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晋万亿之城的命运与抗争
乐活
其他
2024-02-03 21:59
山东
烟台既没有省会济南的政治地位,也无法与拥有更佳地理位置、辐射广阔腹地的青岛相比,特别是近年来,烟台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有外部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也有内部产业转型的压力。
所以,烟台突破万亿具有多重标志性意义,不仅为烟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山东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北纬37度的烟台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而气候与海洋、陆地的完美结合,很容易让外来者喜欢上这里。
改革开放之初,烟台攀着礁石过海,善于把握机会,在高手如林的经济大省中实现突围。
2004年烟台超过济南后,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到2011年达到顶峰,这次超越烟台为此努力了20年。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传统产业占比很重,如何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是烟台眼下的重要课题。
新起点上的烟台,虽然还不够醒目,但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会发光!
地理决定了城市的宿命,但对命运的态度决定了城市的未来。刚刚出炉的2024年烟台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烟台GDP预计增长6.5%,这预示着烟台正式迈入万亿城市行列,成为山东第3个、全国第26个万亿之城。在省内,这一时间节点比青岛晚了7年,比济南晚了3年。烟台是目前北方地区GDP体量最大的地级市,在2018年之前很长时期内,经济总量超越省会济南,仅次于青岛,上市公司数量、市值,曾高居山东省内第一,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三核”城市之一,身上有着诸多荣耀与光环。但在以青岛、济南为龙头的经济大省,实力强劲的烟台只能屈居第三名,难免有些尴尬。烟台既没有省会济南的政治地位,也无法与拥有更佳地理位置、辐射广阔腹地的青岛相比,特别是近年来,烟台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有外部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也有内部产业转型压力。所以,烟台突破万亿具有多重标志性意义,不仅为烟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山东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城市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紧要处往往只有关键的几步。通过烟台的发展历史,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座城市的今天和明天。在过去岁月中,烟台发展究竟有哪些关键节点?在关键时刻烟台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那些关键的决策又怎样影响着烟台的今天和未来? 1858年,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登州(现烟台蓬莱)成为11个通商口岸之一。3年后,英国人马礼逊受政府委派,到登州筹办领事馆和开埠事宜,经过考察,马礼逊发现登州水城港口水浅,不宜开放,于是东下烟台,只见水深海阔,北部及东部又有芝罘岛和崆峒岛拱持,实乃天然良港。遂选定烟台为开放口岸,同年5月清廷批准将通商口岸由登州改为烟台。开埠后,往日平静的太平湾一下子热闹起来,洋商货船你来我往,各国列强接踵登岸。北纬37度的烟台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而气候与海洋、陆地的完美结合,很容易让外来者喜欢上这里。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思夫妇带来了一批西洋苹果,并在烟台毓璜顶东南山麓建起了“广兴果园”,结出的苹果酸甜可口、皮薄汁多,后来被当地百姓嫁接到自家苗木上。这一年,远在南洋的富商张弼士在雅加达法国领事馆的一个酒会上听闻烟台等地生长着漫山遍野的野葡萄,以此酿造的葡萄酒别具特色,从此,在他的内心埋下一个念头。20年后,已是“南洋首富”的张弼士收到盛宣怀邀请,前来烟台,探讨兴办铁路、开发矿山事宜,那一年埋下的那个念头开始悸动,他提出来建设葡萄酒厂得到大力支持,从而奏响了烟台葡萄酒行业发展的序曲。但此时的烟台并不都像苹果、葡萄的故事这样传奇和曼妙,在被列强侵略的时期,大量农副土特产品被低价掠走,同时外国商品利用烟台港口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山东半岛内地。到1905年,烟台对外贸易额达到1420万海关两,其中洋货进口960万海关两,国货出口460万海关两,是名副其实的山东第一港口。1904年,从济南通往青岛的胶济铁路建成通车,胶济线将潍坊、淄博和济南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交通方式串联起来,山东内陆以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的农产品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济南,再通过胶济线输送至青岛港直抵消费市场,烟台不再是唯一选择。胶济线所能辐射的区域都成了青岛港的腹地,另一端链接的济南工商业也到了快速发展,而烟台就这样被孤立了。后来这条铁路线衍生出全国重要的工业产业带,贯穿于山东半岛而又相对独立,成为山东工业化水平和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地带,产业密集程度位居北方第二。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烟台的命运就像坐上过山车一样,历经反转。1984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闪耀而热烈的时刻。这一年,命运再次垂青烟台,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一举站在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除此之外,在此之前召开的一个会议,对烟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984年1月,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座谈会召开,确定成立国务院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并选择一批私房比例小、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小城市进行试点。不久,在全国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烟台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房改首批试点城市。烟台旧影,图源《烟台传》
