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嘉图及其追随者之比较忽视欲望研究的反应,表现了走向相反极端的迹象。维护他们稍微偏重的重要真理仍然是重要的;这个真理就是:欲望在低等动物中是生活的主宰,但当我们探求人类历史的基本原则时,我们必须研究努力和活动的形式的变化。
——阿弗里德·马歇尔
欲望(wants)和活动(activities)之间的关系如何?
一般而言,行动是为了满足需要,如我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才去生产和制作食物。但另一方面,行动本身产生着需要,例如我在生产和制作食物的行动中,产生了熟练运用各种食材和厨具的欲望,这种训练自己的才能,以及借助工具来发挥自己才能的欲望是由行动本身引起的,并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马歇尔认为,“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中,虽然是人类的欲望引起了人类的活动,但以后每向前进新的一步,都被认为是新的活动的发展引起了新的欲望,而不是新的欲望的发展引起了新的活动。”
一般所举的典型例子是苹果的创新对智能手机需求的塑造,虽然这种创新的动力是否不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这件事不是不值得讨论。
(可参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和消费关系的论述)
什么是效用递减规律?
应用该规律的限制条件是什么?
如何衡量这一规律?
“欲望是无止境的多种多样,但每一个别的欲望却是有其限度的。人类本性的这种平凡而基本的倾向,可用欲望饱和规律或效用递减规律来说明:一物对任何人的全部效用(即此物给他的全部愉快或其他利益),每随着他对此物所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及所有量的增加那样快。”
例如当我吃了1个面包时,吃第2个面包会给我带来额外的效用;当我吃了2个面包时,吃第3个面包同样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效用,但是这种效用的增加不及从第1个吃到第2个时那样大。
但这个现在有名的经济学规律是有其限制条件的,马歇尔指出,最重要的限制条件在于,“不容许这其间有时间使消费者自己在性格和爱好上发生任何变化。”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欣赏到优美音乐后,他往往在日后愿意再听越来越多的优美音乐,仿佛这音乐对他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但这其实是因为他在最初听到优美音乐时经过长期灌输后的对音乐的偏好状态本身已经发生了改变。此外,还有一个马歇尔认为不十分重要的限制条件,但也在注释中指出,就是不考虑某种商品由于数量很少而无法满足某一特殊欲望的情况。例如,一套生肖集需要12个齐全的生肖才能作为一个整体满足某种需要,倘若只有11个生肖,那么这第12个生肖的增加带来的效用仿佛就是递增的而非递减的。
但是,人的欲望或效用仍然是无法描述的,因此我们需要以显在的东西来对其进行衡量,在经济学中就是货币和价格(参看本书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因此,这个规律用价格来说明就是:“一个人所有的一物的数量越大,假定其他情况不变(就是货币购买力和在他支配下的货币数量不变),则他对此物稍多一点所愿付的价格就越小:换句话说,他对此物的边际需求价格是递减的。”(后来萨缪尔森又用显示性偏好摆脱货币的束缚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
个人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个人的需要可能是断续的,即不会随着价格的微小变动而不断改变,而是要达到一个阈值;个人的需要可能是不经常的,例如结婚蛋糕一个人一生可能只消费一次。但对于一个大群体来说,个人活动的多样性和易变性就在总体之中被消灭了。因此,通过个人需求的加总和抵消,对于市场需求而言,它可以是连续的,有规律的。
什么是需求弹性?
它在不同价格和不同财富群体之间有何规律?
一般而言,价格下降,需求就增加,但这种增加在不同商品、不同群体间可能有多有少。“市场中需求弹性(或感应性)的大小,是随着需要量在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下降时增加的多寡,和在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上涨时减少的多寡而定的。”
一般而言,当一物的价格很高时,我们对它的拥有会很少,因此当它的价格略有下降时,就会引起需求量的很大增加;相反,当一物的价格很低时,我们已经拥有很多该物,再多拥有它的边际效用也不会很大,此时价格的微小下降就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大增。因此,“需求弹性对高价的东西是大的,而对中等价格的东西也是大的,至少是相当大的;但是,需求弹性随着价格的低落而下降,而且如果价格的下跌达到顶点,需求弹性就逐渐消失了。”
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实际是表明需求曲线是凹的或下凸的。
由此得到的推论是,富人的需求曲线更缺乏弹性,而穷人的需求曲线更富弹性。因为需求曲线在低价时缺乏弹性,而对富人而言,构成“低价”的价格要比对穷人而言高得多。
价格—需求分析存在什么局限?
