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贾珺,来一场纸上古建 City Walk

体娱   明星   2024-07-17 18:08   北京  

· 7月9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张森绚 /摄)

|作者:陈娟

清华大学建筑馆果然很有“建筑特色”。一进门,正前方是一张巨大的海报:纪念林徽因诞辰120周年,左侧辟有一个小展厅,靠墙的地方立着一尊梁思成的雕像。1946年,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林徽因在系里任教。展厅一角搭建了一组由斗拱组成的古建筑,上面绘有青绿色彩画,在现代水泥建筑中格外亮眼。

“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一种构件。它非常有魅力,每一组斗栱都像是一朵绽放的鲜花,它的功能就像是人有一只手,去托着屋檐,使屋顶更多地向外面悬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一边说,一边熟练地从中抽出一根榫,又嵌回原处。榫卯结构,是数千年以来古建筑的灵魂所在——木质古建筑各个构件间采取凹凸部位相结合的方式连接,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一榫一卯,看似简单,却千变万化、屹立不倒,“其实中国古代建筑的营建和构造,基本上与积木或乐高玩具差不多,只是尺度更大、复杂程度更高而已”。

· 贾珺在清华大学建筑馆。(张森绚 /摄)

上世纪80年代末,贾珺开始学建筑学,做建筑设计,后转向建筑史学研究。从北京四合院到私家园林,再到皇家御苑圆明园、颐和园,他行走在各个古建筑间,做测绘、画图纸,抄档案、查文献,发现建筑背后的故事,触摸建筑里历史的温度。20多年间,他一边在学校授课、做研究,一边著书立说,写《北京四合院》《故园惊梦:园林里的中国》等。近日,他推出新书《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带孩子来了一场‘纸上深度古建 City Walk’”。


· 贾珺的新作《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




为孩子谱一曲“木之乐章”

18年前,贾珺到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院访学。其间,他到欧洲各地行走,经常会在一座古老的教堂或一段残缺的城墙前,看到有老师带着一群小朋友参观,并现场做讲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他偶尔也驻足“听课”。当时的他,正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常年带青年学生给古建做测绘,研究中外建筑史,那一刻他想的是“建筑教育对孩子是多么重要”。

“建筑是人类文明特别重要的一种见证,它凝聚了很多历史的沧桑,同时也是技术、艺术的双重结晶。我们去了解一个文明或者一段历史,如果能通过建筑观察,会有非常深刻的体会。”贾珺说,他了解到国内中小学的课堂教育很少有建筑的内容,很是遗憾。而在课外,虽然很多孩子有机会跟着大人旅游,参观各地古建筑,但“缺乏专业的指引,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艺术美感、科技价值和历史文化信息”。

在北京生活近30年,贾珺经常逛古迹、游古建。他多次去逛恭王府,发现不少导游讲解的内容有误,基本都跟和珅的升官发财有关。“这是对古建筑的戏说,没有什么价值。实际上,真正的恭亲王在历史上的地位比和珅重要得多,这个花园真正代表的是北方园林艺术的精华部分,但没有人告诉游客。”他说,以猎奇的心态看古建筑,对古建筑本身和所有游客,尤其是孩子们都是一种损失。

回国后,贾珺忙于教学和研究,那遗憾便被埋在心底。直到前年,活字文化总编辑李学军找到他,希望他给孩子写一本关于中国古建筑的书,他欣然应允。两年后,《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出版。

这是贾珺头一次给孩子写书。写之前,他就给自己定了要求:把中国古建筑讲清楚;语言不能太晦涩、太专业;文字要生动、有趣。他先写中国古代建筑的架构,包括梁柱、斗栱、空间形式、线条等;再写古代建筑基本特征以及发展历程;之后分别讲述最具代表性的7种古建筑类型,包括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佛塔、住宅、园林等。

· 紫禁城太和殿剖面透视图(引自李乾朗《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清晰展现中国古建筑的构架。

真正写作时,贾珺一边拆解古建筑的构架,一边讲述背后的故事。他讲屋脊时,一一描绘故宫太和殿屋脊上的10只小兽;讲武英殿时,勾连到康熙帝曾在此埋伏侍卫擒拿鳌拜;讲佛光寺,回忆梁思成当年的寻访往事……

“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建筑已经历经沧桑,比较破旧了,类似一个化石的状态。所以,我们需要有一点点还原、想象的本领,需要明白这些古建筑刚刚建造或者还在使用的时候,它是那个年代人们生活其中的一个空间,它承载了当时那群人的喜怒哀乐、儿女情长,甚至是刀光剑影。”贾珺说。