4年后,烟台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主要以“提租发券,空转起步”为特征,逐步把住宅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引向商品化轨道。烟台房地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年后,达到65家。与之相伴的是,作为全国第一个成立的住房储蓄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现恒丰银行的前身)也迅速壮大。199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提出,“加快住宅建设,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如果了解这段历史,结合现在房地产的困局,就会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了。关于农村的改革,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一项关键的措施外,关于乡镇企业的改革往往容易被人忽视。1984年,中央4号文件把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烟台的乡镇企业开始走出“一种、二养、三加工、四采矿”的发展路子,同时实行了“一包三改六放权”经济承包责任制。烟台乡镇企业第一次异军突起,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出现了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特征的独特景观。“胶东模式”定义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农业经济为依托、乡镇企业为支柱、发展出口商品为导向的系统协调型农村经济模式。烟台乡镇企业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利用沿海的区位优势,外贸、外资、外经一起上,实现了以外向为特征的第二次异军突起。牟平宁海镇西关村和新牟里村上演了一处“双龙戏珠”的精彩好戏。1987年,全市11个县市区的乡镇企业总收入均超过1亿元,其中掖县、招远县、牟平县、龙口市均超过8亿元。1990年,除了西关村、新牟里村外,牟平宁海镇王家疃村、栖霞栖霞镇城关村、蓬莱登州镇长裕村、黄县诸由观镇西台村等6个村产值突破亿元。1992年夏天,新华社著名记者王志纲来烟台,以胶东乡镇企业发展为题拍摄了七集电视系列片《北方的躁动——胶东纪事》,后来连续在中央电视台一、二、四套节目播出,引起强烈反响。县域经济强大是烟台另一个特点。2018年,全国百强县名单中,烟台占据4席,其中龙口更是高居第10名。这一时期烟台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当时的主政者对于烟台的定位也十分清晰,他们将烟台重新确定为“轻工、港口、旅游”为主的港口城市。1993年,烟台又提出了“构筑大、高、外经济格局,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之初,烟台攀着礁石过海,善于把握机会,在高手如林的经济大省中实现了突围。这与躁动的烟台人,所秉持的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密不可分。2004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推出“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发展战略。除了省内政策加持外,远在深圳的深交所一项金融市场的创新却无意间成了烟台突围的助推器。这一年5月,深交所中小板开盘,谁也没有料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备胎计划”因为妥协的需要而转正,居然改变了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在此之前,烟台仅有8家上市公司,落后于济南(15家)、淄博(10家)、青岛(9家),在山东全省排第四位。这样的排序是当时牌桌上的游戏规则所决定的。在当时的主板市场中的玩家基本上大部分是大型国有企业。在此之前,以中小企业集群为特色的烟台稍显逊色。然而,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这一切随着中小板的推出而改变,其后创业板的推出更是如虎添翼。到2012年底,烟台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7家,2019年,这个数字更新为38家,位居全省第一。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金融市场上这次“妥协式”的创新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倒是,此时新开工建设的富士康烟台园区令政府十分激动。烟台市政府高级别官员先后8次赴深圳、台湾洽谈,甚至一度因对烟台的效率持怀疑态度,导致谈判终止,而招商团队始终没有放弃,想尽千方百计展现自己的诚意。协议签署后,为了使得项目尽快落地,烟台开发区更是利用春节休息时间,马不停蹄的进行厂房改造,以便设备能够及时安装调试,烟台海关更是专门为此开辟便捷通关渠道……以富士康为原点,上千家配套企业蜂拥而至,并以此辐射整个烟台市乃至山东省崛起一个近30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除了电子信息产业,今天的烟台还形成了以通用东岳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张裕公司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招金集团为龙头的黄金产业集群,以万华为龙头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每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都有复杂的背景,或是漫长的历史进程,或是曲折的招商经历,或是坚持不懈的自主研发。烟台这一格局形成与2003年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密不可分。就在其他地市盲目的追求大而全时,烟台政府果断决定压缩支柱产业,将七大支柱产业压缩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和黄金四大支柱产业,这样的魄力在山东省内也无出其右。