需求表推导的需求曲线实际上是一种静态分析。它无法容纳经济的动态变化,例如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一般繁荣和整个社会所支配的全部购买力的变化、由于人口和财富的逐步增长所引起的变化、风尚爱好和习惯上的变化等等。
例如需求表指出当价格为1时,需求量为1,在价格为2时,需求量为2,但此时的需求量变化很有可能是时间的流变造成的上述诸因素的变化所致,而非是价格的变化所致。
理性人如何分配多用途物品的使用?
反映在货币经济中是什么样?
“如果一个人有一样东西而能充作几种用途,他会把它如此地分配于这些用途,以使它在一切用途上具有相同的边际效用。因为,如果这样东西在一种用途上比别种用途具有较大的边际效用,他会从前一种用途上取出此物的一部分用于后一用途,因而获得利益。”
反映在货币经济中,就是“如此调整每种支出上的停止边际,以致在每种支出上值一先令的货物的边际效用都是相同的。”
人们如何权衡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
在对未来利益和当前利益进行权衡取舍时,人们会考虑前者的不确定性和遥远的愉快与现在的愉快比较在价值上对他们的差别。
当前愉快和未来愉快之间的比较有何困难?
怎样解决?
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当前愉快和未来愉快也是无法直接比较的(见本书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因为他的状态和偏好可能在前后发生了变化,以至于他并不是延缓得到同一种类愉快,而是放弃现在的愉快而代之以另一种类的愉快。
然而,在两个假定下,我们便可以用货币来衡量他对未来利益与当前利益之间的比较。“第一个假定就是他期望在将来和在现在大约是同样地富有;第二个假定是他从货币可购买的东西中可以得到的利益的能力,虽在有些方面会有增加,有些方面会有减少,但大体上保持不变。”如此,我们就可以用一个人愿意为未来可能获得的货币收入而放弃的当前货币收入来对他在两个时期的效用进行衡量。
什么是消费者剩余?
“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决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得到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称为消费者剩余。”
数学上看,消费者剩余相当于需求函数在价格上的积分,或价格线和需求曲线之间的面积。
边际效用理论怎样解释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
水和钻石的悖论在斯密著名的《国富论》中有所提及,但首创的殊荣似乎还不属于他,根据马歇尔的注释,在1757年(《国富论》出版的前一年)Harris的On Coins一书中就谈到了这种“悖论”。简单来说就是,水的用处很大,是生命所必需的,价格却很低,钻石没有什么实用性(只能剌玻璃),却价格昂贵。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这是因为,水的效用虽然很大,但是对于已经拥有了很多水的人来说,再多拥有一单位水的边际效用很低,因此价格就很低;而钻石则不然,人们对钻石的拥有往往很少,因此再多拥有一枚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它的价格就昂贵。
(想想看其他的价值理论可以如何解释这种悖论?)
马歇尔对需求的分析悬置了哪些进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1.群体的异质性。
2.商品之间的替代和互补对需求的影响。
番外
——本章翻译勘误
103页,开篇就将wants译为“欲望”,前者明显包含和强调非主观的客观必需,而后者则更强调主观的意愿。后来出现的desire译为欲望显然更佳,却又译为“愿望”,与wish混而不清。这里译为“需要”更好。
106页,将distinction译为“自豪感”!原文想强调通过一些特殊的商品样式来满足显示自身与众不同的需要。distinct,意为区分,名词形式意为“区别”(含优秀的区别意),这里竟然不明就里地译为什么自豪感!
108页,将excellence译为“优越感”。原文想强调人们追求在事业上达到卓越,而“优越感”一词显然带有认为他人比自己低下的贬义,译为“卓越感”更为适宜。
114页,not care to use,意为如果能够不花代价,那么消费者会不在乎耗用三十磅以上的茶,这里多译了一个“不”,直接导致与原意相反。
如果说这些反映了译者的能力问题或者时代局限,那么将同一个Edgeworth在不同的脚注里翻译成了三个以上不同的名字,将原文的1757年写成了1775年,就是令人不齿的态度问题!
七日谈读书计划由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一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青年朋友组织成立。阅读领域主要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国学、历史、艺术、宗教神话等内容。我们的宗旨是“阅读、思考、分享、交流”。欢迎来自各个高校的渴望知识、愿意思考、接受交流、善于坚持的青年朋友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