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5期:第四篇第四、五章论人口

文摘   2024-11-28 22:25   湖北  
自由的两个条件,就是人身和财产的保障;但是,保障总包含对自由的限制在内,文明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就是去发现怎样得到保障——这是自由的一个条件——而不太牺牲自由本身。

——阿弗里德·马歇尔


本期目录

  • 人类的繁殖受哪些因素影响?

  • 结婚的年龄受哪些因素影响?

  • 婚育在不同阶级中有何差别?

  • 经济变动对结婚率的影响如何?

  • 人口素质包含哪些方面?受哪些因素影响?

  • 番外——我们应该关注总量还是人均?


人类的繁殖受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一切动植物(包括人类)的因素:个体繁殖其族类的倾向(促进);生存竞争(抑制)。

人类特有的因素:对将来的顾虑使人控制自然冲动(抑制);社会的宗教、道德、法律的制裁对个人施加压力(有时促进有时抑制)。


结婚的年龄受哪些因素影响?

马歇尔认为,结婚的年龄首先随气候而不同,在气候相同的情况下,“平均结婚年龄主要是看年轻人能够自立和按照他们的朋友与相识的人之中所通行的舒适标准以维持家庭的难易而定”。


婚育在不同阶级中有何差别?

“平均结婚年龄在中等阶级中最高,在技术工人中次之,而在不熟练的劳动者之中最低”,马歇尔认为这是因为,一方面,中等阶级达到收入最大限度的年龄是最晚的,技术工人次之,而不熟练的劳动者在很早就差不多赚到了能赚到的最大工资;另一方面,不熟练劳动者放任孩子在很年幼的时候就自己维持生活,而中等阶级抚养孩子的费用很大,而且要持续许多年。

因此,“人口出生率在富裕的人之中,比在那些为自己和家庭的将来不作过多的准备与过着忙碌生活的人之中,一般是较低的,而且奢侈的生活习惯使生殖力降低了。”

不过,现代人口理论表明,生育率与收入水平之间往往呈现倒U型关系:生育最多的是最穷的和最富的人。


经济变动对结婚率的影响如何?

经济状况对结婚率的影响可分为两类:

第一种是实际经济状况的影响。当工资低、价格高的时候,劳动者阶级收入就减少,降低他们的结婚率;与之对应的是利润的升高,富裕阶级收入就增加,提高他们的结婚率(但还有一种奇怪的情况是工资和企业利润都被挤压,那么好处都被谁拿走了呢?);但由于劳动者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所以净效应还是结婚率的降低。反之亦然。

第二种是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有时,虽然人们的真实收入有所增加,但可能伴随着增加率的降低以及物价下跌导致的货币收入减少(尽管用相同货币买到的真实消费品可能是增加的),这些会降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进而影响他们对婚姻的考虑。


人口素质包含哪些方面?影响因素有哪些?

人口素质包含身体的、精神的和道德的健康与强壮。它们是工业效率的基础,因而是物质财富生产的基础,同时,物质财富的明智使用本身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在许多职业中,除了身体的活力外,效率也要依靠意志的力量和性格的坚强。“这种人的坚强、这种决心、精力和自制力,简言之,这种‘活力’,是一切进步的源泉”。

影响人口素质的第一个原因是气候。(值得注意的是,地理因素的影响在许多著作家的考虑中都占据着核心的位置)

第二个原因是生活必需品。其中第一样是食物,其次是衣着、住屋和燃料,此外还有休息。

第三个原因是希望、自由和变化。看不到希望、没有自由、缺乏变化的能力和勇气的人是没有活力的,这是奴隶制度、农奴制度以及其他各种社会一般的和政治的压制与迫害造成无效率的原因。

第四个原因是职业的影响。恶劣的工作环境、为了获取货币工资而无暇顾及孩子成长等等都会影响人口素质。(不过,要区分职业和素质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有时是特定职业吸引特定素质的人,而非职业本身造就了素质)

