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中专生姜萍因为获得数学大奖而成了“网红”,这大概是各种走红的方式中,最令人欣慰的一种。
中专,早已经成了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在现在很多城里的家长看来,孩子如果没能上高中而被“分流”到中专或职高、技校,就等于“毁了”。
三四十年前,中专的含金量不亚于现在的本科生,那是响当当的人才。或许,本科生正在像中专生一样不再被看成“人才”,甚至被看成“废材”。
姜萍以传奇的方式,否定了“中专是废材”的偏见——人才,尤其是天才,跟学历没必然的关系。
然而,这毕竟太过传奇,传奇到让我不太敢相信这是真的,传奇到让一些人怀疑并引发了质疑。他们坚决不相信姜萍有这样的数学能力,并通过网上流传出来的资料推断出,姜萍的数学成绩造假了。
我是数学白痴,无法对姜萍的那些演算进行点评。但是有些人对姜萍数学能力的质疑,我却是欢迎的——这比当年某人作文能力被质疑要“有意思”。数学能力与作文能力相比,前者更容易被证实,后者则很容易扯淡。
数学有世界公认的唯一标准,姜萍的数学能力如果造假,未来很容易露馅的,如果没有造假也很容易证实;而作文,贾女士用屎尿屁都能排列成诗。
作文能力当然有明显的优劣。就像人长得是否好看,当然也是一眼就辨别的。但一个人是否“绝妙佳人”,就没有标准了,就容易起争论了。
最近刘亦菲有部剧在上映,我所在的一个微信群里又在讨论她的颜值。有人说特别看好,有人说实在一般。两方当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样的讨论实属无聊浪费生命。
没有客观标准的事情容易争论,也争论不出个是非。那怎么办呢?最后只能靠力量定胜负。
比如,法庭上的原告和被告,一般都觉得自己“有理”,否则不至于对簿公堂。但是法官依据的法律并不像数学那么客观,里面有很大的灰色空间,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被判败诉的一方,当然就很容易不服,不服怎么办,好办,暴力伺候。法律的背后是暴力,没有暴力支撑,法律就是废纸。
最近一些上市公司公告说,被追查补缴很多年的税款,将严重影响业绩。这事儿引发了较多的关注,甚至有评论说,要对企业的纳税情况倒查30年。一个企业该纳多少税,虽然涉及到数字、数学,但它不像数学那样有“唯一标准”,尤其是涉及到多年以前的情况,解释空间必然更大。
同样一个企业,根据现有的法规,应缴纳的税额可以相差很大。水平高的财务专家,可以帮企业合法合规地规避一大笔税额。就像高水平的律师,可以增加当事人的胜诉概率一样。所以,搞财务的有人能挣大钱,就在于他能帮企业合理避税。然而,既然企业可以雇高水平的财务官,那么征税机关也可以有高水平的“征税官”或“追税官”。
当征税官与财务官有分歧的时候咋办?那当然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这跟刘亦菲的颜值谁说了算可不一样,那不过是个八卦谈资,大家各自保留意见就行了,不至于动拳头。原因在于争论者之间在刘亦菲颜值这个事情上不存在巨大的利益冲突。
所以,当一个“问题”没有唯一答案且涉及到利益,不确定性就会增加。而不确定性是做事情的大敌。一个企业突然被告知若干年前有一大笔税没有缴,这种影响,与其说是财务上的影响,不如说更是心理上的影响——这种不确定性估计让一些企业有点“发毛”。这大概也是这些上市公司的公告引发较大关注的原因。
那么,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我觉得对于普通人择业、选择发展方向,可做一个参考。如果你没有资源没有靠山,尽量选择那些有“唯一答案”的领域。也就是你的工作做得好不好,有客观的标准,你的工作成绩不容易被否定或无视。
比如,你做销售,销售额是客观的,你做得好,领导无法否定。但有些工作则不是这样,你做得好不好,全靠领导的“看法”——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种工作,身为普通人却又在乎尊严的话,还是别干为好。
国王与枪都否认1+1=2。所以我特别佩服以及羡慕那些在“数理化”方面的天才,也佩服体育竞技场上的天才,他们的成绩,无法被否定。他们可以藐视权力甚至暴力,可以最大程度保持和维护自己尊严的同时,捍卫自己的成绩,确认自己的对错。
当然,相当多的人不具备数理化和体育之类的天才,那就不得不多面对更多不确定性,不得不在某些情况下丧失一些尊严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