在四大支柱产业内部,则重点培植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汽车、手机、电脑三大产品集群。先后通过定向招商引资,引进了通用东岳、浪潮、LG、大宇造船、富士康等一大批高端项目,后来都可以堪称招商引资的经典。2005年,烟台GDP总量一举突破2000亿元大关。传统的钟表、罐头、三环锁等“老三件”,开始让位于汽车、手机、电脑等“新三件”;以往的配套产品,也过渡到大规模的现代化终端产品。到2011年左右,烟台就初步形成了5个千亿级、1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方阵,基本形成了独具烟台特色的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条延伸、中小企业配套跟进、空间布局相对集约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一时期,烟台经济发展的打法有板有眼、张弛有度,而此时的济南则稍微显得有些慌乱,反映到具体数字上,则更有意思。2004年烟台超过济南后,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到2011年达到顶峰。其实对于烟台来说,2004年的这次超越实际上已经努力了20年。但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过去的发展优势可能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障碍,如何摆脱路径依赖,对于烟台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烟台苹果区域品牌价值达到137.39亿元,连续十年稳居中国果业第一品牌……2018年全市苹果种植面积282.6万亩,总产量占全省六成左右;鲜果出口约占全国的1/2。长期稳坐龙头的烟台苹果开始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局,内有“人老、树老、品种老”、“产业集约化低”等难题,外有全国苹果产区激烈竞争,如何打破自身发展瓶颈突围,成为烟台苹果产业头等大事。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烟台诞生了历史悠久的酿酒厂、造钟厂、啤酒厂、罐头厂、面粉厂、火柴厂等一批享誉中外的民族企业。改革开放初期,张裕葡萄酒、北极星手表、三环锁、罗锅香皂、飞轮罐头等“烟台制造”都已是享誉全国的明星产品。后来提起烟台,人们能想到的名牌产品似乎没有过去那么多,虽然“烟台制造”从未缺席人们的生活,但变得“低调”似乎也有些无奈。2003年,《人民日报》曾撰文评论烟台的“配角经济”,称“配角也是主角”。当时的烟台把工业发展定位在国家主导产业链中的关键零配件、相关原材料和新技术上,并在这一位置上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但“配角”总是不那么引人注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烟台开始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富士康、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等龙头企业和整机企业,初步扭转“配角经济”局面为“主角经济”。今天,“烟台制造”中,除了人们熟悉的葡萄酒第一品牌张裕、花生油第一品牌鲁花,还有万华、杰瑞、玲珑、中际、招金、南山铝业、中集来福士等业内影响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技术水平领先的知名企业,但它们的产品主要以工业品为主,消费者直接接触比较少,因而了解有限。作为老牌工业城市,传统产业在烟台工业中占比很重,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黄金、现代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是烟台眼下的重要课题。2012年至2021年,烟台仅有两年(2016和2019年)GDP增速略高于全省水平,其余年份都低于全省或与全省持平。此后随着济南吞并莱芜,济青烟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变成济青双核引领,烟台的经济总量退至全省第三。而这几年烟台经济增长乏力与其二产的逐渐势弱不无关系。2013年起,烟台二产占比跌下50%,2020年更是仅有40.8%,创下1986年以来的最低值。烟台人引以为豪的上市公司,也正逐渐被青岛追赶。2023年,烟台有52家上市公司,而青岛则有66家,比烟台多了14家,但烟台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略高于青岛。聚焦省内,除了被济南超越外,潍坊、东营、淄博等工业指标紧跟其后,大有后起之势。放眼全国,区域竞争压力加大,苏州、宁波、南通、东莞、佛山等先进城市仍保持迅猛发展势头,与一同迈入万亿城市的常州相比,在各项指标上烟台也不占优。此外,随着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土地资源供应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再加上由于烟台市所处地理位置的限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工业短板之外,烟台城市“碎片化”开发、人居环境质量不高、“城市病”问题突出、交通不够便捷、县级市强势,过于保守、规划短视,而人口的增长缓慢更是一大隐忧。比如,和青岛相比,从2011年到2022年,烟台的常住人口从697.6万增长到705.9万,也就是烟台常住人口十年增加了不到十万。而青岛的常住人口从2011年的917.9万增长到1034.2万,净增116万。人口老龄化和对人才吸引力下降,让这座城市开始焦虑。虽然在省内,烟台与青岛面临着“既生瑜何生亮”的纠葛,但是烟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让其他地市羡慕不已。穿越烟台的这条神奇北纬37度线,也穿过法国波尔多、希腊雅典、韩国首尔、美国旧金山……经过之地尽是人类文明荟萃和文史胜迹聚集之地,也不乏发达的经济之都。这些城市各有千秋,波尔多的葡萄酒产业,雅典的旅游业,首尔的冶炼业、旧金山的科技产业……如果要选择一个学习目标的话,在亚洲,烟台就有一个最佳的对标选择——新加坡。新加坡人口560万,GDP是700万人口烟台的将近3倍。新加坡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属外贸驱动型,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被马来西亚踢出来的新加坡没有原料供应和内需的广阔腹地。根据经济一般发展规律,如果没有经济腹地,经济中心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但新加坡没有放弃,擦干眼泪说:全世界都是我的经济腹地。转换经济发展战略。