第五个因素是城市生活的影响。“最有进取心的人、天才最高的人、有最健全的体格和最坚强性格的人,都到大城市去找寻发展能力的机会。”(这里马歇尔似乎意为寻求城市生活(或如前所说,变化)本身可以提升人的素质,但后来又说城市生活的增加使生命力降低,似乎城市生活本身是不利的,但寻求向城市的改变这种努力对人的塑造是有利的)

最后是人类善意的对抗自然淘汰的活动。如不加以干涉,则自然竞争会淘汰低素质的人而使高素质的人基因延续扩展,在文明的早期阶段,“人类的进步之由于这种影响,比其他任何一个原因为大”。但随着人类的发展,“医学和卫生的进步把身体和精神衰弱的人的孩子,从死亡中救出来的人数不断增加时,最有思想和最富有精力、进取心和自制力的人,却要延迟结婚,并以其他方法来限制他们留下的孩子的人数。”

总结起来,马歇尔认为,“知识的进步,特别是医学的进步,政府在关于保健的一切工作上不断增长的活动和明智,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这些因素都会减少死亡、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另一方面,城市生活的迅速增加,以及人口中门第较高比较低的人结婚迟和孩子少的倾向,却使生命力降低,并使死亡率上升。”前种原因使人类进步,而后种原因使人类退化。两种原因往往不相上下,但前种原因略占优势(在当时的英国)。这就使得整体的素质有所增进,而这将在一段时期内抵消人口数量增加对人们平均实际收入的不利影响。为了实现如此,马歇尔主张“人们在能有把握给予孩子至少与他们自己所受的同样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的教育之前,不应生养孩子;如果自制力足以使家庭保持在必要的限度内,而不违犯道德上的规律,则适当地早婚是最好的事。”


番外

——我们应该关注总量还是人均?

社会应该追求总量的增加还是人均数量的增加?应该关注整体的人口数量、GDP数量还是每个个体的所得?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我们既要关注总量,又要关注人均,要在总量中增加人均,在人均中增加总量;对于这种“辩证法”的废话,最好还是绕道而行。

因为总量和人均有时是相悖的。总量可能很大,但不过是通过人数堆积起来的,总量中的大多数都过得很苦。人口总数的增加和人均产品的增加之间往往呈现倒U型的关系:早期,人口的增加使人们获得劳动联合的好处,但在已经达到某一人口密度后,在资源有限和边际报酬递减的现实条件下,人口快于改良的进一步增加就会损害人均生活状况。“有人说:‘口’的增加会带来‘手’的增加。这种说法是不真实的。新的‘口’需要和老的‘口’同样多的粮食,而新的‘手’却生产不出同样多的粮食。”(可参看经济学原理|第4期:第四篇第一至四章论土地及报酬递减)现在的发展阶段似乎处在这个倒U型的右侧。

那么总量的增加对谁有利呢?似乎是那些不是把人当成生产的目的本身,而是当做生产手段的那些人。封建帝王当然希望黔首越多越好,多的人口就有多的军队,多的徭役,好让他们完成盛世伟业;资本主义早期的资本家们当然希望工人越多越好,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工人之间激烈的竞争而将他们的工资压低到最低水平。

关注总量,就是一种宏大叙事的小变体。每一个普通人都要警惕这种宏大叙事,要关注每个具体的人。波澜壮阔的故事虽然好听,但你要记住,你不是坐在炉边讲故事的人,只是故事里为了烧得更旺更好看的炉火而被填进去的煤渣。


七日谈读书计划由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一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青年朋友组织成立。阅读领域主要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国学、历史、艺术、宗教神话等内容。我们的宗旨是“阅读、思考、分享、交流”。欢迎来自各个高校的渴望知识、愿意思考、接受交流、善于坚持的青年朋友加入我们。

七日谈读书计划
坚持每天阅读讨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