比如宫殿,常常是政变和刺杀行动的发生地:荆轲在咸阳宫刺杀嬴政;李世民在长安太极宫宣武门伏兵诛杀兄弟;一群宫女在北京紫禁城乾清宫差点勒死明世宗。

“我们要是能够在脑海里还原当初的场景,就会发现古建筑更有意思了。它是一个凝聚前人气息的地方,离我们没有那么遥远。”他说。

法国作家雨果曾将西方建筑称作一部“石头书写的史书”,贾珺则将中国古建筑称为一曲“木头谱写的乐章”,“聆听这一乐章,可以让孩子穿越时间的距离,感受古人的脉搏,看见自己文明的源头”。



重新发现古建筑


贾珺与中国古建筑结缘,可以追溯到少时。

他生于江苏淮安,京杭大运河岸边的一座园林之城,可惜晚清以来战乱频发、天灾不断,数以百计的名园几乎毁失殆尽,只剩下一座清晏园。

· 年轻时的贾珺在清晏园留影。

“我发现历史上但凡有园林的地方水土条件都比较优越,生活都比较富庶。另外,有园林的城市文化气息也比较浓厚,注重文教。”贾珺说。父母都是中学教师,他从小爱读书,也爱写诗、画画。

他家住在校园里,学校旁边有一座古寺,寺庙被毁,留有一座塔。后来,那里重建了一座仿古风格的公园,有亭台楼阁、水榭桥梁,也有假山叠石、山水花木。

“印象最深的是里面有一大片湖,湖上面有一座长长的拱桥。站在桥上,斜对面是古塔,塔的倒影正好印在湖面上,所以我就把它题为‘湖光塔影’。”贾珺回忆说,大概从少时起自己便有了园林情结。

1988年,贾珺考入东南大学,读建筑学。闲暇时,他和同学游南京的瞻园、煦园。后来去苏州实习,更是将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名园游了个遍,但大都是走马观花,未做更多研究。

毕业后,他到常州一家建筑设计院工作,每日埋头画图纸、做设计。但做得久了,也觉无趣,便决定去读书深造。先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读研究生,后到清华大学读博士,师从郭黛姮先生,研究方向也转向了建筑史。

· 2006年,贾珺和郭黛姮老师合影。

郭黛姮是梁思成的关门弟子,曾协助梁思成完成了《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注重实地考察,常说“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郭黛姮传承其作风,对古建筑研究注重实物勘测,言必有据。

贾珺拜入郭黛姮门下时,她已年过花甲,仍然反应敏捷、思路清晰,经常带着学生们穿梭于石桥、山洞之间。“每次大家一起外出调研时,郭先生见到古建筑便异常兴奋,忘记了疲劳,常常第一个登上山峰或爬上屋顶。”

到北京读书后,贾珺流连于颐和园、北海和圆明园遗址,常常乐而忘归。他不再是走马观花地游览,而是让自己沉浸其中,或探究皇家园林的掌故,或构想私家园林主人的日常生活。后来,他将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定为“皇家离宫御苑里面的朝寝空间”。

为了写论文,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从清华校园到故宫的第一历史档案馆,抄档案、查文献,看起居注、奏折、大臣的日记等,还用铅笔抄下来——不能用钢笔,怕污染、损坏文物。每天都有新发现,比如,他统计出雍正自即位以来驻跸圆明园的天数每年平均超过200天,乾隆全年有168天驻跸圆明园,都远大于住在紫禁城的天数,“也证明了圆明园是清代最重要的离宫御苑”。

2001年,贾珺博士毕业,留校任教,教授外国古代建筑史纲、中国古代建筑典籍文化、景观学史纲、建筑设计等。课余时间,他继续做古代建筑和园林研究,写一些随笔,有皇家御苑也有私家园林,发表在报纸杂志和网络上。

他写《琅琊榜》里未曾提到的大梁华林园往事,写乾隆将黄鹤楼搬进皇家园林清漪园(颐和园)的前因后果,写北京半亩园与《红楼梦》的渊源……

“每个园林都像一个生命体,本身有生长、衰亡,也有复兴,每一代园主都会留下印记。”这些文章最终集结成《故园惊梦》出版。

· 贾珺的作品《故园惊梦》。

他还在报纸上开设美食专栏,写淮扬菜背后的文化和故事。平日里,自己也热衷做菜,最拿手的是炒鳝丝、梅干菜烧肉和糖醋排骨。

如今,贾珺的研究和写作都未停止,主题都离不开古建筑。每次站在古建筑面前,他都会想起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平郊建筑杂录》一文所说:“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他热衷于去探寻这种“建筑意”,重新发现古建筑承载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内涵。

