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第2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文摘   2024-11-02 22:09   湖北  

本章内容主要涉及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推荐阅读《这才是心理学》(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整本书对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谬误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


心理学(乃至一切科学)研究的步骤是什么?

1.通过初始的观察发现现象或提出问题

(例如:现实中擅长运动的人似乎往往觉得球看起来比较大)

2.形成假设

(例如:如果一个运动员觉得球看起来比较大,那么他的击球表现会更好)

3.基于科学方法设计研究验证假设

(例如:向来自垒球俱乐部的运动员呈现8个黑色圆形,让其选出他们认为最能代表垒球大小的圆形,并收集他们的击球表现以计算平均击球率)

4.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例如:数据显示,击球表现更好的运动员倾向于将更大的圆形选为垒球的正确大小)

5.报告研究发现并接受同行评审

6.考虑开放的问题,反思研究的局限和未来方向

(例如:球看起来更大是发生在运动员的表现提升之前还是之后?)

7.对开放的问题再研究


心理学的涉人实验可能存在哪些困难?如何补救?

1.主试一方:观察者偏见。即由于观察者(实验者)自身动机和预期导致的偏误。

(例如:怀有“暴力行为由电子游戏所导致”的观念的观察者,在对电子游戏玩家的行为进行观察时,更容易将他们本来的正常行为定义为暴力行为,或更容易在实验中有意无意地引导他们做出暴力行为,以符合自己的预期)

补救措施:标准化和操作性定义。在数据收集阶段使用统一的、一致的程序,以同样的方式来提出问题,以事先建立的规则来量化反应,使所有研究的参与者经历完全一样的实验情境,将观察者的主观偏见降至最小限度。

2.被试一方:期望效应(主试以微妙的方式向被试传达他所预期发现的行为,被试就会在实验中故意采取类似的或相反的行为)和安慰剂效应(被试并没有真正受到实验干预,仅仅因为意识到自己在被实验干预而表现出的行为改变)

(例如:将几组即将进行走迷宫训练的大鼠分配给12名学生,其中一半被告知他们分到的大鼠都是一些擅长走迷宫的种群,另一半则被告知他们的大鼠不擅长迷宫测验,但实际上所有大鼠都是一样的,而学生们汇报实验结果时却认为确实是标记为聪明的大鼠表现更好;给病人服用一些无疗效药物,但告诉他们他们正在接受有疗效的药物治疗,服用无效药物的病人仅仅因为对于治疗有效的信念病情就获得了好转)

补救措施:双盲控制(保证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哪些参与者接受了何种处理)和安慰剂控制(引入一个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实验条件,将受到干预的实验结果与未受干预的实验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

3.实验对象的选择有偏

(例如,参与实验的全是大学社会科学的本科生,并且恰好都是喜欢游泳的学生,因为实验传单张贴在游泳馆门口,接受实验干预的恰好都是男生,导致实验结果有偏且无法推广)

补救措施:构建代表性样本、随机抽样、随机分组等。

4.实验的伦理性

(例如,在研究儿童早期受虐对其终生性格的影响时,在伦理道德上不可能对儿童进行虐待的实验干预;或有些研究为了避免被试效应,需要在过程中欺骗被试)

补救措施:在伦理不允许进行实验的场合观察已有的现实数据或进行自然观察。在风险收益评估后认为可以进行的实验中保证参与者知情同意、随时停止、获得事后解释及补偿。


心理测量(measurement)精确性的基本衡量标准是什么?

信度(reliability):数据具有一致性或可靠性,即在相似的测验条件下该结果具有可重复性。信度反映了测量中的随机误差大小,信度高,意味着针对同一事物进行多次测量的结果可以保持一致,说明该测量工具可靠、稳定;缺乏信度,则前后测量的结果就会出现不一致,说明该测量工具有问题。

效度(validity):研究或测验得到的信息准确地测量了研究者想要测量的变量或品质。效度高,说明测量结果能很好地反映测量对象的真实特征,能够保证不同研究人员对某一研究变量的意义和内涵有一致的理解;缺乏效度,则说明测量工具没有正确地获取反映真实特征的数据。


如何成为批判性的研究消费者?

