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是“股神”?可能只是可得性偏见

财富   2025-01-09 07:33   湖南  

可得性偏见,是说人们在判断的时候,会给予自己能够迅速想起的信息以较大的权重,这些信息通常是自己熟悉的,或者是容易得到的信息。

当然,可得性还会造成另外的认知问题,就像《思考·快与慢》中让人们去想两种问题:一种是自己表现得果断的情形,一种是想自己表现得不果断的情形。

有些人轻松就能够想起几件事情,但是想的数量越多,回忆起来就越困难。那么要研究的是:到底是回忆的数量更影响人的自我评估,还是回忆过程的流畅程度呢?

答案常常是数量不重要,而流畅度很影响自我感觉。

那些轻松想起自己做的果断的事情的人,自我感觉更好,也就是说更觉得自己是一个果断的人。所以想起12件果断案例的人,相对于那些想起6件果断案例的人,更倾向于觉得自己不够果断。

同样的,对于回忆“不果断案例”比较困难的人,更有可能认为自己做事果断,一点也不懦弱。

放在股票市场上,同样也适用,很轻松就想起自己“赚钱”的经历,那么就更容易认为自己投资能力很强;想了半天都想不起“亏钱”经历,同样也会觉得自己“恍若股神”。

但是这些都不是真实的。

就“轻松程度”来看的话,人的大脑倾向于忘记痛苦的经历,所以回忆“亏钱”经历比较困难是常有的。

丹尼尔·卡尼曼在书中说,流畅度影响对自己的评估的现象,是因为负责思考的系统2的缺位,大脑更依赖负责直觉的系统1所带来的偏见。随着系统2参与得越来越多,人们就不会再过多关注回忆的轻松程度了。

股票市场上,股民们的自我感觉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情绪型市场而言,当大家都觉得自己是股神的时候,就更倾向于进行操作,市场比较有可能“走牛”,当然,这样的“牛市”是伪牛市,无非就是合理合法的财富再分配而已。

而我们要想的,则是如何避免被这种“可得性偏见”给误导了,免得因为想不起自己的荒唐事情,而觉得自己是真的“股神”。

逸柳投研笔记
著力即差,厚积薄发;一篇珠玉,无愧生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