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深圳作为“城市样本”被全国其他城市争相学习、借鉴,但却鲜有能精准复刻者。除了政策外,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城市基因”并不容易被复制。
那么,深圳(潍坊)科技工业园能否携带深圳基因,在北方这个城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长为新的参天大树?
世界正处于剧变前夜,新事物已经出现,比如人工智能革命扑面而来,但这一切都还处于成长状态,面对庞大的旧事物和牢固的旧秩序,新事物还未形成优势,新秩序尚在蹒跚之中。这一瞬间或许很快就会来临,但新旧更替的过程一定是漫长而残酷的。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抵抗这不确定性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创新,融入其中。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创新源源不断地生长出来,相比创新本身,创新的土壤更是重中之重。在创新集中爆发的今天,科技园区聚集创新主体,提供空间资源和公共服务,成为加速产业化、集聚人才、汇聚资本和多种创新要素以及释放创新政策的载体,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创新活力区。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高科技园——斯坦福工业园区(即后来的“硅谷”)诞生,此后,科技园区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著名的科技园区除了耳熟能详硅谷外,还有新加坡科技园区、日本筑波科学城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成了一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城,如深圳科技园、上海张江高科园、北京中关村等。深圳科技工业园是大陆第一个科技园、首批国家高新区、全国最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基地。近40年来,集聚了1万多家高科技企业,100多家上市公司,培育了华为、腾讯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制药等顶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吸引了2万多名海内外高级人才,年产值突破万亿元,税收超千亿元,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标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典范。近年来,这里也成为了贸易摩擦的前沿阵地,但也是我们突破制裁的脊梁与底气。就在人们热议贸易战话题,关注中国最大“网红”企业,最牛“街道办”时,一则消息引起了北方城市的轰动。2021年,深圳科技工业园与潍坊市政府签约,在潍坊建设深圳(潍坊)科技工业园,由深方直接运营,成为深圳科技工业园在长江以北的首个分园。消息一出,曾令其他备选城市大吃一惊,他们不禁发问,为什么是潍坊?1979年7月,蛇口轰然响起了填海建港的开山炮,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第一炮。随着这声炮响,标志着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80年1月,蛇口工业区正式招商引资,打开国门,众多三资企业开始落户蛇口,此后深圳借助“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业务快速发展。"三来一补"业务发展,为早期的深圳带来了繁荣,人口迅速增加,但与之同时水电供应紧张、交通和通信跟不上发展需要的压力与日俱增。
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东莞县太平手袋厂特别是在经历了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后,深圳劳动密集型产业体系,已满足不了新时期工业及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向发达地区学习,成了探索改革发展新方向的必经之路。美国“硅谷”、英国“伯明翰科学工业园”、日本九州“硅岛”等世界顶尖的科技产业园区在此时进入了深圳人的视野。此时我国只有台湾地区建立了新竹科技园区。不同于欧美那些由民间自发力量创办的科技园,它是由政府主办建设的。新竹科学园区的诞生,带动了中国台湾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这给深圳市委市政府带来了一些启发。但对于此时的深圳来说有心无力,于是,深圳市政府向中科院发出了寻求合作的信号:适应潮流,在深圳建一个知识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基地。1985年1月,深圳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在如今深圳高新区北区3.32平方公里的部分兴办深圳科技工业园。同年6月,深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联合组建了中国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
深圳科技工业大厦
深圳科技工业园发展初期,仅用两年时间,就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合作建立了高科技企业20多家(包括中外合资企业10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深圳开始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并且明确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立市”的目标,希望改变以“三来一补”为主的产业结构。也是在这一年,任正非带着华为团队搬到科技园潜心搞研发。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家几十人的公司会在多年之后站上中国科技产业的核心舞台。1996年,经当时的国家科委批准,包括科技工业园在内多家工业园整合升级成面积为11.5平方公里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断升级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创业者前来,联想、长城计算机、爱默生、康泰、IBM等一批高新企业的高新项目落户到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兴、华为等本土公司也在科技园内相继成立。深圳科技工业园用40年时间,不仅完成了自身从传统工业园区向现代型、服务型、智慧型园区的发展转变,也见证了深圳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的发展历程,更是为我国高新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一套独有的“深圳样本”。到深圳参观,向深圳学习,几乎成了各地政府的必修课,是各地高新产业发展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能够与深圳科技工业园区合作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那么,为何最终选择了潍坊?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深圳的GDP总量已经超过香港,成为中国第四大城市。在这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蓬勃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此外,深圳还是全球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尤其是电子制造业、通讯设备制造业等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但经过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深圳科技园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比如发展空间受限,许多企业想扩张没有土地,此外还有基础产业工人短缺、生活成本高,更有交通出行、孩子上学、家属安置等资源紧张的问题。早在三年前,众多企业就报名寻求出园发展,但他们也有一些担忧。深圳拥有着全国最成熟的市场机制和最优良的营商环境,这不是一般城市可比拟的。那么,深圳科技工业园落户潍坊,从改革开放最前沿来到北方,是否会因产业环境落差造成“水土不服”?我们先抛开双方的环境差异,回到科技园区发展的基础逻辑上来。科技园区的发展最基本的三个要素:产业基础、发展空间、人才要素。产业基础。潍坊作为知名的老工业城市和山东省制造业核心基地,在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潍坊有37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31个制造业行业,潍坊一应俱全。潍坊的制造业总量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国的百分之一,拥有动力装备、高端化工、食品加工、新一代信息技术4个产业过千亿,其中动力装备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6家企业入围中国500强,上市企业38家,单项冠军企业新增数量连续3年全省第1,省级“隐形冠军”企业64家、全省第1。在产业基础上,潍坊完全可以满足科技园区的发展。