·避免把相关推论为因果。

·要求关键术语和概念有操作性定义,并对其含义达成一致意见。

·在寻找确定的证据之前,首先考虑如何反驳一个理论、假设或信念,因为找一个支持的理由是容易的。

·不要轻信他人提出看似明显的解释,要不断寻找其他可能的解释,尤其在已有的解释会给其提出者带来利益时。

·警惕个人偏见如何歪曲对现实的认识。

·对复杂问题的简单答案以及复杂效应和问题的单一原因和方案保持怀疑。

·对许多宣称有效的治疗、干预或产品保持质疑,找出其效应的对照基础:与什么相比?

·心智开放,保持怀疑态度:必须意识到,大多数结论是尝试性的、非确定的;寻找新证据以减少不确定感,同时对变化和修正保持开放态度。

·挑战那些在做出结论时使用个人观点取代证据且不接受建设性批评的权威。


番外

——所谓潜意识的阈下影响真的存在吗?

阈下信息(Subliminal Messages)被定义为低于绝对阈值的外界刺激。这个“绝对阈值”指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感知到了特定信息的阈值。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接受到了阈下信息,那他不会发觉到这个过程,但他们又确实接受了这些信息的刺激,甚至可能会对他们之后的行为产生影响。

所谓的阈下影响来源于1957年一个名为James McDonald Vicary的营销者,他声称在新泽西州李堡的一家电影院里进行了一次为期六周的实验,实验的对象是毫不知情的顾客,在影院播放电影《野餐》时,用一个特殊的装置,每隔5秒便在荧幕上分别闪烁出“吃爆米花”和“喝可乐”的文字。文字仅仅持续三千分之一秒,短暂到人根本无法察觉到。实验结果是令人震惊的:在影片放映结束后,影院爆米花和可口可乐的销量相比往常分别增加了57.8%和18.1%!这似乎是在影片中插入的文字的影响,证明无法察觉到的信息也能在无形中改变人的想法。研究结果发布后,震惊了整个世界。一时间人人自危,害怕自己像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人“洗脑”。

但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种说法,因为这个所谓的“实验”怎么看都不是很靠谱:研究成果发布在一本叫作Senior Scholastic的杂志——其面向的是7到9年级的中学生。在1958年,美国广告研究基金会要求Vicary公开具体实验数据和对其过程的详细描述。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带着他的装置前往华盛顿,向几位美国议会和联邦信息委员会的成员展示其效果。但在给他们播放了闪烁“吃爆米花”的影片后,这并没有提起他们的食欲,只有一个议员称他看完后想吃个热狗。

直到1962年,Vicary才公开承认,整个所谓“实验”都是一场骗局,从未真实存在过,就连“进行过实验”的那家影院的经理也不知道此事。虽然他确实有那么一台装置,但实验数据和结果皆是自己捏造,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公司制造噱头。

但是这种理论已经变得相当风靡(和弗洛伊德所谓的潜意识理论类似),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影响,而且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反而越容易相信这种影响。

那么所谓的潜意识信息是否真如其支持者所宣传的那样,影响了大脑的状态和行为呢?Greenwald et al.(1991)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年龄范围从18岁到60岁的237名男女参与者参加实验来判断那些为了提高自尊和记忆力而基于“阈下信息”设计的商业性录音磁带是否真正有效果。首先是前测,用标准的心理测验和量表测定他们最初的自尊和记忆力。然后,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两种条件下,一半参与者得到阈下记忆磁带,其他的参与者得到阈下自尊磁带,要求他们定期地听这些磁带。五周以后,他们回到实验室进行后测,接受记忆(使用四个记忆测验)和自尊(使用三个自尊量表)测验。研究者并不知道哪名参与者接受了哪种处理。

控制实验的结果表明:在任何一个客观的测量中,参与者无论在自尊还是在记忆上都不存在明显的改善。然而,一个非常强的效应确实出现了:那就是预期获得帮助的安慰剂效应。由于预期到会有安慰剂效应,研究者增加了另一个独立的变量。每一组中的一半参与者得到错误标记为“自尊”的记忆磁带,其他参与者则得到放在“记忆盒子”中的自尊磁带。参与者相信,如果得到标记为自尊的磁带,他们的自尊就会提高,或者如果得到标记为记忆的磁带,他们的记忆力就会增强——这种现象甚至在当他们实际听的是另一种磁带时也会发生!

这一严格的实验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具体的建议:省省你的钱吧,阈下自助磁带所起的作用只不过是安慰剂效应。

因此,一定要了解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做批判性的研究消费者,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这些领域是重灾区。

七日谈读书计划
坚持每天阅读讨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