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开枪”

时事   2024-06-25 21:35   北京  

入夏,南涝北旱,水深火热。

在这从来不缺少热点的网络时代,有个让我深感兴趣的事儿,没能成为热点——河北兴隆县一个派出所所长以视频的形式,实名举报兴隆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

所长举报局长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充当涉黑团伙保护伞、买官卖官、大搞权钱交易”。这三条任何一条被证实,都足以让局长倒下。

兴隆县所在的承德市,以最快的速度作了回应:我们已关注到,兴隆县公安局六道河镇派出所所长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反映的问题,承德市相关部门已成立调查组正在核实。

数了一下,这条回应总共52个字,可谓精简,侧面说明了有关方面很有文字功夫。既表明了态度,同时又让不知道“前情”的人不知所云,比如,“我们”是谁?“问题”是什么?

即便如此,明眼人也可以看出,这背后有一个“内涵”的故事,真要完全披露,恐怕一万字不够用。这个故事,就是在一个层级分明的体系内,所谓下级的所长与作为上级的局长之间有重大矛盾,这个矛盾足以让所长愿意“同归于尽”。

在一个体系内,最大的规矩是下级对上级的尊重。无论上级多么令下级不满意,下级也应该保留意见,这就是对规矩的尊重。否则,就是破坏规矩。破坏规矩者无论多么受法律和情理支持,都难以被规矩宽容。

所谓最大的规矩,其重要特征就是一旦它被破坏,将会损害整个体系。

基本上可以确定,所长在发出那条视频之时,他已经做了体系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在县里面,所长,算个人物了,他决定向所属的严密体系中的上层“开枪”,这背后得有多大的冲突?恐怕,外人只能凭空想象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透露出兴隆县的那个体系,出现了不牢固的苗头。

一个体系最大的诉求或追求,就是牢固。

无独有偶。就在今年1月,距离兴隆县不远的河北迁西县,当地退休干部马树山举报县委书记后被逮捕的事儿,被媒体报道。

相对而言,马树山更尊重体系。他并非像所长那样在网上公开举报,而是通过信件向上级部门举报。然后他被逮捕了,好在媒体的报道将这事儿公之于众,很快,被他举报的县委书记落马了,他也得以脱离牢狱之灾。

从马树山的故事可以看出,是事情的公开让举报迅速产生了效果,也是事情的公开让他避免了获罪。或许兴隆县的所长从中看到了公开的威力,从而选择了直接公开“开枪”。若真的如此,这算是一种升级,堪称不计后果,像一场小“变”,对体系的牢固性更具威胁。

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地生存于某个体系之下,所以需要对体系有所认知。

可能有人会说,我就一普通老百姓,甚至都没有领工资的地方,是不是就算是脱离了体系?非也。

去年有这样一个新闻:一个派出所所长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如果他人打了你,你不能还手,否则就变成了互殴"。这个所长的说法一度遭到网民的质疑。

最近同样的情节又在网上流传。如果被打了怎么办?一段视频里,某警花从法律和警察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建议你还手——不建议你还手,不建议你还手,不建议你还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惩恶不应该被肯定么?但在体系看来惩恶这事儿应该由体系去干,私人干就抢体系的工作,就是否定体系。

那么,如果你遭到恶势力侵犯,而体系暂时不能出手帮忙怎么办?目前来看,最被体系默认的回答应该是:要么滚,要么忍。

兴隆县的那个所长的问题就是,既不能滚也不能忍,于是就给承德有关方面添了“麻烦”。显而易见,所长一声枪响,如今已经导致不少人加班加点地工作。

加班工作不是最大的麻烦,更大的麻烦是这事儿可能产生的效应。如果查实举报纯属诬告还好,把所长问罪就行了,兴隆县依然“牢固”。如果查实举报完全属实,所长该当如何呢?不会被表扬,因为他的行为“破坏”了兴隆县的牢固性。

开弓没有回头箭,射出去的子弹再也回不来。所长“开枪”那一刻,故事的结局基本上就已确定。这事儿对于体系中的人,尤其是严密体系中的人,还是具有“思考意义”的。

当然,思考的结果很可能乏善可陈,合适的路恐怕还是那两条,忍与滚。

海涛评论
换一个姿势,看热点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