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方面,这几天一定在盼着崂山“路虎女”事件尽快尘埃落定。
针对网上的各种传言,警方在9月3日发布了详细的回应。
这篇“蓝底白字”一定是经过详细推敲字斟句酌且经过有关方面审批过的,也就是认为已经回应得很圆满了。然而,发布后还是引发了各种质疑。
当地一定很厌恶网民的各种“上纲上线”、“无理取闹”。然而,出现这样的局面简直是一定的。
这种局面近年反复在多地出现过——事情发生了,网上各种猜测,各种传言,而以前活跃的市场化媒体,要么呆若木鸡画地为牢假装没有看见,要么就是转发一下官方的通报,最多是打几个电话……
根据以往的案例,事后证明,网民的一些猜测和传言,确实有很不靠谱的。然而,把“造谣传谣”的抓几个,并没有什么威慑力,下一次,依然。当初成都某中学事件,也是这样,是是非非,沸沸扬扬,持续很久。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当下的技术环境,人人都有手机;一是没了权威媒体,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传统媒体的功能已经基本丧失了;一是,官方冲到第一线,警方作为事故的处理方,本来需要接受媒体的提问,现在只是直接发布通报,你已经成为当事方,你来通报,有人不信这就正常了,况且,以前确实有后面的通报打脸前面的通报的情况。
作为权威一方,却不被信任,于是就有了塔西佗陷阱的说法——无论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总有人坚决认为是假的。民间本来就有质疑公权力的权利,当然就不可能杜绝各种“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你若想通过逮着几个“胡说八道”的杀一儆百,对不起,逮不完,想以儆效尤,基本无效。
我看警方写通报的时候已经觉得自己足够真诚了,而且还特别注明“真诚感谢公众监督”,但依然是大量的人说“傲慢”。这肯定让发布通告的人既生气又沮丧。
崂山的尘埃怎么落定?只能靠时间,或者靠别处的掀起更有话题性更有想象空间的尘埃。
老实说,我是不信崂山事件发酵过程中网上的很多猜测的。在如今的社会环境里,我不大相信一个人因为有所谓有背景而如此的嚣张张狂。我相信确实有些人“脾气不好”,在一些具体情况的作用下,会突然失控,甚至会激情杀人。然而,我的这种所谓“理中客”应该是被批判的——当一个事情发生,猜测,当然也包括猜不对,是公众的一种权利。
如果你去批评网上很多人“无脑”,甚至总是想办法让他们闭嘴,那么,后果可能是坠入更大的陷阱。
不相信,是一种天然的权利。胡思乱想,是人的本性之一。
不相信传统媒体,觉得他们添乱,后果是,乱并没有少,甚至可能更多了。“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反复出现在蓝底白字的通报中,并没有减少所谓的“谣言”。
这样的状况大家都看到了,这样的道理估计很多身在其中的人都懂。但是,一旦事到临头,都会机械地想要“控制一切”。因为这样最能解救燃眉之急,至于救急之后会怎样,眼下是顾不上的。
想要把一件事情完全“掌控”,是一种迷思。但凡是拥有“一亩三分地”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把自己的地面控制住,别出事儿。一旦出了事儿,又想把事儿控制住。这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是对权力的迷信。
从道理上讲,谁都知道堵不如疏,但事儿到了自己头上,谁都想先堵住再说。若堵不住,自己眼前利益受损,比如会被问责。所以,道理是道理,现实是现实。
明白了道理没有用,看见了陷阱还得跳,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致路径。
历史的现实意义,就是在现实中能够看见历史的脉络,从而知道未来通向何处。
最近的社会事件似乎有点密集。
出于大伙儿知道的“原因”,我就不罗列了。重要的是,这些事情如何发生的我不知道“原因”。有些事儿,确实被一纸通报就摁住了。只有一些人窃窃私语,没有如崂山的尘埃那样甚嚣尘上。是该恭喜呢还该是恭喜呢?那就恭喜吧。
恭喜之余,我觉得生活中还是要尽量克制——遇事儿别上火儿,吃点亏就吃点亏吧,以及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