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区域竞争加剧,新技术革命崛起等压力,顺应潮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灵活产业政策。采取非均衡的产业发展战略,不求“小而全”的工业体系,而是确定了几个“战略性产业”加以重点发展,使产业结构走向优化和高级化。重视智力科技投资。新加坡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其教育经费的增长率均高于国民生产增长率,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计划,加强对生物医学、信息产业等世界级科学工程的基础研究。 对于烟台来说,当我们把烟台落寞的原因归于100多年前胶济铁路的开通,实际上,在地理位置上,青岛占据了天然优势,这是烟台无法比拟的。但正如新加坡一样,自然条件并不是决定未来的一切,眼界才是关键。烟台有没有这样的豪气,喊出“世界是腹地”的口号,当然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需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在省内,烟台虽然没有济南的政治优势但也没有济南错综复杂负担,烟台虽然比不上青岛的“国际范”但也没有青岛过于沉重的“偶像包袱”。少一些包袱,多一些闯劲,如果能够因势利导,把某一个方面的优势做到极致,就可为区域发展贡献更多新动能。那么,聚焦到城市发展战略和行动上,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很清晰的答案,作为旁观者本文提供几个不专业的思考角度:一、关于区域定位。在这次两会上,烟台提出“要主动融入渤海湾、全面衔接大战略、积极推进渤海大通道,加强与环渤海城市的协同联动,到2035年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这样的定位与其说是“跳出烟台看烟台”,不如说是烟台想避开省内与青岛、济南竞争锋芒,摆脱老三的尴尬。但对于烟台来说,实现“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且不论在地理位置上烟台处于边缘和末梢,即使看成是环渤海的门户,从产业集聚来说烟台也不具有优势,而且环渤海城市之间没有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类似的产业分工合作,更多的是竞争关系。烟台可以跳出烟台放眼全球,但根还是在山东半岛,立足在山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中,聚焦特色产业,发挥与日韩临近的地理优势,向新加坡学习,采取非均衡的产业发展战略,不求“小而全”的工业体系,确定几个“战略性产业”加以重点发展,与青岛、济南形成错位布局。其实,烟台已经在做这样的布局而且具备了一定基础,比如石化、汽车、信息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特别是高端石化产业还有新兴起的航天产业,烟台应该进一步聚焦发力。二、关于城市环境。城市环境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方面烟台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城市建设可圈可点,唯一的短板在于交通,弥补交通短板,积极推进跨渤海通道建设,打通华东地区与东北地区连接通道,将烟台打造为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可能就会改变长期被青岛限制的腹地问题,这也可能是前文提到烟台打造“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的要义。硬件上与邻近的青岛比有短板,那么在软件上烟台能否有独特优势,比如营商环境的打造,人文环境的创造,放眼全国,一场优化营商环境的“大比拼”早已悄无声息地展开,各地都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吸引企业投资、资本汇聚和人才落户。烟台优势在于民营经济,而民营经济对营商环境最敏感,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是烟台未来的发力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打造面向日韩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在产业布局和招商上勇于创新,比如烟台市积极探索“投融资联动、银担保联合、财证企联创”模式,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高效联动,像合肥一样打造出山东的“烟台样板”。再者如何把烟台打造为“希望之城”、“年轻之城”、“反内卷之城”,去年爆火的淄博,今年火爆的哈尔滨可以给烟台很多启发,烟台的海鲜烧烤甚至比淄博烧烤还要美味,冬天的雪也充满传奇,如何利用网络力量让烟台“出圈”,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年轻人来烟台工作生活,烟台需要多动动脑筋。三、关于发展路径。在“超卷”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烟台按部就班要实现超越式发展是不现实的,不妨另辟蹊径。纵观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不乏另辟蹊径的突围案例。美国硅谷能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休斯敦之外异军突起,就是打破了规模与体量的窠臼,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性打破物理空间的集聚限制,地理无法改变、大势无法左右,但是新技术的发展会给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烟台能否不一样?过去历史上烟台是敢于创新的城市,烟台作为全国房改“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曾经打造了全国闻名的“胶东模式”等。敢于创新的关键在于摆脱思想的桎梏,比如合肥在高手如林的长三角崛起靠的就是另辟蹊径,大胆创新,现在的烟台有没有勇气甩掉过去成功的光环,向命运发起抗争?《烟台传》中说:“这个地方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不断走近、不断抵达、不断融入的关系。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曾在半岛发生过。”新起点上的烟台,虽然还不够醒目,但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会发光!城市需要从物的逻辑、资本的逻辑、权力的逻辑、流量的逻辑中,重新回归到人的底层逻辑上来。从精英视角转换到大众视角,与微观、具身、个人、民间、非专业的视角进行混融和集合,我们并不仅仅从一个确定的视角出发,而是由千百种不同的视角交叉在一起,汇合成一种更为大众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