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对饭圈嗤之以鼻的女孩垂直入坑,成为“毒唯”,在网上创作“梦女文”,像“私生”一样窥视偶像,最终等来的,却是偶像的隐退……
今年7月,美籍韩裔作家埃丝特·李以粉丝群体为灵感,创作了小说——《梦女》。
“梦女”一词来源于日语中的"夢女子",在二次元文化和粉丝文化中较为常见。“梦女”会幻想自己与喜欢的角色或明星发生各种故事,包括爱情、友情、亲情等,并衍生出梦女图、梦女文等流行产物。
“我是追星女,而且是梦女。”小说《梦女》的编辑邱郁直言不讳地宣告了自己的身份,“做这本书也是源于自己对这个话题的浓厚兴趣。”
“这本书讲了一个荒诞的故事,写就k-pop粉丝一段自我追寻,抑或毁灭的旅程。”她总结道。
谁在做“梦女”?谁对“梦女”嗤之以鼻?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以下是邱郁和人民文娱记者的对话。
我们来看看女主的入坑过程。她是一个生活在德国的韩裔,干一份无聊的工作,谈着一段注定无果的恋爱,是个普通女孩。她的室友是某韩国偶像团体的粉丝,有一次,原本和室友一起去看偶像演唱会的朋友生病,空出来的票就给了女主。
女主一开始是拒绝的。书里这么写道:“其实我感到的不是厌恶,而是恐惧。”
她恐惧一旦入坑之后自己会像室友一样“堕落至面目全非”,自己可能再也无法回归现实。
“我为自己的怯懦感到气恼,又受一种反常的好奇心驱使,我生平第一次想知道,爱上这些男孩将会是种怎样的体验。”
她就是在这样矛盾、复杂的状态下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果然,在演唱会上她注意到了一位叫“Moon”的成员,舞台上,男孩Moon低垂着头,脖子没入阴影,全场灯光打在他身上,她一眼注意到并喜欢上了Moon修长的脖颈。
这是典型的一类“梦女”。很多人对这个小众的饭圈术语有误解,他们往往把“梦女”定义为想象自己和偶像谈恋爱的人,并因此断定这群人脑袋有问题。
其实,广义上的“梦女”,是指幻想自己与偶像发生包括但不限于恋爱在内的一切关系。比如,《梦女》女主写的梦女文里,偶像有时是她的学生,有时是街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这和我本人的“梦女”经历吻合,我幻想过自己和偶像是同班同学,她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有一段美好的友谊。
我不幻想和偶像谈恋爱,相反,我觉得和偶像谈恋爱、结婚会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因为这会牵涉到很多现实因素,而一旦掺杂了现实,幻想就不自由了。
因为现实里主动权不在你,而在梦里,你可以创造并掌控一切。
人民文娱:书里还有个细节,当女主的男性朋友发现她藏着偶像的小卡时,她立刻否认了自己的粉丝身份,好像有一种羞耻感,这是什么心理?
之所以会这样,我的理解是,追星的人其实都渴望一点,就是我跟我爱豆之间的连接跟其他任何人都不一样,排斥自己被和其他粉丝归为一类,想要保证自己和爱豆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据我观察,很多“梦女”都会否认自己是“梦女”。
不仅因为这个标签被污名化了,还因为粉丝不希望自己被异样的眼光打量,极力避免落入外界给自己的定义中,害怕自己不再是爱豆最特别的一个粉丝。
粉丝不仅会否认自己的身份,粉丝内部还会互相攻击。“妈粉””女友粉”“CP粉”之间会经常“打架”,“梦女”也经常被嘲讽……
其实,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每个追星的人都是在当“梦女”。
本质上,借由偶像这个客体,追星行为折射的是追星者自己的个性、选择、意识的多个层面,比如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渴望什么样的爱,我希望被如何对待,这些东西都是从自我出发的,是真实具体的。
说到底是认识自己、探索自己的过程。
你看她文字写得很细腻,但她本人也不是有深入追星体验的人,她受的是严肃文学的训练。
她其实是想要借这本书描写一种现代人的状态,特别是当代年轻人的普遍状态。而这种状态恰巧在追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她特别选择了k-pop这个追星群体,韩国k-pop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瞩目的现象,由此衍生的k-pop粉丝是个很典型的群体。
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偶像在打造音乐和自身吸引力时,明确地利用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比如孤独,比如对无条件之爱的渴望,以此吸食他人的‘血‘,获得巨大的利益。”
这些文字好像太过赤裸,但真相就是如此。
很多读者说《梦女》的最后几章有点儿云里雾里,看不太懂,其实作为编辑我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都懂了。埃丝特·李自己也说,这里她受了卡夫卡《城堡》的影响。
卡夫卡我们都知道,他是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他的文字精准地描述了现代社会中,被孤立的、绝望的、异化的人。
人民文娱:读者目前对这本书的评价如何?
“低等的神”
人民文娱:关于追星的话题,当代文学作品触及比较少,此前比较著名的是《偶像失格》,两者有何差异?
《偶像失格》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轻盈、具体、有始有终的故事。《梦女》是单向的,在这里面女主是绝对的主体,偶像纯粹是被观看的客体。作者没有打算给我们呈现一个形成闭环的故事,没有提供一个解法,一切就像做了一场梦。
人民文娱:这本书里作者借由书中人物引申出哲学思辨,其口吻像极了另一位在德国的韩裔哲学家韩炳哲。追星行为背后的哲学解释可能是什么?
作者用了一个词叫“低等的神”。
我看到的潜台词是,偶像崇拜有时就像信仰宗教,某种程度上都是为了获得精神寄托。神像前长跪不起的信徒,不也是渴望和神衹建立连接吗?
人民文娱:近些年随着偶像经济的膨胀,饭圈文化无孔不入。有些人会过激、越界,甚至违背公序良俗、触犯法律,粉丝该如何避免行为失控?
我之所以能保持理智,是我明确地认识到追星就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偶像是被流水线打造出来的商品,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彼此默认,偶像要产出足够好的作品,来让粉丝心甘情愿买单。
所以我说过,如果你的爱豆不能再带给你快乐,哪怕没有塌房,你也可以换下一个了。
而且说到底,偶像在台上是偶像,私底下也是个活人,是人就不可能完美,更何况有的偶像私底下还吐槽粉丝,视其如洪水猛兽。
人民文娱:跳出“梦女”这个圈层,人们将自身的想象投射到外部事物这一行为其实古已有之。魏晋时,多少女孩子想嫁给潘安;民国时,戏曲票友砸钱捧角。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想象和生活的关系?
记者手记
随着采访的深入,人民文娱记者与邱郁越聊越发现,追星现象背后可供延伸的话题层出不穷。我们都看到现实世界里,有人沉溺追星,不知今夕何夕,有人因为爱豆变成了更好的人。
只要你愿意,偶像会变成连接个体梦想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反之就是上瘾的毒药,使你堕入深渊。
至于应该怎样处理想象和生活的关系?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偶像应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
总 监 制:张 勉
编 辑:余驰疆
关注人民文娱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