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个不幸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并被热议。
据传:某知名金融企业Z投行的30岁员工郑女士,因降薪而无力承担房贷,不幸去世。之所以说是据传,因为具体的情况并不清楚,Z公司仅仅证实了这位女士“因自身原因离世”。
根据网上流传的信息,大概情况是这样的:郑女士名校金融高材生,数年前入职Z公司,与丈夫均有较高的收入,在2023年末贷款千万买房,但是今年遭遇房价下跌和降薪……她被压垮了。
接下来的文字建立在假设上述信息靠谱的情况之下——
显然,郑女士属于常人眼中的“中产阶层”,考上了好大学,进入头部金融企业,收入水平远超同龄人中的大多数。然而,从时代的宠儿到一无所有,似乎就是转瞬之间的事情。强烈反差,令人唏嘘。
极端的个案所带来的震撼,往往比普遍而日常的不幸更强烈。
比如最近媒体曝出,有些地方的农村学生营养“餐补”被挪用偿还政府债务,涉及66县、近20亿元。这样从农村孩子口中夺食的恶劣行径,反而由于涉及面广涉及的人多,其恶劣性似乎被稀释了也就是说,当很多人同时干一个坏事,当很多人一起承受不幸,坏与不幸的程度的烈度好像降低了。
有点跑题,说回郑女士,我们该从她的故事里读出什么呢?我想至少有别这么两点:时代的冷峻,个体的渺小。
当一个人走上社会,正式开启自己命运的轮盘,要及时了解社会和时代的趋势;当一个人获得一定的成就,要及时认知到自己的所得绝非完全来自个人的“奋斗”或因卷过了别人。
为什么会有“时代”的概念?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时势会转变。具有类似特征的年份构成了一个时代,等到这些特征逐渐丧失,就进入了另一个时代。
回望历史,就说从1900年开始吧,中国历经了好多个不同的时代。你生在哪个时代,就会承接那个时代的一笔“资产”,当然,有的是正资产,有的是副资产。有的时代,生下来就挨饿,有的时代,成年人忙着减肥。
这个资产是既定的。正资产会产生红利,你有幸卷过了别人,就能够分享到这些红利。但是如果你因为分享到这些红利而自负地认为这完全是因为你卷过了别人,而忽视了“时代资产”的作用,那就显得无知了。当时代资产突然消失的时候,这无知就可能带来悲剧,从高处跌落的悲剧。你会显得很脆弱,反而比那些没有享受过红利的人脆弱。
形象地说,当一个年轻人拥有百万年薪的时候,需要明白100万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不是自己努力所得,只是有幸分享到了红利而已,红利是可以随着时势的转移而在很短的时间内消退的。认识不到这一点,反而在幸运地获得红利的同时加杠杆,以博取更大的利益,必然导致风险大增。
不客气地说,如果一个金融企业的员工,在2023年末还在加杠杆负债上千万买房,那么他对时代认知确实是太匮乏了,至少是没把广为传播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当回事。
个人能力很重要,但在时代洪流的映衬下,有时候不值一提。甚至,有些人或企业的成就,与其能力可能没什么关系。
就说那就著名的Z投行吧,按照惯例,这家公司往往会在年底对来年的形势提出“十大预测”。有好事者找出最前些年这家公司的预测,基本不靠谱,然而这并没妨碍这样的公司前些年挣得丰厚的利润,从而带着员工“飞起”。一部分“飞起”的普通人,被有些人称为“伪中产”——抗风险能力并不高。
稍微了解这个行业就会知道,那些金融企业挣钱靠的是牌照,那是一种稀缺的时代资产,对他们来说当然是“正资产”。
容易得来的资产也容易失去,把容易得来的认为理所当然就是悲剧的种子。
前几年有句话曾经流行——只有时代的某某,没有某某的时代,挺有道理的,也很鲜活地说明了时代的“冷峻”。
某种角度而言,不必说于事无补的抱怨话,毕竟“飞起”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幸运。
有效的应对策略,大概还是那句老话:认清现实,放弃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