他也常常会想起一个画面:有一次,他和老师郭黛姮在故宫行走,郭黛姮突然停住了脚步,望着一处横梁思索良久,“又有了新的思路”,便拉住他一起讨论,拍下照片。那一瞬纯粹的快乐,贾珺觉得时间像是又回到了80多年前,梁思成初见独乐寺,爬上木梁的那个夏天。



园林,中国人的一个梦

人民文娱:梁思成先生说“建筑的性格,就是一个民族的性格”,您常年做古建研究,请您谈一谈中国古建筑如何展现中华民族的性格?

贾珺:虽然中国古建筑本身不是铁板一块,有漫长的历史变迁,南北、东西地域差异也很明显,但总体而言还是有一些共性的,这些共性可能和中国人的性格密切相关。

一是中国古建筑选择木结构为主。和砖石相比,木材没那么坚硬,但它刚柔相济。当发生地震的时候,砖石结构的建筑靠厚度和强度来抵御。木结构则不是,榫卯的搭建方式,可以以柔克刚,做到“墙倒屋不塌”。好比西方建筑是大壮汉,一身肌肉,他站在那里,怎么打他也不动。中国古建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你打过来之后,他像打太极一样“四两拨千斤”,一下子化解过去了。

二是中国古建筑特别强调秩序,注重等级规制。所有的房屋都与其主人的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无论规模、布局,还是台基、梁柱、斗拱、屋顶、彩画形式,都有相应的规定,形成一套严整的礼制秩序,不可逾越,宛如社会的缩影。

三是中国古建筑更强调亲近自然、融合自然。如《庄子》所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国古建筑的选址、备料、加工、营建各个环节都努力与自然环境融合共存,从内到外追求和谐的境界,体现“天人合一”的最高宗旨。很多古建筑群,特别是山区的,它好像是从山上面长出来一样。

比如说我们曾经考察过陕北的窑洞,即便是酷暑时节,外面三十几度,里面保持恒温20多度,不需要使用空调。因为它的墙壁非常厚,本身就可以保温隔热。

人民文娱: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热、文旅热,各地都有一些古建重建或者开发营建仿古建筑的现象,您怎么看?

贾珺:不可一概而论。

如果一座古建筑群里有个别建筑缺失了,为了保持其完整性,满足它的展示功能,在依据充足、严格论证、严谨设计的前提下,可以做一些重建。但它不适合成为普遍的潮流,特别是纯粹为了商业目的,大量去营造仿古建筑。如果仿古建筑太多,会出现以假乱真,分不清真与假,造成公众认知的混乱。相当一部分仿古建筑粗制滥造,更会对当代人的审美品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人民文娱:在古建筑中,中国古典园林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您曾说园林是中国人一个非常长久的梦,为什么?

贾珺:园林的景观营造会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所谓的梦幻感,一种非真实感。它会故意打破时空的局限,把一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机会看到的、最美好的东西呈现在我们面前。比如说再造出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境,或把古代的很多典故复制到园林里,这是我们在所有其他建筑上都无法看到的,所以会产生某种特别梦幻的效果。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园林视作最理想的栖居场所。为什么要造园林呢?不是为了要建亭台楼阁,是为了在人烟稠密的环境里面营造出一个理想的、模仿大自然的优美的环境,为了补偿人和大自然之间的隔离和疏远。尤其是文人,在社会秩序的压力下,经常会觉得受到了束缚,不自由。而一旦回到园林里,他们就觉得像是回归到了山林,成为了隐士,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也就是说,园林之中存在着一种超出日常生活之外的虚幻感,能够满足人的更高层次的理想,或者说审美诉求,而这种诉求是3000年来绵延不绝的。


· 江苏南京的瞻园。

人民文娱:那么中国古典园林和当下人的生活有何联系?

贾珺:一样的道理。我们今天也常常会焦虑、烦躁,我一直建议大家可以把园林作为一个放松身心的地方。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去园林里走一走,抛开一些杂事、一些烦恼,想象一下自己穿越了,变成一个古人,和李白喝杯酒,跟苏东坡聊聊天,在亭子里坐一坐,看看这些山水,欣赏一下花木,感受一下意境。何乐而不为呢?


总 监 制:张   勉

编     审: 张   勉

轮值主编:余驰疆


长按上方二维码

关注人民文娱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人民文娱
人民文娱,有经典也有潮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