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主题
我们维持对全球股票的核心持仓(中性)观点,预计其与债券表现一致,同时优于现金。我们超配美国股票,因为我们预计美联储降息将促使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盈利增长保持强劲,宏观数据仍然健康。然而,短期内的风险包括劳动市场降温和11月美国大选。
英国股票也是核心持仓(中性),因为股息收益率吸引和估值有折让,同时经济数据改善。英国股票组成具防守性,但缺乏增长股可能限制其领先表现。我们低配欧洲(除英国)股票,原因是虽然估值低廉,但盈利前景恶化。
亚洲(除日本)股票是核心持仓(中性)。在该地区,我们超配印度股票。尽管外国投资者已将部分资金重新配置到中国市场,但印度本地投资者仍在继续增加投资。我们相信,印度股票在中期将继续展现出强劲盈利和稳健经济增长。中国股票是核心持仓(中性),因持续的政策宽松措施可能有助于缓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日本股票也是核心持仓(中性),得到股票回购增加和再通胀环境的支持,不过由于套利交易可能增加,它们面临日圆走强的风险。
关键图表
强劲的数据支持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
人工智能相关投资带来长期增长
一系列催化剂正共同支撑美国股票。2025年美国的盈利增长综合预期为15%,在各大股市中最高。宏观方面,美联储在2024年-2025年进一步降息的预期应降低消费者和企业的借款成本,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在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期,标普500指数的盈利预计增长4.3%,由增长14.9%的科技行业引领。在先进半导体芯片需求强劲的情况下,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多家大型公司公布了稳健的第三季度盈利业绩,而它们是整个科技行业增长的领导者。在人工智能相关需求强劲的情况下,产能仍然受限。
尽管美国科技行业表现突出,但其他以科技为重点的市场似乎吸引力相对较低。在亚洲(除日本)地区,我们对台湾股票持中性观点,因我们预计台湾市场在年初以来强劲上扬后将展开整固期。虽然我们预计人工智能主题的发展在短期内将带来更多机会,但长期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高估值的影响。我们低配韩国股票,预计其表现逊于整体市场。由于缺乏持续的促成因素,而且外国资金自8月以来净流出,价格上升动能在过去两个月仍缺乏吸引力。
林景蔚,CFA,股票策略部主管
Fook Hien Yap,高级投资策略师
甘皓昕,投资策略师
黄立邦,股票分析师
中国市场的战术性机会
我们的机会型投资买入观点旨在实现正的绝对回报。本月,我们结束对日本银行和欧洲健康护理的买入观点,同时开启买入恒生科技指数的新观点。
调整我们的买入观点
结束买入日本银行:我们在4个月(6月20日至10月31日)后结束此投资观点,获得0.48%的收益。尽管我们预计日本央行将进一步加息,有利于银行的盈利能力,但新政府上台的过渡期和日圆波动性的增强意味着我们目前倾向于保持观望。
结束买入欧洲健康护理:我们在2个月(8月29日至10月31日)后结束此投资观点,损失10.0%。由于市场担心减肥药的销售速度比预期慢、竞争加剧且一项癌症药物试验的结果令人失望,该行业一直表现疲软。
开启买入恒生科技指数:该指数在9月大幅上涨并在10月展开整固。我们预计指数将进一步上涨,因为决策者将公布更多的刺激措施细节,这些细节能够支持估值重新调整。该指数90%以上的成分股属于我们超配的中国通信服务、非必需消费品和科技行业,这些行业的盈利增长优于整体市场。该领域今年也增加了股票回购,且现金流强劲。弱于预期的政策支持可能构成风险。
现有买入观点
美国科技行业:由于降息缓解了估值忧虑,我们预计盈利增长加速将推升该行业的表现。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科技软件带来稳健增长。任何人工智能的支出放缓可能构成风险。
美国通信服务行业:数字广告、网上娱乐和人工智能应用继续推动强劲增长。数字广告下跌可能构成风险。
美国主要银行股:即使美国利率下降,我们预计更加陡峭的收孳息率曲线仍将缓解降息对银行利息收益造成的不利影响。资本市场活动的复苏也应支持投资银行和手续费收入的增长。共和党可能“大获全胜”的局面或带来放松管制的有利因素。美国经济急剧放缓可能构成风险。
美国健康护理行业:在成本高于预期的情况下,该行业表现疲软,但我们预计,在制药公司的强劲研发药物的支持下,行业表现将有所改善且盈利增长稳定。不利的监管可能构成风险。
中国非金融国企高息股:我们继续看好该领域的收入稳定性,及恒生科技行业带来的增长(杠铃式投资方法)。非金融国企也较难被低迷的房地产行业影响。不利的监管变化构成风险。
印度大盘股:我们预计强劲的国内资金流动、稳健的盈利增长和政策持续性将支持未来进一步上涨。风险之一是经济增长低于预期。
行业观点:健康护理和科技行业杠铃式投资
我们在美国继续采用杠铃式投资方法,偏好的增长行业(科技和通信)与防守型的健康护理行业形成均衡结构。我们预计美国金融业在软着陆的情境下将跑赢整体市场。在欧洲,尽管我们结束买入健康护理股的观点,但仍预计该行业将表现领先。在中国,我们看好科技、通信和非必需消费品,因为这些行业与消费改善息息相关。我们还超配健康护理行业,我们认为该领域的估值和增长正在触底。
Fook Hien Yap,高级投资策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