性。
随着科技进步,经销渠道更顺畅了,市场竞争更充分了,全社会的财富总量随之上升。但是,在此过程中,美国公司的整体资本收益率可能遭受挤压。
如今,所有人都在畅想互联网带来的美好前景。但是,你们和别人不一样,你们以投资股票为生,互联网的发展可能对你们不利,可能对我也不利。
查理·芒格,《2000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这段话告诉我们以下几点:一是很多公司的超额利润,来自于信息不对称。比如说人们压根就不知道有其他的品牌,那么现有的厂商就会过得很舒服。另外,同样的模型,那些赚人们短期无知的钱的生意,也是类似的道理,因为无知,所以商家说啥就是啥,怎么报价都觉得很不错。
二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分析,2000年是美国比较著名的互联网泡沫,人们都说互联网这里好、那里好,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新的技术变化带来的冲击,而不是瞻仰着这种新技术。A股并不乏这样的事情,经常会有新的概念出来,七八年前也是各种的互联网+,很多计算机行业的公司股价都创了历史新高,但是最后绝大部分都是一地鸡毛。
新的技术都很吸引眼球,但是我们做股票投资,却不能仅仅因为新颖就参与其中,钱袋子的安全远比情绪上的满足、好奇心的满足更加重要。
六、无论做什么,都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看到别人比你赚钱快、比你赚钱多,你心里就不平衡了?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和别人比是比不过来的,无论是做什么,都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更有强中手。老虎伍兹还经常输球呢。
要想生活幸福,投资成功,一定要非常清楚,有些事坚决不能让它发生,例如,过早死亡、婚姻不幸。
查理·芒格,《2000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人性就喜欢比较,看到其他人生活得好,就心理不平衡,要么嫉妒,要么自卑,这就是芒格所说的自己找罪受。并且股市中,可不是找罪受那么简单,如果看到别人通过某种方式赚了钱,然后自己用同样的方式去做,通常就栽跟头了,人与人是不同的,并且看到别人赚钱之后再做,机会早就没了。
另外,比较心理也“有助于”形成权威意识,一个人有钱或者有地位,他说的话就有道理,就有更多的人愿意信,即便他说的话基本都是扯淡,或者是众所周知的常识。
最后,应券商朋友的请求,这里再发下他们的开户方式,股票佣金率万0.854,两融利率4%,ETF费率万0.5。有省钱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有需要的话,请添加:Lucky-THEHMN1109。(注明:逸柳投研笔记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