发展空间。与深圳相比,潍坊具有土地优势,而且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新旧动能转换。与潍坊签约之前,深圳科技园一位负责人带着十几个规划师到潍坊进行过实地考察摸底,比对潍坊、青岛、济南、临沂、德州,基于项目产业规划,分析整个潍坊市乃至山东省的区域优势、目前状态、未来三到五年乃至更长期的发展趋势,立足潍坊,产业布局辐射整个北方。人才要素。潍坊是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强市,拥有在校高职生26万人,每年输送到市场就业8万人,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潍坊市,为企业提供了数量庞大且优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对于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深圳科技工业园,更具吸引力。潍坊职业学院
所以,潍坊园区的落地,对于潍坊而言,是以固有优质产业为基础,引进资源、继而对产业进行补链、延链以及广度扩充。从双方角度看,双方的资源互补、互惠共利,是一次双赢选择。从考察洽谈到项目签约落地,效率极高,签约后仅20多天,首批703亩、涉及的20多家企业全部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创造了“潍坊速度”。这一年,宝安县改名深圳,春天的种子开始在这里萌芽,但对于刚刚诞生的深圳来说,前面的路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与深圳相比,潍坊的春天来得似乎更早一些,早一年3月,潍坊机械和电子工业企业研制的多项,均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一股按捺不住的创新力量在潍坊大地上春意萌动,吹响改革开放的前奏曲。深圳与潍坊,一南一北,两座城相距两千公里,地理和人文环境千差万别,但都拥有着锐意进取的气质。一直以来,深圳作为“城市样本”被全国其他城市争相学习、借鉴,但却鲜有能精准复刻者。除了政策外,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城市基因”并不容易被复制。那么,深圳(潍坊)科技工业园能否携带深圳基因,在北方这个城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长为新的参天大树?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天,深圳潍坊能否唱好“双城记”?在深圳能做成的事,在潍坊也能成不止于城市气质的相似,在营商环境、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深圳和潍坊亦有相通之处,都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纵观深圳和潍坊的发展历史,除了前面提到产业基础、产业基础、发展空间、人才要素,更关键的还有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202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把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深圳最闪亮的金字招牌,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自2018年以来,深圳明确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全市“一号改革工程”,已迭代出台千余条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为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全球高端要素不断汇聚提供保障和支撑。深圳是首个设立“企业家日”的城市,自2019年以来,连续举办四届“深圳企业家日”系列活动,着力打造政企沟通和企业交流平台,多措并举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潍坊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也一直走在前面。在今年年初,潍坊以一场工作动员大会擂响高质量发展的战鼓。潍坊视企业家为最宝贵的财富,拿出最大的诚意礼遇和厚待企业家。2023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推动出台《潍坊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今年的全市工作动员大会强调,要深入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推深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让营商环境更具竞争力……近年来,潍坊市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产业、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开创了全市开放发展工作新局面。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今天,科技园区的内涵、功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深圳科技工业园通过品牌输出,异地复制,将带来更多创新元素和智慧活力,进一步提升潍坊这片热土的影响力和产业集聚能力。适逢潍坊各项事业正处于爬坡阶段,这个园区的建设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和厚望,在倒逼地方创造更加优质的创新土壤、社会环境和配套服务,全面提升其辐射、带动、示范的前提下更是激励深圳科技园在北方切实落地,服务企业,扩大发展。在园区运营上,深圳(潍坊)科技工业园为入园企业提供创业孵化、股权投资、公共服务平台等,建立涵盖企业成长周期全产业链的服务收益模式,与企业共同成长。对企业来说,充分、便捷、低成本获取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才是最优的营商环境。宝恒创华联合了中投信联(深圳)、中财经基金管理(深圳)、珠海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等多家投资管理基金公司,共同运用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丰富投资管理经验,通过独特的F+CVC(风险投资+企业战略投资)模式,不仅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和资源,还通过大企业的战略视角,弥补短板和资源匹配,帮助企业洞察市场趋势,优化产品方向,建立合作生态系统。产业投资重点围绕清洁能源、数字未来、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这四大主导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重点项目(企业),企业将得到深圳(潍坊)科技工业园100%出资的战略投资,计划总投资规模高达5亿元,首期投资规模便达到了5000万元。宝恒创华采用了全新的战略投资方式,由深圳(潍坊)科技工业园100%出资进行投资,创造了园区为主体直接对接企业的投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门槛,还使得企业在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和市场资源,让企业更加全心全意去创新、闯市场。5月15日至16日,潍坊市党政学习考察团赴深圳学习考察并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学习经验做法,拓宽发展思路,密集拜访企业,洽谈对接项目。在16日举行的潍坊市粤港澳大湾区招商推介洽谈会上,刘运在致辞中说,深圳与潍坊都是有梦想的城市,双方深化合作的空间广阔,共赢发展的未来可期。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更多详情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